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丰富的世界里,我们在一部作品中深深联系起来了,很多优秀的想法就是在观看的时候产生的。 电影的主题让我深思,我想以观后感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观后感是一个提高我们文学素养的好途径。如何写出让人一看就懂的作品名观后感呢?希望这篇“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让您感到满意,这篇文章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欢迎大家深入了解和借鉴!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1
“在心里手牵手,我们不怕跨越风雨中,谢谢你的坚守,扛起明天每一个等候。你的手,托起了生命。你用爱,心和心就是一座城……”每次听到《我们不怕》这首歌曲时,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影片《中国医生》的画面。
画面一:不顾险阻接病人
难以忘记电影中张院长说的那句话:“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句话振奋人心而又承担着风险与责任。此次疫情中,张定宇院长就是如此,他顶着压力,披荆斩棘、不顾险阻,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张院长患有渐冻症,可能再过几年就会变成植物人,但他为保国泰民安仍然冲在一线,不计个人利益。像张院长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钟南山、陈薇院士是如此,不计其数的医护人员更是如此。
画面二:大声喝令维秩序
疫情当下,人们惊恐不安,纷纷冲进医院,攻击医生、抢夺医用品、抢占床位。医院中的安宁被打破了,到处都充斥着哭喊声、制止声、喘息声与器械破碎声……医院中混乱不堪,一片狼藉。在这危急关头,文医生站在最高处,举起喇叭大声喝令道:“你们都不想活了吗?”人们顿时停止躁动,都哑口无言。随后,文医生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想活,我们都想救。请大家有序排队登记!”一声令下,人们开始有序排队登记。
在我的印象中,医生都是无私的、和蔼可亲的。可此时此刻,她仿佛一位奋勇杀敌的将军,临危不乱、有序指挥,让我不禁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画面三:容貌不美心更美
休息室中,他们摘下面罩后面目全非,那憔悴的神情,那布满血丝的眼睛,那粗糙的手掌,那疲倦不堪的身躯……这时,我不禁发问:“曾经那个爱打扮的美少女都去哪了?”在影片中,我又看见他们吃泡面充饥的情景;有家不能回,想念家人了只能晚上打电话急匆匆说上几句的情景;床铺全部让给病人,医生们只能睡在医院的各个角落里的情景……但却是他们这群逆行者挽救了一个个生命,也是他们在茫茫黑暗中挺身而出,递给我们一盏灯,送来一束光,带给我们一丝丝温暖。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
在疫情突发的时候,我们的中国医生坚守医疗岗位,用自己的肩膀担负起了责任,将自己的生命堵在了死神与病人之间。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怕”,才有我们今天的“不怕”!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2
今天,我和妈妈去万达电影院看了暑假期间的第一部电影,名字叫《中国医生》。电影讲述的新冠病毒在武汉肆虐,武汉本地的医生联合全国各地援助他们共同抗击疫情的内容。虽然这些内容,我们早在新闻联播上看到过,但当被拍成电影后,所有的过程让我们看起来还是非常惊心动魄的。因为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当时所有紧张刺激的场景,比如超负荷的用电,导致医院里正在救治病人时突然停电,医护人员由于长期佩戴口罩,脸上已经完全“毁容”,病房里声嘶力竭地惧怕死亡的叫喊,拿不出具体治疗方案时,医生们沮丧而痛苦的神情……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之际,武汉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而焦点的中心地带,就是武汉金银潭医院。这里是中国抗疫之战最早打响的地方,也是电影《中国医生》聚焦的“抗疫主战场”。电影中,张涵予饰演的张竞予院长,听妈妈说他在现实中的身份是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袁泉饰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听妈妈介绍说真实的人物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他们都是英雄人物,为抗击疫情舍小家,为大家,无私无畏地奉献。
在影片中,有一个角色让我感触最深,那便是由易烊千玺主演的青年医生杨小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传染病,略显青涩的他,并不愿意进入ICU,因为进去就意味着接触比较严重的病患,他无助地缩在墙角,内心十分挣扎。可是,最终他战胜了自己。
从无法克服内心恐惧,到一名能够独立处理困难的医生,他快速成长着,而支撑他走下去的,是一名医生身上肩负着的“救死扶伤”的使命。你看,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普通人,换上一身衣服,战胜内心的恐惧,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用己之力、全力以赴奋战在人民做需要他们的地方罢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站在了最前方。妈妈曾给我看过她的学生写的抗疫作文,我觉得里面的一句话写得真好,那句话说“基辛格博士曾经说中国人总是被那些勇敢的人物保护得很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全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电影结束后,我发觉还有很多人没有离开,他们的眼角闪着泪光,依然默默地看着荧幕,好像要以这种方式向这些英雄的人物致敬。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3
记忆里是那些意气风发的少年,穿上白色防护服战袍,戴上一层层的口罩和手套。奔赴战场,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个个不畏艰险、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感动着我们,全国各地的医疗团队驰援湖北、全部冲在第一线让人为之动容。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电影里的剧情让我为之动容,在疫情居家期间,我们能从互联网上知道的他们的艰辛,可能仅仅不到一半。现实生活中,那些少女少男用青春去拼命奋斗,救死扶伤;一层层口罩的勒痕毁去了他们美丽的脸庞,在一层层防护服掩护下被汗水湿透的身体;在过年期间不能回家对亲人的思念、担忧与懊悔;一次又一次送走医治无效的病人,他们一次又一次面对去世病人的尸体,尊重却又不甘的鞠躬;面对生离死别却又无能为力的泪水,面对去世病人家属脆弱无力的眼泪与包含愤怒的责问……这种心理与生理上的挑战甚至是摧残,又岂能是寥寥“艰辛”可以概括的?
正如同观看前辈们的革命英雄事迹一样,我们以后人的角度俯瞰历史,已经知道了结局而感叹他们的伟大,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白衣天使们与革命前辈一样,是不能预知结局的,他们明知不一定能迎来胜利,却固执的忠于职守,才是真正可歌可泣的伟大。
电影里最让我震撼的人物就是张竞予医生,明明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却依旧精神饱满,面对其他护士嘲笑他的腿走路姿势,他丝毫不气馁。身患渐冻症,身体将一天不如一天,慢慢走向终点,可是他却依旧报有乐观的心态,冷静沉着的指挥大家抢救病人,那一句不怕担责任的壮语:“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有多么振奋人心、那一句询问别的医院“还有空床位吗?”以便收治自己病重的爱人,就有多么的无助心痛。正是有无数这样在疫情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社会才从最初的慌乱、互相埋怨到现在的互相帮助、共度难关。正是因为这种信念我们才取得了今天的胜利。
那些“90后”、“00后”的少年,披上战袍,奔赴战场。在疫情肆虐的时代,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与青春谱写了又一代属于中国的奇迹与辉煌!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4
电影《中国医生》中钟南山院士没有出现,影片中因此也就没有出现相关的扮演者。
电影《中国医生》,是一部优秀的影片,作品真实地还原了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场景,令人深受感动。在观影过程中,无数次被影片中真实的情节所打动,令人泪目。这是一部令人动容的作品,影片真实地还原了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场景。本片以武汉医护人员为原型,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援鄂的医疗队的人物原型,真实地展现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艰苦抗疫的史诗级感人画面。该片是由袁泉、张涵予领衔主演的。
本片主要特点,就是突出了”真实“,真实展现了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影片从整个场景,道具,以及情节内容,完全是真实地一比一地还原了武汉抗击疫情的情景。描述了来自全国的白衣逆行者们,在这场艰巨的战役中,纷纷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危,舍小家而为大家,争分夺秒、忘我地奋战在抗疫的最前线,为了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而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这部电影也得到了钟南山院士的中肯赞扬,他深情地说“我看完这部影片非常激动,我特别欣赏影片的真实性,非常真实地再现了在武汉早期的情况,我们遇到困难,床位的紧张和病人的情绪。我感受到非常地真实,能从中悟出很多东西。”
这部影片中的人物角色,虽然名字是虚构,但是完全取自现实中真实的抗击疫情的医护者们,来自真实的医护英雄们原型。没有这些白衣逆行者们负重奋斗,我们的岁月静好是他们用生命坚强守护和奉献换来的,真诚向他们致敬。
这部电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真实的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影片饱含深情,诠释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众志成城,彰显我们伟大的中国力量。此生无悔入华夏,为我们是中华民族一员而骄傲自豪。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5
电影《中国医生》作为建党百年大庆的献礼巨制,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全景式记录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再现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抗疫故事。
昨晚的《中国医生》感动了无数人,这是一部致敬抗疫医务人员的影片,更是一部表现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精神的影片。2020年在疫情突发的时候,我们的中国医生坚守医疗岗位,时刻充满力量,从死神手中夺回无数条鲜活的生命,他们不是神,却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生命,不顾危险,将自己的生命堵在了死神与病人之间。有谁记得他们也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但在国家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舍弃了自己的小家庭,义无反顾的投身到这场战斗中去,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观影途中,我们无数次热泪盈眶,他们虽然在工作中有不公平,不被理解的时候,但是他们依然不忘初心,不曾放弃自己的信仰,依然无私的奉献自己。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的差距还很大,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今后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无愧于这身白色战袍。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6
有时主流舆论会习惯性地赞美医生、拔高医生,而非以一个普通职业去看待医生、以普通人去看待医生,这在不知不觉间会影响一部分公众对医生的认知和期待:他们认为医生就该牺牲自我,认为医生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治愈疾病。
因此,有些人去看病时,是带着一种消费心理的:我花钱看病了,你就得负责把病给我治好;我把人活着送过来了,人没了就是你医术不精、是你把人给治死了,你就得负责……很多医闹事件的发生都源于此:患者认为自己花了那么多钱,医生却没帮自己把病治好。
但患者错解了几个事实:
一,医术的进步往往是技术的进步,就像朱良付说的,相比于医生,科技才是治病的最大力量;
二,再安全的手术,都可能存在风险,这是概率问题,医生无法承诺百分百安全;三,这世上还有太多不治之症,以现在的医学技术仍无法攻克。
归结起来就是一个认知:医生并不是万能的。医生会尽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但家属也得有最坏的打算。
《中国医生》让我们看到医生面对疾病的无力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孙自敏,谈起她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在1990年,做过我们科15年的白血病回顾性分析,做了以后让人家很凄惨,所有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剩一个病人,最后那个病人还是不在了,就整个全军覆灭。也就是我们这么多医生工作了15年,等于白干了,你没让一个病人活下来。所以我当时不想当血液科医生了……医生再苦,它支持我们的是什么呢,就是成就感,但是我们没有任何成就感,病人都死了,你讲我们天天在做什么……”
《中国医生》有这么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为它罕见地为公众呈现了医生在面对疾病的脆弱和无力。我们太习惯于“最后一刻营救”的神医传奇了,可事实上,医院里经常有这样无力的故事,医生经常要承认自己面对疾病的无力。
这丝毫不会损耗医生的职业光芒,相反,医生这个职业让人尊敬,就在于医生哪怕时常被无力感击中,他们仍选择直面疾病,与之战斗。就像有人说的,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医生万能,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
气馁归气馁,孙自敏还是迎难而上,她立志要攻克白血病。自2000年起,孙自敏带领她的团队进行非血缘脐带血移植,终于攻克了脐带血移植中植入率的难题,目前她所在的科室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脐带血移植中心,给许多白血病患者带去了希望。
电影中国医生观后感20
由刘伟强执导,刘伟强、李锦文共同监制的'抗疫题材电影《中国医生》,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易烊千玺、欧豪、周也、冯文娟、宋佳在片中饰演的角色悉数亮相,展现出生动的抗疫一线众生相。
电影《中国医生》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同时兼顾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火神山医院、各方舱医院等单位,以武汉医务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有人说不应该称为《中国医生》,而应该改为《中国医护》,毕竟驰援武汉的大部分是护士,假如不叫《中国医生》,叫啥名字合适呢?不过影片讲述的是医生的护士。
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当一群人站在了最前方,大众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但是记住了他们的故事,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中国医生。
张涵予作为主创人员之一,饰演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竞予,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为原型。
袁泉饰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冯文娟饰演麻醉科主任辛未,宋佳饰演妇产科主任黄佳慧,在一线并肩作战。三人作为抗疫一线的女性代表,目光坚毅而冷静,展现出女性独有的温柔而强大的气场。
朱亚文饰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医生陶峻、李晨饰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吴晨光、易烊千玺饰演的住院医生杨小羊,在不同的岗位上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眼神传递出紧张但绝不退缩的勇敢与坚定。
欧豪饰演的外卖小哥金仔以及周也饰演的孕妇小文,作为疫情当中的普通人,朴素而动人的眼神让人担心他们命运的同时,也敬佩他们身处疫情暴风眼但依然坚强不懈努力活下去的勇气。
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忆影片,众所周知,新冠一开始是未知的,但在高传染率下,院长依旧呼吁大家自愿参加,四字弟弟一开始的胆怯与迷茫,真实。到后来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也不幸感染,最后得以康复。源源不断的病人,诊疗室里一床难求,袁泉坚毅的眼神令人折服。总有人会抱怨会放弃,可也有人为了使命去坚持。一开始心高气傲的陶骏,也慢慢变得食人间烟火。
影片中的抢救治疗镜头都较为专业,会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在《中国医生》的片场有一个人的权力比导演还大。他就是《中国医生》的医学顾问,武汉同济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冉晓。
为了完美呈现影片,《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从剧本的修改、演员的培训、美术置景的设计等方方面面的前期筹备,都要经过一线抗疫医生的专业把关。
导演刘伟强给了冉晓一个很大的权力,只要他发现影片拍摄的过程中出现医学错误,那他就可以随时喊停,修正后再重拍。
其中有一场戏,是金银潭医院遭遇停电,照明电路突然中断,ICU短暂陷入了混乱。在导演原本的设想里,他希望能通过停电制造出一个更强烈的戏剧冲突:不仅照明电路要停,甚至所有设备仪器也都停电,然后医务人员手动去摇呼吸机、透析仪等等,让它们运转,之后接上病人的病情恶化。但冉晓立马告诉导演,一定不能这样拍。因为如今ICU病房的仪器设备都有后备电源,一旦停电,后备电源至少可以维持半个小时的运转,照明的电可以没有,但仪器一定不会停。
正是因为有着冉晓这样负责的医学顾问,《中国医生》的成品后才会专业到让钟南山和张文宏都挑不出毛病。
从观后的感觉上,我们会发现,看完《中国医生》后,有一种筋疲力尽的感觉。因为整部影片都在燃烧你的情绪。这个影片能让你哭,从片头哭到片尾,从一开始的伤心和无奈,到最后的激动和自豪。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于盛世,不经战乱。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7
那天晚上,我们做了一个突然的决定,去看场电影——还记得上次我和爸妈一起去看电影已是过年的时候。自从上了高中,我们都越来越忙,忙得忘了自己,忘了身边的人。我们好像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远,没能慢一点,等等自己的灵魂。这次看电影大概也算一次小小的安闲与救赎吧。
电影一开始,感动也开始了。也许我的泪点太低了,竟让我的鼻子有些酸累。尽管早已知道疫情大难当前,国人惶惶,医者仁心,可当我真的看到那一幕——“我愿意!”一个又一个毅然站起的人——我的眼睛忽地升起了一团雾。我扭头看向妈妈,她的热泪早已盈满眼眶。
一幕幕画面放映着,我的心为之触动,我的手紧紧地攥着衣角,按捺着随着电影情节愈发焦虑的心,直到这一幕出现:孕妇小文危在旦夕,腹中孩子的去留成了最大的问题。“不管怎样,疫情总会过去,日子还要过下去。”文婷医生坚定地站在院长办公室,道出了这句令我大为震撼也是安慰的话。
手术室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小文的腹部被手术刀剜开了一道大口,婴儿就要从那里出来。所有人屏息凝神地看着,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的第一例分娩手术终于宣告成功了。
最能打动我的,是手术后,吴医生的那通电话:“老婆,当妈妈真的很不容易,你辛苦了。”我震惊地转头看向妈妈,她眼中盈满的泪忽地就落下了。
是啊,到现在我才明白,妈妈有多不容易,十月怀胎不是嘴上说说,她受的苦是我现在无法理解和感受的。正如雨果所说:“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妈妈给我的爱流露在心尖,一点一点温润了我。我看着她头顶那几根扎眼的白发,我的泪再也不能抑制地汹涌而下。
回想我读过的诗词,我想表达太多的母爱——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是最劳苦的母亲: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这是最宽容的母亲: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这是最慈爱的母亲: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这是最隐忍的母亲: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这是最无私的母亲。
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我的母亲是我心里的光。电影结束了,而我的心却多了一层酸涩。正当心绪还有所沉浸时,我的手忽地被牵住,是妈妈。我们并肩走着,我这才发现我已经这么大了,妈妈也能靠在我的肩头。我们就这样走着,默契是最好的理解。
医者仁心,多有慈悲;爱在心尖,尽皆感念。我知道,人生这条路很长,但我并不孤单。曾经,妈妈陪我长大;未来,我陪妈妈到老。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8
今天我们看了一个刚上映的影片《中国医生》。听妈妈说,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医生给这部影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人们都不知道有新冠病毒的存在时,直到在金银潭医院发现有几个一样奇怪病例后发生的一些让人悲恨交加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主角张院长在这期间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医院的床位,防护服,氧气瓶不够;专家到来时却因为停电;妻子的病情加重……这些事让他本来平静的心变得急躁不安,可是他一步步的走了过来,从黑暗走向光明守护住了亲人。
文医生在这部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她永远走在一线的战场上,在开会的时候,她决定不和朝思暮想的女儿一起过年,却奋斗在一线。在医院中帮助了年轻的一家人:外卖小哥金仔,小文和他们在疫情期间刚出生的女儿乐乐,让他们在死亡的边缘走了一圈,又回来了。还有他默默奉献的小卖部的老大爷,他也向文医生问过有没有床位,最后在家中去世,这时文医生才有空听老大爷发的语音,直到最后老大爷还不忘叮嘱她去拿快递,这是多么乐于助人的老大爷啊!在去世前还不忘让她拿快递。
最后中国打赢了疫情战,我们的国家是多么伟大,在影片中有一位外国医生,当他来到武汉时,惊恐的问:“你们是怎么让他们在家里的?”这就是我们的中国。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篇9
我们在过年,而每个省市的“白衣天使”却在过关。他们不顾家人反对,逆向而行,冲在抗病毒路上的最前锋!
这个本该普天同庆,锣鼓喧天的春节,却因为冠状病毒的到来发生了意外。人们不能出去游玩,不能赏花灯,猜灯谜,欣赏民俗表演。还有许多人不能阖家团圆,要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守阵地,他们这些人就是在这个春节中最美的逆行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们坚守阵地,冲锋在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用行动守护着万灯火。当情报响起,他们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放弃了体假,放弃了安逸,放弃了团圆,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与病魔对抗。因为,他们是不怕困难,不惧挑战、不畏艰险的,最可爱的战士。
全国各地数不清的医护人员纷纷挺身而出!
钟南山已经84岁了!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当下,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它",但他却在第一时间乘坐高铁冲往它防疫第一线。
它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托起信心与希望,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战斗在它医院的医护人员,被口罩磨破了脸颊,汗水温透了他们的衣服,每天只睡2个小时,为了节省防护服,连水也不敢喝,怕水滴到衣服上,在接受采访时嗓子都哑了,这让亿万人感动,也让亿万人心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所有为防控病情而努力的人都是负重前行的人。请接受我真诚的感谢与崇高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