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模板11篇

2023-02-01 09:31:35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篇1

  阅读《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600字:

  作为“读书少经常被人骗”的工科男,我从9年前第一次听到这本书,到3-4年前麦高楼下书店刷饭卡买下一套,再到今天很有仪式感地终于看完了盐野七生这套大部头巨作。

  回想断断续续读这套书的经历,着实为亚历山大、汉尼拔、大西庇阿、苏拉、庞培、恺撒、图拉真、哈德良等名将的赫赫战功心潮澎湃,也为其惜败或被暗杀而无限惋惜。描绘战争的场景固然酣畅淋漓,但还是有很多其他零星感受,让我忍不住要记录一下,权当对自己的提醒和勉励:

  1、胸怀和正直比才智更重要。罗马帝国扩张期采取的善待和同化败者策略,以及罗马公民守信、责任、务实等品质,都是罗马文明走向辉煌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而帝国的衰亡也正是因为与这些背道而驰。

  2、只有权谋并不足以支撑一个政权的稳定,磊落谦逊的治理风格也很重要,所谓“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个人的为人处事何尝不是如此,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真正的自信不会追求阴谋。

  3、不容异己的极端信仰,自己思想已无法转变,他人的思想也改变不了,那就只有高举正义大旗,肉体毁灭之。

  4、树立权威固然可以提高效率,但必须尊重人性规律——任何组织或个人坐拥权威都会变得刚愎自用——因此权威必然抬升了错误决策的纠正成本,最终的出路就是有识之士或欲取而代之的野心家不惜代价颠覆权威,或者权威在时间长河中自我毁灭。也许,牺牲一些效率,弱化人治力量的制度安排是唯一解,但在正确的时间伟大的群体做出正确的制度安排,这真是个运气事件。

  总之,盐野七生在书中所包涵的题材非常丰富,从战争到政治再到建筑,甚至专门用一本描写道路和桥梁,良心之作,有机会得连贯着再通读一遍。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篇2

  每一个民族都会追溯自己的起源,而大多数民族的起源也都逃不出神话传说,现在,我们来说一说罗马的起源。

  在荷马的《伊利亚特》中,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率领希腊军队攻打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这场战争进行了10年之久,在最后,希腊的将领奥德修斯设计了一个巨大的木马,而特洛伊人以为这是希腊人放弃战斗,在撤退前留下的,于是,就把这个木马带时了坚守10年的城门。结果,躲在木马中的希腊士兵在深夜从木马里悄悄地走了出来,潜入城内的希腊人与城外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伊城。

  而罗马人将自己与特洛伊战争联系了起来,按罗马人的说法是:在特洛伊沦陷时,特洛伊王的女婿埃涅阿斯带着少数几个家人成功逃离了特洛伊,而这个埃涅阿斯之所以能够逃脱,是因为他是女神维纳斯和凡间的男子所生的孩子,所以,他母亲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希腊士兵兵戎相见。(这里八卦的联想一下,可不可以由此推断,那个和维纳斯生下埃涅阿斯的凡间男子应该就是希腊人,哈哈哈哈。)

  埃涅阿斯带着家人乘船离开,一路来到了罗马附近的海岸,不久后,当地的王非常欣赏埃涅阿斯,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这样,埃涅阿斯就在这里落了根。埃涅阿斯死后,一直跟随他逃亡的儿子阿斯卡尼俄斯继承了王位。又过了30年后,阿斯卡尼俄斯离开了当地,在另一个地方建造了一座名叫阿尔巴隆迦的新城,这就是后来罗马的前身。

  罗马人说自己是特洛伊人的子孙,而据史料记载是罗穆路斯在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罗马王国,并成为了罗马的第一任国王。而特洛伊城沦陷是公元前13世纪前后的事情,那么,这期间就出现了400多年的空白,由此,也可以说罗马人对自己的起源一说,其实是有着漏洞的。

  但这些漏洞对于那么久远的事来说,又似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在人类起源这一领域,大多数民族也都是以神话传说来想象、填充那段历史的。所以,罗马人这样做也无可厚非。那么,罗马的第一个国王是罗穆路斯,他是真正有史料记载的真实人物,但对于他的来历,罗马人就又有了想象的空间。据传说罗穆路斯的母亲是一位公主,公主的叔叔在篡夺了王位后,就送公主去做了专门服侍神的神子。有一天,这位公主在河边睡着了,这时,战神马尔斯乘她熟睡之际占有了她,随后,公主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分别叫罗穆路斯和瑞摩斯。

  之后,双胞胎被公主的叔叔装进木桶放到了河里,木桶漂到了河边的草丛里。这时,一只狼听到了婴儿的哭声,于是用自己奶救活了两个婴儿。在再之后,这两个婴儿被附近的牧羊人养大。长大后的这两兄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于是,杀死了国王,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罗马。后来,两兄弟发生了冲突,于是,罗穆路斯杀死了瑞摩斯,成为了罗马的第一位国王。

  罗穆路斯的出生很传奇,而他的死也同样很神奇,据说,在公元前715年的一天,罗穆路斯正在检阅军队,这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暴雨让人睁不开眼睛,而在雨过天晴后,国王罗穆路斯再也不见了踪影,于是,作文人们说国王被神召到天上去了。

  罗穆路斯是罗马的第一个国王,不论他的出生还是死亡都带着强烈的神话色彩,可以说他是罗马历史从神话传说到历史人物的一个节点,在他之前的历史,罗马人只能靠神话传说来填补,但在他之后,罗马就真正脱离了神话传说的时代。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篇3

  看到屋大维的时候,无论是他那个时代的罗马人,还是现在正在看这段历史故事的我,都会不断的拿他和凯撒去做各方面的比较。

  拥有智慧、说服力、忍耐力、自控力和坚强意志的凯撒,有强大的个人魅力和感染力,获得了太多人的喜爱和敬佩,和他比起来,屋大维身体虚弱经常病病殃殃、个头不高、也不擅带兵打仗,在战场上屡战屡败、但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像弱鸡的年轻人,这个天才之后的凡人继承者,有一点比凯撒强,那就是政治智慧。

  从安东尼在罗马人民面前大声读出凯撒的遗嘱时,18岁的屋大维才正式走进人们视野。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他想尽办法争取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共和派领袖西塞罗的支持、还和安东尼、雷必达成立后三头同盟,战败杀死凯撒的主谋,结束了埃及托勒密王朝,逼的埃及艳后和安东尼双双自杀,最后结束内战,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罗马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凯撒曾经规划的方向: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和平,而他,成了奥古斯都、成了执政官、成了大元帅、国父、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成了神君。

  由伟大的凯撒设想出来的但不被人接受的路线,奥古斯都最后都逐一实现,并且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他是怎么做到的?

  凯撒的名言:人不管是谁,都无法看清现实中的一切,大多数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和想要的现实而已。

  奥古斯都选择了让人们去看他们愿意看到的现实,而他自己却始终面对真正的现实,向目标迈进。

  他先交出一些已经没有意义和效力的权利赢得人心和好评,利用人家的感激换取一些表面上或者当时看似没有意义的权力,但日后能发挥很大影响力的权益,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合乎当时共和体制,都合法,神不知鬼不觉的,悄悄的耐心的把所有想要的权力一个接一个的搞到了手,他嘴里喊的是罗马人民和元老院都极力维护的共和政体,脑子和脚走的却是能保证超级大国高效运转的帝国主义道路。

  结束内战后,在他的努力下,罗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消减军备、人口普查、对元老院进行裁员、建立代替元老院做决策的内阁、创立“国税局”、货币改革、军事改革、税制改革等等,这一系列改革,更适合已经是庞然大物的罗马。

  公元前63年出生,公元14年去世,享年77岁,这就是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篇4

  《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描述了自公元前264至公元前146迦太基最终被灭亡之间罗马开始称霸地中海的历史。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前,迦太基一直是地中海的霸主,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前8年,也是所向披靡,战争的主导权一直在汉尼拔手中。但是为什么胜利的天平还是倒向了罗马呢?我觉得这与罗马用500年时间建国的建立的强大基因的上升趋势是分不开的。

  首先,不用说罗马的统一战线联盟体制,它不是简单的罗马和其他城邦国家的集合体。罗马联盟的架构体系分四类,首先第一类是盟主罗马,该国居民只要是自由民,不分贵族平民,一律享有罗马市民权,他们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且有义务服兵役。第二类是自治城市,罗马授予这些自治城市的居民以“无选举权的市民权”,他们不享有罗马国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除此之外的所有事情上,享有和罗马市民相同的权利。第三类是罗马殖民地和拉丁殖民地。主要是战略要塞,战士和当地女子通婚后,生下混血儿,以此进行同化。第四类是同盟城市或同盟国。罗马承认他们完全的国内自治,罗马允许他们拥有双重国籍。对于罗马联盟中的自治城市、殖民地、同盟国都没有义务向罗马交纳年贡或租税,但他们必须提供兵员。罗马与同盟者之间建立起的各种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共存共荣的关系。他们既不是榨取,也不是利用,而是信义。同时,罗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这些同盟国实行了统一的规划和建设,使它们成为有机的统一体。

  其次,罗马独特的共和政体的政治体系,通过执政官制度、元老院制度和市民大会,基本消除了国内的对立关系,因为只有罗马本国自由民才享有市民权,所以罗马自由民的参与意识还是很强的。军事天才西庇阿按照规定是不能在30岁那年成为执政官的,但是那年的市民大会,他被选举为执政官之一,元老院也只能接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取得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胜利没有那么快的到来。

  当然,这一切都源于罗马人的开放与包容。罗马人从不追究战败者的责任,罗马人也从来没想过自己必须在任何领域都是第一,伊特鲁里亚人依然在土木事业上施展他们的才华,意大利南部的希腊被委以通商业的职责,艺术、哲学、数学领域,罗马完全寄托在希腊人身上,罗马人还热衷学习希腊语。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一步步的征服过程中,罗马也渐渐在迷失,以前一向对被征服者仁慈的罗马人,也渐渐变得暴戾起来,史无前例的将科林斯、迦太基和努曼提亚等被征服的城邦夷为平地。也许罗马想要这样的惩罚来警戒其他的同盟者,然而历史表明,这样的夷为平地副作用太多。而罗马的共和体制,也在一步步滑向帝国的深渊,当然这时期的罗马,还在处于胜利者的亢奋中。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篇5

  精彩而又值得反思的时代!

  书名胜者的迷思,说的是罗马在强大起来以后所面对的问题,我在上一本汉尼拔战记中就曾想过为什么汉尼拔会失败,那么这本书其实就是站在罗马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站在今天这个民粹主义盛行的时刻,看这本书就又有了新的意义。

  格拉古兄弟,马略,苏拉,庞培,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几位主角的性格特征:

  格拉古兄弟古道热肠却又冒失轻率,本来以他们的贵族之尊,家世显赫,实际上有很多渠道达成他们的目的,但是他们却采用了最冒进的方案,非常类似于俄国的十二月党人,背离了自己的身份,却为自己统治的人发声,同时高估了平民权力基础,低估了群众人性的丑陋,这可能与他们所受的希腊式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想现在很多大学生下基层面对的应该也是这种情况,为人民服务是恐怕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马略勤劳上进,但又贪婪残暴,在他的身上能看到很多中国农民企业家的影子,有很高的军事才能,并且因为自己平民的出身很能拉近与士兵的感情。但是当大事临头的时候感觉都是被绑架的一样,做了许多自己不情愿的事情,本来可以急流勇退,却偏偏要参与到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而且他和苏拉很多时候又是互为瑜亮的这种嫉妒,把这种情感带入到政治中,并且被民粹所裹挟是可怕的。假使雅典公民投票杀死了苏格拉底只是展示了群氓政治的愚蠢,那么这次公元前的政治杀戮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可怕,甚至跟两千年后的法国大革命相比它都是幼稚的,巴黎的暴动和恐怖政治至少留下了新的制度,而马略却什么也没有提出来。反对一切是简单的,但是总要做一些什么来证明反对的有效性,打碎一个旧的制度自然需要依靠革命的恐怖,但是恐怖的革命是为了建设新的制度,人民在发泄自己的情感过后总要回归有序的生活。。。我举得马略可能并没有思考这个问题,这一切可能在等待那位少年。。。

  苏拉在作者的笔下是个英雄人物,作为旧制度的维护者,假使他是恺撒的敌人,而不是庞培,那估计很有趣。相比马略,他虽然不是军事天才,但是却是成熟的政治家。在处理问题时,甚至很有古希腊斯多葛主义的影子,据说苏拉很喜欢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不知道是否受此影响,他的政治手段也很高明。但是他所设计的制度,和他所追求的理想是精英寡头政治,而他实现这个政治愿景确是依靠独裁和军事手段,正像作者说的:在人类世界,真正参透真理的人往往是少数,由此就出现了一个现象——任何改革若想获得成功,在手段的选择上往往不能随心所欲。

  至于庞培,虽然他号称是苏拉的学生,但是目前看起来他只是学到了苏拉的政治手段,而没有学到其政治理想,犹如一个跳梁的小丑,在贵族和平民之间游荡,靠着军功和掠夺讨好平民阶级,但是和福利政策相比,国家财政的健全化应放在更为优先的位置,不知道他在和凯撒的较量中会提出怎样的政策。。。

  其实本书的作者是非常钦佩苏拉的,在他的笔下苏拉甚至是华盛顿似的人物,拥有最高权力却选择放弃,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这可能与作者的政治心态有关。但是以我国的靠青年学生的理想主义,又是民粹运动起家的风向,苏拉的寡头精英政治是很难得到认可的,反而是格拉古兄弟这种有点民粹的年轻人却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我这里就以苏拉的墓志铭为例,这里作者实际上还特别标注了,应该是作者特别想强调的:

  对朋友来说,没有比苏拉更好的人;对敌人来说,没有比苏拉更恶(作者)

  “友人的帮助,敌人的加害,我都已全数奉还。”(Wikipedia中文)

  “没有一个朋友曾给我太多好处,也没有一个敌人曾给我太多伤害——但我都加倍的回敬了他们!”(百度百科)

  这里应该说的是一个意思,但是从这句话的翻译就可以看出不同的语境,果然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但某种意义上,民粹就像浪潮,既有人道和民主的理想色彩,又有群氓的恐怖和短视,浪花一开始的引导者往往是格拉古兄弟,拉法叶这样的贵族中的道德高尚者;而让它爆发恐怖的力量的则大多数马略罗伯斯比尔这种来自平民,信奉暴力的追逐者;其间夹杂着庞培,富歇这样的投机分子;而最后攫取胜利果实的却又是凯撒,拿破仑这样能建立新秩序的独裁者。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篇6

  罗马人的故事,第三册,只有三章

  格拉古兄弟

  马略和苏拉

  庞培

  我觉得最有趣的是第一章,盐野应该把对西庇阿的喜爱延续到了他的外孙。对于格拉古的父母也不吝篇幅详细描述了,尤其不吝对西庇阿女儿−格拉古兄弟母亲−的赞美。格拉古兄弟被教育成了正直的青年,一心只想为市民做点事,为罗马尽心,而没有其他的政治抱负。或许眼光犀利,看到了问题的症结,但过于理想化了,无论是农地还是公民权,在当时都是不能动的奶酪。即使赔上他们的热血,兄弟两的提案还是被速度的废除了。护民官这个职位也被元老院所忌惮,苏拉后来的一系列针对,证明了这点。

  格拉古兄弟的母亲,中年丧子,,但没有一蹶不振,她还是一个优雅的女性,无数的人造访她的居所,她的沙龙让我想起了林徽因的客厅。敬佩坚强的女性!

  第一章反思了罗马的迷茫,格拉古,马略,苏拉,或许庞培都考虑过如何让它正常高速运转,虽然马略,庞培没那么有政治目标。格拉古兄弟或许对年轻人的更有启迪意义,在一个大机构里如何生存发展并施展才华。

  马略,在书中不出彩,不过他也是解决了自耕农的失业问题,稳定了这些以前的罗马中坚力量。另外打仗确实也打得不错。

  苏拉,有趣的多,他开创了很多罗马的第一,第一次武力夺取罗马,无期限的腐败官……辉煌的战绩,独裁者,但又不眷恋权势,他的改革包括了罗马的各个方面,虽然他死后8年,苏拉体制就被苏拉派颠覆了。苏拉致力于修补罗马这个到处洞的破口袋,终无果。

  马略和苏拉,两个政敌,腥风血雨的年代。

  庞培,由战争起势,倚仗了家族雄厚的资金实力。用自家的钱就可以轻易组起几个军团的人,果然是没人能阻止他在罗马一往无前的步伐。不过,他打仗也确实有两把刷子,也善于外交攻势,天生的指挥者。小亚细亚,也是靠他才能平定下来。苏拉很喜欢他,不过也是他最后彻底颠覆了苏拉体制。但是他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政治纲领,或许他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3总体没有2精彩,可能那个迷茫的时代,本来就没布匿战争时期充满了干劲吧,毕竟那个时候罗马在上升,充满了力量。期待恺撒,期待新的精彩。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篇7

  对罗马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罗马斗兽场、条条道路通罗马、十二铜表法里面。

  偶然看到有人在推这套著作,买了第一本来读。这本书写的非常浅显易懂,文字略啰嗦。印象比较深的一是罗马的包容态度,一般人对待信仰,基本都排外的,但罗马人从不排挤其他民族的神,他们甚至还会积极主动引进其他民族的神。这种态度也扩展到他们对待战败国和战俘的态度,同化战败国。

  二是他们创设的“陶片放逐法”,每年一次罗马市民可以将希望放逐的人写在陶片上,在市面大会上进行投票,每年只要过半数,就有权把市民认为其权威和权力将会威胁到罗马的市民驱逐出国外10年。这本来就是为了防止独裁而设立的,但后来演变成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在公元前417前这个制度被废除。

  罗马政体是这本书的重点,罗马的国王从来没有世袭,即便是王政阶段,也是市民大会投票选举。我们一直的政体王政、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都能在罗马政治制度设计中有体现。罗马政体主要由市民大会、元老院和执政官组成。比较灵活的是在战时或瘟疫等重大事件出现时,可以选出独裁官,处理一切事物,有效弥补了灵活与秩序的缺陷。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篇8

  不同于《罗马人的故事》前3本,本卷用人物传记体例,透过凯撒的成长历程,窥探共和国从鼎盛(国土面积)到衰亡跌宕起伏的历程。

  首先要明确的是,老太太是凯撒的粉丝,从情绪上来说,夹杂着人格吸引,为其洗白、喊冤以及小心谨慎的批评,甚至有时还有些许亲昵。对于跨过卢比孔河动机之描述,情绪感之强烈,感觉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无法拒绝。

  以人物传记去做一个宏大叙事,有一种身临其境真实感,甚至跟着凯撒的视线,有感同身受的的带入感。然而也有其局限性:除凯撒以外的人物自然成为配角,比如西塞罗、庞贝这样的大人物;平行空间发生的事件只能作;插叙而略显突兀。

  主观情感倾向。除去用琐碎的笔墨进行庞大叙事,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几个花絮片段:日耳曼民族与高卢人从信仰、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凯撒与女人:让女人们“不怨恨”才是凯撒周旋其中的法宝。

  凯撒与金钱:巨额债权人的弱势,刷新了我对于借贷关系这件事上的认知。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篇9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罗马人的故事》。这本书很详尽的讲了古罗马的历史。虽然我现在还没有看完,但是我发现了古罗马在当时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与他们的习俗非常有关。

  我注意到,很多民族在征服了其他国家或者民族之后,做法都出奇的相似。有的国家劫掠一番之后就带着大批的战利品离开了,有的国家还会掠夺一部分人民用作奴隶。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并不能使战争带来的收益最大,他们放弃了一样很大的资源,就是土地。古罗马的人民在各个大小战役中,给予战败国本国的公民权,或者通过缔交拉丁同盟的方式来扩张自己的版图。但是我认为,罗马能从一个蕞尔小国,发展为如此庞大的帝国,善于同化别的国家只能说是表面上的原因。究其根本我认为是当时罗马人开放包容的内心。

  早在罗马王政时期,罗马人包容的传统就已经被打下了。当开国君主罗慕路丝死后,继任他的就是刚刚被同化入罗马的外邦人努尔。自此之后,直到王政时代结束,罗马王的位置经常会给并非罗马本土的人。后来罗马王政虽然陨落了,但是罗马人的开放包容保留了下来。一直持续到后来的罗马共和国时期,也就是罗马开始统一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的这一时期了。罗马人不仅给予战败国本国的公民权,而且甚至允许他们持有双重国籍。而且平等对待所有的民族,就连修路,也会为新加入罗马同盟的城邦而继续延长。这些种种举措,不仅使罗马得到罗马联盟的爱戴,更使得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等城邦直接投靠了罗马联盟,最后才进一步赢得了布匿战争的胜利。

  这种思想,也为罗马带来了强大的凝聚力。他们包容所有来投奔的民族,所以所有人都将罗马视为自己的母邦。有着与之共存亡的决心。所以在汉尼拔接连大破罗马军队之后,罗马还会有前仆后继的公民自愿参军。

  这包容的思想,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时代以前,我认为这就是罗马可以打败迦太基,日耳曼等众多强国的原因。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篇10

  第七册比较长,一直在上下班通勤的时候听书,总计用时20小时,前后用了5周听完。

  这一段历史,读来无趣,也读来有趣。

  读来无趣,是这段历史既没有恺撒征服高卢、力战庞培那金戈铁马的激昂,也没有奥古斯都建立帝国政治经济基业那运筹帷幄的精彩,有的只是如历史上千篇一律的帝王将相们争权夺利、杀妻弑母、荒淫享乐的桥段。

  另外不知是原著还是翻译的原因,这一册的文笔是不太出彩的。在我这个已经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也只有抱着“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心态,来读这一段历史了。从这个角度说,似乎有点无趣。

  读来有趣,是指我喜欢盐野七生老太太的史观。好的史观是什么?我认为是存疑、不人云亦云、倾听多方的表述,得出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还应该是建立在完整逻辑基础上的开放的观点)。

  这套《罗马人的故事》做到了这一点,讲到著名的卡里古拉,历史上评价他是荒淫无度的'昏君,皇帝不是神、也不是鬼,而是同样具有七情六欲的人,盐野七生对卡里古拉的评价就拉回到了人的高度。

  讲到尼禄,我们更是听到这个名字就想到杀妻弑母的暴君,可曾想他也是擅长文学、诗歌、热爱体育并参加歌唱比赛的文艺青年?能理解这位文青皇帝心结的人,也许只有几百年后写出“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的另一位帝王李后主了。

  老太太敢于对其他史学家的结论进行质疑,并提出她的理由,这点很难得,这是读这一册最大的收获,从这个角度说,这一册读得就很有趣。

  其实,读书也是一样,都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可有几人能做到呢?

  博览群书不难,难的是塑造一种平心静气的气质,难的是形成一种包容尊重的品格,难的是在高层次形成逻辑闭环,还能始终保持不断打碎自己的开放心态。

  与朋友们共勉!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 篇11

  或许是前任皇帝安东尼的太无所做为,罗马帝国经过20年的安稳日子后迎来了多事之秋。奥理略皇帝一上任,先是东边的帕提亚挑起了战事,后来是北面的日耳曼民族,几百年来,这些地方从没有让罗马省过心,一直在不断地打,又不断地谈,但始终没有一个长期的解决办法,这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相处真得很难。对帕提亚来说,本来就是发达国家,要与罗马平起平坐,对日耳曼民族来说,是落后一点,但发达的罗马要分杯羹给他们。为了帝国的安全,只能选择战争,战争耗尽了国库,也损耗的皇帝的身体,最后奥理略是死在了前线,不过皇帝的亲征提振士气,赢得了民众的敬佩。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战时,皇帝与自己对话,写成了留传至今的《反省录》,这一著作充满着对果敢、谦逊、仁爱等优秀品质的追求,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学习资料。

  然而遗憾的是他的接班人,儿子康莫徳斯,虽然做了刻意的培养,还是没有成材,他没有坚定的信念,也缺乏强韧的精神,以自我为中心。他的行为自然招致反对,于是暗杀活动接二连三,这更加剧了他的疑心,而身边仅有的可信任之人也是阳奉阴违,并利用手中权力卖官,使得帝国歪风邪气上升,最后他死在自己最亲近的几个人手下。元老院也没有好脸,授予他纪录抹煞刑。要说这能怪谁呢?19岁上任,除非是绝顶聪明的人,他又能有多少积淀呢?罗马历史上这种很年轻接班的皇帝基本就没有成功,先皇要是真能反思一下皇帝的接班情况,那历史肯定不会是这样子。

  康莫徳斯死后,帝国进入动荡时期,先是沛提那克斯接任,按道理他是资格比较老的,而且也迅速做了些拨乱反正的工作,作文可惜还没有控制住局面,即被禁卫军挑起的事端杀死,仅在位86天。元老院又旋即指定了朱利亚努斯为新皇帝,这下可炸锅,因为新皇帝资历浅,多个边境行省不承认其这件事,并在下面士兵的鼓动下各自宣布自己登基为皇,这下整个罗马帝国乱了,随即进入全面内战,最后用胜者为王来选择谁当皇帝。

  自己人打自己人,这是最不忍直视的现实,却一次又一次重演,好在最具智慧的谢维勒赢得最后胜利,他是一个读书较多的人,据说帝国仅有的雅典和亚历山大的两所大学他都念过,他上任后没有杀太多的人,并且稳固了帝国的边境,然而他強化军事力量的作法使帝国权力开始向军事化方向转型,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从此帝国的动荡不断加剧,并开始由盛转衰。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分享

热门关注

「必备」《从百草园到味书屋》的读后感精选

《从百草园到味书屋》的读后感

[参考]《活着》优秀读后感1500字精选10篇

《活着》优秀读后感

最新神奇校车读后感合集5篇

神奇校车读后感

[收藏]小故事道理读后感600字

小故事道理读后感

关于经典常谈的读后感1500字系列

经典常谈的读后感

《丛林故事》的读后感(模板8篇)

《丛林故事》的读后感

生命的故事读后感模板8篇

生命的故事读后感

列那狐的故事读后感(模板5篇)

列那狐的故事读后感

小故事读后感模板

小故事读后感

杜立德医生的故事读后感(模板6篇)

杜立德医生的故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