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国民善心的并非惨烈地震本身

散文标题: 唤起国民善心的并非惨烈地震本身
关 键 词: 地震 本身 惨烈 并非 国民 唤起
散文分类: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人们的善心有如满月的潮水,汹涌澎湃,面对如此热烈而高昂的善举,于是有人认为是地震造成的灾难唤醒了人们的良知,是人们自发的对物伤其类的苦难的怜悯,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原善被震破宫包后的爆发!??对于以上说法,我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铁的事实摆在面前,譬如小学生班长在回答“为什么自己跑出来后还返回废墟救同学”的提问时,他回答说:“我是班长。”河南十位憨厚的农民知道四川地震后,自发地给灾区送去了第一批救灾物资;个企老板得知四川地震后,购买大型机械设备日夜兼程奔赴灾区;上海普通市民拍卖住宅认捐;拉煤老人顷其所有向灾区捐款;众多志愿者向灾区辐凑而至;身为灾民的人们舍小家顾大家奋力自救……??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的良知,表现了人们对灾区人民痛苦的怜悯,说他是人们内心深处原善的觉醒也并不为过。??然而,我又觉得,真正唤起民众善心并让善心能够充分表达的,并非惨烈地震本身,而是因为——??从政治层面说,我们国家近些年的民主政治建设,虽然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的来说要比以前昌明得多,或者说正在向着昌明迈进。国家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已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话语摆设,总书记、总理不顾个人安危,在第一时间亲临受灾一线,察看灾情,安抚群众,指挥、部署抗震救灾,领社会良善风气之先,对此曾有先哲说过:一个社会风气的好坏,是由这个社会的领导者所带领的。由此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执政为民的理念及其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为人们善心的觉醒,为推动社会的善举向纵深发展是功不可没的。??设立哀悼日,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平头百姓,向死难者致哀,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对国民的尊重。??正因如此,广大人民群众在这种昌明政治下,找到了主人翁的地位,不做看客,与中央形成良性互动,才使得善举有如钱唐江的海潮,一潮高过一潮。??从新闻传播层面说,由于政治的相对昌明,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的自由度随之提高,其间各种媒体不遮不掩的实事报道,让人们第一时间了解了灾情,了解了苦难,资讯的发达和透明使非灾区与灾区的人们一样感受到了切肤之痛,网络更是为国人提供了自由表达的话语平台,这就使得人们从幕后走向了前台,无论地处塞北,还是南疆,虽处灾区之外,但都成了抗震救灾的参与者,这恐怕是本次大地震与几十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的最大区别。??从经济层面说,改革开放这些年来,经济的发展让人们富裕了,地震给了富裕起来的人们一个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机会。试想:河南的十位农民,他们若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就是再有爱心,也不大可能凭两条腿去跨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再怎么也不可能成为第一批捐赠人;拉煤的老人,若没有对明天预期收入的基本把握,倾其所有的一捐是断断不可为的,而这种对明天预期收入的基本把握又恰恰来自于他看好的社会经济和社会保障,也就是说是较好的社会经济和一定的社会保障给了老人以底气!几十万志愿者自备路费和生活,参与救援真真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们若没有一定的经济作为支撑的话,恐怕也只好是每天在电视机前抹眼泪的献爱心了。??从组织层面说,这次地震发生后,灾区各级政府尽管全力以赴,终因交通通信电力中断和人员损失惨重,加之震后的各种矛盾突出,其执政能力有如遭受洪水冒顶的大坝,骤显单薄。是时,中央政府迅即反应,靠前设置抗震救灾指挥部统领救灾工作,为灾区的各级政府有效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从而避免了灾区陷入丛林法则状态的可能,一个有序的救灾场面让人们觉得献出一片爱心是值得的。再有,中央政府和灾区政府对善款使用的透明,让人们看到了善心结出的善果,从而又催生出更多的善心,使爱的涌潮不断地向前推进。

喜欢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