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后感 篇1
三变相剥削
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
劳动者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休息、睡觉、吃饭、洗澡、穿衣等,以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的界限,既社会的界限。工人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学习文化,照顾家庭,参加社会活动,以满足他们的精神和社会需求。
但机器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机器本来是缩短工作时间最有利的手段,但此时,它却成为延长工人工作时间最可靠的手段。
小时工资按直接劳动时间计算;计件工资按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间接计算。其中,计件工资是资本家最丰富的工资扣除和欺诈来源,是资本家剥削劳动者最合适的工资形式。
资本的积累,一方面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相对过剩的人口,从而扩大了贫富差距。而越来越多相对过剩人口对在业人员造成极大的压力,迫使在业人员不得不过度劳动和忍受资本家的摆布。
发达的生产力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之的矛盾。
四资本论面临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出现了一大批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根据劳动价值论的本义,服务劳动、科研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的劳动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产品,也不能创造价值。这种本义与现实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资本理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管理劳动、精神产品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服务劳动等被马克思定义为不能创造价值的劳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的《资本论》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一种理论和论著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我们既不能以概而论,也不能完全否定它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130多年前的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式、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都与今天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资本的分析离不开对那个特定时代特征的分析。我们要批判性的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资本论读后感 篇2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给工人放假和福利待遇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这是美国企业家福特首先发现并提出的。最近看《资本论》发现资本论中也有类似观点,只是表述不一样,马克思的观点是:工人的消费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联系到我们的实际,前一些年我们总说内需不足,消费不足,但是现在网络消费兴盛,我们的消费起来了,问题却又是我们“生产力水平跟不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买个马桶盖都要出国买。
现在问题来了:
1。消费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但如果消费全是国外产品怎么办?那国内的扩大再生产如何进行?
2。如果是简单的扩张和再生产,只要能挣钱,就会上马。这种扩张和再生产肯定行不通。那么消费的扩大再生产如何进行经济产业的升级呢?
如何进行产品的改造呢?这个产品的升级改造是如何影响消费的呢?有没有经济规律曲线?
在我国,老百姓打拼十多年,收入只有一套房,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个钱再码放之前一直是储蓄,既没有被用来消费,也没被用来投资(起码普通老百姓都是攒钱买房,不是从资本兑现的钱去买房),这是浪费。
其次,这么大的一笔钱就是一栋房子。与投资买房相比,它促进的资金循环非常有限,对经济的刺激也非常有限。现实中,人们常说房价促进经济繁荣,对此我持怀疑态度。因为资本的流通必然增值。
你房子带动的增资最终会在房子里体现出来。你的房子带来的增资不可能是200元,最后卖给你100万元。但是为什么还会这样?商人肯定不傻。
我怀疑这是地方**搞的鬼。
再一次,老百姓花十年多的钱去消费一套房子,也就是说,老百姓在一两年的劳动时间里生产的产品需要他用十年以上的劳动时间来换取。这是一种剥削吗。国家要解决这个问题。
许多年前,我们在高中时代听老师讲过剩余价值学说,但从没读过《资本论》的原著。我想即使当时读了也不会理解,因为我们还没有亲眼见过或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一直是西方资本主义不受欢迎的形象。
在中国,近三十年也倍受冷落,《资本论》很少有人去读了。
我以前一直以为《资本论》是纯经济学著作,光那么厚,就让人望而却步。不久前前,从新闻得知,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许多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人们当中,掀起了一股重读《资本论》的小热潮。我想知道,为什么那么多接收了长期西方教育的人会重新审视这项革命工作?
我顺手拿起那本静躺在我书柜上许久的《资本论》,随便打开一页翻看,第一眼,就深深吸引了我。《资本论》并不是深奥难懂的经济理论,是平常易懂的 ,更是无比贴近现实社会的,书中引用的事件,无不在真实生活中得到应验。于是,我立马沏茶,在新居的书房里匆匆读了起来。
《资本论》在我心中掀起巨大波澜,他真的是一部底层工农群众的《圣经》。他带给我的第一感受是:毛泽东是对的!
我明白他为什么坚决不走资本主义道路,把资本主义消灭在萌芽状态。《资本论》不仅总结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一般规律,而且揭露了许多血淋淋的事实。读到具体事件,我在想,这是100多年前的英国吗?
这分明就是近30年的中国。马克思写《资本论》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后的国家避免那样血腥的事情发生。我现在把我感受最深的几段话抄在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引起社会的对抗。这种对抗的发展程度,无论高低,本身都不是我们这里的问题。这里的问题是,法律本身就是铁的必然趋势。
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但对于那些不太发达的国家来说,展示了自己的未来形象。”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揭露近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一个社会即便已经发现它的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一个法令来废除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够把生育的痛苦缩短并且减轻。”
类似的章句还有许多,一下子不能如数摘抄,我会在回帖中贴出那些振聋发聩的语句和结合现实社会的感想。
如今,资本家们在惶惶不可终日,疯狗般反对国进民退之时。突然想起,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一个名叫马克思的德国犹太人预言了他们的埋葬地!!!
于是,政要显贵们也纷纷捧起《资本论》,迎接革命导师在当今世代的华丽出场!——
现在流行的观点是马克思已经过时了,因为现代金融的发展在马克思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但真正的情况是,马克思从来没有过时,因为他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具有高度的哲学。他让我们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经济?
我们应该怎样运转我们的经济?我们的财富是如何来的?这些财富怎样分配才是正义的?
而现代金融是怎样的呢?要找准全系统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因此,我同意卢麟元先生提到的经济领域的游牧民族。
历史又有了一次大轮回,只不过从军事上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抗争,转变到经济领域。我也发现很多经济学家对军事领域非常感兴趣,甚至深入研究。甚而美国的西点军校就能出产美国最顶尖的经济学家。
这就能说明现代金融的性质。他们研究很多的,就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这是容易理解的,毛泽东才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游击大师。
但是中国人忘记了,所以在金融领域,我们损失惨重。
事实上,经济学最强调辩证法。在后毛泽东时代,我们失去的最宝贵的财富是辩证法。因而我们开始唯 gdp 论。我们现在也在惊叹****十年的辉煌。
但实际情况是怎样呢?中国的gdp是外国人创造的,他们利用中国的资源榨取无数中国人。中国的繁荣与中国人民无关,也不能增强我们的力量。
现代军队与现代大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考验着一个国家的组织能力。这也成为一些人说的综合国力,因而有着雄厚工业基础的苏联,有着抗衡纳粹的德国的雄厚实力。
改革开放的话语在中国已经成为神圣的,但开放的合法性是什么?原来的技础是我们需要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只有通过对外开放才能获得。实际上现在检讨改革开放,我们就需要切切实实的检验一下,我们究竟获得了哪些我们梦寐以求的技术?
我们为什么需要外国资本,也要遵循同样的道理,我们用这些外汇能够买来我们需要的东西,否则这就是一堆废纸。我们也可以用所谓的外国投资来检验我们取得了什么成就?我想大底不过一堆奢侈品,一些洋垃圾吧。
到了现在,我们的外汇,基本上买不来外国的优质资产,那这样的开放又有什么意义呢?只不过让几个富人可以到国外旅游罢了。
谈了这些,我们可以回到当初毛泽东为什么不开放上面去了。外国人为什么需要中国开放,是因为他们要掠夺中国的资源,中国的劳动力。但毛泽东不允许他们剥削后,他们就不来了,他们就要封锁中国。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法则,我们同时坚持按需分配,这就减少了财富的耗损量,加快了财富的周转速度,能够最高效的实现资本增值。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也充分说明了计划经济在效率上无与伦比的能力。现在一些人指责计划经济的部分,实际上谈论的是腐败导致的问题,这不是计划经济本身内在的东西。
如果这样讲,那市场经济同样可以说成赌场经济。
但马克思也把经济领域看成是人的领域,是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物。社会主义经济大的原则讲清楚了,出现了问题,最首先是人出了问题。现在统计数据已经表明, 1989 年苏联的粮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产量直到现在还无法超越。
但也正是从那时候起,苏联出现了粮食短缺,这就是人为制造的危机。《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观察到的很重要的现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领导层,他们享有的物质财富比不上发达国家的普通商人。
物质上的极大落差加上不停的***主义的政治宣传,让整个上层背叛了社会主义。研究这段历史,也成为中国一些学者要先崇高,再物质的根据,但这是本末倒置的。
经济学可以说是一门科学,但正如马克思揭示的,要讲求力量对比。就拿毛泽东时代吃不饱这件事情来说吧,如果按照经济科学,以中国当时的经济效率,中国的汇率会很高,也就是钱会很值钱,中国普通人能够通过世界市场取得他们需要的东西,这是日本能够做到的。但整个世界不接受这种法则,中国的劳动被屏蔽了,中国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
要想被接受,只能接受西方的游戏规则。我们也看到了,苏联是怎样在西方规划的改革中,失掉了他们 90% 以上的财富。社会主义的失败也是整个集团的失败,因为它们在经济上并没有压倒资本主义,它们还是受压迫者。
这也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化而来的原因。这样的进化,保证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强大的能力,这样才能保卫它们的胜利果实。
这个世界是个经济为王的世界。美国控制了世界货币,也控制了整个世界。货币的背后是什么?
其实是**人,**人僭越是资本时代最大的问题。所以,从最本质的层面来说,控制了货币,也就是控制了各国权贵。各国权贵会在世界货币指挥棒下翩翩起舞,把一国的战略制高点泄露给对方,让对方的游牧大军洗劫一国财富。
所有的一切都回归到人的层面,经过数轮的洗劫,无数的人将变成无产阶级。他们不停地受教育、不停的抗争,最终会成长为伟大的阶级。为着全人类的幸福,去牺牲、去奉献,在打碎了所有人身上的锁链后,实现全世界的解放。
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马克思说:“我眼在自身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资本论》是以阐述马克思自己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的学说为主题,同时也对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说进行必要的批判,它和《政治经济学批判》都是以资本主义方式为研究对象,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资本论》这门科学的开头是艰辛的。一:《资本论》开头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育的机体。
细胞不仅体积小,而且形态,结构也不同于已经发育的机体。解剖分析资本的细胞,进而找出由细胞到集体的内在联系,这比观察已经发育的机体难得多。二:
《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自然现象可以用化学的物理的方法进行直观的分析研究,这比直观分析研究要难的多。
马克思《资本论》分为三卷,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统一组成,社会生产关系也相应的有这四个环节统一组成。《资本论》的第一卷研究的资本早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工人劳动的个人所有制形成,资本家阶级工人阶级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规律;第二卷研究在流通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包括但割资本的存在形态及其循环周转的规律,社会总资本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社会生产社会消费之间的分割比例和交换关系的规律;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的各个产业,资本之间,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生息资本之间,职能资本家和地主阶级之间在生产分配交换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剩余价值在资本家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分配规律以及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资本论》在全面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经济科学,其中重点是研究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交换关系。
资本论读后感 篇3
《资本论》是卡尔马克思耗费一生心血写成的一部经典著作,从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次出版开始,世界各国人民对《资本论》的研究就从没停歇过。
有人说,《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它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但它却武装了无产阶级,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
为什么要这样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用深刻而准确的笔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们的剥削本性,预示了资本主义必将消亡,而社会主义必会取代资本主义的制度发展趋势。同时,《资本论》还是第一个将经济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的进行研究分析的科学著作,这种创举更奠定了《资本论》的地位。
但也有人说,实际上,《资本论》不仅仅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同时也是资产阶级的圣经。
正是由于《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彻底批判,资本主义才能从《资本论》中汲取营养,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在自身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在书中,马克思为了对资本主义进行理论系统的批判,书中很多地方都引用了反方言论,包括了各式各样地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剥削有功”论等,当然它们都清楚地被注明了出处。所以,当时,《资本论》在某种程度上更成为了剥削阶级打手们的必读书。
他们可以此书中系统的学到如何对工人阶级进行**的技术,便于他们对工人阶级的控制。
在我看来,无论《资本论》有益于无产阶级还是有益于资产阶级,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资本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是用现成的教条,而是用唯物主义辩证的方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上帝之门”。正如马克思自己说的那样:
“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如同自然科学一样。”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应当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对它的研究也应当在客观、辩证、系统的理论条件下进行。
那么,《资本论》究竟研究了些什么呢?
首先,《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我们要明确的是,生产方式一词是一个多义词,马克思在不同的场合运用它都有不同的意义。《资本论》共有四卷,其中第一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第四卷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资本论》的中心研究内容是剩余价值理论。
这与《资本论》揭露的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劳动剥削是相互吻合的。
其次,《资本论》中蕴含了马克思的哪些政治经济学观点呢?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最主要的不公平在于对劳动的剥削,劳动者得到的报酬要低于他们所生产的价值,其剩余价值被拥有生产资料的雇主获得,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与生产产品的社会化矛盾必然会导致周期性地经济危机发生。同时,他也认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商品的流通和对利润的追求会导致社会中经济与道德的冲突和**,主观的道德价值和客观的经济价值会分道扬镳,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价值的分配方式,使经济学的发展符合法律和道德观念。
在这些观点中,马克思力图揭示资本积累的过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这里,我们也注意到马克思提到了法律,《资本论》有这样一句话,“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我们都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统治阶级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也就是说,法律是资产阶级的法律,那么作者就有一个疑问,在价值分配的天平向资产阶级倾斜的情况之下,经济学如果倾向于符合法律和道德观念的话,无产阶级的优势又该如何体现呢?
最后,《资本论》的研究目的是什么呢?,《资本论》不仅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阐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号召无产阶级起来革命,“剥夺剥夺者”。并且阐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资本论》产生于19世纪,主要以英国为研究对象,一般而言,人类社会经济制度是与时俱进的,《资本论》的内容与当前的政治经济状况并不完全相符。2个世纪过去了,世界各国研究《资本论》的风潮与热度依然没有褪下,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时今日,《资本论》的影响反而有增无减。那我们又为什么要始终不渝的研究它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中寻找答案。
当今世界经济圈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什么?除了中国独特的经济,恐怕是欧美的经济复苏。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后,欧美国家经历了长期的经济衰退。经济危机后,欧美经济何时复苏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然而欧美经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次贷危机发生后,紧接着2009年以希腊为首的一大批欧元区国家陷入到债务危机当中,从而使得欧美经济更加雪上加霜、复苏无望。经济复苏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过都尽一切努力把全球经济从泥潭中解救出来。
日本继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欧盟则试图通过经济援助来解决这一问题。
从欧美经济陷入危机到逐渐复苏的过程中,《资本论》中的影子随处可见。
关于经济危机,马克思曾说:“生产很快就超过了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来了。”马克思指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核心原因是生产过剩。
课堂上,老师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孩子对妈妈说:“太冷了为什么不点炉子?
”妈妈:“你爸爸失业了,我们买不起煤。”“爸爸为什么失业了?
”“因为他是挖煤的,煤太多了。”我们也曾听说过,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的商人将农场里的奶牛大批量的宰掉,将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里,使得密西西比河的河水都成了奶白色。这些事例都深入浅出地揭示了这个道理。
从前,我想:为什么商人不把所有的牛奶都给穷人?《资本论》为我解答了这个问题,一切都是为了维持**,获取更大的利益。
当然,马克思也认为,生产不是绝对剩余,而是相对剩余。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现象。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也就是说当经济危机中的生产过剩显现时,并不表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劳动群众的需求,而是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有效需求产生的过剩。
事实上,经济危机的爆发具有周期性,这就是资本论中所说的“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原理”。这个周期通常有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危机高发时,通常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但这种繁荣是暂时的。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新的危机将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将进入下一个周期。
既然我们谈到了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复苏,自然应该把重点放在复苏上。
在经济危机的复苏阶段,最重要的是各国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如调整经济政策、建立国家宏观调控机制、调整所有制形式等。鉴于各国国情不同,执政党执政理念不同,经济调整政策也会有所不同。尽管资本主义经济会对这些政策作出不同程度的反应,但经济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改变。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因此,经济危机仍将像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始终笼罩在资本主义经济的阴影中。经济危机仍会周期性地爆发。
今天,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正在经济危机的泥潭中挣扎,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预见到了这一点。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而我们也不得不对《资本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求得其中十分之一的奥妙。
资本论读后感 篇4
我选读的是马克思先生的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的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我之所以选择读这一章,是因为老师对课堂价值倍增过程的讲解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师在关于劳动力和价值增殖过程方面的阐述与以往我对价值的产生过程的主观臆断相去甚远,因此我决定选读这一章节的内容,希望对此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在选择本章之前,我阅读了前言,大致阅读了前四章。马克思先生的一些观点与我自己的主观臆断大不相同。例如,在我以前的主观认识中,商品价值与生产力的关系即不是正的,也不是负的。
在《资本论》第一章商品的最后,作者明确的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力成反比。”向上追溯可以看出作者的逻辑是这样的:生产力升高→劳动时间减少→物品劳动量减小→物品价值减小。
我能理解并同意作者的观点。现在看来,我以前的观点完全是主观的,没有深入思考本质,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推理作为基础。作者对经济学的深入细致的研究令人惊叹。
关于劳动过程,我认为作者的思路是这样的:劳动作为商品被资本家从劳动力手中购买,然后资本家指挥并使用劳动力的劳动将其表现在所创造出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其过程的本质是通过劳动资料将劳动力的劳动作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面去。这里我理解劳动是一种商品,是在劳动过程中消耗的,它的价值转移到劳动的产品上,即劳动过程中生产的商品。
在对增值过程的阐述中,笔者认为,为了获得利润,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生产价值外,还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在劳动过程中,原材料将一定量的劳动吸收到产品中,劳动也从运动形式转变为物质形式。
“每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物化在其使用价值中的劳动量决定的”刚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太能理解。因为我认为除了劳动量的价之外,还应该有原材料的价值数据。但在对棉纱生产过程的详细分析中,我找到了答案:
原料棉的价值也可以用棉花生产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因此价值只能用各种劳动时间来衡量。这种思考更有利于思考价值的本质,我认为它更为优越。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它的交换价值,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构成它的使用价值。”仔细的结合上下文作者的阐述理解这句话,作者关于价值增殖过程的观点就可以理解了。从本质上讲,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获的的价值差异,来自于生产力创造的使用价值超过其交换价值。
所以我明白为什么资本家通过压缩劳动力来获得利益。
通过阅读,我对商品、劳动和价值增殖的过程有了新的、正确的认识。很多观点在现实生活曾有所听闻但却影影绰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阅读《资本论》了解了更多关于经济学有关知识的本质的认识,收益颇深。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惊叹于马克思先生渊博的经济学知识,以及他对事物的敏锐理解和深克思考。
《资本论》的确是本值得细致分析阅读的著作,可以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经济学知识,还有作者的深度思考钻研的精神。
资本论读后感 篇5
伴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我们专业在政治课程方面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为了更好地学***课程,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共产党的各项章程以及其阶级特性,我拜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感觉收获颇丰,对我党的党性以及其起源都有了很深层次的理解,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义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意可以高度概括如下:
(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2、 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问题的分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130多年前的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式、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都与今天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离不开对那个特定时代特征的分析。
3、 由此可见,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必然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出现了许多社会劳动的新特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当今社会的劳动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服务性劳动。
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劳动可以称为服务性劳动。二是科研劳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新经济时代。第三,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根据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马克思着重对物质生产劳动进行了研究和**;第四,管理劳动。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范围的扩大和产品的日益精细化、丰富化,对科学的组织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管理劳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我们必须从发展和时代的角度来看待它!
4、 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可行性
(一)劳动价值论中的经济范畴会随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上的重要分水岭在于: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
因此,人们对社会生产方式范畴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认识不是永恒的,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建立在商品经济社会基础上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和社会的存在,就没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阶段性的,这必然决定了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一个僵化的教条,而是一个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与发展是企业。
(二) 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
”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资本论读后感 篇6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阐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这本书实现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创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它把高度科学性和革命性结合起来,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这真是一本经典经济论著。不得不说,要读懂它很难,虽然马克思尽量用最通俗语句和严密科学逻辑,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阐述自己政治经济学里念,这一点从《资本论》全书很少用晦涩难懂词汇就可以略见一斑。而我觉得它难懂是因为仅单单指马克思在本书中,运用了几乎涵概了当时社会各领域最新科学知识,既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两大宏观领域几乎所有科学知识。
对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详细而广泛的研究,可以验证各种现象,创造性地阐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马克思在第一卷中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深入研究了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资本积累的发展必然导致资间矛本主义内在矛盾加深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盾激化,最后导致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
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马克思在第二卷中全面考察了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第i部类)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第ii部类),分析了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矛盾,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无**状态的不可避免性。马克思在第三卷中分析了剩余价值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全部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信贷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分配,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不仅受直接雇用他的资本家的剥削,而且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工人要摆脱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就必须推翻整个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及其矛盾的分析,科学地预言了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
未来的新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生产资料为社会所有;社会生产由计划来调节和控制;阶级差别、城乡差别、脑体劳动差别将消失;个人将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等等。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对西方经济学30年的顶礼膜拜中,似乎忽略了,或是没有兴趣,也可能没有能力读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资本论》,《资本论》鲜少被捧读,甚至于被束之高阁。但是《资本论》过时了吗?为什么在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引起世界性经济危机和衰退时,西方一些国家的政要和资本家不得不压制住内心的厌恶和恐惧捧读《资本论》呢?
在这本书有一个**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
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来小而丑的植物渐渐变成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和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群众。
问题是,植物是其中之一,而人不是。人类社会不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平等,但不可能遵循这种模式!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科学技术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加。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必须消费。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崩溃,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
资本论读后感 篇7
16国贸李思航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由郭大力翻译马克思的《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著述的伟大的科学巨著,是人类历史上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对国际工人运动斗争经验的总结。它的出版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终结,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短短一个寒假肯定不能真正的精读《资本论》,完全吸收其中的精华。
也肯定不能像张贤亮那样,在牛棚中用大半生的时间去读一本书,把《资本论》作为毕生的信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资本论》作为改变人类进程的书,确实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去不止一遍的领略其中马克思的智慧。但是,在我阅读这本书时,一句话,一段话读再多遍,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花了半个月,除了书中描述资本家对工人,特别是儿童、妇女的剥削的残酷感到愤怒外,应该说再没有其他任何感受,因而,在边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每个字都认识,为什么它被马克思组合在一起,就变得如此高深莫测,我想我还是需要更多的知识作为储备,才能更真切的去了解这本鸿篇巨制。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部伟大著作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而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最全面的科学论证。《资本论》第一卷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资本论》的出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件重要大事,它迎来了无产阶级的新的斗争历程。在这部书中,马克思通过大量事实,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揭穿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秘密”,暴露了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丑恶本质,也指出了工人阶级之所以极其贫困的原因。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了两种基本的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与马克思时代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形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特别是战后国家更依赖于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手段。但是资产阶级提高生产力,从而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不是为了工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增加对工人的剥削。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对抗性。
因此,马克思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原理批判了西尼耳的“工人应当感谢资本发展了生产力”。在这种生产关系下,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其自身价值的部分。剩余价值是一种剥削的成果。它是一种非劳动性收入,是由资本所有权和剥削获得的。
在这个问题上,这种剥削关系是阶级剥削关系,不能简单地适用于个人。从资本家个人来讲,他有劳动收入,但肯定包含着资本所有权的收益,凭借资本获得的收益,这就带有剥削。“剥削”是指单纯凭借资本所有权来占有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在雇佣劳动中,劳动者(工人)的一切劳动都表现为自己的劳动。他为资本家提供的自有劳动(剩余劳动)被掩盖在工资的面具下。在奴隶劳动中,所有的奴隶劳动都表现为奴隶主的劳动,即使是奴隶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手段,也表现为奴隶主的财产。在徭役劳动中,农民在一年中的一段时间内在自己的土地上为自己劳动,在另一段时间内在地主的土地上为地主劳动,即服徭役。
在雇佣劳动和奴隶劳动的过程中,劳动者为自己和他人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相结合的。区别只在于雇佣劳动的结果是劳动者自身的财富,而奴隶劳动的结果是奴隶主的财富。前者是隐蔽的剥削,后者是赤裸裸的剥削。在役劳动中,劳动者为自己和他人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
家用一定量的预付资本,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雇佣工人为资本家劳动,从而以工资的形式取得自己劳动的报酬,这一过程表面看起来是非常公平的,资本家和工人,分别作为劳动力的买方和卖方,平等的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平等的交易,资本家可以选择雇佣这个工人,也可以选择雇佣那个工人,工人可以选择受这个资本家雇佣,也可以选择受那个资本家雇佣。从表面上看,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完全符合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但是,在这表面之下,掩盖了事实的真相,那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它的价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
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是其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其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因此,在劳动(劳动力)的买卖这一特殊的商品交换过程中,拥有资本的一方,日益富裕,享受着社会进步的果实,而拥有劳动力的一方,日益贫穷,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一切历史必然性的悲剧皆落到了他们的头上。正如在奴隶劳动中,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一切血泪都是奴隶的血泪,买卖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平等交换,一开始没有问题。
然而,当交换的商品成为劳动的特殊商品时,这种变化就开始了。劳动的使用形成劳动,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可以与资本交换。(劳动本身不是价值,它不能与代表价值的资本交换。
)这里的欺骗性在于,工人天真的以为资本所购买是他的劳动,他得到资本所付的工资,他与资本间的交易就算完成、两者就扯平了,而实际上,工资所购买的,并不是他的劳动,而是他的劳动力,换句话说,只是他的劳动的一部分,即他的劳动力的维持费用。而他在自己的劳动力的维持费用之外所创造的价值,则无偿的为资本家所占有了。这仅仅是我翻阅了许多资料后才写出的,根本不能说是读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除此之外,我还阅读了《马克思传》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也更好的了解了马克思这个人,正如马克思所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读完这本书,我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如此贴近生活,如此真实。
马克思也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人了。和我们一样,他也有作人的正常需求,如吃喝、交通、恋人、亲友、爱情、亲情、友情;和我们一样,他也有作人的缺点,人格不完美,受感情限制等。人有优缺点,马克思同样不可避免。
他的生活是“奢逸”的(一旦他有了钱的话),不善于理财,对生活的安排显得没有条理,房间里杂乱、肮脏,充满烟草味。年轻时马克思酗酒、打斗,因此曾被学校关禁闭;作者甚至认为,因为耶拿大学比柏林大学级别低,比较容易拿到博士学位,加之又有熟人在那里,因此马克思在缺席的情况下被授予了博士学位。马克思不修边幅,外衣的纽扣时常扣错。
但这些还不足以否认马克思是一个伟人。马克思有着广泛的兴趣和惊人的记忆。他对文学、历史、经济、天文、地理、哲学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我特别钦佩马克思严谨的学术态度。他说,我们应该广泛阅读,收集和了解当前的研究材料和水平,然后开始写作。马克思在精神上是一个伟大的人,但在物质上却是一个贫乏而困惑的人。他经常典当他的家具,燕妮的嫁妆,甚至他的外套。
幸好,遇见了一位慷慨大方,又能够欣赏他才华的恩格斯。为了帮助马克思一家,恩格斯不得不在他不太喜欢的工厂工作。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真的足以吓唬世人,呼风唤雨,成为世界的楷模!
马克思在他的自白上有这么一些我认为应该单独列出来的:马克思说他对幸福的理解是“斗争”,他对不幸的理解是“屈服”,他喜欢的格言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他所喜爱德箴言是“怀疑一切”。他认为自己的特点是“目标始终如一”。
过去我们总是把马克思当成一个神,讳言他的弱点。事实上,他的思想和精神之光不会因为他作为一个物质人的真实性而被抹去。马克思仍然是一个伟人。
2000年英
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选出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时,马克思仍然高居榜首。2001年,英国评选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也居首位。这更显其伟大。
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人,他的著作也应该被我们去不止一次的细细品味,我们更应当去学***的种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2017年2 月16日
资本论读后感 篇8
正文字数:1349
自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波及全球,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的一个后果是,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里,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和本质,从**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说法,其实看过《资本论》之后,发现其中早已论述得很清楚:和以往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样,这次危机的根源还是生产相对过剩,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不足的矛盾。
如果我们只看美国,我们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是过度消费的结果。只要放眼全球就会发现全部真相。由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国际经济的大循环。
危机前的经济增长是由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中国的过度生产推动的,而美国的过度消费则是由未来消费信贷的透支支撑的,这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当美国的过度消费突然中断,中国制造业没有用户时,就表现为生产过剩。由此可见,无论资本主义如何发展,都逃不开马克思100多年前的远见卓识。
事实上,很少有人不知道资本。价值是这本书的主旨。通过目录来看,出现最多的词语是资本,最核心的概念是剩余价值,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其实资本论的脉络是很清晰的。 用一个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在这个系统的顶部是厚厚的树叶,覆盖着所有的阳光和新鲜空气,在树根上投射出无尽的阴影。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来小而丑的植物渐渐变成参天大树!
植物不能没有根和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群众。
问题是,植物是其中之一,而人不是。人类社会不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平等,但不可能遵循这种模式!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如果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和大规模杀伤性战争灾难,这个社会体系迟早会有自己的产品支撑起来!可怕的预言!而马克思给我们指明了出路。
“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在金融危机问题上,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和客观必然性。世界很多国家都提高了经济的国有化程度。例如,美国实际上已经通过国家股权的方式将几大金融机构和汽车巨头国有化。
但国有化不是我们想要的公有制,因为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没有改变。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资本,首先要改变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这才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治本之策。
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是乌托邦。今天我们通过《资本论》不仅是要加深对当前的经济危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为世界人民的根本幸福做贡献。
资本论读后感 篇9
读《资本论》有感
《资本论》马克思用他一生的心血而写成的一部科学巨著这部巨著很深刻地分析和展示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它武装了无产阶级,使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有了很强的理论性。另一方面,《资本论》彻底的批判了资本主义,它是以唯物史观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且,《资本论》从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主要有三卷。第一卷所说的是研究商品的生产;第二卷讲的是商品的流通,即资本的循环;第三卷所说的是资本所能在循环及商品交换的利润。而我在此想说的是《资本论》给我的启发。
在《资本论》中,不仅包括资本在流通领域的活动,也包括资本在生产和交换领域的活动。这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马克思的研究作为一个整体,是不能够简简单单割裂开来的。
一方面,其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资本”的运动性。并不能想当然的把一些东西当成资本。比如人力资本、知识资本,资本的概念中包含着运动,资本是能自行繁殖的价值,包含着建立在劳动作为雇佣劳动而存在的基础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是一个经过了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有包含循环过程的三种不同的形式。
但是,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没有知力资本的地位。同时,人力资本,如果人们不工作,就不会带来增值,它不是资本。
资本的循环式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连续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技术基础所决定的。因此,资本的各个部分不仅要依次经历流通过程,而且必须同时处于不同的流通过程阶段,否则就不会有连续的流动。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三种循环形式,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这三种循环的相互统一体现资本的运动性。通过上述分析,马克思对资本循环的内容作出了完整的规定即“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资本不仅是一个连续的循环过程,而且是一个重复的循环过程,即在一定时期内重复其循环的过程。“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叫做资本的周转。”为了确定资本周转的完整的概念,马克思分析了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因为二者在周转方式和周转时间上都是不同的。
通过对这两者的区别的分析,马克思最后得出了预付资本总周转的概念:“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而且,马克思研究了影响资本周转的各种因素,以及资本周转时间对于预付资本量和预付资本价值增殖程度的影响,揭示了剩余价值率向年剩余价值率的转化。
同时,马克思还考察了社会资本总量的再生产和循环。
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感叹马克思的天才。马克思正确地回答了劳动价值问题。
要理解劳动的价值,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交换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需的时间和劳动量决定的。马克思从商品出发,描述了价值。他认为商品的价值一方面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交换商品和平等交换其他需要的东西的筹码。
其次,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剩余价值。随着科技、劳动力和工具的发展,人们为了满足生活而制造商品,还有剩余的商品可以转化为货币。当货币积累到一定数量时,资本就形成了。资本是从劳动力、合作分工、工具的革新等等来的,他说增加剩余价值可以有两种方法,就是延长工作时间和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
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家的劳动时间已经规范化了,因此,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已经不适合了。但是,我们资本家可以提高工人的效率来提取他们的剩余价值。我们还可以利用工具创新、新的生产方式、管理组织形式、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