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班主任兵法》有感精选(篇1)
接触《班主任兵法》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起初只是抱着一种随便的态度把书看了一遍,也没有多少感想,只是觉得这位老师好厉害,能把那么多调皮的学生“制服”。《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它以《孙子兵法》为指导,用兵法化解班级管理中的一个个难题。读后,收获很多,我发现:要当一名好教师,尽职尽责地管理好一个班级,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做出回答的问题。
我认为首要一点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首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种权威。《班主任兵法》中就提到,当教师的最高层次就是学生不知道老师的存在,而老师却起到了他应有的作用,这就是教育无痕吧。教师想要自保,首先就要以身作则,修炼自身,不仅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还得有丰厚的形象,最好来那么点幽默感。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典型作用。
其次,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同样要有班规。在教育制度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凭经验、凭感觉来管理班集体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班集管理的需要,因此我认为依“规”制班是一种班级管理的好方式。而且制定班规应与学生的个人学习目标相结合进行制定。班规的制定,不是班主任个人意志的体现,应与学生的要求相接近,与学生的实际相接近。最好先让学生讨论过后,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班规。这样就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需要注意的是,班规制定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订,使之不断完善。
再次,培养一支优质的班干部队伍。一个拥有几十个学生的班级,单靠班主任管理,力量很单薄,如果有一支组织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队伍,会大大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使班主任从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因此,在选择和培养班干部时要特别慎重,既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注意具体指导,班干部不仅需要扶持,更需要锻炼。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难题给他们独立面对困难的机会,使其迅速成长起来。如:早读课、班会课故意迟点到,让班干部发挥他们的管理合作能力,留足够的时间给他们主动管理班级;班内有同学发生摩擦闹矛盾时,也可看情况让班干去调解,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也可召开班干部会议,让他们谈谈班上近期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等等。这样,既能锻炼班干部的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又能暴露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此时,班主任再及时加以指导,经过锤炼的班干部,处理问题则更从容了。有一个健全的有号召力的班委,可以使班集体有积极向上的班风,浓郁的学习氛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优秀班集体的关键。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教师必须做到真正的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特别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如《班主任兵法》中就说到,对于个别特别顽劣的学生,体罚起到的效果不大。体罚就如同攻城一般,学生即使被征服,教师也会付出一定代价。本着保护自己的的原则,我们反对使用体罚,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对于个别特别顽劣的学生,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非也。错误是得用心灵去认识的,有效的惩罚也一定是触及心灵的。因此,若是真的要惩罚学生,心罚才是最厉害的惩罚!心罚既攻心,攻心,还得了解学生心理。不了解学生心理,你如何去攻呢?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要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徐特立曾说:“教师要了解情况,了解学生个人的情况,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
总之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只要我们做班主任的以人为本,因势利导,管理得法,学生就好管了,班级就好管了,班主任也就好做了。特别要说明的是,感化、温情、慈爱仍然而且永远是教师教育的主流方式,《班主任兵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在实际问题中把它作为思想的导引,在实际教育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来。
读《班主任兵法》有感精选(篇2)
《班主任兵法》,跟这本书可能讲的是同样的道理。作者这位老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的抓住了学生的心理,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所以不管多么顽固的学生到他这里只有“缴械投降”。如前半部分的《倒转乾坤》、《以毒攻毒》、《黔驴发威》、《一立千钧》、《围而不打》……都无不充满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甚至心与心的交锋,其中《一立千钧》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面对自修课上违反纪律的学生,“我心潮澎湃,想大发雷霆,但是另一股力量却不断提醒我,要冷静,要冷静。”“我强压怒火,竭力控制住自己。”读到这里,我就想起了上学期所带的学生徐某,应该说他是一名较坏的学生,我和他发生过许多次口角争锋,现在想起,这些口角,固然他犯错在前,但也与我的不冷静有关,让他过于激动,说出许多不讲道理的胡话,最终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而这里的老师与我不同,他尽量克制自己,冷静之余,说:“我要好好反思一下这段时间来对你们的教育,为什么竟然如此失败!”最后采用了“自罚”这种出其不意的方式,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者这样说“那个晚上的一个小时的站立,给所有学生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虽然如此但是他对学生心灵的震撼也时有分寸的,我们都知道心罚事比体罚更厉害的一种惩罚,学生心灵一旦留下伤疤是永远愈合不了的,《点石成金》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为了让被惩罚的学生放下包袱,以健康的心态过好学校生活的每一天,作者老师创造性的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看到了新的希望,安抚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当然,我觉得也有不适合我们教育高中生的。如对王小龙的“当头棒喝”,高中生的叛逆心理更强,可能不吃这一套,反而会有更大的麻烦。所以我们也千万不能迷上所谓的“兵法”那只是一般个人工作的总结,不是真理,更不能解决我们身边发生的所有问题,而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有自己的个性,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研究、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路。一名话,实践——总结——再实践。从而达到理想的要求。
读《班主任兵法》有感精选(篇3)
记得工作前,校长来问我自己对于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意向,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自荐想当班主任。也不知道是原本就这样给我安排着的,还是因为我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稚气要求得到了应允,从第一年工作开始,我就承担着班主任的工作。
一直到真正开始面对学生了,才知道班主任工作有多难。而且开始那几年,每年都接别人的班,面对家长有意无意的一些比较,自己又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茫然状态,可以说,班主任工作做得并不好。当然,也不能算一塌糊涂的,至少有模有样地带下来了一批孩子,其中不少家长至今看到我也很客气地和我打招呼聊天,总还算是对我当初工作的一点点肯定吧。
看《班主任兵法》这本书,首先很诧异的是作者竟然是位只有7年教龄的年轻老师!工作7年,就对班主任工作衍生出这样那样的心得来,不得不佩服作者在教育工作中的细腻心思。这本书算是本反思集了吧,作者就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结合自己的反思,联想到那些历史中、电视中、生活中的对照案例,写出一本和学生斗智斗勇的班主任成长故事。读来觉得文本表述深入浅出,语言也比较精妙,有些做法操作性强,借鉴性高,总体说来不失为一本值得班主任细读的好书!
诚如前言中介绍,作者之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所得,作者自己归功于他第一年班主任工作的彻底失败:带了一个乱班,更因为分班后变得更乱,直到让他无法驾驭、黔驴技穷、满盘皆输。可是作者并不把这件事当做自己的苦,自己的亏,而是作为一次锻炼,使其在之后的班主任工作上越来越顺手。其实在我看来,真要想像作者这般涅槃重生,靠的是自己的反思与经验总结,也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吃一堑长一智的程度。
这本书之所谓兵法,也全有赖于作者加入了大量的古代与现代的军事理论思想,让人在看文的同时感觉班主任工作在繁忙枯燥与轻松有趣之间其实差得并不远,关键在于班主任自己的主观思想、人格魅力以及工作能力。当然,书名曰为兵法,那么在铺陈开来的时候自然也得有点兵法的样子。这本书的小标题也取得相当有意思:倒转乾坤、敲山震虎、顺水推舟、刮骨疗毒、指鹿为马、遇强更强这样的题目很有让人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再翻到里面去,看作者娓娓道来的生动故事,条理清晰,充盈着教育的智慧与人生哲理,评价其为一本赏心悦目的教育类书籍一点都不为过。
书的上篇为理论,下篇为实践。上篇虽名为理论,但是也夹杂着不少的实践,语句幽默风趣,观点十分明确,读来并不枯燥,有很多地方读起来都不禁让我发出原来我也这样做错过了呢的感慨,不禁让我捂着胸口去反思曾经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下篇名为实践则更明显是讲述作者自己经历过的案例。虽然作者是一位中学的班主任,不过很多故事还是值得我这样的小学老师来思考的,毕竟教学之法贵在融会贯通嘛!
读到最后,不禁让我想起书中提到的一句话: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作者工作7年,班主任工作游刃有余;我工作8年了,仍旧在按部就班,想来都觉着汗颜!不是说自己没有经验,只是自己在工作上主观投入得还不够多吧,这样想来,似乎又有点自大的感觉。虽然接下来的一年我不担任班主任工作,但是在其他教育教学方面,我或许真的需要好好规划一下,至少,可以有空就翻翻这本有意思的书,不但看书中的故事,还可以看看书中的道理。
读《班主任兵法》有感精选(篇4)
寒假期间我有幸读了万玮老师的著作《班主任兵法》,这本书犹如一缕曙光,将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教育者的世界。在深深佩服万老师的同时,我也从《班主任兵法》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一些启示:
教师在处理学生一些问题时,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书中万老师使用的办法通常都比较缓和,但是却正好击中学生要害,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乖乖认错而且心服口服,教师的任务通常也能很好地贯彻下去。因此,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尽可能“智取”,不能“硬攻”。
当然,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教师首先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当众与学生发生冲突。并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心胸宽广。其次,一定要善于随机应变。学生的心理是千变万化的,在一些具体场景中,常会有突发情况发生,当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时,教师一定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策略。最后还得了解学生的心理,与学生多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有一段文字,是我常常翻阅的:还有一类教师,对学生工作充满热忱,也不乏爱心,试图对学生实施宽松自由的教育,但是缺乏对学生工作的艰苦性和复杂性的足够认识,他们同样把学生工作看的太简单了,他们虽然尊重学生,也鼓励学生,但是却不能令学生信服,对学生产生不了足够的积极影响,……
这段文字将我初当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角色心态分析得特别精辟到位。我对学生充满了热情,他们却对我兴趣贫乏;我尊重我的学生,但是他们却常常拿我的话当耳边风……这样的事情太多了,面对这样的班这样的学生,我感到身心疲惫。然而,在看了万老师的这本书后,我发现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简单处理好的。在学校的管理中,遇到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应该多思量几步,从策略到结果都要考虑一遍。处理具体问题,我们光是有一股热忱和勇气已不够用了,我们还要学会伺机而动,随机应变。
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如班里发生偷窃事件、打架、纪律差等。当我看着这些案例时,我总是第一时间就会想,当时的我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呢?为什么我当时没有想到这样的方法?万老师是如何想到这些法子的?当细细研读完后,我就发现,这些都是学校管理中经常发生的事情,而应对的法子可以说是成千上万,万老师是就地取材,应势而动的。他能圆满解决这些问题,他能采取最恰当的时机做最恰当的事情,都是他善于总结自己的工作经历,通过不断反思而得来的结果。
《班主任兵法》这本书对于一个班主任管理班级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使我认识到,只有爱和智慧并存的老师,才能教好孩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也能够成为一名智慧的教师!
读《班主任兵法》有感精选(篇5)
提起“兵法”一词,我们便马上联想到《孙子兵法》,其谈兵论战,被历代军事家广为援用,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变化无穷的战略战术,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
谈到《班主任兵法》,则是一本教育反思集,记述了万玮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小故事,并且巧妙地把中国古代或近代兵法融入到班级管理实践中。书中,万玮老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令人佩服,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把握令人赞叹,对学生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令人折服。每个小故事中都蕴涵着万玮老师的教育智慧,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方面上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在认真阅读了这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兵法”后,我得到很多启示,这本书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和独特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在《当头棒喝》一篇中,对待那位课堂上说脏话的男生,“变脸绝技”的使用, “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放你一马”的宽容,令学生心服口服,说脏话的现象至此杜绝,甚至让他们毕生难忘。
在《倒转乾坤》:里按时完成作业和没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在瞬间经历了乾坤的逆转,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对作业无法按时完成者的严厉。
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绪失控的学生,经历被责骂的反抗情绪,“受冷落”的委屈,冷静的反思,成为了一位用功读书的好学生。
我想,只有真心地去为学生着想的老师,才会有这样的好点子。相较自己,有时为了一篇作业,为了课堂上的一句话对学生大发雷霆,也不去了解学生们的感受,实在相形见惭。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学生与你当面顶撞怎么办?你感觉到全班学生内心反抗情绪很激烈,怎么办?这个时候千万要记住这个原则:自保是第一位。先估量估量,实在不行,先避其锋芒,日后徐徐图之”。这段话,看似调侃,实为至理名言啊!回想起自己第一届的工作中,有个学生当面顶撞我,我叫他出去,他偏不走,又长得牛高马大的,我又不好去拖他,班里的同学也不敢和他对抗,他不出去还好,还用笔在桌子上敲,弄的场面很尴尬。我见情况不妙,马上叫全班同学大声读书,不理他,同学们的注意力很快转移了,大约10分钟后,终于安全下课了,当时好担心被他冲上讲台暴打一顿啊。仔细回想一下,其实这个男生确实比较偏执,但我这个老师也不无责任。第一年教书也没什么经验,倔强地认为我是老师我怕你么,你对我凶,我要比你还凶,否则我会颜面全无。其实,这样任性的想法是错的,在读了《班主任兵法》后,我更发现自己以前是多么愚蠢和幼稚!与学生起冲突时,尤其是面对一个激动的学生,他在气头上怎么能听得进去你的批评呢?而此时的责骂只会激化矛盾,弄得两败俱伤。而且在学生面前与学生冲撞实在是下下策。遇到这种情况,就该像书中所说的“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其实我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先冷处理之,课后再找机会与他谈一谈或是创造条件为他辅导一下功课,用真心去感化他,相信,效果会比直接对着干要好得多。
读完此书,我逐渐认识到教育也是一种艺术,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必须用心去研究。像我们这样年轻的老师更应该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在实践与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