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兵游勇是什么意思?散兵游勇成语造句和典故

2012-09-10 18:34:14 成语

成语名称:散兵游勇 sǎn bīng yóu yǒng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散兵游勇】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散兵游勇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散兵游勇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原指没有统率的逃散兵士。现也指没有组织到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成语出处]  《山谷风烟》:“当初解放大军解放了广州;余汉谋的参谋长叶肇;要逃去海南逃不出;就带领一些散兵游勇和一些地方的土匪头子;逃到深山里。”

[正音]  散;不能读作“sàn”。

[辨形]  勇;不能写作“泳”。

[近义]   残兵败将

[反义]   坚甲利兵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主语、宾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残兵败将”都可指被战败的军队。但~着重强调“散”、“游”;指军队没有组织性;纪律性;行动散乱;而“残兵败将”着重强调“残”;“败”指败得很惨的军队。“残兵败将”还可以称在竞赛中失败的对方;而~不能。

[例句]  
    ①这群~;谁也没法管理好。
    ②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

百科解释如下:

词 目 散兵游勇

  【英文】stragglers and disbanded soldiers

  【发 音】 sǎn bīng yóu yǒng

  【释 义】 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又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示例】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近义词】 残兵败将、虾兵蟹将、乌合之众

  【用 法】 作主语、宾语;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42778.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为你精心推荐: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作文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