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与藏书

2012-08-25 17:16:10 藏书
散文标题: 焚书与藏书
关 键 词: 藏书
散文分类: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一、焚书??文化以书籍传世,然中国历史上却颇多焚书之举---付典籍善本于烈火,断文化之渊源,悬文明于倒流,使先贤学者的思想化青烟无踪迹……实乃浩劫也。然后生小子们却无须心痛,书籍本是活该被焚的:文明古国既没纵火罪这么一说,还能借焚书阉百姓之反骨,建和谐之社会,何不为也。再说了,吾国历史实在太长,文化太多,满而溢则焚,须得去芜存精,利国利民。至于什么属于“芜”的范畴,小民更没必要做主了,操心活让伟人来干:远如天娇秦始皇、梁元帝,近有擅长名画上盖私章的乾隆帝,个个都是优秀的清道夫。所以中华焚书之道,前可见古人,后能遇来者,不憾。??细考历史上的焚书运动,总结了个规律:为皇为圣,焚书先进。何以故?欲灭异端、稳社稷也。君请看:四大焚书英雄,依次为--孔子、始皇帝、梁元帝,乾隆帝。此三皇一圣,风采斐然,手拉着手把中国文化的一半睾丸给阉了。便先说孔圣吧,他老人家尊周崇古,却走火入魔。以其色盲眼观之,周前皆为异端,恰好彼时识字的老师不多,据说夫子借修书之机,为凭空捏造出一个先周贤世,便将书自唐、虞而断,前皆烧之,致使汉武阉吏司马迁为记时,欲录夏殷事,却苦无资料,只得草草带过,留憾于后---可怜我中华儿女,迄今尚不敢提5000年历史(算来算去才3000年),徒为洋夷增一笑柄。就孔圣焚书观之,读书人与武夫一样,皆难容“异端”。??而为大业者,更必焚书,因为可治民,可和谐,可防暴,可千秋,何不为也?始皇帝,一代暴君,平六国后为大治天下,先收六国之兵于洛阳,铸成12铜人;再纳李斯老师之谏,除《秦纪》、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余民间藏书皆焚之。赢老师所为,用心良苦,以为天下虽大,只要建一警察社会,民不识字、酷吏治国,便万世无忧矣。盖其时“独尊濡家”和“科举取士”两大专制工具还未发明,所以赢老师螺丝壳里做道场,实属不易。然世事难预料,赢老师身死尸未冷,便有陈胜吴广起事,豪杰锋起,大厦顿倾,仅得二世而终秦。果然始作俑者,其无后。但教训似乎不够深刻,后来效仿者仍有,如乾隆帝。这乾隆圣主,写了1万多首烂诗,勉强也算一文化人,却暴发户心态作祟,想留芳于汗青,收各地藏书编成《四库全书》,汇为3503种,79307卷。厣脏货这手活貌似干得地道,然下身还有一手更绝:编《四库全书》时,为统一思想,防患于未燃,圣皇借机纂改、毁灭“异端邪说”4000种,一生共毁书71万卷;居然毁书倒比藏书多,《四库全书》不如改成《四库阉书》更合适。当然,焚书乃雕虫小技耳,你我百年后再倾听圣主的口头禅“朕从不以文字罪人”,就更能领会文字狱明皇的圣治赫赫了。??此外,历史上还有个把东西,焚书是出于心理阴暗。拿才一流人下流的梁元帝说事吧,这位萧老师是独眼龙,却身残志坚,很会写文章作论文,一辈子成书400多卷,后来又当上皇帝,整一个残青奋斗史。但是,萧老师因为残疾,所以自卑阴暗,所以听不得别人说“单目”两字(否则就杀人),所以狠命读书藏书,所以寄情于事业(把侄子弄死了好几个),力图出人头地。最后终于登基江陵了,藏书也达到14万多卷,文治武功似乎都全了。未料得万恶的西魏将兵来犯,不救爸爸的元帝也没人来救伊,便城破身陷。当是时,萧老师仰天长号,壮怀激烈“文武之道,今夜尽矣”,把14万卷心爱的图书全部付之一炬(偏不留给野蛮人),心满意足后素衣白马,出门投降。每当读书至此,我都会黯然长叹:知元帝者,老王也;记得幼时有壮士欲抢我手中之冰棍,吾宁碎之于地而不予也!实与元帝心有戚戚焉。??哦,几十年前似乎还有个“全民焚书”,这个咱就不说了,因为忘了。????二、藏书??世上万物,相辅相成,有伟人焚书,自有小民藏书,以为对也。所以这个焚书藏书的辨证关系,实与嫖K小姐同。藏书文化究本溯源,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秦汉以降,私家藏书便另劈奚径,成为文化存世的重要渠道。而民间成规模建楼藏书,则自明末时大兴,被誉为天下第一藏书楼的“天一阁”即如是。嘉靖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其为流官时搜各地之善本,网全国之典籍,终于宁波建成私家藏书楼“天一阁”。余秋雨先生颇为范老师所动,总结呈词道,要做好的藏书家,必须“为流官、懂文化、擅管理、能规划”,当然我给精炼过了,丫原话就象脸上的皱纹一般,又长又腻。其实再简练点,也可套金瓶M里的那名言“潘、驴、邓、小、闲”,删去前两字也可用到藏书家身上。看客们可细细揣摸。??范老师知藏书楼之重,首在防火。即取“天一生水”之意为书楼名,以图千古延续。天一阁极盛时,有藏书7万多卷,延续数百年而未遇大火,但终于“成住坏空”,经献书、战乱、盗窃而散落,至上世纪40年代时仅得存书1万3千余卷。看来天火能防,人祸难避。再综观其他几个著名藏书楼的境遇,亦鲜有能延续百年的,如海源阁、铁琴铜剑楼、嘉业堂等,都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盖私家藏书,非专业化,难以久续。因此随着公共图书馆的东渐,私人藏书楼终于澌没,徒留感叹存世。????后言:??如今复制和保存技术进步,再无伟人会生焚书之念了,藏书于世,流芳于后,终成现实。而太平盛世,不晦淫不晦盗,异端思想也自有存活之地。但今日之病,则在于书籍泛滥,文化产品如过江之鲫,顾彬先生说,“都是垃圾”,呵呵,直白了。但见书目繁复,群雄争舞,咱便拱手为礼,笑一笑道“棒”,闭目养神去也。

喜欢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