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发左衽是什么意思?披发左衽成语造句和典故

2012-09-07 01:17:20 成语

成语名称:披发左衽 pī fà zuǒ rèn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披发左衽】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披发左衽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披发左衽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左衽:衣襟向左掩。头发披散;前襟左开。指古代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异族。

[成语出处]  晋·潘岳《西征赋》:“或披发左衽;奋迅泥潭;或从容傅会;望表知里。”

[正音]  发;不能读作“fā”。

[辨形]  衽;不能写作“任”。

[近义]   披发文身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只要明日上午无变;我们就可免于~。

百科解释如下:

图示 左衽和右衽

图示 左衽和右衽

目录
  • • 基本信息

  • • 故 事

  • • 典故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基本信息[回目录]

  披发左衽 ( pī fà zuǒ rèn )

  解 释 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出 处 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借指沦陷为异族统治

  示 例 晋·潘岳《西征赋》:“或~,奋迅泥潭,或从容傅会,望表知里。”

  近义词 披发文身、被发左衽

故 事[回目录]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等待封官,不久吴王夫差灭了越国后,势力强大,带领披发左衽的吴兵乘机攻打陈国,陈君连夜潜逃,孔子还是按计划去主持祭祀仪式,被弟子们强拉上车,逃出陈国前往蔡国

典故[回目录]

  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古代中原汉族服装衣襟向右,以“右衽”谓华夏风习。“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一些历史时期,汉族受外族影响,也有着左衽的情况。另外,汉族传统习俗,死者之服(寿衣)用左衽,以示阴阳有别。虽然有些出土墓葬,死者不穿左衽,但并不能说明汉人传统习俗中没有逝者穿左衽的礼制。

  《论语·宪问》:“被发左衽”

  《汉书·终军传》:“大将军秉钺,单于犇幕;票骑抗旌, 昆邪 右衽。”

  《后汉书·西羌传·滇良》:“ 羌胡被发左袵,而与汉人杂处。”

  唐 颜师古 注:“右衽,从中国化也。”

影视剧中错误的披发造型

影视剧中错误的披发造型

  唐 《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麻衣右衽皆汉民,不省胡尘暂蓬勃。”

  清 刘宝楠正义:“中夏礼服皆右衽。”

  典卷八十四 礼四十四 "凡衣死者,左衽。"

  典卷八十四 礼四十四 "凡敛者要方,散衣有倒者也。左衽,衽向左,反生时。"

  《说文解字》:按,凡敛死者,左衽,不纽.

  《礼记·丧服大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

  (疏曰:皆左衽,大敛小敛同,故云皆也。衽,衣襟也。生乡右手解抽带,便也。死则襟向左,示不复解也。生时带并为屈纽,使易抽解,若死则无复解义,故绞束毕结之不为纽也。)

  自古汉人的服饰规矩是生右死左,就是汉人的汉服交领的开口都是右衽,左衽压右衽,领子呈y形;发式是束发,不披发。只有死去的人才使用左衽、披发。另外披发左衽也是蛮夷的服饰象征,子曰:微管仲,吾披发左衽矣!“披发左衽”就是典型的胡人装束。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27962.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7824845.htm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为你精心推荐: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作文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