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马家山

2012-08-19 23:32:26 风雨
散文标题: 风雨马家山
关 键 词: 风雨精美散文
散文分类: 精美散文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走进马家山,本来应该是去年甚至前年的计划,都因为这样那样的事耽搁而没有成行。在阳春三月之际,应朋友再度邀请,走进马家山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要说,我所居住的小城本来是一个有上千年古文化积淀的县份。但是,随着地面古建筑的多年失修和彻头彻尾的旧城改造,那些建筑别致的古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甚至荡然无存了。没有了有形文化遗产可供观瞻的小城人似乎并不耿耿于怀,休闲时便将意趣寄托于近乎原生态的乡村和田园山水。马家山就属于这样个去处。

它地处小城西南角,在隔河一千里的江对岸。我们这里山势不怎么陡峭,达到三四百米的山就称之为“岩”了。比如,马耳岩、邱家岩、云台山和我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一文中起到的琴山等,都属于这样的山岩。

当我们乘渡河船过江,在丁丁石上岸后乘坐班车西行,驶过江南镇的“小平原”进入岩区时,扑面而至的清新空气和漫山遍野的蕨鸡草、密密匝匝的松、杉树一下子令我们这些常年生活在灰色水泥丛林的人顿感兴奋。只是,由于头天晚上下了一阵夜雨,加上道路又相当狭窄崎岖,且全是那种低等级泥石路。大约20公里的路程,班车足足行驶了50多分钟才到达目的地。

班车速度尽管很慢,但仍然感觉颠簸异常,宛如大海泛舟。每逢驾驶员提醒乘客“坐稳了”的话音一落,接着就是一阵大颠簸,大摇晃。特别是坐在车尾的乘客,像簸米糠一样被抛离座位时,兴奋中就不得不增添着一些紧张成分了。好在沿途的绿色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再加上50多分钟的路途也并不是那么遥远,不一会儿,我们便抵达了目的地——马家山。

我们一行是奔着朋友的亲戚而去的。朋友亲戚姓樊,住在离马家乡场镇大约2公里远的乡下,地点叫做大田湾。

尽管头天晚上下了一阵夜雨,乡村路上到处积起一个个小水洼。不过,岩区的土质全是那种红斑鸠沙夹白垩土的土质。因此,即使下车后还走了100米左右的村道,然而,当旅游鞋踩在地面上时,一点也不溜滑不说,反而因为刚下过雨,将本来就清新的空气调剂得相当的清新可人,步行这段路就反而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享受了。

主人家的住房是那种“三合院”式的小青瓦院落,房间明暗搭配,大大小小共有十来间之多,相当宽敞。整个院落坐北朝南,四面环山。站在院落的敞坝上打量,前面的三座山犹如一张靠背沙发,门前的大田宛如沙发的坐垫。当微风轻拂之时,但见大田清波荡漾,三两只白鹭寻寻觅觅地在水田里悠闲觅食,配以漫山遍野层次分明的新绿,让人顿时产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错觉。

我们抵达目的地时还不到上午11点。热情的主人马上招呼我们坐下来休息。当主人家看我们站在敞坝上留连山水,马上将竹椅一张长搬到敞坝上,让我们坐下来尽情饱览岩区山水风光。领我们来此游玩的朋友也是非常好客又勤勉的人,简短地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诸多自然特色后,便开始帮着主人家侍弄午饭去了。我们几个纯粹的闲人小憩一会儿后,乘着这个空隙,迫不及待地开始在主人家附近的山坡上散起步来。散步中,甚至将夏天避暑的计划也制定了出来。

午饭后,主人家带领我们到附近去饱览岩区风光。当我们跟随主人穿过一条条似路非路,尚且全被蕨鸡草、水竹和叫不出名的灌木遮掩的羊肠小道,一路爬坡来到一座名叫马头山的山顶上时,马家山的自然风光更加令我们留恋起来。

站在山顶四面一望,但见众山莽莽苍苍,墨绿、嫩绿、浅黄……层次分明,层峦叠翠。闭目静静聆听,过山风送来一阵阵松风涛声,深山中传出一声声鸟鸣歌唱;深深呼吸,松、杉遥递来阵阵清香,泥土弥漫着阵阵润湿气息……此时此刻,顿觉红尘渐远,心胸开朗透彻,干净无瑕。当再联想到古人那些“一览众山小”、“山似青螺钿”类似的诗句时,眼前的景色更加的醉人心魄起来。

主人告诉我们,站在山顶上,原本向东可以隐约望见南溪小城的轮廓;向西南可以遥见与小城接壤的长宁;向北可以清晰地望见马家乡场镇。但由于淡淡薄雾的遮掩,那天只能望见最近的马家乡场镇的轮廓了。这,不啻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听主人介绍:解放前的马家山多土匪。人们为了预防土匪的骚扰,曾经在此山顶上设置过瞭望台,白天黑夜监视土匪行踪。一旦发现土匪骚扰附近村民,负责瞭望的人马上在山顶上点燃烽火并敲击梆子,通报土匪抢掠的消息,让附近的村民尽快躲避……

当然,这些令人伤心的往事早已经成为过去。解放后,这里从此太平起来。特别是自从山岭分下户后,人们封山育林的意识加强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眼光也逐渐打开,很多分到山岭的农户开始充分利用岩区多雾的特点,在山上遍植茶林和各类果树的,茶是云雾茶,果是甘甜果。只是因为交通不便而不能得到足够的经济回报。不过我相信,随着一条条致富路的不断修建,随着今年即将开始的江——马路(江南至马家)水泥硬化工程的建设,马家山人的生活会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的。

我们此行的目的除了游玩,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采摘蕨菜。正如流行段子所说:原来是骑个摩托闹派,现在是开着奔驰采野菜。生活在今天饱享“膏粱”生活,又同时饱受工业污染荼毒的城市人群来说,求健康、求平安早已经成为人们最大愿望和共识。何况,采摘野菜犹如钓鱼,乐趣不在吃鱼,而全在享受钓鱼的过程之中。因此,当我们眼见漫山遍野那些野生的灰紫色蕨菜嫩苔时,一个个竟像发现金矿一样兴奋着,并不辞坡坎高低,甚至还有些不顾危险的采摘了。

据分析,蕨菜鲜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子宫出血、关节炎等症;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因此,像马家山这类无污染山区生长的蕨菜就更属野菜中的上品了。

不过,当地人却很有些大不解的样子。看见我们一个个脸上露出高涨的热情时,甚至在疑惑中还略带不屑一顾。我想,可能是他们不理解“物以稀为贵”。同样,更不理解物也以少见多怪者为奇,以有目的的欣赏者和享用者为珍的道理的。

当晚,我们一行在朋友亲戚家住宿了下来。许多年没有在小青瓦房下过夜,许多年没有睡过这种舒适中略感硌背的硬板床,新奇中还略略有些不习惯。不过,是夜再度来临的微风细雨却以美妙的天籁陪伴着我。而没有人为喧嚣的夜晚是那般的静谧宁静!无眠中,唯听鸡犬相闻,唯闻泥土芬芳,唯享入眠美梦……我想,陶渊明理想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

只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喜欢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