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例句] “~”。今既一无所有,纵使大禹重生,亦当束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
百科解释如下: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解释[回目录]
词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发音 :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 。
释义 :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的。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处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春秋)《论语·卫灵公》
示例[回目录]
示例 :今既一无所有,纵使大禹重生,亦当束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
用法 :作分句;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重要.
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
甲和乙都要上山砍柴,但他们的斧头都有点钝了,乙没有理会,拿着斧头就上山了,因为他的斧头不锋利,砍的都是比较细的树柴……甲就不同了,他拿来磨刀石,用劲地把斧头先磨锋利,虽然他比乙慢了起步,但是他的准备工夫做到家了,砍柴砍得很快。到太阳下山了,乙只背了小小的一捆柴下来,但是甲,背着一大捆的柴下来……
由此可见,准备工夫做好了,可以事半功倍!
读解[回目录]
工匠做工与思想品德的修养从表面上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实质上却有相通的道理。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的注解说:“工以利器为助,人以贤友为助。”
常言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匠在做工前打磨好工具,操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品德修养也是一样。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与他们做朋友,受他们的影响熏陶,潜移默化,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其实,这就是《颜渊》里曾子说君子“以友辅仁”的道理。
从另一角度来讲,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选择交友对象很重要。
典故[回目录]
1.出自<论语>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论语别裁
长安居大不易
讲到这里,孔子就提出在用的方面的一个问题。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也是两句名言,我们常常引用的,就是出自《论语》这个地方,孔子说的话。孔子告诉子贡,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那么为仁是用什么工具呢?住在这个国家,想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必须结交上流社会,乃至政坛上的大员,政府的中坚;和这个国家社会上各种贤达的人,都要交成朋友。换句话说,就是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内情,有了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到有所贡献的机会,完成仁的目的。
我们看了这一段话,再从相反的角度看,历史上多半把孔子描写得像塑像那么呆板可怕,并不是温、良、恭、俭、让。如果照那个样子,而今日孔子是我的老师,我一定对他远离一点,怕跟他对面讲话。那是我们的历史在我们心理上,所塑造成一个下意识的形态。
现在由这句话看起来,好像孔子很厉害,他晓得利用关系。他说,要到某一国家去,达到某一个目的,先要和这个国家的上流社会,政府首长的关系,都搞得非常好,同时把社会关系搞好,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这些地方,看起来是教人使用手段,多厉害!事实上任何人,任何时代,都是如此。但最重要的一点,这里是为仁,目的是做到仁,在救人。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70157.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