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众木折是什么意思?蠹众木折成语造句和典故

2013-02-07 20:50:28 成语

成语名称:蠹众木折 dù zhòng mù zhé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蠹众木折】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蠹众木折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蠹众木折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 蠹众木折

  • • 原文

  • • 译文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蠹众木折[回目录]

  发 音 dù zhòng mù zhé

  释 义 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隙大墙坏,解释为墙缝大了,墙就要倒。

  比喻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

  出 处 战国·卫·商鞅《商君子·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示 例 请记住蠹众木折的教训。

  出自战国·卫·商鞅《商君子·修权》:“夫废法度而好私议,则奸臣鬻权以约禄,秩官之吏隐下

  而渔民。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故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则下离上。下离上者,

  国之‘隙’也。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从而产生两个成语,即蠹众木折和隙大

  墙坏。” 文言文翻译

  国家的裂缝和人民的蛀虫,一方面需要及时的修补和消灭,法律惩戒制度的完善是必要措施,以此

  防范和惩戒以权谋私和鱼肉百姓之举。另一方面,只是在漏洞出现之后去弥补,是不足以从根源处

  解决问题的,应当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建立起社会统一的道德体系,注重当权者精神道德修养

原文[回目录]

  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故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则下离上。下离上者,国之隙也。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故有隙、蠹而不亡者,天下鲜矣。

  《商君书》

译文[回目录]

  谚语说:“蛀虫多了树木就会折断,裂隙大了墙壁就要倒塌。所以大臣如果只争夺私利而不顾惜百姓,那么百姓就会背离国君。百姓与国君背离,就是国家的裂隙。各级官吏隐瞒下情侵夺百姓财产,这就是人民的蛀虫。因此,有了裂隙和蛀虫而不灭亡的国家,天下少见。”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332566.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为你精心推荐: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作文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