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民强是什么意思?国富民强成语造句和典故

2012-09-03 17:34:42 成语

成语名称:国富民强 guó fù mín qiáng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国富民强】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国富民强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国富民强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成语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正音]  国;不能读作“ɡuǒ”;强;不能读作“jiànɡ”。

[辨形]  富;不能写作“付”。

[近义]   国泰民安 国富兵强

[反义]   民困国穷 国贫民弱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今日的中国;~;连敌人也不能否认这一点。

百科解释如下:

国富民强(guó fù mín qiáng)

  【解释】: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出处】:实为民富国强,汉·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近义词】:国泰民安、国富兵强

  【反义词】:民困国穷、国贫民弱

  从“民富国强”到“国富民强”,虽然只是颠倒了一下次序,但因果与逻辑关系完全不同。汉语的模糊性,使一个中国古代的常识性理念,就这么悄悄地被改头换面了。

  <iframe frameborder="0"></iframe>

  财富如何在国与民之间分配,是一个古老的政治问题。从春秋之后,民富才能国强就成了政治家治国的一个常识。管仲曾说:“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论语》有子对哀公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荀子还对国富民弱这种状况做过结论:“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国蹶”,意思是这种国家是要溃败的。到北宋,王安石明确指出两者的逻辑关系:“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也。”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18世纪也曾问道:“国家是先以民众贫困作代价而使自己变富呢?还是让国民先富起来再实现自己的富裕?”结论是:“只有个人的富裕才能很快推动国家的富强。”

  人们常言康乾盛世,岂不知“家天下”的康熙和乾隆在如何“藏富于民”上也动足了脑筋。有学者作过统计,康熙在位的62年间,不同程度地减免过天下的租赋有500多次,折合白银达1.5亿两,相当于当时4年多的全年财政收入。而乾隆更厉害,曾先后5次免除过全国所有州县的一年赋税,执政期间免除的赋银超过3亿两。据黄仁宇计算,康乾时代的个人税赋只有当时英国个人税赋的三十分之一,可见盛世之名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举这些例子,只是想说“民富才能国强”曾是一个多么简单的政治伦理,今天却被各种花里胡哨的政治思想,搞得含混不清。为何把财富集中在政府手中,无法成为“头等强国”,反而充满了社会危机呢?战国时代的尉缭子很早就指出:“亡国富仓府,谓上满下漏,患无所救。”意思是要想亡国就把财富集中到政府的库房中,因为政府能控制的财富越多,各种腐败行为会愈多,社会矛盾便越激烈,贫富分化也会越厉害,社会秩序反而处在了一触即发的祸患之中。比如曾辉煌一时的秦与隋朝都是这样,虽留下了万里长城、大运河等宏大工程,但都崩溃于一时。如果国家的强大不是以民众的富裕为基础,两者不是一个共同体,民众不仅会对政府的富裕漠然置之,对其衰败更是无动于衷,因为与民众无关,甚至盼望这样的政府衰亡得越快越好。如此一来,民众对政府的离心力,也会加速社会的崩亏 !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243593.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801543.htm

百度搜索:《点击此处

为你精心推荐: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作文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