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一份优秀的观后感需要我们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写观后感的过程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关于“建党伟业观后感”的话题是本文的中心,欢迎您收藏这篇文章!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1
动科院水产1001班吴仪***
《建党伟业》在做预告的时候,就很想一睹为快,但后面又因种种原因没有看完整,只知道这是一部明星云集的大片,一直对它也是很期待。
今天,**了影片《建党伟业》,我是个对历史不敏感的人,对我国历史也只是有粗略的了解,又因对此部影片的热爱,所以看的格外认真。看完后才知道了这是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它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蔡和森、向警予、张国焘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邀请到178位演员参演,《建党伟业》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片于2011那6月15日正式公映。电影结束了,我也因为这部电影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深刻认识到中国建党不容易。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国领土。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
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中国封建帝制两千多年。当辛亥革命的浪潮还在继续的时候,却受到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以及外国势力的打压,迫不得已,为了实现南北共和,孙先生等人推举了袁世凯为临时大**,这也成就了北洋混战。在这段刺杀期间,宋教仁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反袁演讲后惨遭杀害。可见,当时社会黑暗,间谍猖獗,言论封闭。
但是,革命先烈没有屈服。袁世凯在帝制复辟83天后气愤而死,这也是我们老一辈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结果。
1917年冬,**“十月革命”胜利。1918年冬天,第一次世界大战以盟国的失败告终。北洋**派代表团出席巴黎和平会议。但是,为了限制**国,英美将青岛和胶州湾割让给日本,完全无视中国的利益。看到这里,心情真的很沉重,尤为难受的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己的领土,那些强权国家,根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硬是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
我终于明白,“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须自强。
情节在继续,我的心情也跟着跌宕起伏。
当见到孙中山就任中华**临时大**时,人们感到雀跃与自豪,对未来充满期待;当宋教仁遇刺时,我们恨不能上前一枪崩了那个刺客;当袁世凯为了一己之私利,秘密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我们恨不得上去一脚把他踩扁在脚下;当张勋跪在溥仪脚下痛哭时,我们并不为他的愚忠而感动,反而为皇权思想在国人的意识里潜存而忧虑;当蒋介石扮成医护人员刺杀光复会成员陶成章时,我们为革命党内部派系斗争的严重后果而担忧;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时说的那些话:“尊敬的各位代表: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
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
1919年夏天,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在这里,我被北大“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激辩场景所感染,被“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深深震撼,甚至热血沸腾。当学生们涌上街头,振臂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时,青年一代担起山河重任的激情扑面而来,看得人热血沸腾。
经过这些经历,中国的进步青年终于发现,西方列强根本不能依靠,而列宁的成功现在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1921年7月22日,十三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集结在上海博文女校宿舍,确立了党的名称,推举了党的领导人,由于特务的追击,他们把会议改在了嘉兴南湖,中国第一批的共产党员在美丽南湖的一艘游艇上确立了党的纲领,建立了党的章程,在特务的追捕中,他们机智勇敢,摆脱了困境,最终为我们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大多数人民的理想和要求。从1921年到1949年,37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自由献出了生命
个人觉得这一段是影片的高潮,看着那12名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战士激昂地读着《共产党宣言》,高唱国际歌,我不禁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中国人民从此有了一个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领导核心—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坐船畅游在清凉的嘉兴南湖上,微风和煦,阳光明媚,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唯美而和谐,这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最终将领导着中国人走向和平,走向先进,走向世界。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将乘船带领人民走向真理的彼岸,赢得中国解放的最后胜利。
影片中也不乏感人的场景。蔡锷蔡将军,一句“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感动了我,望着一脸病容的少帅,不免内心潮湿,为了民族的利益,多少爱国志士抛家别子,恩断红颜。宋教仁遇刺临死时跟他的好朋友托孤:
“家贫,老母望照顾。”此时,我已是泪水盈盈。时年,他年仅31岁。
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感动?今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可以骄傲地站在世界的东方。像蔡将军这样的各民主党派的许多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真实的历史,我们应该记住的爱国者。
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民族的未来,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弃自己的身家性命,为革命事业而献身,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启发我们在名族面前,我们要抛弃个人的荣辱得失,在****面前,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中心。
相信在这个时代,再无一人,能像周恩来一样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了,当然,在这个幸福的时代,也不会有几人能体会到那些老一辈革命家的辛苦,也再难付出与之相恒的血汗吧。但我也同样相信,即使过去了90年,我依旧相信,所有三观尚正的青年人,胸膛中始终充满理想的力量和抱负的激情,它们一直聚集在这些热血儿女的心头,随时准备迸发,“抛头颅洒热血”、“身先士卒报效祖国”,这些铁骨铮铮的口号,并没有随着许多腐朽的滋生而被埋没,这是所有被书卷侵染的迂腐文人,始终放不下的骄傲,那些蠢蠢欲动,绝对可以在某一时刻重新汇聚成滔滔洪流一发不收。
在党的90华诞之际,我也忠心祝愿党的血液循环良好,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再创辉煌。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小我就会唱这首歌,可是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知道共产党与新中国到底有什么关系。
今天我看了影片《建党伟业》,影片故事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起一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青少年,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看这部电影,我记得许多我以前认识和不认识的革命家,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蔡和森、向警予、张国焘等。
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一个命运的关键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觊觎毁灭中国、瓜分我国领土。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
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中国封建帝制2000多年。然而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接着是军阀混战,进一步加剧了人民的痛苦。。。。。。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了。它的诞生,给人民带来了光明,给中国带来了希望。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奋斗,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建党伟业》让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那股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强大精神力量。如今我们生活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富强的新中国。从现在起,让我们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学习,勇于攀登,创造更加和谐幸福的家园,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3
影片《建党伟业》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之桥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片尾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以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歌》时,大家的眼睛都是噙满着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炯炯眼神!还有就是刘德华饰演的蔡锷在火车站告别小凤仙时的那句“七尺男儿”的经典对白。
影片《建党伟业》里面着重渲染了一下毛主席和杨开慧的情感故事。我想也是因为对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尊敬和钦佩。两人简单结婚(即“裸婚”)当晚并肩坐在床头有些经典的对白。
历史证明,杨开慧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的是60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教育推广和文化普及,是自己的工业文明时代。而这一切都起源于90年前的1921年7月,那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脚印的人。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大多数人民的理想和要求。从1921年到1949年,370多万党员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自由献出了生命。
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120分钟时长的历史大片,我区区千余字还不能囊括和表述。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更多的朋友能走进电影院,仔细品味和回顾那段历史,让我们的步断进步变得更加坚定和强大!我更加体会到我党“三个代表”的内在含义,和深刻的内涵,我党我过的建设离不开“三个代表”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更离不开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4
最初想看这部电影是被里面的超级豪华明星阵容吸引,毕竟在我这个不经世事的年龄,无**理生,无论熟不熟悉历史,比起坐下来耐心的看完一场历史纪录片,我们还是更愿意玩一场毫无意义的水果忍者。但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时候,我看到这部电影,除了强大的演员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外,我也从电影中感受到了灵魂的冲击。
关于电影
《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邀请到178位演员参演。
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一个命运的关键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觊觎毁灭中国、瓜分我国领土。同时也因为中国长期被西方列强瓜分和欺辱的惨痛教训,警醒了国人,“靠洋人是永远没有出路的”。
因此,一些有识之士采取行动,寻找救国之道。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电影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然而辛亥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为了享受自己的帝王梦,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使原本残破的中国更加四分五裂,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环球时报社评《折射社会政治观》称,尽管网上有些微词,但明星们参演的积极踊跃是真实的,且是世界电影史上罕见的。演艺界与执政党生日庆典的高度合作,是全社会对执政党态度的缩影。它不仅显示了执政党的力量,也反映了对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变化的机极评价。
光明**称,《建党伟业》用光影谱写红色史诗。并借用某白领的话称,“除了明星大腕和青春偶像的惊艳亮相外,上学时在课本上那些干巴巴的历史仿佛活了一样,一幕幕,带我走进那个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岁月。”《建党伟业》出品人韩三平在一个采访中称:
拍《建党伟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所说的那些话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
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也为中国革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奋斗,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当家作主。
关于爱国
高中政治教科书上说: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代,许多志士都有忧国忧民的强烈思想。他们以国家大事为己任,努力保卫祖国,关心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尽千辛万苦,永不失败。
爱国主义的内容非常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时刻英勇战斗,为祖国而死,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作为当代学生,我们生活在和平的阳光雨中,没有战争。我们有自由,享受自由。我们看到国家在党的领导下,逐步走向富强。然而,“爱国主义”四个字是否在这个时代念起来已经如嚼白蜡,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了呢?当然不是!
我认为这部电影是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的宠爱中的年轻人的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那时,我们还在上小学。我们被要求穿校服戴红领巾。星期一早上,在学校操场上,我们看到鲜艳的红旗升起。五星红旗在我们的视线中打猎和展示。她凝聚着民族的灵魂,鼓舞着我们的精神。曾几何时,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为这面旗帜遭受了许多屈辱和灾难。
在弱国无外交、弱肉强食之下,大清国无奈中扯出皇帝的龙袍挂上旗杆,被西方列强谈做笑柄。今天,中国正变得越来越强大。祖国的蓝天上到处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然而,反思我们,大学生如何看待我们的国旗?
以我们商学院为例。每个年级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有机会升国旗。然而,每次必有同学迟到,升旗的时候,鲜有同学唱国歌,不行注目礼,国旗下的讲话也被我们八卦聊天的声音淹没。没有人记得,战争年代,红红的旗帜召唤着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红旗举手宣誓,她无怨无悔;江姐和战友们含着眼泪绣出五星红旗,她们赤胆忠心;千千万万英烈举着红旗、冒着枪林弹雨、扑向死亡,身后只是覆盖着一面朴素的红旗。
是我们太健忘,还是这个社会的忽视?有谁记得“爱国主义”这四个字,有谁记得共产党建立的艰辛?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党已经走过了90年。从当年的雷电到雨后的晴天,中国共产党为我们建设了一个和平的家园。我们必须相信,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伟大思想,是每一个青年学生未来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是人生进步中不可缺少的思想理论指导。
我希望新时代的我们也不会忘了未来为中国共产党出一份力,将国家建立的更好。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奉献的故事。在这一代年轻人中,他们肩负着拯救国家免于灭绝和改写历史的重任。正是这些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和鲜血,描绘了新中国,谱写了一首波澜壮阔的文明之歌。
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生生不息。影片《建党伟业》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片段是:片尾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以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歌》时,大家的眼睛都是噙满着幸福和充满希望的!
13名代表,50多名党员,星星之火,终将燎原!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虽然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和平的社会,但爱国情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可以体现在每一件事中。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努力学习,掌握能力。
自信自强,无私无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长,才能为祖国的繁荣作出贡献!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一切献给党,把追求自己的生活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起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积极践行“****”的重要思想,胸怀祖国,扎实工作,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全部才智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爱国的前提来自于有超群的本领和技术。因此,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个人素养,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的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5
醉酒驾车肇事
饮酒后发生严重交通事故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不得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终身再发驾照。
释疑如何确定司机醉酒驾驶?
吹气检测不纳入醉驾鉴定
醉驾“入刑”后,对证据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确定司机属于醉酒驾驶呢?
北京市交管局法制处处长赵继强说,按照刑事案件取证标准,涉嫌酒后驾驶的司机必须采血取证。对酒后驾驶酒精监测仪数据进行监测,只是交警早期判断酒后驾驶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犯罪嫌疑人体内酒精含量的比较,得出鉴定结论。
据了解,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以血液中酒精含量为80mg/100ml作为饮酒与醉酒的分界线。
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mg-79mg,属于酒后开车;酒精含量达到80mg以上,属于醉酒驾车。[2]用45分钟缓慢喝下一瓶啤酒,紧接着喝三杯茶,5分钟后测试结果,酒精含量就已达到60mg。如果这时开车,就已是酒驾。
而喝完一大纸杯的红酒或白酒,便是醉酒。
醉驾入刑后处罚与之前有何区别?
公职人员醉驾或将解职
现行法律规定,醉酒驾驶应当受到行政拘留,这是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受处罚的行为情节轻微,但不构成犯罪。
醉驾入刑法后,以后涉嫌醉酒驾驶的人员将面临拘役。专家表示,拘役是一种刑罚,是对犯罪人短期剥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刑的一种处罚方式。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期限更长。
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是性质不同,一是性事处罚,二是性政处罚。二是期限不同,行政拘留1日以上15日以下,数行为并罚不得超过20日;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行为并罚不超过1年。
第三,后果不同。刑事拘留将给当事人留下犯罪记录,对其工作和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比如律师、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等可能面临失业问题;相比之下,行政拘留的影响要小得多。
两者的区别在于,一旦被判处拘役,就意味着他已经犯罪。
如果当事人在调查过程中拒绝出示身份证或姓名,我们该怎么办?
已立案侦查的醉驾案件,不提供真实姓名、住址或者身份不明的,处拘役;有证据证明犯罪的,可以申请移送起诉。
酒后驾驶
一。醉酒驾驶的,暂扣6个月的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此前,因醉酒驾驶被处罚并酒后驾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
2。酒后驾驶营运车辆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
醉酒驾驶
1、 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三。酒后驾车、酒后驾车发生严重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6
《建党伟业》以尊重史实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我党建立的艰辛历史,从社会各个阶层的角度向我们诠释了中国人勇敢坚强的精神。不管历史是对是错,光荣还是耻辱,我们都要正视。毕竟,这真的发生在我们的祖先身上。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放肆的青年、充满激情的斗争以及国家和个人兴衰之间紧密联系的故事。那一代年轻人肩负起救国和改写历史的重任。正是这些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和鲜血,描绘了中国的新蓝图,谱写了一首壮丽的文明之歌。
是他们给予了我们今天的一切,是他们以开天辟地的豪迈情怀让共产党的种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又站了起来,甚至创造了今天这样洪宏的国业,中国共产党将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的,是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教育推广和文化普及,是一个自己的工业文明时代。而这一切都起源于九十三年前,1921年7月,那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脚印的人。
93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广大中国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从1921年到1949年,37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甚至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自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建党伟业》以中国近代史发展进程为叙述主线,但影片的核心重点还是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建党历程。从近代史角度上看,并不是每一件大事都与建党有直接联系,所以《建党伟业》采取了多条线叙事的方法。一是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一是毛泽东青年从参军到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人生轨迹;二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各种社会历史思想。
本片以全方位的历史视角向我们较真实地还原了一个立体的建党历程。我们要牢记那些激情岁月,在这个和平的时代,用自己的方式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扎雪乡中心小学余媛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7
《建党伟业》 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展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历程。
影片结构上遵循中国近代历史的时间脉络,从“清帝退位”,到“北洋**时期”,再到“五
四、新文化运动”似乎每一个历史车辙印都在预示着一个伟大的党的诞生。在这其中,我们看到了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各种思想在那样一个特殊年代的碰撞,我们看到了各类有志青年为了祖国的富强而走上街头,在整部影片中对于“人性”的歌颂,对于“思想”的启迪更是本部影片一个新的亮点。
从内容上看,该片十年来对重大事件的选择很有代表性,既尊重历史实实,又使影片相当有意思。影片在对五四运动大“篇幅”的回顾中,对多个场景不间断的切换竟无杂乱之感,反而每一次的切换都让心中的激愤之情增添一分,禁不住回到了那个热血澎湃的年代,回到了挥斥方遒的青春少年,这应该就是影片最大的感染力所在。
在本部影片中最引人关注的人一段便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新思潮与旧思潮的那场辩论。在中国近代史上,北洋是一个相对民主自由的时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属于空前和未来的高度。无论学生、教师、文人等,都具有非常的的自由和话语权,想办报就办报,想出版刊物就出版刊物,想组党就组党,想骂**就骂**,在那场辩论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代表和以辜鸿铭为代表的旧文化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新旧文化领袖观点交锋,擦出耀眼的火花,台下的学子更是听着激烈。透过历史的镜头,我们似乎也跟着电影,回到了当史的北大讲堂。作为中国思想解放的最前沿,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求新、救国“思想荡涤在每一个学子的心间。
也许有了这样的思想解放,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1919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无数爱国学生为了救国,走上街头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
如果剧本是电影的主线,那么演员应该是电影的灵魂。在《建党伟业》中对于各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述显得更为的客观,更多地强调不同人物各自鲜明的立场,突出各类角色复杂的人性。这部电影从头至尾相继出现了170多位演员,有的演员只有一句或者几句台词,但是对于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显得十分的丰满。
李大钊的智慧、陈独秀的激情、袁世凯的狡诈,以及众多史书中的关键人物形象,在演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中更加生动。而影片除了宏大的场景、跌宕的历史外,对毛泽东和杨开慧、蔡锷和小凤仙感情的寥寥“几笔”让整部影片鲜活起来,没有轰轰烈烈的感情传奇,仅凭寥寥数语、几番相唔便让观众唏嘘不已,创造历史的伟人首先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平凡人,也为这样一部看似严肃的历史正剧增添几分浪漫的味道,因为即便在战火纷飞、局势动荡的1919,我们的生活依旧要继续。
这部**,毫无疑问,作为一部反映史实的影片,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内是难以翔实反映历史原貌的,时间跨度太大,根本就不是一部电影能反映出来的,《建党伟业》只能使用大量字幕进行切换过渡,只能是片段式的串联,只能是跳跃式的剪辑……更像是一出明星重演的历史纪录片,而非故事结构完整的剧情片,大量的省略也只有当你对这段历史熟知才能看得更通透。当然,整出戏如同一串冰糖葫芦,也有根内在的“根子”串联起来,就是围绕“旧中国的出路/怎样才能救中国”这一主轴展开,依次展现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袁世凯/张勋的帝制复辟、北洋**的无能统治等等都遭遇了失败,那段时期内一件件庞大错综的历史事件,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以及178位明星的闪烁星芒,让观众在125分钟内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而又目不暇接的历史锤炼。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8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有抱负的年轻人如何救国救民,最终建立起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它讲述了中国人民为国家和民族不屈不挠、流血牺牲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很多人为救国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包括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朱德、蔡锷,还有我们深爱的毛泽东。可以说,从封建帝制到民主共和国,我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最后,我们明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强国。电影中,当袁世凯梦想复辟,偷走革命胜利果食,逆天而上时,陈独秀气愤地对北大学生说:
“封建与共和乃两不相容之物,要想存其一,必先废其一,要使民众觉醒,国家强大,就必先将民众心中两千年的这座大山彻底推倒”,当人们对中国的前途无限迷茫的时候,李大钊先生精辟的说到“在**,有一个叫列宁的人,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已经成功,他所引进的思想,就是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是无产者的胜利,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最最伟大的一次。”当有人说到是袁世凯偷了大**的位置,以致革命失败的时候,毛泽东却说到“今天的中国绝不是换一个皇帝,一个**所能决定的”,毛泽东又在鼓励工农阶级起来追求幸福,追求合理的权利的时候,说到:“‘工字,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工人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天字,天下的天,工农大众就应该是这天下的主人”,在无数学子走上街头,流行示威时,有人讲到“无论是谁,要是敢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我们就跟他们血战到底”。
每次听到这些让人热血沸腾的句子时,心中总是多了那么一份凝重和崇敬。
作为一名中国人,中国共产党团员,看完电影就感觉心情激动万分,深深的被那份中国人的热情,爱国情所感染,想想如果自己在这样的场景之下,也一定忍不住走上街头,为中国的独立呐喊;但是,我又突然备觉凝重,想想多少人为建立这个美丽的祖国失去了生命,付出了鲜血;而我又感觉到了庆幸,庆幸这个中华民族有如此多的爱国主义青年,而正是有他们的存在才有我们伟大的祖国,才会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我们的这一切都是他们给我们打下的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爱国英雄,如岳飞、闻天祥、黄继光等,但也有许多奸臣为了自己的权力不惜牺牲自己的权力或侮辱自己的国家,如章宗祥、曹汝霖、汪精卫等。此时我不禁感慨,如果在中国,在中华大地上,每一个人都能够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也不至于被外国列强欺凌,不至于让日本鬼子在中华大地上耀武扬威。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希望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才,也希望成为一名永远支持中国共产党、为祖国繁荣昌盛作出贡献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希望有一天,日本首相能够站在镜头前,向世界承认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向所有受日本伤害的中国人民道歉,并承诺永远不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在那个时候,我想曾经守护中国疆土而丢掉性命的烈士也能够稍微有所安息。
我想说,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万岁。紧紧围绕党,成为党和国家的先锋力量。作为学生,我们将努力学习,日臻进步,成为中国的坚强后盾,使中国走向辉煌、小康、美好的明天。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9
第一次党课培训下课,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很荣幸和同批次的学子一起观看《建党伟业》。老实说,吸引我的是剧本本身真实的历史记录,接下来是100多位国内、两岸、国内、国外三地一线明星的加盟。
历史,无论是对是错,是非,歪歪是折,我们都要正视。以史为鉴,才能知兴替,只有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我们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到无怨无悔。
影片《建党伟业》是一部重现辛亥革命后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建党这十余年时间里面发生的历史巨作,同时也是一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文献纪录片。全片分为几个段落,前半部分讲孙文等革命者建立国民党,与袁世凯争斗的情形;后半部分叙述巴黎和会引发的“五四”运动,布尔什维克的种子经由李大钊、陈独秀引入中国,终于生根发芽,最终在嘉兴南湖召开了中共一大的故事。《建党伟业》以中国近代史为叙述主线,但影片的核心重心还是落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艰难历程。
共有三条主线:其中一条线是近代史上的大事记,从辛亥革命讲到五四运动;一条线是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轨迹,从参军新军直到参加中共一大;另外一条线是中共成立前的历史思潮,主要是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辜鸿铭等人的事迹串联。
影片《建党伟业》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片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片尾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以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歌》时,大家的眼睛都是噙满着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炯炯眼神!还有就是刘德华饰演的蔡锷在火车站告别小凤仙时的那句“七尺男儿”的经典对白。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奉献的故事。在这一代年轻人中,他们肩负着拯救国家免于灭绝和改写历史的重任。13位代表,50多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火;90年的艰苦卓绝,60多年的民族繁荣昌盛,山河壮丽,响彻世界!
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长的革命道路。正是这些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和鲜血,描绘了新中国,谱写了一首波澜壮阔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
最后,几千个字汇成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20分钟时长的历史大片,我区区千余字还不能囊括和表述。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更多的朋友能走进电影院,仔细品味和回顾那段历史,让我们的步断进步变得更加坚定和强大!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10
少年强,则国强
观《建党伟业》电影有感
班级:姓名:
文摘:在那个历史时期,那些热情洋溢的爱国青年敢于为国家的民族大义承担重大责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选择是这些青年奋斗的结果,这是后人应该学习的。
关键字:青年国家命运责任
正文:《建党伟业》这部影片主要讲中国近代从1911—1921年的这段历史,而在其中主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而从中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青年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那些热血青年为国家民族命运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后来人学习和思索的。年轻人是国家未来的重要力量,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些革命家就是证明。
青年,特别是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国防运动、**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电影一个主线就是毛泽东探索的道路。作为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的探索也体现了那个时代青年探索的历程。
年轻人的探索确实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正如杨昌济和毛泽东谈到的“坐而论道容易,找到出路很难,也需要一生一世,也需要数百年。” 毛泽东从强化认知体育、教育、无**主义到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受李大钊介绍,读《共产党宣言》以后真正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读书、了解时事是一方面,自修养心是一方面,而于囯、于家、于己之间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又是另外一个方面。
而第三者做到的也更难,更重要。孙中山探索用了大半辈子,而毛泽东知道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之后才有了比较成熟的人生社会理念;探索固然是一辈子的事,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但是,那的确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
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打击国内外反动势力则是革命者应该做的。孙中山是最早领导革命的,但是他的革命并没有取得胜利;而在那个“有名无实”的**里,国家并没有富强,人民仍然贫困。作为历史,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经验或教训。
而后世革命者能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永不放弃、坚忍不拔的精神。革命薪火相传,既有先来者,就有后来者。能够激发年轻人热情的,是他们对国家的深深热爱,然后是无私的责任。
其中五四运动和后来的赴法留学、成立共产主义小组,那些年轻人如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等的积极性都是可贵、可赞的,也是后来年轻人应该学习、效仿的。
可能无前例可考,在革命史上,中国是首发****的。可以说,这部电影意在制造一种势头,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势头被夸大了(甚至是虚假的)。但是,那确实是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因为那是首次中国青年学生发动一次革命性国家事迹,而且正为后代人树立了前所未有的榜样。
少年乃国之未来,青年乃国之支柱。在历史上,拿破仑开创“年轻人创造历史”的先例,而在中国,历史选择了那些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影片的另一条线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历史思潮。
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再到马列主义,这是历史规律的选择。就五四运动而言,首先,作为小资产阶级的学生,作为资产阶级的商人,直到工人罢工引起全国的变化,他们才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把这些青年的革命事业同工人阶级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同中国的工农群众结合起来,才能最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真正的胜利。
毛泽东拒绝到法国留学时,对蔡和森说:“我在想把国外的革命经验搬到中国来真的行得通吗?……中国的问题比哪儿都复杂。
”正如毛泽东曾经说的:“今天的中国绝不是换一个皇帝、换一个**所能改变的。”中国的问题,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正是由于青年人创就了历史,中国早期革命者的经历也正是青春的革命史。
于今天相比,中国共产党也在老龄化。(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教育问题,但年轻人有自己的问题吗?)这正是应该反思的。
“中原豪俊,望筛归来。草泽英雄闻风斯起。若其弃顺效逆,执迷不复,大兵必至,诛伐必申”。
这是孙中山先生讨伐袁世凯时所写的檄文。革命确实需要青年知识分子来号召,但他确实需要团结广泛的力量——主要是工农群众,而不是依靠军阀。这正是中山先生暮年所认识到的。
“共产党从来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让统治者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正是那些年轻人奋斗的远大理想。那种社会理想在现在某些人看来,很多都认为很荒谬。但是,在更多的不平等、不公正、家国威胁之大,那种理想、信念就会更坚定。
那个时代的年轻学生正是在那个形式刺激下,敢为人先,为众生之大义,正是中国传统之“侠”之所现。当时年轻的共产党正是在中国承担了“侠”的责任,才逐步坚定、成熟、发展,直至最终的胜利。
这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影片,真正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心情。对此段历史,我们的思索很沉重。
纵观今天的中国,我们不应该依靠老一辈的支持,而应该依靠年轻的革命者。“吾族今后之能否立足于世界,不在白首中国之苟延残喘,而在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 中国真正要得到发展和进步,确实需要那些“五四类”的年轻革命者与广大劳动者之联合。
参考文献:《中国近代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