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望门投止 wàng mén tóu zhǐ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望门投止】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望门投止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望门投止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张俭》:“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近义] 急不择路、病急乱投医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
[例句] 你兄弟在外,隐姓埋名,或是找一个地方藏身,或是到处漂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
[成语故事]
东汉时,山阳高平(今山东兖州一带)有一个叫张俭的人,字元节。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张俭出任山阳东部督邮(官名,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兼司狱讼捕亡等事)一职。当时,有一个专权的宦官侯览是山阳防东人。侯览家里的人依仗侯览的权势在防东残害百姓,无恶不作。为此,张俭写信告发了侯览和他的母亲。因为侯览整天在皇帝身边转,这封信没到皇帝手中就被侯览扣下了。从此侯览和张俭结了仇。
张俭有个同乡叫朱并,是个奉迎拍马的小人,历来为张俭所不齿。朱并听说张俭告发了侯览,为了讨好侯览,便向朝廷告密,说张俭私结党羽,图谋不规。侯览见后,立即下令逮捕张俭。张俭见官府人马来势凶凶,只好匆匆逃亡,看到谁家可以避难,就投在人家门下。因为当地老百姓都知道张俭历来很正直,名声很好,都冒着风险收留他。
百科解释如下: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简介[回目录]
发音 wàng mén tóu zhǐ
释义 望:看。 投止:投宿。 逃难或出奔时,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存身。后泛指在仓猝情况下,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出处 《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一·尸变》:“有车夫数人,往来负贩,辄寓其家。一日昏暮,四人偕来,望门投止,则翁家客宿邸满。”清·谭嗣同《狱中赠大刀王五》:“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示例 你兄弟在外,隐姓埋名,或是找一个地方藏身,或是到处漂泊,望门投止。(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
近义词 急不择路、病急乱投医
名人用典[回目录]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变法失败后,在狱中一气呵成地写下了著名的豪气冲天的〈狱中题壁诗〉。诗云: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身陷囹圄,回首往事,把自己的遭遇同汉朝的张俭和杜根做对比,巧用典故,借古抒怀。张俭因为揭发朝中权贵而受报复,被通缉,逃亡在外,望门投宿,时人慕其名节,纷纷接纳。杜根因为要求“垂帘听政”的“邓太后”还政于皇帝,被命摔死,因执行人手下留情,未死。谭嗣同钦佩他们主张正义、不畏强暴的高尚品质,将他们引为同道。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70854.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133683.htm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