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伤逝》读后感,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读书让我们的眼界非同一般,在阅读了由{作者人名}写的读后感书名后,我们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对于书里情节的分析,我们可以写读后感来记录。
《伤逝》读后感 篇1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小说短短一万多字却生动地描写了子君与涓生从相恋同居到爱情破灭的全过程。语言简短有力,思想内容深刻庞杂。
涓生和子君他们单纯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至上,走个人奋斗的道路,最后造成了悲剧。
涓生的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从涓生的个性心理描写,我真实地感受到相爱至分手的残酷,而血淋淋的爱情正是那个提倡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后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
回顾涓生对待子君爱情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阴暗面。追求子君的时候“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也难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而涓生后来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
涓生冲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浪漫热情,只能维持到得到子君的爱时,就成了“被质问,被考验”的负累了。
他们相爱的时候,涓生是这样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悦时,他们走在路上,他仍会觉得到时时遇到别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可见,子君给他的幸福并没有坚定他的爱情,他的勇气在很早时段都已经暗地里隐藏着不稳定性。
总之,《伤逝》中子君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她对爱情的盲目纯真一开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剧色彩。涓生的“无爱之爱”又起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悲剧化进程。
《伤逝》读后感 篇2
我原是没资格对鲁迅的《伤逝》发表任何感慨的。从前没有,那是因为十二、三岁的年龄还不懂得涓生的的矛盾和子君的凄然;现在不应有,那也是因为太过体验他们的思想弱点,感叹鲁迅先生的细腻描写,而惭愧自已不知该如何表达?
从昨晚掌灯时分,一口气读到凌晨,一遍一遍,再逐字剖析着,就恍若文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现实中的他和我。早上上班时,我还拉住一个同事,不管她愿不愿听,也强硬将整个故事的心理情节给她复述一遍。不知是我讲的字句不漏还是她也有触语生情的心态,总之,她听得入神,连连称这与现代的爱情婚姻没有什么区别。我便说,也许爱情原本就是没有时代没有年龄没有国度的吧。但一想到现实中的他,那个连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都不敢说的他,我心里便黯然了再回到电脑边,我怎么也坐不住,我听到我心里仍然在不停地诉说着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篇悲情小说。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
虽然涓生的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感情的破灭似乎还可以归罪于社会解放的过程。那么现在呢?21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他们不会再经历涓生的社会迫害,不必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苦恼,也无需为求生而象涓生那样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注的决择。但是,我们今天的爱情,却因更加自由,一任的梦想还是重复着涓生的故事,一样的爱了,逃了,最后抛弃他们曾经深爱过的女人,任她们自生自灭
从涓生的个性心理描写,我真实地感受到相爱至分手的残酷,而血淋淋的爱情正是那个提倡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后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涓生因为尚未忘却的翅子的扇动,这在文中多处提到,而他又以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个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颓唐得多于是决定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在决定着他们只有分离才能开辟新的道路时,他又意识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这个时候他有一丝不舍,其实,他早预到子君没有了他,只有死。因为子君她自始自终,还希望我维持较久的生活就算这样,涓生还是因为早晨的时间多,而计划在闲谈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个隐形的坏孩子,把那翻在心里折腾过的所谓不虚伪的真话对子君说了出来,而子君听后她的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却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涓生这才意识到当初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恐怕是错误了,因为子君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涓生最后虽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却只能换来子君永远的空虚,欢欣、爱、生活已经全都逝去了。这个时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时才感到存在的可贵,这句话便是真理了。
再回顾涓生对待子君爱情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阴暗面。追求子君的时候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如此经典的场面在21世纪已经视为珍宝,更何况在那个世俗的年代。也难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诵。。而涓生后来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其实我也不怀疑那个场面的真实,只是很明显,涓生冲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浪漫热情,只能维持到得到子君的爱时,就成了被质问,被考验的负累了。
他们相爱的时候,涓生是这样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悦时,他们走在路上,他仍会觉得到时时遇到别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可见,子君给他的幸福并没有坚定他的爱情,他的勇气在很早时段都已经暗地里隐藏着不稳定性。可恨的是,这个时候涓生并没有显示出在分手时所谓真话的勇气,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种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那么他当时更应该对子君讲出他的心态,似乎在后来的描述中,他的各种对子君不满情绪他都有所隐瞒,当然除了分手那一次来了个真实的。如果在当时寻住所的路上,他也来个真实的表白,或许会让子君明悟一些,或许将不会有后面的草率同居,更不会淹没子君死的悲剧。因为当时境态的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子君的爱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执着,她的眼里只有他,她的世界唯有爱情。
《伤逝》读后感 篇3
鲁迅借用涓生的口吻说了一个痛心的爱情悲剧。
一个呼喊自主决定,无所畏惧的独立女性,最终葬送在自己背弃家庭和世俗舆论所追寻的美好爱情里。
我觉得鲁迅对爱情的思考,对婚姻的思考,对女性在婚姻里独立问题的思考,真真是很有深度的,我服气这洞察力。
鲁迅惜墨如金,这个故事如果换做别的作家,可能会写成一个大长篇,我服气他的笔力。虽然很短,但里面已经放进很多细节,足够把故事细腻地交代完全。
虽然是小说,但我完全不怀疑其真实性,这就像是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
涓生在子君死后对他们爱情展开回顾和思考,在书写中,他仿佛看懂了子君,看到了自己,也看清了悲剧的原因。
对于悲剧的发生,涓生是有责任的,虽说爱情本就脆弱,涓生也是受害者,但是读到涓生从男性视角对女性独立和自我追求上过于理性的高要求,我感到愤怒可气,我气这种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男人的冰冷无情,气他看不到在同居关系里的女性,往往本能地把照顾生活放在自我追求之上,所以才显得如此不求上进。尽管同居前的子君独立自强,思想前卫不顾世俗眼光,但是一切勇敢的来源都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拥有爱情,因为有涓生。当生活的压力和琐碎把爱情消磨殆尽,子君当然会怯弱。涓生当初看不见这些,还冷冷的气愤和暗笑子君曾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还是个空虚,看得我心里冰凉。
《伤逝》读后感 篇4
黯淡的房屋里,再没有了她的身影。她躲起来了吗?几间破旧的家具背后毫无藏匿一人的能力。涓生站在屋里,寻着子君可能留下的字条,但没有,只有盐、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和几枚铜元,这是他与子君两人生活的全副。
鲁迅用他那极平静的笔调绘出了这灰色的画面,却使我的思绪久久无法平息。这场不辞而别写得很动人。好似往昔的时光都成了黑白的梦,醒来时,便觉空虚一场。这段梦中,子君踏着悦耳的皮鞋声来到涓生身边,放弃了一切退路,陪涓生追求所谓的理想。又在涓生不再需要她的时候,无声离去。依旧是把一切退路都留给涓生。
她是无私的,无谓的,为了涓生的“理想”而牺牲自己。而涓生,这个读书人,这个曾被子君崇拜的偶像,却不知承担,不懂责任,不懂珍惜,不懂真正的追求理想的过程。人物对比中,我不禁对读书与生活的关系产生了疑惑。也许并不是书读得越多,活的境界越高。
爸爸曾说:“生活是最好的课堂。”想来并非没有道理,一切的书文都是从“生活”这棵大树上摘取的果实。书文也折射出生活的光泽。所以我们实在应该把书本道理与生活实际结合,实在应在平时多洗碗、到扫卫生、自理生活之类。这样才不至于产生大学生在生活方面啃老的悲哀。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注重应试的国家的学生所应加强的方面。
还有一点感想,据说最近有一部影视叫《我的前半生》与《伤逝》有些相似,但结局却比《伤逝》有进展,女主角振作起来,自力更生,用自己的打拼去追求理想的生活。同一题材不同结局,原因为何?我认为是时代背景的不同所造就的。鲁迅所在时代是个思想斗争、新旧更替的动荡时期,作者所写悲剧代表着那一时代的悲剧。但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发展年代,影视作品之中所反映的自然应该是当代的特点——自强不息等。从中我发现时代与故事的对应关系。正因如此,故事才会有它那一时期的独特价值。《我的前半生》的创新是我们应该借鉴的,不人云亦云,有自我观点,才能用同一题材讲出不同道理。
《伤逝》读后感 篇5
从小说的名字中可以感觉到这是一篇以悲剧结尾的文章。“伤逝”,为逝去的一切而难过,让人想起遗憾、悔恨,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作者通过“涓生手记”讲述了“五四”黑暗社会时期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为爱情走到一起,在社会的压力和生活的残酷中最终分离的爱情故事。
读过《伤逝》之后,感触颇多,有一种伤感的感觉。
在我看来,子君作为一个时代的女性,是叛逆的,是艰难的,她能够冲破封建观念的束缚,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毅然追求自己的爱情,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但她下定决心去爱,喊出了自己的心声,喊出了几千年来女人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己,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一个个性解放的响亮声音。
抛开世俗的眼光,她和涓生走到了一起,即使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当她和涓生生活在一起的时候,生活迫使她成为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忙于家庭琐事,为琐事争吵。
慢慢地,她从一个解放的新女性变成了一个世俗的女性,在这个时候,她与娟生的感情也逐渐淡化,慢慢恶化,最终走向毁灭,子君被抛弃而死。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涓生的思想虽然新颖,但却不够深入。一开始,他是勇敢的,执着的,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在本质上,他仍然被封建意识形态所毒害,表现出保守和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他自私、虚伪、怯懦逐渐滋长。当他和子君出去的时候,他害怕被人嘲笑、猥亵和轻蔑,而子君却“无所畏惧”。
最后,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凄凉,面对生活的压力,他把生活的重担交给了子君,自己不敢面对。最残酷的是他离开了子君,把她推入了死亡的深渊。我认为涓生的新思想是肤浅的,经不起时间和现实的考验。
一段美好的爱情就这样逝去了,当涓生再次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时,一切都无法挽回,剩下的时间只能“悲伤地”继续。两个人的悲剧结局,让人难免难过。因此,当我们恋爱时,我们既不能失去自己,也不能逃避我们的责任。
《伤逝》读后感 篇6
我一贯认为,阅读一部作品,赏析一部小说,既要有总的把握,也要有细的分析,既要有置于当时年代的解读,也要有新的探寻。鲁迅先生的作品历来都是研究者重点研究的对象,因此总有些过度解读的意味。有句话说得好:作品诞生的时候起,作者就已经死了。先生如今去世已有八十余年,现在我对先生的作品做一次粗浅的赏析,难免要有别样的想法。若有过度解读的成分,实在不是我的本意,不过是自己最初的一些见解而已。
《伤逝》由其主题来讲并不难把握。男女主角怀抱着对未来的遐想出走,却被现实残酷的压迫最终走向败路;女主为爱出走,最终因为无爱而离开,而死亡。小说中,子君说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直白的表露,着实像是为当时女性的一种呐喊;而联系起女主的结局,却要使得我们思考,这种呐喊到底是叫人死,还是叫人自在的活?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先生于一九二三年所作的一篇演讲稿《娜拉走后怎样?》。
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一稿中谈到娜拉出走后的结局: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不为路的路,即饿死。这与《伤逝》中,男女主在面临残酷的现实生活的压迫,最终的惨淡结局倒有相照应的一面。先生在稿中还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都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这又似乎呼应了《伤逝》多次提及的“虚伪的重担”。小说里还谈及:“我和她闲谈,故意地引起了我们的往事,提到文艺,于是涉及外国的文人,文人的作品:《诺拉》,《海的女人》。”这里的《诺拉》和《海的女人》一方面自然是为了表示男女主在不同时间与地点谈及同样话题,女主不同表现。但另一方面也能作为一个佐证。为我的观点做一个作证,即《伤逝》是《娜拉走后怎样?》的继续与思考。
从小说结构较为细致的一面讲,小说开篇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说道“如果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这里一方面设置一个悬念,尔后层层剥开,另一方面与结尾“向着新的生路跨过去,那第一步——却不过是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相互呼应,在悔恨与悲哀的同时,朝着新的生路前行。若于当时的实际而言,实在也算得上是一种进步,是一种人性的自然体现。小说多次谈到的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也随着女主的到来有了新生以及再次的悲凉,这是明显不过的暗喻了。这与女主眼中“稚气的好奇的光泽”的变化,是同样的一种暗合。只是在小说结尾时,女主眼中再次发出“稚气的闪闪的光泽”象征着的,与其他处明显是不同的,是已经发生变化了的。
小说结构中,最为值得一提的,便是对于女主的死的留白。先生并没有谈及女主到底是为何死的。只是通过一个次要人物道出了女主死的事实,与小说前头“我想到她的死”确有呼应。那么女主的死究竟是怎样的?又是为何死呢?先生最终也没有片言的解释。只能由着读者自行遐想了。这又让人想起上述演讲稿中娜拉的结局,但显然女主的死与娜拉的结局是不符的,这或许是先生所想出的另一条路也说不定,毕竟女主临走前,眼中再次有了莫名的“稚气的闪闪的光泽”。
小说中一些其他意象,描写,是大多研究者历来所重视了,在此就不详细讨论了。而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要注意到男女主角的名字,即史涓生与子君。我不知先生在设计男女主名字是否另有用意,因时间缘故也没有去查询过相关的资料。因此由这人名的所解读出来的或许就是我的过度解读了。“涓”字有选择之意。史涓生似乎是在说明这男主在经历了这次的磨难后选择了新生,由死中,选择的新生。小说结尾“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这便是一种新生,有着对未来的期盼。而女主取为“子君”,有“你”的意思,像是要人们思考着,假如“你”是子君,你又会怎么做呢?同时子君离开后,“你”又为何要死去呢?
《伤逝》读后感 篇7
钱财会影响爱情和婚姻的质量,就好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实际。涓生和子君那永生的爱情和幸福的同居生活就在面包不存后伤逝了。
在电影《伤逝》的开头,子君是一个进步的新女性,她内心十分渴望自由、新思想,时常与涓生在会馆交流思想,涓生每次都非常期待子君的到来,甚至会为子君的迟到而感到焦躁、不安。在五四新思想浪潮的冲击下,子君勇敢地提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观点。子君勇于冲破封建制度,敢于追求女性自由的大无畏精神深深吸引了涓生,并让涓生爱上了她。涓生在经过一系列心理斗争之后,终于提起勇气想子君表白了,很快两人在社会的偏见中开始了同居生活。
因为涓生在一个局里有份不错的工作,所以同居后涓生和子君过着相对安宁、幸福的生活。每天,他们两人默默相视,接着是放怀而亲密的交谈,后来又是沉默。但是,子君却在这时渐渐将兴趣移向生活琐事:忙着养小鸡、阿随,和小官太太暗斗,川流不息的做饭、吃饭完全没有时间读书、聊天,也没有工作,失去了进步的源泉。
由于涓生和子君的相爱是冲破社会习俗和偏见的,因此,必然遭受社会旧势力的打击和摧残。于是,涓生失业了,失去了面包。此时涓生和子君的反应时完全不同的,涓生准备给别人抄写,或者教读,或者译点书,对生活满怀信心;然而子君面对生活打击变得怯弱、凄惨,只想着一味的依赖涓生。这使涓生认为:其实,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只要能远走高飞,生活还宽广得很。这种想法还愈变愈浓,终于涓生向子君提出了分手,而子君只能默然离开,伤然逝去。涓生和子君那永生的爱情就这样以悲剧结束了,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因为面包不存,爱情便无所附丽了。
我这里的面包是泛指所有可以让我们存活的物质。面包养活我们的身体,爱情养活我们的灵魂。即使爱情再伟大神圣,没有了面包的充饥,爱情也会不堪一击,继而病倒显得苍白无生机;而没有了爱情的滋润,即使有再强大的物质财富,那也是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显得可怜悲哀。所以爱情是基础,面包是保证。
子君的家族算是富裕的,但是子君为爱情放弃了家族提供的面包,在失去了原本的面包之后,子君并没有寻找新面包的想法,而是把整个人依附给了涓生,每天过着旧式妇女的生活。而涓生因为与子君冲破封建制度的爱情也失去了待遇颇好的工作,但是涓生并没有沮丧,而是很快的进入寻找新面包的道路,尽管半个月的辛勤,只换来两张书券,但是涓生从未放弃过寻找新面包,从未放弃过生活,从未放弃过追求新生活。所以涓生与子君两人的爱情是在对待面包的不同态度上渐渐变淡的,并不是因为面包的失去才变淡的。
我认为,女人不应该把爱情看成生命的全部,也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经济来源,而不是依赖另一个人生存。拥有自己的面包,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才能生活,只有独立的人的爱情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下去。真希望女人陷入爱情之后不要连人都不是。
特别是在这个后危机的低迷时代,大家都人人自危的日子里,暗流涌动的钱财基础像是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动不动就会压塌不那么自信坚实的情感故事。如果现在的恋人想你们的爱情继续发展下去的话,不要再一份面包两个人吃了,因为这绝对不是长久之计,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你们两人的面包吧,我相信,那会比世界上任何的珍馐美味都要可贵。
现在关于爱情与面包的问题烦恼了许多人,其实鲁迅早就为后人留下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了。鲁迅通过《伤逝》,鲜明地提出: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面包,那样爱情才能发展下去。请记住,爱情是基础,面包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