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作品是一部优秀的由作者写的作品。认真读完书后,大家不妨抽空写一写读后感,到底应该如何写作品读后感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推荐的“文学读后感”,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文学读后感 篇1
今天的我,很平凡,每天为生活和工作忙忙碌碌。但是我还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我的前世是曹雪芹笔下的那个悲悲惨惨凄凄戚戚的林黛玉。
不愿走过奈何桥,不肯喝下孟婆汤。因为我惦记着,怨恨着那个有着灿烂笑容“衔玉而诞”的贾府公子。于是,我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了今天这个时代。
忆往昔,幼年丧母的我,投靠外祖母,进入了繁华热闹的“温柔乡”。从此一个悲凉凄美的爱情故事,在贾府的兴衰荣败中悄然上演。我和宝玉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爱好。我们在封建制度的条条规规的夹缝中,无拘无束地生活着。我们在清静幽雅的潇湘馆里嬉戏打闹;我们在落英缤纷的小河边安静读书;我们在满园的花海中倾诉爱意。多么幸福的我们!但是我快乐并忧愁着。除了外祖母以外,我无依无靠,一旦外祖母与世长辞,我该如何自主?疾病缠身的我真能得到贾府的认可,与宝玉一起走进美好的婚姻殿堂吗?愁!愁!愁!最终,我还是成为了那个失败着,在我似流星般孤独陨落时,宝玉和宝钗正欢天喜地拜堂成亲。有谁会了解潇湘馆里那个女孩儿的哀怨?我将全部诗稿丢进火炉,静看它们化为一堆灰烬,而此时我的心正如那一堆死灰,再也没有一丝光亮……
而如今,身处21世纪,人们评论我,评论宝钗,评论宝玉。有人说,我悲观,竟为了一朵落花而伤心欲绝,竟为了一朵落花而挥动花锄,但是又有谁明白一个无依无靠的人,对花的怜惜,不,是同病相怜。所以我只会对着落花轻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有人说我爱炫耀才能,但是我是想要用这唯一的优势来赢得贾府的认可。我的苦心有谁明白。有人说我孤冷清高,那是因为我不想与别人分享那本就微薄的一点点爱。
听着这些评论,我哭了又笑了,面对人们的不理解与指责,我感到委屈,我哭了。当我知晓宝玉当年也被蒙在鼓里,并没有背叛我,我感到欣慰,我笑了。
今天的我,不再嫉羡宝钗。虽然她赢得了婚姻,却没有赢取爱情;虽然她成为了贾府的二奶奶,却还是悲哀地孤独终老。虽然她见多识广、善解人意,但最终却也成为这个万恶制度的另一种牺牲品。她始终没有明白那镌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是禁锢她心灵的枷锁。我同情她,我们都是悲惨的女子。
宝玉,如果“衔玉而诞”的你再次出现,我一定会奋不顾身地冲过来,因为这已是21世纪。我们一定会幸福快乐地“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因为这是21世纪。不愿也不会再轻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因为这是21世纪!
宝玉,我等着你,等着你和我一起在21世纪重聚《红楼梦》!
文学读后感 篇2
《红楼梦》,以前胡乱地翻过几次,今又重读,竟发现自己愈来愈对林妹妹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刚开始时,对林妹妹的哭哭啼啼和抽咽感到不可理喻,多少也算个大家闺秀,何必为了一丁点的小事而伤心流泪呢?真是太小家子气了,与宝钗相比更是没了大家闺秀应有的风度和气质。见到她,总让人觉得压抑和沉闷。难道这就是她所谓的抑郁美吗?
慢慢的,我被她出色的才华而吃惊。她满腹的才华,吟诗作对无人能及;她的身世和她顽强的性子,更有她的天真、纯洁
她的身世也令人同情,虽说也出生在官府之家,但自幼体弱多病,出不了门,小小的年纪竟在药中泡大,本来就虚弱多病的身子更加虚弱,也许是独生女,父母对这个掌上明珠爱之又爱。家庭的规矩、礼仪比那些大家闺秀们差了些,但这更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性格,显示出她的无所顾忌和她的处处谨慎。
黛玉的文学,吟诗作文和聪慧是无人能及的,但是面对宝玉的玩世不恭、不知上进,她非但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大加袒护。其实,她是不喜欢礼教束缚的家庭,对宝玉的玩世不恭大加赞赏,这应该是宝玉和黛玉爱情的进一步发展,宝玉他们彼此终于觅的一知音。在所有人都劝宝玉努力学习,考取功名时,黛玉却显示出对功名的唾弃。在她柔弱的外表里面,却带着对旧封建的科举功名的鄙视和唾弃。我最佩服她这一点!
虽然黛玉对宝玉的不考功名欣赏,可她却耐心的教香菱吟诗,教给香菱知识。她并不反对知识和文学,只是厌恶功名罢了。她细心、耐心、全心地教香菱吟诗,为的是让姐妹们摆脱命运,谁能够和她相比呢?没有认的!
再说说她的纯洁和不着一丝心机。林妹妹读《西厢记》,这在当时酸的上是一本禁书,特别是对于大家闺秀来说,更是不能读。林妹妹根本没想这么多,她读《西厢记》是带着对张生和崔莺莺执着爱情的崇拜来读的,是欣赏其间的美。宝姐姐批评林妹妹怎么读这样的书呢?我告诉老太太去。宝钗在黛玉心中落下了好姐姐的形象。可宝姐姐呢?真的好吗?她处处留下端庄贤惠的美名,可是在偷听别人说话被别人发现时却说林妹妹刚走过来。以此来诬陷林妹妹。这到可怜了林妹妹,找不到知己,没人能倾听她的话,也只有和宝玉能谈得来,便经常在他面前耍小性子。
林妹妹好值得同情,只身来到贾府,在这里孤苦伶仃,寄人篱下,什么事都要处处小心,处处观察别人,恐怕别人笑话她,说她不懂规矩。她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敏感,弱小的神经时刻在捍卫自己,这源于她自身的好强、反抗的性格,她的嘴巴说出来的话像刀子一样,别人说她好一张厉害的嘴。她也只好如此做了。她是无足轻重的,既不掌握贾府的财政大权,又不管日常琐事,因此,丫鬟和仆人们都不怎么看重她,又没有人庇护她,面对落花又怎么不处境伤情;思念母亲又怎不落泪葬花呢?别人没有这种感受,根本不能理解她,只说她哭哭啼啼,说她病恹恹的身子,说她小家子气
以泪来偿还前世的思债,流了二十年,有多少泪也要流干了,有多少债也该还完了。她的命运是坎坷的。曹雪芹一把辛酸泪与她的泪流终日有太多的相似。林妹妹在还未享受人间的繁华时,就洒手离开人间,与宝玉的爱情就这样成了泡沬。或许是该去了,债还完了,泪流尽了
纯洁,天真,不谙世事复杂,内心顽强反抗封建主义的网,热烈大胆在追求着自己的幸福。黛玉是水做的,纯洁的水做的,但是能冲击岩石的峭壁,不是一湖死水,而是一直向前流动的水。
叹只叹那旧社会的大网给了林妹妹太多的压抑和沉闷,叹只叹上天捉弄人,有情人却不能在一起,美丽的黛玉却不能得到自己的幸福,但她追求了,尽力了。
在贾府这个大房子倒塌以前死去或许是上天对其薄如纸的命的一种补偿,她用不着看房子倒下来的那一幕,她用不着经历那种痛苦,她也不能再经受痛苦了!上天给她的最大恩赐是留住了她的美丽,尽管带了些凄凉。王熙凤工于心计却被一张破席给卷走了。宝钗也只能独守空房
林妹妹不是只会哭泣的一无是处的。相反,她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反抗这封建礼教的束缚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她的的确确是一块纯洁的,无瑕的通灵宝玉。
文学读后感 篇3
提起文学,人们马上会联想起自己的阅读经验:或是深夜灯下痴迷沉醉于古典诗歌的美妙意境,或是午后窗前流连忘返于现代小说的叙事时空;即使释卷之后,脑海中依然翻腾着曲折的故事情节,心潮依然为文本中的情绪所感染而不能平静。不管文学为我们打开的是“潘多拉”的盒子,还是彼岸世界遥远的幸福,文学总能“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
也许文学真有所谓的“魔法”,具有“能开启新世界的咒语、戏法”的神秘力量,使得人们不断地投身到“时间不在场的诱惑中去”。文学的奇特在于:它既能撩拨起人的情思,又能引人进入形而上的思考;它既有令人炫目的一面,同时又隐藏着极大的颠覆力量;以至于读者的每一次文学阅读都可能是一次充满了冒险与刺激的精神之旅。
文学所拥有的“塞壬的歌声”般令人恐惧的魅力一度让理论家无所适从,以至柏拉图执意要把诗人“涂上了香水,再戴上毛冠,请他到旁边的城邦去”。虽然有人说文学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骗局”,但奇怪的是读者还是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文学的这种“奇特”?文学的“魔法”从何而来?
文学读后感 篇4
在暑假里,我读了这本《爱的教育》,它让我懂得了“有爱就有了一切”、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等道理,里面的故事各个感人,像一颗颗珍珠多次撞击了我的心,那撞出的一串串的泪珠多次模糊了我的眼睛,不信的话,你们跟我看一篇吧!
令我感触最深的文章是——《玫瑰的香味》,文章主要说了作者小时侯住在乡下,而爸爸妈妈却在城市里打工,到了暑假他为了帮助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就接了为一位老奶奶送花的任务,因为当时小在送花的路途中十分艰辛,有时,还淋成落汤鸡……看到这儿我觉得十分惭愧,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小作者却生活的那样艰辛,我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这还不满意,常不停地问爸爸妈妈要这要那的,不给就闹脾气。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我都六年级11岁了,已经是个大孩子,我让爸爸妈妈操了xx年的心,xx年有4015天,爸爸妈妈年如一日的细心照顾我,我还明白了其实我们的爸爸妈妈不管怎样做都是为我们好,都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这儿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例子: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孩子,家里的经济不宽裕没钱上学,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学到知识,不顾一切去打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的学校,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吃的用的穿的都不比别人差,有的父母一天打四五份工,如果累了就会想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有了知识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这个例子不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嘛,我们要珍惜这份爱,要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帮助父母,让他们每天都过的快快乐乐的,让他们也得到我们的爱,你们说我说的对吗?如果对,我们就用实际行动来表现吧!
文学读后感 篇5
在这样一个加速到失真的年代,谈童年实在是奢侈。人人都迫不及待的,想方设法地找捷径速成,出名要趁早,赚钱要趁早,就连要修得996的福报都得看你年岁够不够年轻抗造。
人人都不知所谓地忙着,忙到脚打后脑勺。对成功,对未来的焦虑弥漫的无处不在,顺理成章地蔓延到了孩子们的身上。要早教,要挑学区,要琴棋书画样样不拉,要他们把小山般的功课门门统统吞下。还要把他们已经被挤压的只剩下一丝缝隙的童年抢过来,运作成可以营销的一切,衣食住行无所不包,甚至,还有童书。
不是说书籍是智慧的结晶吗?不是说童年是最纯净不容污染的人类纯真时间吗?既然如此,结合了童年的真与书籍的智,不应该是最美的记忆,最动人的讲述吗?可孩子们能看到的童书都是些什么?把没有逻辑的幼稚当成童真;将单纯的校园描述成弱智段子集中营;把无拘无束的想象的翅膀粗暴地撕扯下,扔到抄袭模仿的泥地里玷污着。我们的孩子就只配看这些丑陋而低劣的垃圾吗?
还是说人类在借着这种垃圾灌输,无意识地自己推着自己走向毁灭?刘绪源老师将儿童文学分为母爱、父爱、顽童三大主题,窃以为这算是很精确的划分了,因为童书所反映的童年,就应该是被各种各样的爱与趣所填满充盈了的,孩子们在书中可以安全又自如地发现自己生活的乐趣,放心大胆地去探索在那些乐趣之下的未知,他们可以借由书籍来认识这个世界,来寻找自己通往世界及自己内心的道路。
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仍旧是充盈的爱,纯粹的不掺杂任何功利的爱。比如母爱的抚慰呵护,给孩子以安全感;比如父爱的刚强坚定,给孩子以支撑;比如对自然或未知事物的爱,给孩子以无限的发展可能。但如果这些本该做为基石的爱,从童书传递出来时就已经出了问题被扭曲了呢?
先说母爱主题吧。这一主题的童书,比较集中在传说故事及经典童话中,王子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都算。大概是大人们不再需要这般纯粹想要哄孩子的母爱,所以单纯以母爱为主题的童书不多,基本集中在低幼儿童的图书中,给再大一些的孩子看的书,即便要体现母爱,大多也要与说教或教育意义结合在一起。
说起教育意义,刘老师把这类书归在了父爱主题下。因为父爱往往代表着的是理性与力量,这一类的童书代表着父亲,引导孩子品格养成,并帮助他们了解认识社会,也要有通常意义上的“受教育”,让孩子们从中得到些教训。
这一主题的童书,大概是最受大人家长欢迎的,创作者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往故事里加“教训”的料。书中夹杂教育意义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这些所谓的作家,能不能转转脑子,把生硬的教训给孩子们掰开揉碎了,化入故事之中,润物细无声呢?非要用口号似的语言,声嘶力竭地吼出来,才算教训了人吗?
现在的孩子们,上学上辅导班,教训听得够多了,而且翻来覆去的都是些照本宣科,板起面孔来训人,看看童书吧,满心以为能瞧个有趣的故事,结果读着读着,猝不及防又劈头盖脸挨顿训,这样的书,谁喜欢看?喋喋不休的老学究谁待见?
直白的宣讲是最简单省事的,但是给还在慢慢理解这个世界的孩子们讲道理时,大人们绝不该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偷懒,而应该更耐心一些,用故事的有趣,以及俯下身来的亲切爱意来给孩子们传递智慧与勇气。
至于有趣,童书中的趣味性,尤其是顽童主题的童书,应该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而这一主题恰恰也是受资本营销侵蚀最大的部分。趣味就是吸引力,吸引力便意味着热点,热点就可以转化为金钱。
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地方出发,去策划图书,乍一听一看,没毛病,但仔细分析,孩子们的兴趣点只是露出在地面上的所谓的出发点,真正的原点,被藏起来的,只是大人们的逐利之心。
逐利也不算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毕竟,用爱发电成就不了一个产业。但是,在如今讲究专业化的时代,做童书的人为何就不能专业一些,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真正好玩又有营养的童书?如果什么都吃过见过的大人不能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好东西,作文只拿些粗制滥造的垃圾食品给孩子们,那么被我们当成未来的我们的孩子们,就会以为那些垃圾食品便是好东西。他们只会以为目之所及的粗糙文字便是文学,以为拙劣的段子就是幽默,以为毫无逻辑的生硬编造就是想象力。
在这样的童书的熏陶下,也许孩子们给他们的下一代起名字时,就只能想出“×小×”这一类毫无内涵与想象力的名字。你们自己赚钱的欲望我们拦不住,但请别为了自己赚钱就给孩子们喂屎。别忘了自己的来路。也别忘了给自己的未来积德。
文学读后感 篇6
暑假,我读了《蓝色的海豚岛》这本书,被书中的主人公卡拉娜深深折服。卡拉娜的意志比海豚岛的岩石还要坚硬,她的心地却比海水还要柔软。
《蓝色的海豚岛》主要讲述了蓝色海豚岛上曾经住着一群印第安人主人公卡拉娜和她的亲人以及其他的族人。之后,由于阿留申人的到来,她的父亲和多数男性族人都被阿留申人杀害了,剩下的人准备去往一个东方的国家,善良的卡拉娜为了没有来得及上船的弟弟留在了岛上。不料,卡拉娜弟弟在和野狗作战时被野狗咬死,从此,卡拉娜独自一人历经各种磨难、克服种种困难,顽强地活了下来。直到有一天被来到岛上的人接走,才结束了她在岛上xx年独自求生的日子。
我觉得在逆境中磨练出来的坚强意志是卡拉娜战胜所有困难的利器。她独自一人在气候恶劣的海豚岛上寻找食物、制造武器、盖房子、战野狗、抓章鱼。
此外,卡拉娜的善良是她能够独自一人生活许多年的法宝。她放弃了杀死咬死她弟弟的受了重伤的野狗头领并且收留了它,并且和它成为好朋友。她和岛上的各种动物成了朋友:她养蜂鸟,捕鱼给受伤的海象吃。她还把她最珍爱的衣服送给阿留申姑娘尽管阿留申人杀害了她的亲人。
我想到我平时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比如,以前我洗澡都怕水进到眼睛、鼻子里,去年登长城时还没走多远就叫苦连天。这个假期学游泳,一开始,我也害怕被水呛,正好那两天我在读《蓝色的海豚岛》这本书,我被卡拉娜无比坚强的意志深深地感动,克服了害怕水的心理,终于学会了游泳。还有暑假登黄山,我也没有以前那么娇气,即使腿部被刮伤了,还是坚持登山。
我想即使有一天我到了一个环境恶劣的地方,我也要像卡拉娜那样,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切。
文学读后感 篇7
天文学史话——《星空的琴弦》读后感1500字:
前些天总算把《星空的琴弦》看完了,记得去年年底就在上海福州路的新华书店买了这本书,断断续续的看到大概六分之一就没看了,想到一直让它放在桌子上吃灰索性就把这本书送人了。三个星期前突然想把它读完,于是就下载微信读书开始看了起来。
不客观的说,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是一名星空信仰者,为什么要信仰星空!我觉得星空代表着真理,它是哲学的起源,也是自然科学的起源,也是科学精神的起源,人类通过研究星空才了解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了解到人类所处的一个环境,扯的有点远了,书中从历史发展这条线开始描述人类通过研究星空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日月星辰的变化、太阳系的尺度、银河系的尺度、充斥在宇宙各个角落的暗物质、宇宙大爆炸,看完之后很是佩服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他们为了解开那些难题夜以继日做着枯燥的研究,有些甚至为了宣扬真理而牺牲了,由此可见那种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我们崇敬。
对于业余的天文爱好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下面不再多说书中的内容,谈一谈我自己的理解。
一、你敢挑战权威吗?
先解读我自己吧!从小还算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读了十几年书一直到临近毕业才有自己的想法,读书时候一直是跟随大众的意志对父母和老师说的话视为绝对正确,不敢为自己发声,不敢反驳父母或者老师错误的行为,也许是因为年龄小,身体不够强壮反驳后会挨打,但真实的原因还是自己不够自信不够坚持。
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网络获取信息的便捷让我敢于为自己发声,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会盲从、别人传播的信息或者说的话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也不会觉得因为你身居高位说的话就一定是正确的,对!我就是要活的这么的不卑不亢。
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这样子那样子需要你勇敢的站出来大声说“no”的时候,你敢吗?突然就想起了《星球崛起》里的主角凯撒说的第一个词就是“no”,读后感.当时内心真的很震撼也很感动,尽管《猩球崛起》这个系列的电影已经结束,凯撒也已经离我而去,但这个系列的电影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系列,没有之一。
所以,在你面对领导不合理的要求时,在你面对父母阻拦不让你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时,在你面对企业家创业者老板说出不正确的言论时,面对老师因为看错一个字母判定你某道题为零分时,你会怎么办呢?
二、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我们每个人都有,它写入了我们的基因里,但是有强有弱。可能你不太理解,我简单的举个例子。
在远古时代,有两个一样强壮的猿猴A和B,当他们一起去找食物时遇到一条湍急的河流,由于需要涉险过河,猿猴A的好奇心战胜了他的恐惧于是越过了河流并在对面繁衍生息,猿猴B比较怂好奇心不足就在河流这面繁衍生息,所以你认为几百年后哪边的猿猴好奇心要强一点呢?我想大概率是A这边的吧。
当然我本身就是好奇心不足的人,以前的中心思想就是不管不问,跟我没有关系的不去想,有关系又麻烦的事拒绝去想,这种行为是很可怕的,不过现在已经改正了。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保持童心”,其实就是保持好奇心,儿童的好奇心是最强的,什么都要折腾一下,因为对他们来说外界的东西都是未知的新鲜的。尽管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方面的知识,但对于整个人类知识体系来说只是微小的一部分,你知道的越多大脑才会更开阔,才会愈加明白自己的渺小。
请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去感知这个世界吧,你会发现它是充满无穷魅力的。
年轻人千万不要麻木!
就写这么多吧,等看完这个系列的另外两本再来深刻的思考一下。
文学读后感 篇8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叫《爱的教育—中国孩子情感日记》。这本书每一个故事都很感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孙健同学写的《怀念楷宇》,他写的日记有六则。第一则上说:
到今天为止,张楷宇已经整整十四天没来上学了。每当看到他的空位子,同学们都要互相问一下:“楷宇怎么了?怎么还没来上学?……”有的同学猜测到:“可能生病住院了。”有的说:“可能转学了吧。”听着同学们的猜测,我将信将疑。
下课后,我走到贺老师的身边,小声问道:“老师,你知道楷宇为什么这么多天没来上学吗?是病了,还是转学了?要是转学了艺术节说相声,我就没搭档了。”贺老师静静地听着我的问话,没说什么。在我一个劲儿的催问下,她才说了一句:“楷宇病了,需要休养一段时间,过几天,他就能来上学了。”
听了老师的话,我总算放心了。
这一则真实地记录了同学中的友谊和关爱。当看到同学不在时,会想到他(她),这就是关爱。
第二则里,他们想到张楷宇已经三个多月没来上学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贺老师就告诉大家,楷宇患的是白血病,最后每位同学折了一只纸鹤,祝愿楷宇早日康复。
11月22日,可爱的张楷宇,在凌晨一点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所爱的爸爸妈妈。顿时,他们的教室里哭成一片。
这六则日记说了“我”和同学的感情很深,不但会关心他,而且会为他流泪。这样的友谊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