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 天子 乞丐
散文分类: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在国外有《乞丐与王子》的故事,可那是虚幻的。而在中国却有一个真实的关于《乞丐与天子》的故事,他的主人公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国历代帝王之中,是一位更善于接近下层群众的帝王,也是更加痛恨贪官污吏的皇帝。朱元璋自小放牛出生,后来因贫困而入寺庙为僧,一个月后又以行脚僧面目游走四方,这也为他后来成功开创一个朝代埋下伏笔,也是他能够体恤民情,洞悉统治阶级黑暗的一个潜在机遇。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元天历元年)安徽凤阳县(当时的濠州钟离)。他的先祖家在沛,后来迁徙到句容,又迁徙到泗州。到他父亲时迁徙到安徽凤阳。1344年因发生旱灾和蝗灾,爆发了大规模的饥荒和瘟疫。朱元璋当时十七岁,父母兄弟接连病死,因家贫无力安葬,同村人刘继祖送他一方地,才将亲人埋葬,这块地也就是后来的凤阳皇陵。这些贫困的遭遇,也是他更加痛恨贪官的一个重要原因。
明太祖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就到了皇觉寺当和尚,这样一日三餐是有了保证,虽然清苦,也总算饿不死了。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朱元璋当上行童五十多天,即被迫远离寺庙出去云游四海,行乞为生了。原来,皇觉寺主要靠收地租维持不败,只是这年灾情严重,无论如何收不上来地租,加上寺中和尚又大都拖家带口,吃饭人多,存粮再难维继众多人等,只能陆续让和尚们外出化缘混日子。论理说,庙里不算不错,让朱元璋最后一个出去化缘。这也让皇觉寺有后来风光的重要原因,也体现了朱元璋有恩必报的性格。
然而,朱元璋在庙里只呆了不到两月的和尚如何懂得念经化缘?只有头戴破箬帽,身穿百纳衣,手持木鱼钵,八方行走,云游四海,如乞丐无异了。朱元璋在这三年中,风餐露宿,沿街求乞,历尽艰辛,受尽欺辱。走遍安徽合肥、河南信阳、固始、临汝、淮阳、鹿邑等,后又重回安徽亳县、阜阳。最后又重回皇觉寺。在游历中也有许多让后人称奇的传说。如有一次,朱元璋累宿一山中凉亭之内,适下大雨,却有两名豪侠大汉,也正好赶巧歇脚凉亭,却见一个破烂叫化子露宿亭中,不由暗暗皱眉。由于亭内狭窄,朱元璋一人占去大半,两人很是不便,就去推朱元璋想让他起来,哪知一推之下,朱元璋反而将讨饭棍往头上一放,四肢张开如大,正好合成一个“天”字;两人一见也没多想,其中一人用脚一脚踢去,却没想到朱元璋仍未醒来,反而在迷蒙之中将头上讨饭棍一抓,搁在腰间,头足弯曲如虾,又下好组成一个“子”字。这下子两豪侠看后却吓了一跳,不由仔细端详起朱元璋来,但见他脸形生得很是奇异,长长的粗眉大大的眼,鼻梁高耸,下颚突出,形如龙首,不怒而威。于是,两大汉一夜未敢惊动朱无璋,左右看护在他身边。直到天亮后朱元璋醒来才和他打招呼,客气非常,礼貌有加。后来这两人也成了朱元璋手下的重要将领。
朱元璋在后来的《御制皇陵碑》中回忆道:“从各为计,云水飘扬,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跪,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侠佯。西风靏泪,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不止,心滚滚乎沸汤。“
也就是说即使多年后太祖在成为皇帝之后,这三年的乞丐境遇仍旧历历在目。也下是这一段沦为乞丐的切身经历,使少年朱元璋眼界大开,也结识了诸多的江湖朋友,也增长了见识和才干。同时也造就了他勇敢、坚定的性格,同时也铸就多疑、猜忌和残忍的一面。
当然,叫化子多的是,但成为皇帝的仅朱元璋一人,因此,这内中有其它诸多复杂的因素,也是历史机遇造就了他。但乞丐变皇帝却是让人惊奇的。
在朱元璋成为一方领袖之后,他体恤下情,了解民意,遵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发展方针,在其所占领地方鼓励农桑,实行屯田,减轻赋役、设立学校等都是与他当初三年的乞丐生活中的体会有密切联系的。
在其后的胡惟庸、蓝玉两个“党狱”和“空印信”案中,朱元璋利用两案共诛杀各级官吏四万五千多人,将开国功臣几近杀光。这下是他多疑、残暴的表现,也是他强化君权、严惩他最痛恨的贪官污吏等腐败行为的表现。因此明朝洪武年间贪污几十两银就是杀头之罪,有的贪官甚至被剥皮制鼓每日敲击,以警示他人。
朱元璋七十一岁临终时有一段话很能体现他的心态:朕受命于天君临天下三十一年,为国家忧心积虑,每天勤恳不敢怠慢,总想为民众谋利,但我出身于贫寒的普通百姓之家,没有古人那么多的渊博知识,爱护善良和憎恨丑恶的言行举动,也远不及古人……我死后,天下臣民哭祭三天全部脱去丧服,丧葬祭祀不能用金玉,不影响民间婚嫁……。也就是说象朱元璋这样到死还能关心民众的皇帝,也是他当和尚做乞丐有相当的关联的。
在今天的当官人中也有许多来自农村贫寒的底层,在物欲横流的时候,能不能坚持执政为公、清廉为民的底线呢?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