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一小时之旅

2012-08-20 00:35:34 之旅小时朱家
散文标题: 朱家角一小时之旅
关 键 词: 之旅 小时 朱家精美散文
散文分类: 精美散文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现在是2008年5月2日的下午15:50,我们正在走进朱家角的大门。而10多分钟前,我和朋友刚从青浦镇驱车驶出。

五月的气候舒适,阳光灿烂,暖风醉人,未到的夏天已有夏天的味道。此时,朱家角的石路上、里弄中、小桥边,还残留着众多享受着小长假未归的游人,流连忘返,没有人注意到我们的到来。

16:00,我们在一家糖铺前停下,因为被一种我们小时候叫“绕绕糖”的零食吸引。三根细细的木棒上缠绕着稠滑的糖液,一牵扯,就拉出一条条绵绵的细糖丝。饶有兴趣地边走边玩边吃起来,金黄色糖液在阳光下显得如此晶莹剔透,如水晶般,透过它,我好像能看到童年的光辉。

小时候来一趟朱家角并不那么容易,那时的公交系统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所以在我记忆中的朱家角只是寥寥几张如朦胧胧水墨画般的图片,黑瓦粉墙,小桥流水,并随着童年的逝去而逐渐模糊。

16:10分,离我们进朱家角已20分钟过去了,此时的我正经过繁华的北大街,向放生桥方向走去。北大街上卖粽子的店铺生意非常好,几乎每家店铺前都在门口放一口锅,现做现卖,用烧着的粽子的香味和卖力的吆喝声停留游客的脚步。

走着走着,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每家卖粽子的店铺前都贴有海报,上面印着电视台前来采访的照片,有YOUNG频道,东方卫视,甚至CCTV。几年前我来朱家角时,只见过一两家店铺贴有海报,海报上记者正拿着话筒对着店铺里的阿婆,阿婆正笑呵呵的包着粽子。慢慢地,随着前来采访的电视台络绎不绝,越来越多的店铺前张贴起如此的海报,张贴得我们有些麻木,只是在无意中,却为难了少数剩下的几家粽子店。走着走着,一店铺张贴着用鲜艳大字写的广告词吸引了大量眼球,众人看后莞尔一笑。

“本店虽未被采访过,但是以诚信经营!”

在像是发泄般的广告词后,似乎看到了店主忿忿的表情。

5分钟后,我和朋友吃着刚买的臭豆腐,小憩于放生桥下的小亭中。放眼望去,河边是一座巍峨挺立的古桥,桥上是逐渐西沉的太阳,太阳下是波光潋滟的水面,水面上停泊的是岸边的游艇。恩,不错,臭豆腐真香。

身边,是以放生桥为背景照相的游客,以及,向我们兜售可怜鱼儿的阿婆。

一个四百多年前名叫性潮的和尚,靠辛辛苦苦、呕心沥血化缘而来的钱修筑了眼前的这座放生桥,起“放生”这名字也许是出于出家人的慈悲为怀,却无意中给这座目前上海地区最大、最古老的石拱桥渡上了一层美丽的人文色彩,使它不仅仅再是一座桥,而是成为一种象征,朱家角的象征,千年古镇的象征,博怀静逸、善良纯美的人文精神的象征。

相信性潮和尚看到前来欣赏放生桥的如织游客一定会感到高兴,只不过他也许会对那些捞游客们放生后鱼儿的商人不免有些失望吧。

时间过得很快,16:45时,我在朱家角的一条街上——或许说在游乐场上更合适些——射着箭,玩着气枪。这里本来应该什么也没有,没有小摊,没有酒家,甚至店铺里也应该是空空荡荡的。没几年的功夫,开发大潮冲来大量异物,带来了许多原本不属于这里的东西。

试想,在夕阳照耀下,老房子外、河边的柳树下摆满了多彩的气球与琳琅满目的商品,众多游客玩得不亦乐乎,这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么?

一分钟后,走过一个咖啡馆,又一分钟后,走过一个西餐厅,再一分钟后,走过一个爵士吧,然后一转弯,面前出现的是寺庙中旺盛的袅袅香火烟气。

这就是现在的朱家角。

17:05分,酒店的商家开始在河边摆出许多桌椅,许多玩累了的游客打算停留下来饱餐一顿,而我们就在此时离开。

走吧!汽车的引擎发出轰鸣,窗外的景物飞似的向后掠过,朱家角迅速地离开了我们。一个小时,我们在朱家角就停留了一个小时。

十年前,那时我还是个初中生,也是这么一个夕阳斜下的傍晚,天朗气清,彩霞舒卷,我的口袋里因为少了1块两毛钱而乘不起公交车,不得不在这条的路上徒步着,花一个小时的时间走回家。当时的我回头眺望,远处的朱家角是那么的沉默和寂寥,我自然无法想到,十年后的朱家角会变得怎样,就像不知道十年后,现在的我会变得如何一样。

喜欢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