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说过,教育的基础在于阅读。在阅读完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被其宏大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记录下书中的重点对于增强自己对书的理解非常有帮助。您是否了解如何撰写读后感呢?为了让您更加深入了解《河畔的金柳读后感》这部作品,我将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介绍。我希望我的见解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迪,请务必收藏以便日后参考!
河畔的金柳读后感 篇1
当熊孩子把《河畔的金柳》递给我时,骄傲地说,“娘,您知道这本书有多少字吗?没等我回答,便自问自答地说,我们老师太厉害了,写她娃写了40多万字,您能写这么多字不?”。我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能!
当我拿到这部沉甸甸的书时,正是熊孩子出现诸多问题时——叛逆、玩手机(QQ聊天、打游戏、玩抖音)、上课不认真听讲。当时,读了教育家尹建丽《自由的孩子最自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李镇西《做一个合格的家长》等教育书籍,也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便在专业人士的推荐下了买了几套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希望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继而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在孩子班主任金乾波的公众号里读到一篇文章,看到老师对其女儿的教育,隐隐觉得找到了答案,便在当当、亚马逊搜索,希望能买到一本,结果没有搜到,刚好遇到金老师因孩子的事情和我沟通时,我提到了这本书,金老师说这本书没有公开发行,只是送给女儿的成人礼,慷慨送了我一本,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说句实在话,这本书,我并没有从头开始看,而是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从我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在目录里挑选和孩子相关的问题来读,我读的第一篇文章是《手机事件》,第二篇《放手,还是放任?》,第三篇《一顿暴打》,第四篇《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就这样,对照着,从高中篇读到初中篇,再回到高中篇,最后小学篇,读着读着,便放不下了,利用周末两天,一口气读完。
《河畔的金柳》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冗长的说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从一个父亲的视角,记录了女儿金柳从出生到考上大学成长历程,其间点点滴滴的教育,却蕴含着意味深长的道理。
首先,金老师对女儿严厉的几近苛刻的教育。我没有想到,做为一名父亲,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竟“心狠”到在女儿5岁零4个月时,带女儿徒步6公里走到爷爷家;6岁带女儿爬翠华山;7岁带女儿爬上海拔比华山还高200多米的鹰嘴石(2600米);12岁带女儿历时6天(路途遭遇暴雨、日晒、落石、恶狗)从西安徒步到镇安。真的不能想象,也不可想象!更不可想象的是,温文尔雅的老师,不!——父亲,也会在孩子学习懈怠、学习习惯不好、撒谎时暴打女儿,以示惩戒。但是,当读者看到自律、善良、执着的金柳时,方知严厉的教育是值得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远古时代都知道的道理(从出土的《伏羲女娲图》里伏羲女娲手持锯和规寓意规矩)。
反思自已的教育,不该妥协时妥协,不该严厉时严厉!心情好时,错误也可一笔带过,心情不好时,小毛病也成为大问题,等等诸多不良的教育,终于造就了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其次,金老师对女儿超越母爱的付出。先不说金老师是一位男士,且是一个工作极端忙碌的'男士,然而他每天在结束繁忙的工作之后,还要给女儿做饭,给女儿把每一科所有错题输入电脑(错题多的时候要输3个小时),要给女儿听写单词,检查语文背诵,还要陪伴女儿运动,(书中写到:刚到西安时,工作异常辛苦,每天回到家都精疲力竭,累得一动都不想动,可是孩子还要吃饭,常常在沙发上躺5分钟,便爬起来做饭,做家务,之后还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给孩子做错题集)他对女儿的付出,是我这个作母亲的都不敢比,反观自已,除了照顾好孩子衣食住行外,在学习上并没有帮助多少,更别说帮孩子找学习方法、整理错题集。(虽然我也知道,整理错题集的重要性,从小学一年级就知道,然而,给孩子说了几次,孩子没做,小学时有时间便替孩子做一阵子,工作忙时,便没了下文,所以到现在孩子也没有主动纠正错题的行为,更没有养成及时纠正错题的习惯,究其原因,是家长没有做到位)。
第三,金老师多年的教育积淀。在《善待老师的惩罚》里,金老师写道“当孩子受到老师惩罚时,自然心痛不已。但是换个角度,也许会现老师惩罚的合理性,如果再因势利导,就会把老师的惩罚作用发挥到最大,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仔细想想,孩子在学校里因为写错了字或是做错一道题,被老师惩罚写10遍时,自已是不是抱怨过,觉得这么简单一个字,或是一道题让孩子写这么遍,纯粹是浪费时间。实际孩子在经历过被罚的事情后,这个字或是这道题孩子是不是记住了?且很久都不会忘记?记住抱怨无助于孩子改掉坏习惯,却无形中也让孩子学到了抱怨。
在孩子注重外表时,金老师写道:“内不足则矜于外。一个人内心空虚,才依靠外在的物质来遮掩自已的自卑。内心的强大,源于强大的实力,而强大的实力源于不懈地努力。而你,陷入了一个‘自卑——迷惘——虚度——更加自卑’的圈子。”孩子如此,成人也如此。我们对于孩子的注重外表,除了干巴巴的说教外,没有具体的做法,当然孩子也不听,更别说其到什么样的效果。
还有致女儿金柳的四封信《谈勤奋》《谈理想》《谈惜时》《谈交友》,没有空洞的大道理,只是就事论事,督促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在《谈勤奋》里写道:“你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不甘于平庸的生活,但没有行动的理想只能是空想。”是呀,现在的孩子,理想只是停留在口头,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努力,理想才能变成现实。
在《谈理想》里:看到金柳因玩手机导致学习退步时,金老师写道“相信孩子吧,说不定哪天会突然顿悟,爆发出无穷的力量,然后学习成绩‘蹭噌’地上涨。你和我都抱着这种幻想,度过了初二,又度过了初三的前几个月。现在看来,这些都是自我麻痹,须知没有付出是不会有收获的。”相信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天天把时间浪费在手机上时,抱有这种幻想的家长不在少数,我知道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家长,都快高三了,熊孩子还不知道学习,家长就希望熊孩子突然顿悟,可是,高二过去了,高三暑假已过去快半了,熊孩子还是天天抱着手机上网、打游戏,丝毫没有顿悟的迹象。真的不能再任孩子这样下去,否则真的是废了!看来在没有其他智慧的教育方式下,对待天天像少爷一样捧在手心里的熊孩子,真的需要敲打敲打了!
虽然在书籍的开头,金老师说“体罚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但没有体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它是必不可少的”、“体罚是最无能的教育方式,但也是最后的一种教育方式,就像国家的军队、警察和监狱一样,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想一想,的确如此,对于孩子,当说教其不到应有的作用时,是不是该警示?是不是该让他明白自已的错误?
第四,十二年如一日的给女儿做错题集。《河畔的金柳》最打动我的是金老师十二年如一日的给女儿做错题集,这需要多大的自制力,自律性才能做到。不要说孩子不听话,不要说孩子不努力,更不要说孩子不整理错题集。金老师为了给孩子省出时间读课外书,省出来时间锻炼身体,省出来时间背单词,背古诗,他在书里写道:“每天晚上,我把她前一天的语数外作业中出错的题目,制成卡片,在周五与周六晚分两次做完;利用周末时间,每周至少写两篇文章;每周把语文中的生字词听写一遍,英语的单词听写一遍;利用外出散步的时间,把语文课本上的古诗文(不管老师要求背诵与否,古诗文都要背诵)以级其他诵篇目和英语课文背诵一遍。”试问几个家长能做到,能十二年如一日的做到?所以我们的孩子出现问题,绝对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但不否认,也有一些在学习上特别自觉的孩子,不需要家长这样做,但对大部分有惰性的孩子来说,必须得这样做,方能成效。
现在的教育书籍如汗牛充栋,良莠不齐,这本没有公开出版的书,却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不但打开了我的心结,让我知道了我的家庭教育失败在了哪里?这是一本比较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南。
河畔的金柳读后感 篇2
《河畔的金柳》读后感
《河畔的金柳》是一篇极具感染力的散文。它集中展示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交融,深刻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通过作者精湛的文笔和描绘,在读者心灵深处引起强烈的共鸣。
文中的金柳是一道恬静而美丽的风景,安详地栖息在河畔旁的土地上。金柳的枝条含苞待放,风起叶舞满树枝,仿佛在跟河水相互交融中创造出悠然而宁静的美感。黄色的花瓣在阳光下泛着光华,显得十分迷人。作者将金柳的美丽形貌描绘得惟妙惟肖,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江畔之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韵与灵秀。
正是因为这种天然的美丽,赋予了人们想象的无限空间,引发了文中的诗情画意。在此种情感的引领下,读者随着作者开始了一次祖国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的探究之旅,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场景。在这里,文化的交汇与融合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历史的重量汇聚成了一种壮丽的景观。
图景一幅又一幅,历史的卷轴也因此缓缓展开。从古代的湖北楚地到现代的武汉水城,作者用清新淡雅的笔触呈现出另一种跨越时空的视角,展现了人类对于这片土地的千百年流淌的眷恋和爱。
其实,在作者眼中,这棵金柳并非单单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一种情感,一种共同的文化记忆。通过这篇散文,我们也感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力量,受到了它所带来的感染和鼓舞。每当我们看到金柳的时候,不禁会想起这些历史和文化,也许会心生敬畏和爱意,体认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总之,读完《河畔的金柳》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高超,被这种美境所吸引、所感染。这篇文章深深地感染了人们,也提醒着我们,应该去爱惜身边的自然,因为自然美景离我们并不遥远,它蕴含着无限的力量,用它的恩赐让我们变得更加美好。
河畔的金柳读后感 篇3
《河畔的金柳》这篇诗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白居易以丰富的情感和诙谐的风格,地道地表现了唐代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本文将从标题入手,详细论述这篇诗歌让人产生的感受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首先,文章的标题就很具有诗意。河畔的金柳,这一组合让我们浮想联翩。河畔,是指静谧的河岸,在这里草木葱茏,生机盎然,自然风光具有强烈的美感;而金柳,则是诗人对那些苍翠缀满的柳树进行了形容。金,象征着光明和生命力,代表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寓意。柳则是绿色生命的代表,静看之下柳叶柔软,如垂丝;风吹之时,柳枝轻颤,如舞蹈。白居易在这里巧妙地联接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把金柳与自然和谐融合。
作为一位唐代文化的代表,白居易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可忽视。这首诗句“逐臣飞絮轻于烟,思君堕泪滴空衫”怀念离别的恋人,句句都把人的感情描绘得入微。可以看出,白居易在诗歌中对自然和人性的表现非常关键,因为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自然世界有一种特殊的信仰和热爱,在诗歌中人文精神和天地相生的自然灵感完美融合,从而产生了这一致人喜爱、引人思考的佳作。
其次,我们可以从文学语言的角度分析文章的美好之处。在这篇诗歌中,白居易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使文章有了生动的画面感,抒发了强烈的情感。在文学的世界里,比喻是最古老和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之一。诗人使用这种表现手法,不但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也使人们能够理解和感受情感的深度。
此外,白居易在诗歌中运用句式的变化,改变了句子的长度和韵律,使文章更加富有韵味,增加了美感。节奏方面也变化多样,有时是缓慢的,体现诗人对美景的细致品味,有时则是苍劲有力,反映了对理想和人性的热情和追求,更加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最后,在诗歌中的表现出强烈的思想内涵。白居易的《河畔的金柳》诗歌不仅可以看作是对唐代三百年的文化走向和人性追求的一个总结,也可以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在这篇诗歌中,白居易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美”的追求,它是一种灵魂上的触动,是一种美好的抱负。他看到了世界的美,换句话说,就是世界的和谐与一切应当走向的方向。白居易的诗歌中也充满了对思想、人性和社会变迁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其时代价值和历史厚重。
总之,《河畔的金柳》是一篇令人回味的诗歌,白居易的作品在文化、审美与情感等诸多方面都表达得非常优雅。这首诗反映了白居易个人的品性和对人性观的追求,又把人生的追求与大自然的美好联结在一起。这一互通的过程,也是一种美好的精神象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种精神追求都值得我们去追索,去实践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