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刀锋》观后感900字精选

2022-12-11 10:56:20 《刀锋》观后感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看电视剧和电影已经越来越便捷了,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观后感就是将收获的看法进行一次整合。关于作品观后感你有哪些自己的看法?怎样写出具有特点的观后感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刀锋》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刀锋》观后感【篇1】

  书中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其中的人物不是扁平而单一的脸谱,而是立体化的,同一个人可以兼具不同的特质,例如拉里虽然决心孑然一身,寻找生命的价值,但在与未婚妻分手时仍然感到痛苦和迷茫;艾略特虽然热心名利,但却极为重视亲情,在侄女夫妇二人因经济危机陷入困境时立刻伸出援手;拉里的未婚妻伊莎贝尔本来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女孩,在和拉里分道扬镳,与另一个追求者结婚许多年后仍然放不下对拉里的感情,最终因为嫉妒而故意算计即将与拉里结婚的索菲,间接导致了她的死亡。有血有肉的人物更充满真实感,正因如此,书中各个人物命运和际遇的变化才更让人唏嘘不已。

  毛姆为这本书起名为“刀锋”,对此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这寓示着对自己心灵的探索正像在刀锋上前行,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会从两边摔落,偏离目标。正如本书中的各位人物,不同的目标和选择,或是前行道路上的一步偏差,就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如何界定生命的真正价值,如何在心灵的刀锋上行走,这可能正是毛姆希望读者思考并回答的,值得我们去追寻答案的问题。

《刀锋》观后感【篇2】

  《历史的刀锋》是曾纪鑫就中国古代的11位历史人物来沉迷史海、搜求钩稽,抒发自己的心得体会的一部著作。这11位历史人物分别是:周文王、吕不韦、秦始皇、刘邦、董仲舒、曹操、拓跋宏、唐太宗、赵匡胤、朱元璋、吴三桂等,每一个人物的探究都可以可以煌煌其言,单独成篇。这十一位历史人物的选取,自然有着曾纪鑫的道理,而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除了周文王较为冷僻之外,秦始皇、刘邦、曹操、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这些历史人物的正史、野史,更是车载斗量、不胜枚举,关于拓跋宏、吴三桂的戏说笔墨也是眼花缭乱、真假难分,而曾纪鑫的重新梳理又让人感觉推陈出新、另辟蹊径。

  对周文王,曾纪鑫就其《周易》的关系来展开,周文王是一位品质高尚的领袖,生活朴素,三观很正,《周易》就是他推崇的政务理念和自己的初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而对吴三桂这一历史大变局中的、被曾纪鑫称之为砝码式的人物,曾纪鑫没有纠缠于浩如烟海的史料,而是针对吴三桂的个性、胆识、才能展开议论,令人耳目一新;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曹操人格的双重改变、朱元璋农民皇帝的狭隘变态、刘邦流氓成性的历史烙印、秦始皇出身成迷的心理暗示……凡此种种,曾纪鑫都不是四处撒网面面俱到,而是聚焦于一处,议论风生,给人启迪。

  如果说曾纪鑫的选择截取功夫相当了得,他的批判意识则更为鲜明犀利。他不是就这些历史人物发思古之幽情,给予没有来由的顶礼膜拜廉价赞歌,而是不动声色用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把这些历史人物置放在手术台上一一进行冷静的解剖分析,运用现代观念一一解读,这种不仰视敬仰古人,也不游戏消费古人的严肃态度,与所谓的气死历史学家只是把历史当做一种点缀的做法大异其趣,其间高低云泥,不言自明。

  也许我们看多了帝王故事,也就对吕不韦、董仲舒这样的人物更多了几分关注,董仲舒的三纲五常虽有封建糟粕,但也有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的内容,天人感应说是伪科学,但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是有积极作用的,他实际上是用天来约束最高统治者,我们何不把它看成一个政治家的良苦用心?关于吕不韦,历史记载不多,野史中更津津乐道的是他与秦始皇的关系,在那个重农抑商的社会,他研究市场做生意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懂投资,看中异人奇货可居是一个成功的销售家;他为达目的力推异人,游说于秦赵之间是一个成功的外交家;他主持编撰《吕氏春秋》取各家之长,成一家之说,字字珠玑,尽善尽美,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还有对于反复无常的吴三桂,我们鄙夷其人格,叛大明、叛大顺、又叛清,这样一个悲剧性人物曾经学画董其昌,真有此事吗?曾纪鑫叙述这些历史人物,没有为了吸引眼球夸大其词任意取舍,但有着极为郑重其事的案头功夫,对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都给与了应有的尊重与说明。

  历史是一个谜,更是我们的原乡。卡莱尔说,不存在什么平民的历史,历史不过是名人的传记而已。这种话,我们当然要批判地看待,但谁又能否认大人物对历史进程的独特影响?

《刀锋》观后感【篇3】

  《刀锋》这本书,个人看完觉得塑造了三个人物:拉里,伊莎贝尔和苏菲。

  苏菲,因车祸丈夫去逝后,开始沦落。拉里试图从沦落中救出苏菲,而平时优雅迷人的伊利贝尔却把她推向死亡。作者并没用太多笔墨叙述这一段,却用对比手法刻画出人心的善恶。

  伊莎贝尔,在这个故事里伊莎贝尔代表着大多数身上有着凡俗生活中女人所蕴藏甚至显现的更多特质。她清楚自己的追求,但她并不真正的了解自己所爱的人“拉里”。

  拉里:代表着那一些思考自身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的少数人们。有时这些问题的无解会让很多人感到羞耻,甚至被深深的孤独感包围,就像在辽阔的生命荒原里,我们只是模仿别人的样子前行,却从来都不知道为什么前行,于是思索的无果让我们放弃了思索。是的,世俗是如此的强大,强大到让你误以为世俗的就是一切真实的,当你被他人禁锢时,当你被世俗左右时,当你被时代打击时,你变得彷徨,你变得迷茫,你变得沮丧,你甚至搞不清楚是这时代错了还是你错了,可穿越时间的长河,那些先贤的思想给了我们方向,无论动荡还是安稳,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一件事,那就是保持对生命的思索和对自我的真实,拉里从他的角度来说做到了。

《刀锋》观后感【篇4】

  读《刀锋》有感

  -01-

  去年,在看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查尔斯震撼了。我长久地沉浸书中不能自拔,也立刻喜欢上了毛姆的作品。于是我暗暗下决心,有时间要阅读他的其他书籍。

  偶然,我看到了一句话:“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刀锋》”在那一刻,我便决定下一本毛姆的书就是它了。

  在我看来拉里与查尔斯有些相似,都是那种追求极致纯粹的人,为此他们可以放弃一些身外之物,也能承受独自一人追求的孤独。不过这两本书里的主角都有原型人物,《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主人公是以画家高更为原型的,《刀锋》里的主人公拉里是以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的。

  小说的主人公拉里一战时服役于空军,是一名飞行人员,战友之死让他思考生命与战争的残酷。退伍后,拉里不上大学,不结婚,也不愿就业,抛下亲友,到欧洲游荡,最后远赴印度,在静修院受到启发,顿悟了生命的真义。

  而所谓的真义,所谓的救赎与幸福,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这短暂但却精彩的一生!

  -02-

  这本书里的其他人物也很有意思。比如热爱交际却心地善良的艾略特,粗粗看,令人不禁厌恶他对世俗和身份钱财的过度执着。不过,久了却被他的真诚和可爱打动,看他如此享受自己周旋于各种上流社会,我也不禁思索到底哪一种人生是值得的人生呢?自己喜欢,不后悔就好。

  初看拉里的未婚妻伊莎贝尔时,我特别喜欢,甚至有些敬佩。敬佩她的内心强大,与拉里分手还能做朋友,与格雷结婚也过的很好,在经济危机后与多年未见的“我”相见时还越来越美。真是一个清醒、理性、克制的女性啊!

  可后来,伊莎贝尔在拉里准备与索菲结婚时,露出了嫉妒的面孔和“丑恶”的心计。从这里,我开始讨厌她。之前,我可能把她当“女神”,但她却是一个有着各种私欲的普通女性。因而在实际情况下,她的做法情有可原。这里,我非常佩服毛姆能把一个人物塑造的这么丰满,让人又爱又恨。

  我最喜欢的女性人物是苏珊。她原先是一个情妇,后来却从情妇转变成了画家,更拥有了一段不错的婚姻。她十分清醒,情商也高,知道自己要什么,与别人好聚好散。她想做画家了,就去做,当然也归功于过去耳濡目染地学习了一些技巧。她画的不好,就发挥自己的长处配色。

  至于索菲,她是书中最令我惋惜的人。那个单纯的小女孩,那个喜欢读诗的小女孩,长大之后过上了有过令人羡慕的幸福日子,在突然遭受的丧夫失子之痛之后,从此一蹶不振,不能自拔,并由此堕落下去,直到被打发到巴黎,而最终死于非命。

  其实,索菲是书里除拉里外最接近月亮、内心最纯粹的人,但又没有能力强大到独自去追求月亮,她没有拉里的财力。但后来的一切又让她什么都不在乎了,随心所欲地堕落。

  其实,她一直活的很真实。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这句话:“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索菲失败了,一条长长的刀痕一直割到两边耳朵,死于非命。

  最后,虽然刀锋不易越过,但也愿你我都能越过刀锋,活出想要的人生!

《刀锋》观后感【篇5】

  读完了毛姆的《刀锋》,坦白说,并没有读的很明白。只能大体说一点感想。

  拉里无疑是本书的一号主角,他因为亲眼目睹了年轻战友的死(为了救他而死),对人生产生了迷惑,不明白为什么世间要有不幸和恶。所以他一直在寻找答案。因为他不愿去工作,未婚妻伊莎贝尔与他解除了婚约。他不工作并不是游手好闲,而是去读书和思考。虽然伊莎贝尔很爱他,甚至与别人结婚生了两个女儿之后,还对他念念不忘。但两个人价值观截然不同,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分开也是必然的。

  伊莎贝尔很重视物质生活,这也无可厚非,作者并没有因此不喜欢她,反而一直在描述她的美,她的天真、聪明与坚韧。她与拉里的好朋友格雷结了婚,生活很幸福。虽然中间格雷经历了破产,但伊莎贝尔坚强地与他站在一起,鼓励他、陪他渡过难关,是个好妻子。她把两个女儿教育得很好,是个好母亲。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艾略特。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写他,一开始就是他先出场的。艾略特这个人就好像是为了交际而生的,一直在想方设法认识更多所谓上流社会的人。最终他也如愿以偿了,与那些人混的很熟,经常参加各种宴会,自己也组织各种宴会。他人虽然比较势利,但对亲人还是很好的。对待他姐姐和他外甥女伊莎贝尔一直很好。在拉里和伊莎贝尔没有解除婚约之前,他还想通过他认识的那些人提携一下拉里,拉里并不领情,对此,他很生气。直到死之前,他还在为亲王夫人没有请他参加宴会而耿耿于怀。后来毛姆为了了却他心愿,想法弄到一张请柬,他才高兴起来,虽然没能参加就死了。他一生都在广泛结交各种名流,临死之前却没有几个人去看他,挺可悲的。

  拉里给人的感觉一直很神秘,他不想让人找到,别人就肯定找不到他。他去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工作,读了很多书,见了很多人。每一次出场,都感觉他又把人生看得更透彻了一点。到了最后,感觉他就像得道了一样,快成仙了。他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应该是找到了吧,最后他和毛姆说的那一堆话,我没有看很懂。

  以后有机会再重读一遍,看能否再把这本书理解的更深一些。

《刀锋》观后感【篇6】

  拉里“没有抱负且淡泊名利,出名只会让他倒尽胃口,满足于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忠于自己。他为人太过谦虚,不愿当别人的榜样。不过他也许认为,终究会有某些人受他吸引前来,宛如飞蛾扑火,共享那温暖又带着光亮的信念,相信人生最大的满足在于精神生活。他也许觉得,只要无我和无求,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踽踽独行,贡献也不亚于著书立说或教诲世人。”终其一生,拉里在自我寻觅的路上坚定的行走着,为此收获了自由、丰富的人生经历、不同工作体验、与各种各样的人的相处、饱满自足的精神世界和内心的平静。

  苏珊从妓女向画家转变,我还挺佩服她的。对待感情,她也看的开,敢爱敢恨,有自知之明,不会死缠烂打,颇有点豁达之态。

  苏珊永远懂得给自己和别人留有斡旋的余地,满足自己和别人的欲望和要求,豁达而不自卑,成就、双赢。

  这才是人生的赢家

  伊丽莎白是一个典型的贵族女人,出生良好,品味高贵,钟情平稳安乐的人生,喜爱华丽的金丝笼。美丽,肉欲,嫉妒,不可否认她的人生美满,但灵魂却空虚。

《刀锋》观后感【篇7】

  读书、做劳力、游历、修行,从法国、德国到西班牙、五年印度,拉里最终带着平静淡然又幸福溢满的心归到故里美国,希望生活在世俗里,享受世界万物,接受形形色色的人生,不再害怕忧伤痛苦。因为好友为自己牺牲,他开始探寻生命的意义何在,邪恶为什么被创造,终究开悟出善恶相伴而生,人们所珍视的价值也和邪恶并存。

  世间万物都有终点,事物的本质就是改变,物质的满足只是暂时的,唯有追求永恒的精神世界。拉里说,人要晓得在自己的灵魂里寻求慰藉和鼓励,学会体验快乐与痛苦,而我以往习惯依托于他人,不免觉得自己灵魂的真我不够超脱,也不智慧。

  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已经阐述过生命的意义是没有意义,不论忧郁还是喜悦,快乐还是痛苦,都是生命中精美的装饰,不过是让生命的图案美丽又丰富,总之应该笑对人生。而《刀锋》则是从哲学的角度,再度探索生命的意义,在我看来,《刀锋》是《枷锁》生命意义的升华版,但对于人性的诠释,《枷锁》淋漓尽致。

  愿精神世界抵得过物质欲望。

《刀锋》观后感【篇8】

  内容简介:在这座熟悉的陌生城市里,有人肆意掠夺生命,他们伤害同类,以及他们可以伤害的一切,但,受到伤害的绝不仅仅是这座城市。追缉凶犯是我的使命,我希望每一个罪犯都能得到应有的惩罚,但我更是在追寻那个理由,那个让我们可以放任自己互相伤害的理由。

  刀锋上的救赎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所谓蝴蝶效应.只会影响细节,无法改变历史趋势……你那天晚上在打牌,她被捅了六十一刀;你在工作,她也许会被捅六十刀、五十九刀,当然,也许会被捅六百一十刀.也许被捅的不是她而是凶手选择的另一个目标……要知道,那是个连环杀手.他会去杀人,这就是趋势,你阻止不了。他不会住酒店.不会拿信用卡结算.不会使用自己名字登记的手机号,不会登陆自己注册的电子邮箱……因为他懂得如何摆脱正常社会的监察.让自己显得平凡、普通,乃至很容易被遗忘——他知道我们会注意些什么,忽略些什么:他还知道我们会在此时此刻讨论如何去注意那些本可能忽略掉的细节,继而应对——他了解我们,远甚于我们了解他。我盯着他.却没有看清他的样子,我甚至相信这辈子都不会记得他的模样。不知他是否看清了我,但我想他没看到枪。我们四目对视,血红的视网膜覆盖着没有来由,却又毫不妥协的恨意,颜色逐渐变深,他看到了死亡。我扣下扳机。

  刀锋上的救赎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为了让小说的情节得到最佳体现.作者不遗余力地在实际环境中反复模拟、重现案件中的重要细节,以期在这样的感受中获得最真实、最震撼的笔触。作者特有的执著与严谨在其笔下体现得极其鲜明——很明显,他为这一类型题材的作品寻找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作方式。

《刀锋》观后感【篇9】

  其实和《月亮和六便士》一样。同样关于远方,同样关于理想,但拉里的远方需要更大的勇气以及信念。

  不同于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对于艺术的热情追求,拉里在一开始其实并不清楚他所追寻的“远方”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是疯子,抛妻弃子放弃优越生活去追寻自己所谓的“艺术”。但我认为他至少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的远方有一个点,这个“点”虽然远,倒不至于触不可及。

  他的一生在于不断追赶,不断超越这个“点”,至少是可及的,至少斯特里克兰明白他的艺术。

  但拉里不同,只是因为一次空难,就让他对生为人存在的意义感到迷茫。他不知道他想要追寻的是什么,但他清楚他不想要的是什么。权势贵族之间的虚假交集非他所愿,站在贵族社交圈侃侃而言非他所想,为他人赞美被他人敬仰非他所需,他清楚的明白自己不想要什么,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不同于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意志坚定的抛弃现有的一切,拉里在追寻的过程中还在与“现实”周旋,他还没完全跳脱出去。

  所以会给我造成一种感觉:拉里的远方尚且可及,但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远方是真的遥不可及。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拉里的“远方”更需要勇气,不知目标的追赶势必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两个人也没有可比性。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更执着于自己的艺术、自身的价值方面,而拉里更多的追寻自己人生的意义。

  相比较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拉里更多了一份人情和包容,所以在读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亲近人物。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是具有天赋的,而拉里平平无籍。前者追寻自己的天赋,后者只能去不断尝试,在历练中获得感悟,我更喜欢拉里。

  虽然毛姆最后说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但其实拉里的归宿是最不能被我们所理解和接受的。按说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安然离世,他的辉煌得以留存,但拉里呢?

  拉里是没有实现自己的远方的。我在阅读前期期待的结局是拉里在印度得到顿悟,他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他的层次得以上升,他的意义实现非凡。

  所以最后看到拉里还是一样回到美国继续平淡的生活后,其实心里是有一点失望的。我不知道毛姆有没有这种感觉,举个例子就是:你因为其他事没去上课,课后同学分享了他的笔记给你,你通过笔记明白了这节课的重点,所以你感到庆幸,因为你没去上课就得到了和他一样的效果。我不知道毛姆有没有过这种想法,他通过拉里的讲述进而做出判断:其实你说追求的东西也不过如此。

  我一开始其实是抱有这种想法的,但仔细一想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拉里他在追寻自己心中所想的时候仍然向外界敞开心扉,他所收获的感悟通过转述势必会大打折扣。

  当他在印度深山里那处小屋第一次看到日出全过程的时候,想来他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

  所以我认为可以将拉里视为一个一意孤行的人,他不顾伊莎贝尔以及其他人的反对决然踏上自己认定的路。也可以将拉里视为精神世界极度纯净的人,会因为在体验中得到而欣喜,却不会因为失去而惋惜。或许还可以将他视为一个在迷茫中坚守本心的人, 数十年来始终坚持按照自有的方式生活。

  书中几乎每个人都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都沾染了时代的习俗或者风气,包括毛姆。但唯独拉里,你将他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显得突兀。他是唯一一个罔顾时代要求的人,也是唯一一个跳脱出时代控制的人,这点就很了不起。

  这本书叫《刀锋》,我理解为大多数人都在刀面以内的安全区域生存。并非贪慕,他们只是习惯呆在圈里的舒适和安逸。拉里一个人是在刀锋边缘试探,因为跳出刀面,他得以看到刀面以外的广阔风景。同时,他在外人看来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其他人不明白按照循规蹈矩的生活有何不好,为什么非要抛弃地位社交和钱财去追寻这种在他们看来不切实际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或许在某一个瞬间都会有过拉里的念头,但我们都没有勇气去执行。拉里是可敬的,不光在于他的执着,更在于他对身边事物的通透和豁达。

  毛姆不止一次提到拉里的笑容,温暖又迷人,淡定又从容。当然他也说过,在他看来他放不下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去像拉里一样寻找生命的意义。

  每个人都在给自己设限的时候拉里反其道而行,他给自己充分的自由和畅通,才能看到别人不曾想过的风景。相比较物质上的差异,精神上的差异更加难以调和,拉里唯独在天地间才不会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其实他毫不在乎物质的态度确实令人恼火,但你也无可奈何。你要习惯他的独来独往,但如果不理解他的世界也不必勉强,用毛姆的话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归宿,本来就无关高低,怎样过你这一生取决于你自己。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分享

热门关注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700字(模板11篇)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热门]哈佛风雨路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

哈佛风雨路电影观后感

[精品]电影摩登时代观后感1000字

电影摩登时代观后感

[最新]隐形的翅膀电影观后感1500字精选

隐形的翅膀电影观后感

公牛历险记观后感600字模板

公牛历险记观后感

有关都挺好观后感范文(精选7篇)

都挺好观后感

电影《最爱》观后感精选

电影《最爱》观后感

最美孝心观后感精选

最美孝心观后感

梅花的观后感精选

梅花的观后感

电影《为了和平》观后感900字通用

电影《为了和平》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