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笛读后感4篇

2023-06-30 10:45:20 木笛读后感

  本篇最新的“木笛读后感”已经为大家精选完毕,出国留学网小编有耐心的对文本进行筛选,希望大家喜欢。阅读图书可以让我们接触到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可以进入高尚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如果正确地应用读后感,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吸收新知识。

木笛读后感【篇1】

  读了《木笛》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 ,朱丹的爱国情怀,他那辽远,深邃,让人停止呼吸的木笛声,让人潸然泪下······

  雪夜来得这么突然,是在为“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在啜泣。那哀伤的木笛声是谁发自内心的吹奏?是一个普通的青年——朱丹。南京的乐团招演员,朱丹在考试时,因为在12月13日不能吹奏欢乐的乐曲而和光明的前途擦肩而过了,大师在听到了朱丹如天籁般的木笛声时立刻改变了主意。

  我把这首《中国心》送给朱丹.朱丹也许停止了生命的心跳但是他另一颗爱国之心一直在跳动!有一个伟人曾经说过:“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爱国!”12月13日一个让中国人永生难忘,刻骨铭心的一天,记载了中国人血的记忆!正在随风而去的记忆!中国人血的记忆!我们要把它挽留住!只有记住仇恨才会激励自己,让自己不断创新,不断地努力前进!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爱国主义者郑成功先生。公元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先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福建厦门出发;经过了八个月的激战,终于让宝岛台湾回归祖国了!

  你听见了吗?你自己的中国心正在跳动着呢!

木笛读后感【篇2】

  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规划着旅行,希望寄情于山水间,也曾以一种惨不忍睹的方式去行走,又似乎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我们一人抱了一个瓜,沿河堤滚下去,那伙计心太实,抱了一个小的,没熟。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经历,或已是谈过或见过的例子很多了,所以才使你那样的想。无怨的奔赴?

  朱丹完全可以为了参加乐团而演奏欢乐的曲子,没有任何人知道。可他并没有演奏,他肯定知道拒绝会使他失去机会,甚至会与机会永远失之交臂。他,没有,没有演奏欢乐乐曲,因为他的血液、身体里,流淌着爱国的血液,跳动着爱国的脉搏!这个爱国青年,虽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能记住这一天,不忘国耻,就是做了一件不小的事。有谁能在这天为那些死去的同胞吹一首悲伤的曲子,难道这不足以表达一位青年的爱国之情吗?就在这一天,五万七千余人被日军杀死在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六个星期,杀人方式更是惨不忍睹:剖腹、枪杀、活埋......想起来就毛骨悚然,所谓规模之大,杀人之多,是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他一位普通青年还记着,在这天有多少生命丧生。祖国啊,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你的骄傲我们永远铭记着,你的屈辱,我们又怎能忘记?“祖国在心中”,简简单单六个字,道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正是因为一颗中国心,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正是因为一颗爱国之心,每一个中华儿女见到迎风飘扬的红旗都会热血沸腾,壮志激昂;正是因为一颗爱国之心,每一个中国人听到同胞被杀害,谁不会悲哀,谁不会愤怒。地上掉了一分钱,不在乎它的价值多少,最重要的是上面有我们的国徽。我们生活在中国,有国才有家,“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说得很好,要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朱丹那样,有一颗火热的仁爱之心,这样我们的国家就会一天一天地强大。

木笛读后感【篇3】

  74年前的今天,南京城内,满是日本人诡诈的脸;满是到处扫荡的机枪6满是带着血光的刀……今天是12月13日。

  赵恺的《木笛》就发生在这一个悲哀的时刻,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1937年的这一天,日军撬开了南京的大门,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读了《木笛》这一篇文章,我陷入了沉思……

  主人公朱丹是一名有为青年,他在国家与个人面前,毫不犹豫选择了国家。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强烈的爱国情意啊!我们也应该有这精神――爱国之情。国家重于个人利益。如果你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还吹奏欢乐的乐曲,那样,你还配做一个中国人吗?

  我赞扬那群孩子,他们不怕严寒,坚持来悼念死去的南京人民。文章中写到:“仿佛一片幼松林”。是啊!这就是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他们手里闪烁的红烛,就是他们的那一颗爱国心啊!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做一个坚强不屈。热爱祖国的中国人。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奋发图强,好好学习,为祖国创建更美好的明天!

  我也敬仰那位外国音乐大师。他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是他却尊重中国,尊重我们中国的人民。他能够理解我们国家人民的爱国情怀。

  在风雪中如泣如诉的木笛声,分明是一颗炙热的爱国心!

木笛读后感【篇4】

  细读了《木笛》这篇文章,总觉得文章里的主角——朱丹真是好样的。

  在一年冬天,朱丹在面试木笛,主考官要求他演奏一首欢快的乐曲,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他知道今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主考官挥挥手,朱丹鞠了个躬,便回去了,来到遇难同胞纪念碑旁,他看见,有很多孩子,拿着红烛,在朱丹的演奏下,孩子们深深默哀。

  朱丹情愿放弃自身的美好前程,也不忘记旧中国所受的屈辱。这一切,都被一位外国音乐大师看见了,他被感动了,而朱丹被录取了。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事例:发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位消防员在倒塌的房屋里,救出了一个人,那个人出来后对消防员说屋子里还有几个人,消防员听后,转身又跑了进去救人,这个时候,余震不断,房屋随时可能再倒塌。另一位消防员走过来把他拖住:“你不要再挖掘了,这房子随时可能发生坍塌,快走吧!”而那位消防员却跪在地上说:“求求你,让我多救几个人吧!”说完,他抓紧时间赶快挖呀,挖呀……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

  像朱丹、消防员这样的事迹,都表现了他们的爱国之情。其实,爱国很简单,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记住你是中国人!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木笛读后感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鸿门宴读后感14篇

鸿门宴读后感

风吹许愿树读后感实用

风吹许愿树读后感

金锁记读后感精品

金锁记读后感

韩寒青春的读后感模板

韩寒青春的读后感

《羚羊木雕》读后感如何写系列

《羚羊木雕》读后感

桃花心木读后感8篇

桃花心木读后感

读《木笛》有感6篇

读《木笛》有感

冰河读后感4篇

冰河读后感

穷人读后感4篇

穷人读后感

背书读后感4篇

背书读后感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本篇最新的“木笛读后感”已经为大家精选完毕,出国留学网小编有耐心的对文本进行筛选,希望大家喜欢。阅读图书可以让我们接触到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可以进入高尚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如果正确地应用读后感,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吸收新知识。

木笛读后感【篇1】

  读了《木笛》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 ,朱丹的爱国情怀,他那辽远,深邃,让人停止呼吸的木笛声,让人潸然泪下······

  雪夜来得这么突然,是在为“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在啜泣。那哀伤的木笛声是谁发自内心的吹奏?是一个普通的青年——朱丹。南京的乐团招演员,朱丹在考试时,因为在12月13日不能吹奏欢乐的乐曲而和光明的前途擦肩而过了,大师在听到了朱丹如天籁般的木笛声时立刻改变了主意。

  我把这首《中国心》送给朱丹.朱丹也许停止了生命的心跳但是他另一颗爱国之心一直在跳动!有一个伟人曾经说过:“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爱国!”12月13日一个让中国人永生难忘,刻骨铭心的一天,记载了中国人血的记忆!正在随风而去的记忆!中国人血的记忆!我们要把它挽留住!只有记住仇恨才会激励自己,让自己不断创新,不断地努力前进!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爱国主义者郑成功先生。公元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先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福建厦门出发;经过了八个月的激战,终于让宝岛台湾回归祖国了!

  你听见了吗?你自己的中国心正在跳动着呢!

木笛读后感【篇2】

  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规划着旅行,希望寄情于山水间,也曾以一种惨不忍睹的方式去行走,又似乎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我们一人抱了一个瓜,沿河堤滚下去,那伙计心太实,抱了一个小的,没熟。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经历,或已是谈过或见过的例子很多了,所以才使你那样的想。无怨的奔赴?

  朱丹完全可以为了参加乐团而演奏欢乐的曲子,没有任何人知道。可他并没有演奏,他肯定知道拒绝会使他失去机会,甚至会与机会永远失之交臂。他,没有,没有演奏欢乐乐曲,因为他的血液、身体里,流淌着爱国的血液,跳动着爱国的脉搏!这个爱国青年,虽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能记住这一天,不忘国耻,就是做了一件不小的事。有谁能在这天为那些死去的同胞吹一首悲伤的曲子,难道这不足以表达一位青年的爱国之情吗?就在这一天,五万七千余人被日军杀死在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六个星期,杀人方式更是惨不忍睹:剖腹、枪杀、活埋......想起来就毛骨悚然,所谓规模之大,杀人之多,是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他一位普通青年还记着,在这天有多少生命丧生。祖国啊,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你的骄傲我们永远铭记着,你的屈辱,我们又怎能忘记?“祖国在心中”,简简单单六个字,道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正是因为一颗中国心,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正是因为一颗爱国之心,每一个中华儿女见到迎风飘扬的红旗都会热血沸腾,壮志激昂;正是因为一颗爱国之心,每一个中国人听到同胞被杀害,谁不会悲哀,谁不会愤怒。地上掉了一分钱,不在乎它的价值多少,最重要的是上面有我们的国徽。我们生活在中国,有国才有家,“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说得很好,要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朱丹那样,有一颗火热的仁爱之心,这样我们的国家就会一天一天地强大。

木笛读后感【篇3】

  74年前的今天,南京城内,满是日本人诡诈的脸;满是到处扫荡的机枪6满是带着血光的刀……今天是12月13日。

  赵恺的《木笛》就发生在这一个悲哀的时刻,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1937年的这一天,日军撬开了南京的大门,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读了《木笛》这一篇文章,我陷入了沉思……

  主人公朱丹是一名有为青年,他在国家与个人面前,毫不犹豫选择了国家。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强烈的爱国情意啊!我们也应该有这精神――爱国之情。国家重于个人利益。如果你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还吹奏欢乐的乐曲,那样,你还配做一个中国人吗?

  我赞扬那群孩子,他们不怕严寒,坚持来悼念死去的南京人民。文章中写到:“仿佛一片幼松林”。是啊!这就是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他们手里闪烁的红烛,就是他们的那一颗爱国心啊!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做一个坚强不屈。热爱祖国的中国人。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奋发图强,好好学习,为祖国创建更美好的明天!

  我也敬仰那位外国音乐大师。他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是他却尊重中国,尊重我们中国的人民。他能够理解我们国家人民的爱国情怀。

  在风雪中如泣如诉的木笛声,分明是一颗炙热的爱国心!

木笛读后感【篇4】

  细读了《木笛》这篇文章,总觉得文章里的主角——朱丹真是好样的。

  在一年冬天,朱丹在面试木笛,主考官要求他演奏一首欢快的乐曲,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他知道今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主考官挥挥手,朱丹鞠了个躬,便回去了,来到遇难同胞纪念碑旁,他看见,有很多孩子,拿着红烛,在朱丹的演奏下,孩子们深深默哀。

  朱丹情愿放弃自身的美好前程,也不忘记旧中国所受的屈辱。这一切,都被一位外国音乐大师看见了,他被感动了,而朱丹被录取了。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事例:发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位消防员在倒塌的房屋里,救出了一个人,那个人出来后对消防员说屋子里还有几个人,消防员听后,转身又跑了进去救人,这个时候,余震不断,房屋随时可能再倒塌。另一位消防员走过来把他拖住:“你不要再挖掘了,这房子随时可能发生坍塌,快走吧!”而那位消防员却跪在地上说:“求求你,让我多救几个人吧!”说完,他抓紧时间赶快挖呀,挖呀……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

  像朱丹、消防员这样的事迹,都表现了他们的爱国之情。其实,爱国很简单,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记住你是中国人!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