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的历史不仅被拍成了电影还有电视剧,我们通过这些影视作品都能都感受到我们志愿军的伟大精神与国家当时的不易。每每看到这些影片,就让人感慨万千。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了“《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一

  震惊,感动,悲痛,佩服……好多形容词立刻占据我的大脑,但这些词都不足以形容我当时的感受。

  我边看边将所有感受整合,终于找到一个最能表达我感受的:那就是震撼二字。

  ——震撼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1950年初的朝鲜战争时期,美韩“联军”一度占领了大半个朝鲜,严重威胁中国安全。在那么复杂的国际矛盾面前,伟大领袖毛泽东和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当机立断做出决定,派彭德怀亲率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进行抗美援朝。

  ——震撼战争的残酷!美军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他们有飞机、大炮、坦克、喷火枪,他们动辄轰隆隆的飞机从空中飞过,对中国军队不是偷袭就是轰炸,而中国只用火箭炮(这或许是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制造最精密的武器),普通机枪和步枪,更多的时候靠的完全就是战士们的血肉之躯来抵挡敌人的枪林弹雨。其实可怕的不止是美军精良的装备,而是那冷到骨子里的气候。原本我国军队的装备就不是很好,还要在大冬天战斗,又没有御寒的衣服导致人员大面积冻伤。如此严酷的环境下,志愿军也是拼尽全力完胜中央下达的命令。

  ——震撼将领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最难忘的是38军的梁军长刚开始因为一次错误的指挥,贻误了战机。当总司令彭德怀严厉批评他的时候,以取消38军的番号作为对他的惩罚。他一个七尺之躯的男子竟流着眼泪恳求彭德怀,对他个人怎么惩罚他都可以接受,即使毙了他也无所谓,但他恳求保留38军的番号。他的泪水中让人感到的是一个军人对党的忠诚和对他38军这个集体的热爱和信任。

  ——震撼战士们无比坚强的意志,比铁还坚,比钢还硬。在敌军飞机大炮的轰炸下,以单薄的血肉之躯去对抗,去攻破,去坚守。尤其是42军去攻克、坚守军事要地三所里的场景。那里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几度,因为命令,也因为军人的使命,他们在那里一直坚守了三天三夜,整个42军,像钉子一样钉在三所里,死守阵地。最后活着的寥寥无几,大部分战士都被冻死。他们被冰雪覆盖在三所里,有的还保留着与敌军最后的搏斗姿势,有的脸上都结了厚厚一层冰,有的眉毛上结上了各种冰雕和冰花。他们的形象被冰雪永远定格在三所里,定格在鸭绿江畔。

  ——震撼电影中那支啃着石子高喊死守“飞虎山”、“松骨峰”战士们的坚强信念,赚足观众眼泪的英雄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335团,他们在飞虎山阻击战中,缺粮少弹的情况下仍顽强坚守五个昼夜,粉碎了敌人“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狂妄企图;他们在松骨峰战斗中,夜奔一百四十里,以百人之力击退美军第2师,用血肉之躯抵挡住了“联合国军”的钢铁洪流,最终全连仅剩7名战士……这一切靠的就是他们坚强的信念。

  ——震撼志愿军战士们的舍己为人,英勇献身的精神!邱少云、黄继光,都是妇孺皆知的英雄人物。邱少云为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他趴在火苗中一动不动,用他的行为诠释了什么是献身精神。黄继光,他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枪眼的壮举,他是上甘岭战役中的模范英雄。像他们一样舍己为人,勇敢献身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只要人在阵地就在杨根思,扫雷组长张财书,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等,甚至还有无计其数的无名英雄,他们的英骨埋在雪下,野草中,埋在山沟里,埋在异国的土壤里。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42军、43军、56军、26军、27军中的每一位战士……,与如今的抗洪英雄部队、抗疫英雄部队、消防英雄部队的战士们于光影交叠间重遇,尽显中国军人的不忘初心与使命传承。

  致敬最可爱的人!向最可爱的人学习他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无怨无悔,无私奉献,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二

  《跨过鸭绿江》这是我在20xx年看的第一场电影,在是一场真实记录抗美援朝战争历史,那一个个真实的历史镜头、一个个抗美援朝老战士在镜头前的口述,不知不觉就将我们带入到那段发生在70年前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有抱炸药冲敌阵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腔堵枪眼的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纪律的邱少云……一个个革命烈士用鲜血与生命展现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抗美援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打出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也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世界和平和中国革命胜利的英雄的事迹永存,先辈意志犹在,革命精神不朽。守业更比创业难,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铺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新时代的党史工作者,我们要以史为鉴,更自强、自律、奋发有为,开创美好未来。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三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抗美援朝运动,展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以及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崇高风范,讴歌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战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战斗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怕难、不信邪,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危急又显砥柱中流。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有力的战争动员和正确的战争指导,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族人民举国同心支撑起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再一次显示了我们党无与伦比的领导力、组织力、动员力、决策力。“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伟大领袖曾经说过,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这里的关键是“组织起来了”,而这正是体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价值。

  “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这是抗美援朝中耳熟能详的《英雄赞歌》中的一句歌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们看到听到感受到最多的就是一个个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志愿军将士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在他们中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锻造出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中华民族的血性。

  回首70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绚怀英雄,更需要继承先辈遗志、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充满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不畏艰难困苦、锐意开拓进取、脚踏实地、务实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四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踏上抗美援朝战场,浴血奋战,英勇顽强,无数的志愿军英勇捐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抗美援朝战争,是伟大的战争、光荣的战争、胜利的战争、是永远值得纪念的战争!我们要铭记历史、学会感恩,关注抗美援朝老兵,是对民族苦难的铭记,对抗美援朝英雄的缅怀,对民族尊严的维护!

  每一位为祖国奋战过的人,都不会被遗忘!战争的硝烟已经淡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很难理解战争的残酷,老兵作为战争的亲历者、讲述者,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讲述战争岁月!不论是美国当年的武力威胁,还是今天的经济制裁,都不会让中国人屈服!善待这些为国征战的老兵,因为国家有难的时候,为国家流血牺牲的是军人!什么叫做英雄?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是人民的英雄。这些,我们的志愿军当之无愧!致敬英勇的抗美援朝老兵!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五

  看完后深感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心中充满了对志愿军将士们崇敬之情。它将我国领导集体的雄才伟略、中国人民的团结奋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们的赴汤蹈火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惨烈的战争场景进行了高度的还原。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触目惊心的画面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抗美援朝五名特级战斗英雄:拿着炸药包奋不顾身扑向敌人的特级英雄杨根思28岁;用血肉之躯堵枪眼的特级英雄黄继光21岁;在烈火中潜伏、一动不动的邱少云26岁;牺牲在美国人凝固汽油弹下的毛岸英28岁;上甘岭战役中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冲入敌群的孙占元27岁。

  五次激烈震撼人心的战役:坚守飞虎山、激战黄草岭、血战松骨峰、寒战长津湖、铁原阻击战、上甘岭战役。范天恩率335团以百人之力、血肉之躯死守松骨峰血战敌军五天五夜啃食子充饥的画面,宋时轮的第九兵团100多位志愿军战士在长津湖俯卧在-40℃的雪地上以生命化为英雄的“冰雕连”的画面……

  倘若将士们没有坚定的信念,钢铁般的意志,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精神仅凭借最开始的不在“联合国军”意料之内的突然性也是极其不容易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战争奇迹,他们用生命和鲜血点燃青春梦想、践行青春使命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

  其中仅有的前十几集里彭德怀总司令的人物塑造和剧情设计让我看得有点瞠目结舌。不知道对这一点的评判是否有共鸣的朋友。对于战争的用兵策略全部由邓华,洪大个子,解方来提出具体方案,而彭德怀总司令只是负责夸张情绪表演,遇到三十八军因各种原因梁兴初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一个劲的发脾气,还需要其他指挥员的哄劝,个人觉得这是这部剧的败笔之处。好在后期导演组及时更正了这一问题使得这部历史剧能够更好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六

  自央视热播《跨过鸭绿江》这部电视剧,我几乎每一集都在认真收看,并且是含着眼泪看完这部电视剧的,其中有感动、有心痛、更有对侵略者刻骨铭心的仇恨,有些场面我真的不忍直视,太惨烈了。

  影片再现了七十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那一幕幕真实震撼的惊心动魄场面,情景再现,把我们又带回了那枪林弹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在武器装备强我数倍的美军面前,我志愿军战士靠的是坚强的钢铁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的次进攻。

  长津湖一战打的异常惨烈,战士们冒着零下四十几度的严寒,并且,衣着单薄,忍着饥饿,为了坚守阵地,身卧在冰雪之中,最后成为一座座冰雕,此情此景令敌人见了都为之动容。

  在第六次战役,敌人动用了飞机、坦克、大炮,霎时间,空中,有敌军的飞机狂轰乱炸;陆地,敌人动用几十辆坦克,数百门大炮,向我阵地疯狂扫射,由于敌人的火力太猛烈,为我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造成诸多障碍,只有打掉敌人的火力点,我军方能展开对敌人强大的战略攻势,情急之下,黄继光同志冒着敌人炮火的威胁,毅然决然的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抢口,直至壮烈牺牲,用一腔热血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赢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上甘岭战役尤为激烈,敌人在坦克、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开始向我阵地发起攻势,面对数倍之敌,武器之精良的美军,我志愿军硬是靠不怕牺牲和敢打敢拼的精神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刺刀弯了,就用石头砸,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士们以勇猛无畏的精神迫使敌人节节败退。这就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他们以血肉之躯,挡住了敌人的钢铁洪流,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强大的敌人,把敌人打到了三八线之外并守住了三八线。

  在上甘岭战役中,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的是潜伏任务,敌人的一颗燃烧弹燃起了他身边的枯草,顿时熊熊烈火向他扑来,此时邱少云身边就有一条小河,只要他往河里稍稍滚动一下身体,火就会被很快熄灭,但是火一旦被熄灭,我军就会暴露目标,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大家的安危,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那一份坚守,邱少云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火舌吞噬了他年轻的生命。这一幕,我真有些不忍直视,内心极其难过,我的热泪在奔涌,我的心灵在震撼。我在想,他当时该有多痛啊!邱少云同志,他是以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代价,赢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层出不穷,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正是有了这些敢于牺牲,不畏强敌的和敢打敢拼的勇士们,才能极大的削弱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最后赢得这场战争的决定性的胜利,在毛主席亲自部署和彭德怀将军亲自指挥下,我们终于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结束了长达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美军不得不重新回到谈判桌前,再次开启谈判条约,并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美援朝战争,彰显了我军英勇顽强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这一战,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打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再一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帝国主义,妄想在东方海岸线上架几门大炮,就想侵占一个国家,征服一个民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和平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向往,然而,和平是千千万万个像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为什么战旗这样红,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我们珍视和平,热爱和平,当我们尽享和平之光时也绝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如今,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幸福安康,这一切,正如英烈们所愿,我们可以告慰那些长眠于地下的英烈们,你们可以安息了,我们会永远捍卫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之光。

  推荐阅读:

  狂飙观后感简短

  电影《热烈》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合集

  长安三万里电影观后感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

《龙猫》观后感合集8篇

龙猫观后感

宫崎骏《龙猫》观后感精选8篇

龙猫观后感

歌声观后感13篇

歌声观后感

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合集13篇)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1000字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

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精选8篇

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个人心得精选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心得

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模板6篇)

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的历史不仅被拍成了电影还有电视剧,我们通过这些影视作品都能都感受到我们志愿军的伟大精神与国家当时的不易。每每看到这些影片,就让人感慨万千。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了“《跨过鸭绿江》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一

  震惊,感动,悲痛,佩服……好多形容词立刻占据我的大脑,但这些词都不足以形容我当时的感受。

  我边看边将所有感受整合,终于找到一个最能表达我感受的:那就是震撼二字。

  ——震撼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1950年初的朝鲜战争时期,美韩“联军”一度占领了大半个朝鲜,严重威胁中国安全。在那么复杂的国际矛盾面前,伟大领袖毛泽东和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当机立断做出决定,派彭德怀亲率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进行抗美援朝。

  ——震撼战争的残酷!美军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他们有飞机、大炮、坦克、喷火枪,他们动辄轰隆隆的飞机从空中飞过,对中国军队不是偷袭就是轰炸,而中国只用火箭炮(这或许是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制造最精密的武器),普通机枪和步枪,更多的时候靠的完全就是战士们的血肉之躯来抵挡敌人的枪林弹雨。其实可怕的不止是美军精良的装备,而是那冷到骨子里的气候。原本我国军队的装备就不是很好,还要在大冬天战斗,又没有御寒的衣服导致人员大面积冻伤。如此严酷的环境下,志愿军也是拼尽全力完胜中央下达的命令。

  ——震撼将领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最难忘的是38军的梁军长刚开始因为一次错误的指挥,贻误了战机。当总司令彭德怀严厉批评他的时候,以取消38军的番号作为对他的惩罚。他一个七尺之躯的男子竟流着眼泪恳求彭德怀,对他个人怎么惩罚他都可以接受,即使毙了他也无所谓,但他恳求保留38军的番号。他的泪水中让人感到的是一个军人对党的忠诚和对他38军这个集体的热爱和信任。

  ——震撼战士们无比坚强的意志,比铁还坚,比钢还硬。在敌军飞机大炮的轰炸下,以单薄的血肉之躯去对抗,去攻破,去坚守。尤其是42军去攻克、坚守军事要地三所里的场景。那里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几度,因为命令,也因为军人的使命,他们在那里一直坚守了三天三夜,整个42军,像钉子一样钉在三所里,死守阵地。最后活着的寥寥无几,大部分战士都被冻死。他们被冰雪覆盖在三所里,有的还保留着与敌军最后的搏斗姿势,有的脸上都结了厚厚一层冰,有的眉毛上结上了各种冰雕和冰花。他们的形象被冰雪永远定格在三所里,定格在鸭绿江畔。

  ——震撼电影中那支啃着石子高喊死守“飞虎山”、“松骨峰”战士们的坚强信念,赚足观众眼泪的英雄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335团,他们在飞虎山阻击战中,缺粮少弹的情况下仍顽强坚守五个昼夜,粉碎了敌人“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狂妄企图;他们在松骨峰战斗中,夜奔一百四十里,以百人之力击退美军第2师,用血肉之躯抵挡住了“联合国军”的钢铁洪流,最终全连仅剩7名战士……这一切靠的就是他们坚强的信念。

  ——震撼志愿军战士们的舍己为人,英勇献身的精神!邱少云、黄继光,都是妇孺皆知的英雄人物。邱少云为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他趴在火苗中一动不动,用他的行为诠释了什么是献身精神。黄继光,他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枪眼的壮举,他是上甘岭战役中的模范英雄。像他们一样舍己为人,勇敢献身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只要人在阵地就在杨根思,扫雷组长张财书,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等,甚至还有无计其数的无名英雄,他们的英骨埋在雪下,野草中,埋在山沟里,埋在异国的土壤里。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42军、43军、56军、26军、27军中的每一位战士……,与如今的抗洪英雄部队、抗疫英雄部队、消防英雄部队的战士们于光影交叠间重遇,尽显中国军人的不忘初心与使命传承。

  致敬最可爱的人!向最可爱的人学习他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无怨无悔,无私奉献,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二

  《跨过鸭绿江》这是我在20xx年看的第一场电影,在是一场真实记录抗美援朝战争历史,那一个个真实的历史镜头、一个个抗美援朝老战士在镜头前的口述,不知不觉就将我们带入到那段发生在70年前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有抱炸药冲敌阵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腔堵枪眼的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纪律的邱少云……一个个革命烈士用鲜血与生命展现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抗美援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打出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也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世界和平和中国革命胜利的英雄的事迹永存,先辈意志犹在,革命精神不朽。守业更比创业难,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铺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新时代的党史工作者,我们要以史为鉴,更自强、自律、奋发有为,开创美好未来。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三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首次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抗美援朝运动,展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以及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崇高风范,讴歌了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为代表的志愿军指战员不畏强敌、英勇斗争的战斗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怕难、不信邪,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危急又显砥柱中流。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有力的战争动员和正确的战争指导,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族人民举国同心支撑起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再一次显示了我们党无与伦比的领导力、组织力、动员力、决策力。“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伟大领袖曾经说过,中国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这里的关键是“组织起来了”,而这正是体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价值。

  “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只手擎”,这是抗美援朝中耳熟能详的《英雄赞歌》中的一句歌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们看到听到感受到最多的就是一个个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志愿军将士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在他们中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锻造出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中华民族的血性。

  回首70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绚怀英雄,更需要继承先辈遗志、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充满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不畏艰难困苦、锐意开拓进取、脚踏实地、务实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四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踏上抗美援朝战场,浴血奋战,英勇顽强,无数的志愿军英勇捐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抗美援朝战争,是伟大的战争、光荣的战争、胜利的战争、是永远值得纪念的战争!我们要铭记历史、学会感恩,关注抗美援朝老兵,是对民族苦难的铭记,对抗美援朝英雄的缅怀,对民族尊严的维护!

  每一位为祖国奋战过的人,都不会被遗忘!战争的硝烟已经淡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很难理解战争的残酷,老兵作为战争的亲历者、讲述者,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讲述战争岁月!不论是美国当年的武力威胁,还是今天的经济制裁,都不会让中国人屈服!善待这些为国征战的老兵,因为国家有难的时候,为国家流血牺牲的是军人!什么叫做英雄?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是人民的英雄。这些,我们的志愿军当之无愧!致敬英勇的抗美援朝老兵!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五

  看完后深感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心中充满了对志愿军将士们崇敬之情。它将我国领导集体的雄才伟略、中国人民的团结奋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们的赴汤蹈火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惨烈的战争场景进行了高度的还原。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触目惊心的画面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抗美援朝五名特级战斗英雄:拿着炸药包奋不顾身扑向敌人的特级英雄杨根思28岁;用血肉之躯堵枪眼的特级英雄黄继光21岁;在烈火中潜伏、一动不动的邱少云26岁;牺牲在美国人凝固汽油弹下的毛岸英28岁;上甘岭战役中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冲入敌群的孙占元27岁。

  五次激烈震撼人心的战役:坚守飞虎山、激战黄草岭、血战松骨峰、寒战长津湖、铁原阻击战、上甘岭战役。范天恩率335团以百人之力、血肉之躯死守松骨峰血战敌军五天五夜啃食子充饥的画面,宋时轮的第九兵团100多位志愿军战士在长津湖俯卧在-40℃的雪地上以生命化为英雄的“冰雕连”的画面……

  倘若将士们没有坚定的信念,钢铁般的意志,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精神仅凭借最开始的不在“联合国军”意料之内的突然性也是极其不容易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战争奇迹,他们用生命和鲜血点燃青春梦想、践行青春使命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

  其中仅有的前十几集里彭德怀总司令的人物塑造和剧情设计让我看得有点瞠目结舌。不知道对这一点的评判是否有共鸣的朋友。对于战争的用兵策略全部由邓华,洪大个子,解方来提出具体方案,而彭德怀总司令只是负责夸张情绪表演,遇到三十八军因各种原因梁兴初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一个劲的发脾气,还需要其他指挥员的哄劝,个人觉得这是这部剧的败笔之处。好在后期导演组及时更正了这一问题使得这部历史剧能够更好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篇六

  自央视热播《跨过鸭绿江》这部电视剧,我几乎每一集都在认真收看,并且是含着眼泪看完这部电视剧的,其中有感动、有心痛、更有对侵略者刻骨铭心的仇恨,有些场面我真的不忍直视,太惨烈了。

  影片再现了七十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那一幕幕真实震撼的惊心动魄场面,情景再现,把我们又带回了那枪林弹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在武器装备强我数倍的美军面前,我志愿军战士靠的是坚强的钢铁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的次进攻。

  长津湖一战打的异常惨烈,战士们冒着零下四十几度的严寒,并且,衣着单薄,忍着饥饿,为了坚守阵地,身卧在冰雪之中,最后成为一座座冰雕,此情此景令敌人见了都为之动容。

  在第六次战役,敌人动用了飞机、坦克、大炮,霎时间,空中,有敌军的飞机狂轰乱炸;陆地,敌人动用几十辆坦克,数百门大炮,向我阵地疯狂扫射,由于敌人的火力太猛烈,为我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造成诸多障碍,只有打掉敌人的火力点,我军方能展开对敌人强大的战略攻势,情急之下,黄继光同志冒着敌人炮火的威胁,毅然决然的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抢口,直至壮烈牺牲,用一腔热血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赢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上甘岭战役尤为激烈,敌人在坦克、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开始向我阵地发起攻势,面对数倍之敌,武器之精良的美军,我志愿军硬是靠不怕牺牲和敢打敢拼的精神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刺刀弯了,就用石头砸,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士们以勇猛无畏的精神迫使敌人节节败退。这就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他们以血肉之躯,挡住了敌人的钢铁洪流,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强大的敌人,把敌人打到了三八线之外并守住了三八线。

  在上甘岭战役中,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的是潜伏任务,敌人的一颗燃烧弹燃起了他身边的枯草,顿时熊熊烈火向他扑来,此时邱少云身边就有一条小河,只要他往河里稍稍滚动一下身体,火就会被很快熄灭,但是火一旦被熄灭,我军就会暴露目标,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大家的安危,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那一份坚守,邱少云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火舌吞噬了他年轻的生命。这一幕,我真有些不忍直视,内心极其难过,我的热泪在奔涌,我的心灵在震撼。我在想,他当时该有多痛啊!邱少云同志,他是以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代价,赢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层出不穷,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正是有了这些敢于牺牲,不畏强敌的和敢打敢拼的勇士们,才能极大的削弱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最后赢得这场战争的决定性的胜利,在毛主席亲自部署和彭德怀将军亲自指挥下,我们终于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结束了长达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美军不得不重新回到谈判桌前,再次开启谈判条约,并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美援朝战争,彰显了我军英勇顽强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这一战,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打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再一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帝国主义,妄想在东方海岸线上架几门大炮,就想侵占一个国家,征服一个民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和平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向往,然而,和平是千千万万个像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为什么战旗这样红,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我们珍视和平,热爱和平,当我们尽享和平之光时也绝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如今,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幸福安康,这一切,正如英烈们所愿,我们可以告慰那些长眠于地下的英烈们,你们可以安息了,我们会永远捍卫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之光。

  推荐阅读:

  狂飙观后感简短

  电影《热烈》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合集

  长安三万里电影观后感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