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成就 幸福 小学三年级
本文适合: 小学三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三年级的作文,题目为:《读书成就幸福人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读书成就幸福人生
__和女儿同背《疯狂背诵古诗》有感
秋风清徐、淡月胧明,独自坐在书桌前,翻开唐诗宋词,走进那诗情画意的长卷,流连于明月清泉的宁静恬淡,小桥流水的浓浓乡愁,星河鹭起的长江胜景,手握云端的建业豪情,谁会凭栏意的寂寞惆怅,时去不我待的殷殷期盼,有如和煦的春风从心头拂过,吹起十六年教育生活的苦与乐、得与失,吹起“幸福和谐真教育,胸藏万汇任驰骋”的人生慨叹。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历史的车轮隆隆驶过,转眼间,人类已进入了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身处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时代。我们第一次这么清晰地感受到世界变小了,距离和时间缩短了,仿佛只是一夜之间,网络聊天代替了促膝谈心,电视光盘代替了读书思考,人们开始习惯于百度搜索的立等可取,习惯于快餐文化的方便快捷,很难再静下心来,在氤氲的茶香中,静坐书窗前,细细品味书中三味,体会“心与书卷各自香”的幸福快乐。大家都在说,太忙太累事太多,哪里有时间读书?反正不想读书自有不读书的理由,君不闻“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来蚊叮虫又咬,收拾书籍好过年”吗?但不读书就能喘口气歇歇吗?依然事与愿违。每天披星戴月、诲人不倦,深陷在繁琐的事务堆中不能自拔,几十年如一日地抱着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苦苦应对着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学生和社会,费心劳力得不到理解和认同,提笔总结找不到成功的事例。即使迫于业务需要写些文章,大多也是拼凑粘贴、毫无感悟的应景之作。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一年年过去了,“在劳则念息,处静已思喧”的不如意困扰着自己,空虚失落、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的荒草悄悄溜进心灵,长满了本是活力四射、姹紫嫣红的教育花园,正所谓“坐输忧恼便,安得形神全”啊!
其实,忙与闲、苦与乐不在于客观事物,而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心若雨,晴亦是雨;心若晴,雨亦是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幸福与快乐就像是苍天的月亮,看似太高,凡尘的力量难以企及,但如果能开启智慧,掬一捧水,月亮美丽的脸不就笑在掌心了吗?而这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就在读书之中。三国时,有从学者对董遇说:“苦渴无日。”董遇回答说:“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看来,读书并非没有时间,关键看自己有没有发自内心的需要,正如李霁野文中所说:“读书不是要应付考试,不是要敷衍外来的要求,却是要满足内心的需要,充实自己的生活。换了话说,读书必须是自己的有机的一部分,必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熔为一炉。”也许,我们无法丈量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一本好书就足以在荆棘丛生的心灵与心灵之间架起鲜花般的桥梁,带我们走进教育那片清香四溢的荷塘!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书,让简单的人变得丰富;书,让喧嚣的人返璞归真。于是,在读书活动的旗帜下,在中华经典的世界里,我们让心灵重新启程,走向灵魂的充实和精神的成长,走向“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的人生境界。正如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所说:“我们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境界、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于是,缕缕书香传遍了教育战线的每一个角落,也润泽着我的心灵:尝试着静下心来读原著、读经典,不再拘囿于自己喜爱的文学天地,尝试着读哲学、读历史、读《和谐社会导论》、读《科学发展观》。我豁然发现,当读书与教育生活发生亲切的关系时,书变得更有味道,成为自己的知己,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刻的认识,也更能领略书中的真味。我豁然发现,原来政治思想工作并不等同于说教,原来党课也可以上得博古通今、纵横捭阖、深入浅出、生动幽默。我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世界是平的》、《时事政治》、《党史博览》、《中国监察》中读出了鲜活的事例,读出了奋斗的历史,读出了慎独的警醒,读出了辉煌的成就,也读出了“文化引领、人文关怀、活动搭台、科学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
教师书吧中袅袅升起的浓郁茶香;教师论坛上百家争鸣的教改实践;教师生日送上的图书和祝福的话语;教师论文、随笔、校本教材的结集出版;新课改中焕发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健身房中挥汗如雨强健体魄的身影;寒冷冬日教师办公室微波炉里转动的热腾腾的饭菜;这一切的一切凝聚成校园文化向心力,使“学习着,成长着;工作着,快乐着;生活着,幸福着”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当教师们悟到了读书的乐趣,成为智慧、幸福、快乐的教师,学生也就成长为智慧、幸福、快乐的学生!
静读华章醉人意,化去沉思凝翠碧
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我深深感到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都不能失去心灵清潭里那一抹月辉,而唯有读书才能永葆心灵月辉的清明灵秀。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辨。”在深深叹服哲学家深刻的洞察力之余,我不断激励着自己“常向险远觅征途,书更万卷读”。从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中,我读出了教育事业的责任与乐趣;从贾平凹的《明月清泉自在怀》中,我读出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人生追求;《给教师的建议》,让我懂得教师幸福的根本是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爱心与教育》让我领悟到爱是教育的基石;《细节决定成败》,让我树立了“学校无小事,处处有教育”的理念;《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帮我解析素质教育的今昔......。当我捧起一本本心爱的经典名著,仿佛就坐在一位位哲人学者面前,听他们侃侃而谈,如同置身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如醉如痴。
有位哲学家曾说:“当一个人思考时,智慧、快乐、成功以及真理都会向着他倾斜。”孔子也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固然重要,实践研究、反思写作也是不可或缺的。著名教育家、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曾在网上开办了“教育成功保险公司”,即教师如果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1000字,坚持十年写成3650篇,字数达365万字,如果不成为教育家的话,教师十年前如投保一万,他愿赔付100万。最先投保得益的就是沭阳怀文中学张德超校长(现为市教研室主任),他坚持把每天与学生的交往如实的记录下来,一年后,写成了一本书,名为《点亮心灯》。可见反思是船,写作是帆,二者合一,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现在知名的教育专家不都是从写第一篇随笔、心得、案例开始,坚持着坚持着,就有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其实,著书立说并非高不可攀,关键在于坚持和实践,采用教学日志、教育随笔、案例分析、读书感悟等多种形式,及时将教育教学过程中、反思中产生的智慧火花写下来,澄清自己的思路,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看似简单的成功秘诀,却离不开“持之以恒、观察思考、见缝插针”三个法宝。例如朱永新教授身为苏州市副市长,每天早上五点起身,直至八点,全部用于读书、思考、写作。著名教育随笔专家李镇西利用在机场候机时的一点点间隙,还一个人躲在角落写随笔。如果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每位家长都能如此,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就一定能做到在课堂上、在生活中、在家庭教育中,“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成长为懂得教育规律并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处理问题的教育专家,又何愁孩子“不好管教”呢?让我们和孩子一道快乐学习、和谐发展、感悟成功、幸福生活!
兴之所至,赋诗一首,写下我的读书心得:
皓月持卷抒情怀,喧嚣尘世远吾心。
静夜沉思理无绪,笔端凝注写心声。
悟人生思接千载,品乾坤视通万里。
和谐幸福真教育,胸藏万汇任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