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是一种良好的消费习惯,把钱花在刀刃上,不要买没有价值的东西。很多人看到作文题目时想不出怎么写,一篇好的作文可以感染人们,打动人们,你知道一篇节俭的高中生作文是怎么写的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一)
节俭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个人涵养,是一种文明的传承、美德的延续,是亘古不变的永恒时尚。因为富足,我们有权享受生活,但我们无权废弃和浪费有价值的物质、资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否则,是一种罪过。能变废为宝、节支创收、挖潜资源是智者所为;铺张浪费、挥金如土、今朝有酒今朝醉乃愚人之举。
节俭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可观而必要的储蓄。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我们国家,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13亿人就能节约1300万,一年就能节约大约50亿;每人每天节省一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32。5吨粮食,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省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81250天,可吃222年;如果每人节约一度电,就可以节约5亿多元人民币;每人节约一滴水,13亿人就可节约126吨。我们不仅是一个大国,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表明我们还是一个穷国:我们有着3000多万失学儿童,26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1100多万低保对象和上亿流动民工,尽管我国大部分人算得上丰衣足食,但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浪费点点滴滴,因为还有很多人需要救助。
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对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我们何不让此举成为一种习惯利己利人呢!事情看起来虽小,却体现着一份挚诚的责任心和令人尊崇的内在品格。我国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每件事都浪费一点儿,长期如此,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人口多底子薄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因此我们办一切事情都必须节俭当头。
“国以俭得之,以奢失之”,节俭对于国家大有利弊,与个人得失也休戚相关。“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诸葛孔明“以俭养德”传为佳话;清代徐荣说:“街头庙脚褴褛身,半是当年奢靡人。”节俭使人安乐幸福,奢侈使人没有退路。贫穷需要节俭,富裕不忘节俭,“当用则万金不惜,不当用则一文不费。”才是适宜消费之道。节俭是兴家立业之本,不仅有其经济意义,更有其道德意义。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二)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更是一切美德之源。清末中兴之臣曾国藩曾经说过:“勤俭自持,可以处乐,可以俭约”,“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士农工商,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翻开厚重的华夏历史,由勤俭而成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文王成了圣人还亲自上朝,日影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常坐以待旦。仲山甫昼夜从不懈怠,事无巨细,勤到这种程度。陶侃综理密微,就是竹头木屑都储于有用之物。范仲淹划粥为食发奋攻读,粗茶淡饭砺大志,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穷奢极欲导致身死国灭的教训亦是数见不鲜。夏桀、商纣亡于奢靡无度,荒淫暴虐;秦始皇兴建阿房宫豪华盖世,终为楚人一炬;隋炀帝沉迷于灯红酒绿,不理朝政,落的个身首异地;唐明皇沉醉于享受美色,而至安史之乱,是盛唐趋衰。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就逐渐抛弃了勤俭的秉性。由节俭到挥金如土,从粗茶淡饭到山珍海味,有的人甚至为了显示自己的气派,在菜肴里点缀金箔,以增加其含金量,另人咋舌。更有甚者,他们拿俸禄、吃皇粮,却不为人们办事。
今天,我们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不知道大家是否由衷的感到过自豪,因为我们国家日渐强大,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可是,我们又曾思考过,这相对优越性的生活由何而来。旧中国水深火热,人民民不聊生,在那样动荡不堪的年代,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智慧和血肉才换来我们今天的这一片欣欣向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怎么敢忘记,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又岂能抛弃?
可是,举手投足之间,浪费却又是我们的惯常之举,面对食堂里面我们一碗又一碗倒去的白米饭,我们可曾有过一丝的怜惜,面对寝室里流过的自来水,我们可曾有过一丝自责。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没有经历过饥寒交迫的苦楚,因而不知道珍惜和节约的可贵,随即把浪费当作无所谓。可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却还有许多人正在饱受饥饿的煎熬、在死亡线上挣扎啊。
我们学习勤俭节约,是在学习一种道德品质,学习一种人格力量,也是为失败做保险,因为任何一个人,一旦奢侈浪费,必然败家或自取灭亡。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俭朴,用冷静的眼光,着眼于我们的一生。深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三)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在现在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在现在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有许多的历史人物都以勤俭来修身,他们不仅在国家事业上勤劳,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如尧特别关心民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是自己的过错。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正是由于尧在事业上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成为一位圣贤。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也把节俭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以节俭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他在生活上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有一年,他被贬黄州,俸禄减少,这给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渡过困境,它不仅辞退了身边所有的仆人,而且自己更加节俭,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详细的开支计划,把所有的收入和手边的钱都集中起来,然后将这些钱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这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度过了难关。“君子以俭德辟难”,苏东坡就是这样做的。
奢侈浪费小到足以破坏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大到足以灭亡一个无比强盛的国家。自古就有许多帝王在刚开始创业时,以勤俭修身,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但后来他们逐渐放弃了勤俭而一味的追求安逸享乐,结果招致了自己的灭亡。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每天在宫廷上用重金请人表演,演得好,用重金封赏,并且整天大肆兴建乐宫,乐队,造成黄金流失,最终导致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中国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还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很难。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的。它强调要自觉保持节俭,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商纣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制。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能力。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教训,大肆的奢侈浪费。我国就形成了一种通病——“节俭冷漠症”。身边的小事就足见这种病态的严重。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得开灯,洗手间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电脑永远处在待机状态,简直是“不知节俭何滋味”。据上海能源管理部门统计,按平均每户家庭有15瓦特的耗电量计算,上海480万户家庭在白天高峰时就增加了2.5万千瓦左右的用电负荷;一台电脑的待机能耗30瓦,如果上海15万机关干部下班后都不关掉电脑电源,仅此一项,就将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电负荷,倘若加上企事单位的的电脑待机浪费,数字十分惊人。如果这样浪费下去,有多少能源将被这样白白的浪费掉。为国家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长此下去,即使我国再强盛,恐怕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忘于奢靡。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阶段,所以都很勤俭节约。但是对于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历史所昭示的真理。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从俭,不糜费财物,认识我们崇尚的美德。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四)
在水箱中放砖头,按中国人的说法算是十足的"小家子气"。然而,丰田公司正是靠这"小家子气"发"家"致富,走向成功的。这种巨富不忘节俭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
时下,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如春风化雨,使一部分企业和个人走上了富裕大道。但富裕之后,人们是否都像丰田公司那样"富了不忘节俭"呢?我曾多次路见躺在路上的一元硬币,但熙来攘往的行人连眨一下眼睛都不愿意,任凭脚踏车碾。"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童谣已成绝唱。这里有个真实的例子。某地有一造纸厂,原是个较为景气的小厂。但自从来了个颇具"开拓"精神的厂长之后,该厂很快破了产。原因正是铺张奢侈。三天一小宴,七天一大宴,厂长出差一趟深圳,回来报销万元。"回扣"落进私人腰包,肥了个人,损了众人。长此以往,这样的企业怎不败落?最终,工人只能拿基本工资的30%,回家待业。时下操办红白喜事的规模,愈演愈烈,不请上几十桌,不花上几千几万的,绝不会收兵。
实事求是的说,我们并不富裕,不少地区仍笼罩着贫困的阴影,可是,有些地方,越是贫困越奢侈铺张。据《文摘周刊》载:x县是贫困县之一,国家每年拨给2000万元的扶贫款,中国人民银行还提供好几百万元的优惠贷款。在这个人口不到27万的山区县,仅扶贫款就年人均75元以上。可就是这个县,它去年的财政支出比人口50万的邻县还多200万元。人们在该县政府会议室里看到的情景也令人吃惊:地面铺着猩红色豪华地毯,茶几上摆着全套高档玻璃钢茶具,紧靠高级贴墙纸排着一溜高级沙发,还摆有塑料花。这里根本找不出一点贫困的影子,倒反让丰田公司自惭形秽。贫困,仍念念追求奢侈,这是一种悲哀。想想丰田精神,看看今日自己,不知有何感想?
俭朴,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800年前,司马光以亲切的笔调写下了《训俭示康》,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靡为荣"。方志敏身为将军,经手的款项以百万计,但他的财产却是几件破汗衫和破袜子。敬爱的总理规定自己的主食要吃三分之一的粗食,一双布鞋底磨穿了三次,还要缝起再穿,牙刷只剩下一半毛,还继续使用,连用的毛巾也补上补钉。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正是这无数事实,证明了"俭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美德;正是无数人的经历,赋予了它丰富而深刻的意义。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如果想有所为,就绝不能竭尽心力去装点自己的生活,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而必须以勤俭朴素作为自己道德的准则,并且身体力行。而奢侈往往是一条绳索,只要被它束缚,就很难再迈步向前。当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在发生着变革,消费观念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现象,但我们也绝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我们说节俭,并不是在当今仍推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而是要从前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好比燕衔泥。"只有时时不忘"节俭",社会主义这个"家"才能日益兴旺发达。当然,今天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们还没有富,要讲节俭。倘有一天,我们富了,也更应该多节俭,这就是丰田公司的"小家子气"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五)
xx说:“生产好似摇钱树,节俭犹如聚宝盆。”的确,自从读了《劳动最美》这本书后,我更深刻地领会了节俭的含义。
美国知名品牌的大公司——沃尔玛,它的成功源于它的高效益和平时的“俭”与“阔”。沃尔玛的“俭”是从一张纸做起的,打字复印的纸都是废物利用,打印在废报告的背面。沃尔玛也有“阔气”的时候,摆“阔”主要体现在兴办公益事业上,它的“小气鬼”老总曾向美国的五所大学捐出数亿美元。人们说,沃尔玛赢在“吝啬”上。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这是徐特立的《粉笔诗》。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有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看到这里,我有些惭愧了。我老是喜欢浪费,一张纸什么也没写就扔了,只因为纸皱了;每天洗脸刷牙时老喜欢把水龙头开着,让水哗哗地流着,只因为开关麻烦;每天早上我会趁妈妈不注意把苹果和核桃吃两口后就偷偷扔掉,只因为不想吃;每天晚上一回到家,我就会把家里的灯都开着,只因为我害怕。对于浪费,我似乎都能找到理由。可是经历了一件事后,我的观点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有一次我骑自行车的时候不小心把裤子刮破了,看着膝盖上破开了嘴的裤子,我很懊恼,回到家,我立马脱下准备扔进垃圾桶,妈妈看见了拦住我说:“好好的裤子你干嘛要扔了?”我理直气壮地说:“妈妈,裤子破了个洞还怎么穿?当然要扔掉呀!”妈妈翻看着裤子说:“一个洞就不能穿了吗?这么好的裤子扔了太可惜了,把洞补补就好了。”我撅着小嘴委屈地说:“那多丑呀!打死我也不穿。”妈妈看看我,皱了皱眉,突然她一拍脑门,高兴地说:“你忘了你老妈是美术老师啦,看我给你变个魔术,保准把裤子变得像新裤子一样,而且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你穿不穿?”只见妈妈找出布,用剪刀剪一个圆形,垫在破洞下用针线缝好。我疑惑地望着妈妈,就这样?补得好难看。就见妈妈又找出丙烯颜料和画笔在补的洞上细心地描画着什么,我好奇地探过脑袋去,裤子上也能画画?真稀奇。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一只可爱的龙猫就出现在了裤子上。哇,我惊叹地望着妈妈,不等妈妈放下笔我就抢过裤子说:“妈妈,明天上学我要穿这条裤子。”妈妈会心地笑了。这条别具一格的裤子陪伴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春天。
从那以后,在我即将有浪费的念头滋生时,我便会想起妈妈的那个补丁。它让我明白了——节俭真是一个聚宝盆,能让我们贫瘠的土壤盛开财富的花朵,能让我们肥沃的田野收获智慧的果实。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六)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杂志社举行“打造节约型社会”有奖征文活动,应征的稿件堆积如山。作者中不乏专家、名者,也有很多真知灼见。但出人意料的是,特等奖却由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获得。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把征文稿件打印在正反两面纸上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想有一些人会对此感到不屑吧,那是因为他们对奢侈浪费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我们时常看到,有些人只不过是洗洗手,却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时常看见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风扇还在呼呼作响;时常目睹美酒佳肴摆了一桌,顷刻间却成为垃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试问,当节俭被放入史册,当浪费成为了时尚,我们不该感到悲哀吗?
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还清晰的记得,从嘉兴南胡的破旧船只到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从力挽狂澜的遵义城头到运筹帷幄的陕北窑洞,从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决战到黎明前的歌乐山,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怎能让奢侈浪费凌驾于节约朴素之上呢?
节约是一种财富,是那镶嵌在如宝石的美德上最朴素的东西。我们不曾忘记,明朝清官海瑞用“公以生为明,俭以养其廉”为勉励;我们也还记得,周那件破了又补,补了又穿的睡衣;我们也曾听说过,德国前科尔毫不犹豫地舔掉盘子里剩余的汤水。这是节约的感召,节约的力作,节约的呼唤!
今天,时代呼唤精神动力,民族需要精神空间。但“加快建设节约性社会”不是一句普通的口号,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积累;它需要让每一份资源都得到合理利用;它需要我们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国虽说是一个资源总量丰富的大国,但就人均占有量而言,我国却是一个穷国,而且能源的浪费现象还在持续不断,难道真的要让子孙后代去讨残羹冷炙吗?树立节约意识,提倡节约,迫在眉睫。
怎能忘,节约飞扬传四海,辉煌永驻;榜样辈出笑华夏,前景更佳。当看到水龙头里的水哗哗直流时,你主动伸手拧紧;当离开教室看到未关的电灯时,你顺手关上;当别人让你使用一次性筷子时,你毅然拒绝。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做起,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让节俭蔚然成风。
朋友们,节约的星星之火已在校园燃起,节约的圣洁之花已在祖国大地绽放,节约的理念已在你我心中。行动起来吧,叩问心灵,崇尚节约,奏响节约的主旋律,开创华夏的新篇章!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七)
你们听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吗?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箅是在富裕的今天,我们也不能铺张浪费!
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国家主席毛泽东所有衣服中竟没有一件不打补丁的;敬爱的周总理的睡衣穿了几十年,破了就补,补了又补,直到烂了,没法再补,就把整个背部换掉也不肯买件新的;无产阶级战士雷锋,脸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舍不得丢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便是为了替国家省下建设的资金!
有的同学会说,那时国家底子薄,所以需要勤俭,现在人们富裕了,应该享受一下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的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解放前好多了,但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仍然需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同学就有铺张浪费的坏习惯,他们专挑高档、的文具相互攀比、炫耀,没有一两次便又扔掉了。据汕头都市报的调查报告,汕头市的小学生参加夏令营游览北京,有些人一天仅买饮料便花了50块,而组织单位准备的凉茶却无人问津。如此的大方,如此的铺张浪费,将来会怎样呢?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
勤俭节约是现实的需要,我们青少年更需要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为了家业的兴旺,国家强盛,我们必须培养勤劳、俭朴的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明天,我们的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国勤俭败由奢”,丢掉节俭的美德,贪图享受,妄想不劳而获,这种人是没有前途的。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勤劳节俭光荣,懒惰奢侈可耻的观念,即使在人民生活富裕的今天,也要继承勤劳节俭的美德,艰苦奋斗,争做合格的小公民!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八)
勤俭节约一词,家喻户晓。可虽然人人都知道,但不是容易做不到的。
勤俭节约常常会被人所忽略——特别是我们这些在糖水里泡大的人。我们往往认为这是一件小事,别人不去做我也不去做。其实是错的。我们是这个地球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就该保护我们的家。
你知道吗?现在的地球地下淡水资源并不丰富,很多地区和国家水资源紧缺,今年,我国的云南又一次干旱,土地干裂,人们没有水喝,没有水用,可伤心啦!我们看到这样的情景,是不是该节约用水呀?公共厕所里经常看到有人洗完手以后不关自来水龙头,也没有人去管,导致水一直淌,一直淌。我们不能这样做,不管在哪里,只要看到水龙头在滴水,我们就应该把它关紧。在家里呢,我们可以把洗完脸的水用桶接住冲马桶。我们还可以用淘米水洗碗,不仅节约水,又可以去除碗上的油渍,这样就可以少用洗涤剂,既节约也很环保。
节约是无限制的,不仅仅是节约用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节约,如节约用电,无需开灯就不开,开了灯要随手关。我们还要少买玩具,少吃零食,少买新衣服,省下每一分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
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约是美德。勤俭节约,从我做起。请让我们用勤俭节约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九)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地球资源逐日减少。
我们先说说节约用水吧。如果现在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是啊,地球上虽然有很多江海,可是,都不能直接饮用,只有小部分的一些淡水,才能饮用,所以我们要珍惜地球给的这些淡水,绝对不能浪费。现在地球妈妈中的水已经日益减少了。大家是不是都在想用什么样的方法节约用水呢?这里我教给大家一些节水的小常识。一、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二、洗衣服的脏水可以冲厕所,干净的水可以用来拖地。三、不要将喷头的水自始至终地开着。四、清洗蔬菜时,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进行清洗,尽量放入到盛水容器中,并调整清洗顺序。
节约用电。省一分钟电,多一分钟电。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全国多省电煤库存告急,电力供应趋紧。为维护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家强力号召节约用电。节电小窍门:一、合理使用灯光照明。自然光线充足时,尽量不开灯;人员较少时,尽量少开灯。努力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现象。二、合理使用空调、电扇。使用空调时,应关闭门窗,自觉将温度设定在26℃以上。限电期间自觉按要求关闭空调。避免无人时空调、电扇空转。尽量开窗使用自然风降温。三、计算机、饮水机、电视机、热水器等耗电设备不用时要随时切断电源,减少待机耗电。四、大型、高耗电设备的使用要尽量避开用电高峰,限电期间自觉停运。五、积极推广使用节能灯具、节能电器、节能设备。
节约粮食。在学校食堂里,你是否扔过只吃了几口的包子?你又是否倒过只吃了几口的饭菜?每天看到食堂里满桶的剩饭你是否有所震撼与心痛?在学校食堂里,你是否扔过只吃了几口的包子?你又是否倒过只吃了几口的饭菜?每天看到食堂里满桶的剩饭你是否有所震撼与心痛?在我们扔掉粮食的时候,不仅扔掉了农民伯伯赋予汗水和心血的粒粒真情,更是灾区人民一份朴实而热切的渴望,是中国未来一份微小却珍贵的资源!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往上数几辈,咱都是农民的儿子、孙子┉┉对此,我提出倡议:一、打饭要适量,吃多少打多少,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二、不偏食,不挑食。三、积极监督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的现象。四、吃饭时不说话,不把饭菜掉在饭桌或地上。五、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成宣传浪费粮食的可怕后果。同学们,让我们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十)
节约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读了《俭以养德》这篇文章让我了解了许多:直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家里还是经常穿补丁的衣服。是他家中贫穷吗?不是,他是领导人;是他不爱新衣服吗?不是,谁不爱美丽。如果,一个人过惯了节俭和艰苦的生活,那么就不会有迈不过去的坎,度不过的难关。据有关人员统计:毛主席的一双布鞋补了22次,一套军装补丁有76块,睡衣则有67块。毛主席能有补丁一身的光耀形象,是因为他补丁之多,实数罕见哪。毛主席的内衣内裤上更是五彩斑斓,有赤色、橙色、黄色、红色、青色、蓝色、紫色……与标准的老百姓一样“笑破不笑补”,只要不露肉,不透风就行。
这位伟人,有着一生用不完的美筵,正是因为他的节俭。冯玉祥将军教育儿子冯洪国也是如此:“儿啊,你要脱下军装、皮鞋到牛栅里去熏一下,闻一闻牛屎味,才会知道五谷香。古人说:奢能灭志,俭以养德。你虽然还不曾管事,谈不上奢华,但以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险的!”这蕴含着深刻道理的话“一板子”把冯洪国打醒了。他脱下了军装、皮鞋,换上了青年的便衣,穿上了粗布鞋。事情是这样的,冯洪国日本留学回国后,看望多年不见的老父亲,当父亲看到儿子身着西装脚蹬皮鞋,浑身散发着浓浓的香水味,便这样地教育自己的儿子。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补丁、牛棚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看到的是优越的生活环境,一到夜晚,万盏灯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厦顿时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犹如星光闪耀的银河;再加上射灯如探照灯似的来回晃动,而在这闪耀着的美丽背后,又有谁看到了浪费的影子。的确,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就应该有这样的享受。于是,节约也随之被人们抛在了脑后。
这天中午,我经过学校的小店,里面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啊!同学们进来时迫不及待,出来时满载而归,我尝点你的薯条,你吃点我的鸡腿,真是不亦乐乎。我在班级里简单地做了一个调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没有(因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虽然我去小店的次数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为了买学习用品的占四分之一;肚子饿买吃的占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二的是为了解谗,看到别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学是拿零食当午饭,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几天班级里还掀起了一股风,看谁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宁,明天我就要换上安踏,有人还嘲笑同学穿假。哎,我真想告诉大家,勤俭才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不是攀比与浪费啊!
在班会课上,我和老师商量把《俭以养德》这篇文章推荐给同学们,老师同意了,听完了我对文章的介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是啊!艰苦的生活虽然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我们仍应牢记:平日里节衣缩食,困难时才容易度过难关;富足时豪华奢侈,穷困时将难以生存。勤俭节约这一美德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一十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勤俭节约”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命题,如今重又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我国还是发展中的国家,更需要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有用之物。
就拿水来说,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时不小心浪费了一点水,从来不当回事。你有算过你浪费的水有多少吗?假设你一天浪费了50克水,那么全国14亿人共浪费多少水?共7万吨水。这是怎样的一笔损失啊?我们正经历严峻的考验。有人问:“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就这么简单吗?对,就这么简单!请记住:你与我,是浪花里的一滴水,无数滴水汇聚起来,会是澎湃汹涌的浪涛,才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无数个有限组合起来,便是无限,便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
无数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些看似点滴的浪费,就像“蚁穴”一样,侵蚀着坚固的根基。在汶川地震、在舟曲泥石流等灾难中,我们靠团结奋斗节俭,战胜了一切困难。
节约是德,节约是福,节约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节约是爱,节约是智,节约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让我们珍惜每滴水、每度电、每分钱、每粒米,不管在何时,不论在何处。不要小看你平时节约下来的一块钱、一滴水、一张纸,节约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最后汇集成江河湖海……,节俭不容易,因为它要持之以恒;节俭又很容易,只要你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节俭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美德,节俭是一个动作、一种习惯,它融入在生活、融入在校园里,融入在我们心中!节俭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不久之后,你就会发现小小的节俭有大大的意义,唔,有滴水声,我会主动关;不再与别人攀比,不再一味追求时尚…..从这些小事做起。
“节俭”之风吹进校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勤俭节约、积极向上的校园,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校园!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一十二)
从遥远的古代到繁华高科技的至今,从唐朝诗人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到赵朴初的《宽心谣》:“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选,好敢御寒,坏也御寒。”无不都显现出中华民族传统以来的美德——勤俭节约。
大家都知道周恩来总理生前素来节俭,他的故事家家户晓。他的勤俭节约从他所居住的房子就可看出,中南海西花厅,自他住进来以后,就从来没有装修与翻新过房屋及庭院。还要求大家不铺张浪费,珍惜现在的一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幸福、美满,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人们富足了,便经常会去酒店啊、咖啡厅等地方去放松一下自我,大家都知道,一般外出,人们都会叫上几个朋友,一块去热闹热闹。也正因为如此,不管到底能不能吃完,大家总会点上一大桌子菜,到最后,为了顾及面子,手一挥,说道:“结账!大家走吧!”而桌子上,却还摆着一大堆可口的菜品,有些甚至丝毫未动。
就是因为这小小的面子啊!它让人们变的奢侈浪费!你们知道吗?据调查:“自今年收秋以来;由于全球粮食大量减产(主要是欧洲)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中国一样)。据联合国统计,现在约六秒就会有一个人被饿死!”
大家可能会无所谓的说:“没事,我才浪费多么一点,全国这么多人,不在乎我一个!”他说的没错,可他有没有想过,假如人人都像他这么想,那我们在几年、甚至几月后,将会变成怎样?!我不敢想象……
同学们,勤俭节约,要从自身做起,要从思想上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杜绝自己一人浪费没什么的思想。也不要以为勤俭节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们只需要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不浪费每一张纸……
我们每个人都像一滴水,人人都节约,就好比是许多滴水汇在一起,逐渐汇成小溪、河流、直至海洋!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美德,让这种美德,永远流淌在人们心中!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一十三)
诸葛亮曾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由此可见,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回顾悠悠历史长河,凡节俭者定能成大器。节俭与成功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俩情同手足,密不可分。一个人能力高低暂且不论,如果有一颗节俭的心,就是可塑之才。被人们所熟知的伊丽莎白二世常说的一句话便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晚入睡前,她都雷打不动地逐个检查白金汉宫小殿堂走廊的灯是否已经关闭,十分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就连平日生活中用的牙膏也要坚持用到一滴都挤不出来才会换新的。作为一国之君,她并不贪图安逸,而是为人简朴,这实属不易。她用自己的行动向大家诠释了何为节俭,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自我要求之高着实令人佩服。再说说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简朴至极,一件睡衣足足穿了近20年都舍不得换新的。而正是这样一位老人,将我们的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带领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上述两位伟人之所以都能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真正的将节俭落实到行动中去。这胜过一切虚伪、苍白的誓言。其实,提倡节俭并不是让我们在生活中苛求自己,而是告诫大家不要铺张浪费。要不然,即使一个人拥有有万贯家产,最终也只会家破人亡。《红楼梦》中贾府由兴到衰最后树倒猢狲散的下场就是的例子。仗着家底丰厚,便一味的追求享乐。日用排场讲究奢靡,为所欲为。而他们的下场正应了白居易一句话:“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这是天意,怪不得别人。崇尚奢侈最后下场惨烈的还有不被后人待见的慈禧太后。她每次吃饭都要上100多道菜,但每道菜只吃一两口变没了兴趣,还有的只是看看。更可恨的是,她竟挪用海军军费重建颐和园,并为她自身办寿宴。这更使得原本就衰败的清政府加快了灭亡的脚步,也让她自己遗臭万年。可见,在生活中不节俭的后果是多么严重。
那么从小接受借鉴教育的我们是否真的将节俭落实到行动中去了呢?在食堂里,面对一碗又一碗被倒掉的白米饭,我们是否有过一丝惭愧,还能想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吗?看到水龙头没有关实,哗哗流去的自来水,我们是否会猛然想起自己赖以生存的水正在逐渐减少呢?用过的废纸便当废物一样扔掉,刚用了一小截的铅笔便以抓着不顺顺势扔掉……这虽然只是我们校园生活的一小部分,但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层出不穷的。可见我们还没有将节俭二字的内涵真正领悟到,没有将它融入生活的点滴去,只是当作玩笑一听而过,这是极度的不负责!
节俭是一种态度,节俭是一种智慧,节俭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一个人需要节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取得成功;一个家庭需要节俭,只要这样日子才会蒸蒸日上;一个国家需要节俭,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繁荣昌盛。只要我们真正地将节俭落实到行动中去,那未来一定是多姿多彩,充满希望的!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一十四)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更是一切美德之源。清末中兴之臣曾国藩曾经说过:“勤俭自持,可以处乐,可以俭约”,“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士农工商,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翻开厚重的华夏历史,由勤俭而成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文王成了圣人还亲自上朝,日影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常坐以待旦。仲山甫昼夜从不懈怠,事无巨细,勤到这种程度。陶侃综理密微,就是竹头木屑都储于有用之物。范仲淹划粥为食发奋攻读,粗茶淡饭砺大志,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穷奢极欲导致身死国灭的教训亦是数见不鲜。夏桀、商纣亡于奢靡无度,荒淫暴虐;秦始皇兴建阿房宫豪华盖世,终为楚人一炬;隋炀帝沉迷于灯红酒绿,不理朝政,落的个身首异地;唐明皇沉醉于享受美色,而至安史之乱,是盛唐趋衰。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就逐渐抛弃了勤俭的秉性。由节俭到挥金如土,从粗茶淡饭到山珍海味,有的人甚至为了显示自己的气派,在菜肴里点缀金箔,以增加其含金量,另人咋舌。更有甚者,他们拿俸禄、吃皇粮,却不为人们办事。
今天,我们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不知道大家是否由衷的感到过自豪,因为我们国家日渐强大,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可是,我们又曾思考过,这相对优越性的生活由何而来。旧中国水深火热,人民民不聊生,在那样动荡不堪的年代,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智慧和血肉才换来我们今天的这一片欣欣向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怎么敢忘记,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又岂能抛弃?
可是,举手投足之间,浪费却又是我们的惯常之举,面对食堂里面我们一碗又一碗倒去的白米饭,我们可曾有过一丝的怜惜,面对寝室里流过的自来水,我们可曾有过一丝自责。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没有经历过饥寒交迫的苦楚,因而不知道珍惜和节约的可贵,随即把浪费当作无所谓。可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却还有许多人正在饱受饥饿的煎熬、在死亡线上挣扎啊。
我们学习勤俭节约,是在学习一种道德品质,学习一种人格力量,也是为失败做保险,因为任何一个人,一旦奢侈浪费,必然败家或自取灭亡。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俭朴,用冷静的眼光,着眼于我们的一生。深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站在这里与大家高唱一支节约之歌。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叩问心灵,崇尚节约》。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杂志社举行“打造节约型社会”有奖征文活动,应征的稿件堆积如山。作者中不乏专家、名者,也有很多真知灼见。但出人意料的是,特等奖却由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获得。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把征文稿件打印在正反两面纸上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想有一些人会对此感到不屑吧,那是因为他们对奢侈浪费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我们时常看到,有些人只不过是洗洗手,却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时常看见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风扇还在呼呼作响;时常目睹美酒佳肴摆了一桌,顷刻间却成为垃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试问,当节俭被放入史册,当浪费成为了时尚,我们不该感到悲哀吗?
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还清晰的记得,从嘉兴南胡的破旧船只到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从力挽狂澜的遵义城头到运筹帷幄的陕北窑洞,从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决战到黎明前的歌乐山,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怎能让奢侈浪费凌驾于节约朴素之上呢?
节约是一种财富,是那镶嵌在如宝石的美德上最朴素的东西。我们不曾忘记,明朝清官海瑞用“公以生为明,俭以养其廉”为勉励;我们也还记得,周总理那件破了又补,补了又穿的睡衣;我们也曾听说过,德国前总理科尔毫不犹豫地舔掉盘子里剩余的汤水。这是节约的感召,节约的力作,节约的呼唤!
今天,时代呼唤精神动力,民族需要精神空间。但“加快建设节约性社会”不是一句普通的口号,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积累;它需要让每一份资源都得到合理利用;它需要我们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国虽说是一个资源总量丰富的大国,但就人均占有量而言,我国却是一个穷国,而且能源的浪费现象还在持续不断,难道真的要让子孙后代去讨残羹冷炙吗?树立节约意识,提倡节约,迫在眉睫。
怎能忘,节约飞扬传四海,辉煌永驻;榜样辈出笑华夏,前景更佳。当看到水龙头里的水哗哗直流时,你主动伸手拧紧;当离开教室看到未关的电灯时,你顺手关上;当别人让你使用一次性筷子时,你毅然拒绝。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做起,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让节俭蔚然成风。
朋友们,节约的星星之火已在校园燃起,节约的圣洁之花已在祖国大地绽放,节约的理念已在你我心中。行动起来吧,叩问心灵,崇尚节约,奏响节约的主旋律,开创华夏的新篇章!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大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为我们留下一份份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断繁衍、兴旺发达。勤俭节约还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方针,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要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正是这一方针,才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医治了几十年战争的创伤,甩掉一穷二白的帽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现一种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现以铺张浪费为荣,艰苦朴素为耻的歪理。浪费的现象,在我们的学校里也屡见不鲜,例如:水龙头中的长流水,教室、办公室中人去灯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还可以用的书包、文具、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水果、点心、牛奶,食堂里每顿倒掉的剩菜剩饭,还有,每到暑假时候,毕业班的同学,把还可以穿的衣服当作垃圾丢到垃圾房里,那几天,石岩镇很多收垃圾的,三轮车、摩托车的工友穿着我校的校服在街上游荡。
勤俭节约真是一种过时的观念而应该丢弃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在城市里,还有许多下岗工人靠社会救济金金生活,在农村,还有许多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在西部山区,还有许多人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我们国家还没有富裕到可以比阔斗富的时候,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勤俭是建立在“勤”与“俭”的结合上。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两者相加,劳动者创造的成果才会越累越多,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反之,则是社会衰败,文明倒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上多少人,贫困时勤俭节约,奋发有为,终于成就大事,又有多少人富贵时骄奢淫逸、声色犬马,使千万家财、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
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讲勤俭,其意义已经不止是物质上的克勤克俭,而更多体现为一种高尚品格,一种可贵的精神,体现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勤俭节约美德更不能丢。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人类。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的本意是:能够不用的资源就尽量不用,能节省的就不要奢侈,但现在的许多人都把这种美德看为吝啬。
在公共场所,我经常看见有些人,洗完手后没关水龙头,我便上前去请他们关掉 。可他们却满不在乎,说:“怕什么,反正这水费低,再说了,这水费又不要我出钱。”听了他们的话,我才明白,原来,现在的人看重的是水费,而不是水资源本身。水费贵就节约,水费便宜就浪费,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已渐渐的忘却了勤俭和节约。
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着香;小葱豆腐,意味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会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待!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经济困难时期,他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肉、水果。还有雷锋、格朗台、严监生等这些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皇帝伟人都如此节约,而我们现在呢?现在,有许多餐馆都非常的浪费。客人们为了扩大排场,只有几个人,却要点一满桌子的菜。客人们吃饱后,却有一大堆菜没吃完,没办法,只好全部倒掉。这样,既浪费了钱财,又浪费了粮食。
大家都知道,巴西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之一,但当地人民还是很节约,用完水会很自觉的把水龙头关上,也没有人接一盆水,实际只用一半,另一半白白流失的情况,水龙头坏了也会及时的修理。还有,在英国的一些学校新发的课本只准用铅笔写名字,在书上也不能写其他的东西,还要保存完好,如过违反任意一条,都要处罚并买一本新的给学校,这种做发是为了让下一界学生接着用,做到尽量少浪费纸资源。
节约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司空见惯。但是这一点一滴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数字也慢慢增加,不久后,这数字一定大得惊人。任何资源,它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每人都浪费一点,长年累月之后,可能就不复有存在了!
在我们学习语文时都接触到不少关与勤俭节约的词,比如: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和一些名言佳句: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欲求温饱、勤俭为要。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都体现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它牢记心头!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在现在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有许多的历史人物都以勤俭来修身,他们不仅在国家事业上勤劳,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如尧特别关心民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是自己的过错。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正是由于尧在事业上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成为一位圣贤。
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也把节俭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以节俭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他在生活上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有一年,他被贬黄州,俸禄减少,这给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渡过困境,它不仅辞退了身边所有的仆人,而且自己更加节俭,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详细的开支计划,把所有的收入和手边的钱都集中起来,然后将这些钱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这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度过了难关。“君子以俭德辟难”,苏东坡就是这样做的。
奢侈浪费小到足以破坏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大到足以灭亡一个无比强盛的国家。自古就有许多帝王在刚开始创业时,以勤俭修身,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但后来他们逐渐放弃了勤俭而一味的追求安逸享乐,结果招致了自己的灭亡。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每天在宫廷上用重金请人表演,演得好,用重金封赏,并且整天大肆兴建乐宫,乐队,造成黄金流失,最终导致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中国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
还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很难。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的。它强调要自觉保持节俭,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商纣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制。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能力。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教训,大肆的奢侈浪费。我国就形成了一种通病——“节俭冷漠症”。身边的小事就足见这种病态的严重。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得开灯,洗手间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电脑永远处在待机状态,简直是“不知节俭何滋味”。据上海能源管理部门统计,按平均每户家庭有15瓦特的耗电量计算,上海480万户家庭在白天高峰时就增加了2.5万千瓦左右的用电负荷;一台电脑的待机能耗30瓦,如果上海15万机关干部下班后都不关掉电脑电源,仅此一项,就将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电负荷,倘若加上企事单位的的电脑待机浪费,数字十分惊人。如果这样浪费下去,有多少能源将被这样白白的浪费掉。为国家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长此下去,即使我国再强盛,恐怕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忘于奢靡。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阶段,所以都很勤俭节约。但是对于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从俭,不糜费财物,认识我们崇尚的美德。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一十五)
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广大优良人民的优良作风。但是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起来了,谈起勤俭节约,很多人都会感到不屑,甚至嗤之以鼻。的确,我们现在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难道我们的生活富裕起来了,就不该提倡节俭了吗?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回答到:“不”!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这样的情况司空见惯:身穿名牌,足蹬耐克,拿着苹果,三星等智能手机。生日宴会为了要有面子,请客吃饭,KTV唱歌,拿着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毫不心疼的花。食堂里,随处可见同学们把没吃完的饭菜倒掉,馒头也是只吃一两口就扔掉。空无一人的教室里,灯却还在亮着,风扇还在呜呜作响,卫生间里水长流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俭入奢易,奢入俭难”,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但如今,勤俭节约被放入史册,浪费却成为了时尚,我们难道不应该感到悲哀吗?
回顾历史的长河,勤俭节约历来被当做修身之道,持家之宝,治国之道。毛泽东以“厉行节俭,勤俭建国”为治国经验,告诉我们要以勤俭治国。诸葛亮倡导“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告诉我们要以勤俭修身养性。朱熹把“一粥一饭,当知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家训,告诉我们要以勤俭持家。号召我们“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可见,国家的富强,家庭的富裕,自身的修养,勤俭节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学生地我们,也许不曾有过饥饿地经历,尝过挨冻地滋味,与“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劳,所以说,勤俭节约应该从我们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张纸,少用一次性纸杯或纸巾,没有用完地本子可以留着用来演草。节约每一滴水:拒绝长流水,洗完手后要把水龙头拧紧,洗脸刷牙时不要一直开着水龙头。节约每一度电:杜绝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熄,电器用完要随手关闭,多用节能灯。节约每一粒粮,在食堂吃饭不要因为饭菜不好吃而随手倒掉,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地,我们要珍惜粮食,减少粮食浪费。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俭意识,让勤俭节约成为习惯,让勤俭节约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每一粒粮,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用我们青春的刚劲拒绝铺张浪费,用饱满的精神挤兑奢侈的虚荣,让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一十六)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更是一切美德之源。清末中兴之臣曾国藩曾经说过:“勤俭自持,可以处乐,可以俭约”,“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士农工商,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翻开厚重的华夏历史,由勤俭而成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文王成了圣人还亲自上朝,日影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常坐以待旦。仲山甫昼夜从不懈怠,事无巨细,勤到这种程度。陶侃综理密微,就是竹头木屑都储于有用之物。范仲淹划粥为食发奋攻读,粗茶淡饭砺大志,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穷奢极欲导致身死国灭的教训亦是数见不鲜。夏桀、商纣亡于奢靡无度,荒淫暴虐;秦始皇兴建阿房宫豪华盖世,终为楚人一炬;隋炀帝沉迷于灯红酒绿,不理朝政,落的个身首异地;唐明皇沉醉于享受美色,而至安史之乱,是盛唐趋衰。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就逐渐抛弃了勤俭的秉性。由节俭到挥金如土,从粗茶淡饭到山珍海味,有的人甚至为了显示自己的气派,在菜肴里点缀金箔,以增加其含金量,另人咋舌。更有甚者,他们拿俸禄、吃皇粮,却不为人们办事。
今天,我们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不知道大家是否由衷的感到过自豪,因为我们国家日渐强大,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可是,我们又曾思考过,这相对优越性的生活由何而来。旧中国水深火热,人民民不聊生,在那样动荡不堪的年代,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智慧和血肉才换来我们今天的这一片欣欣向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怎么敢忘记,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又岂能抛弃?
可是,举手投足之间,浪费却又是我们的惯常之举,面对食堂里面我们一碗又一碗倒去的白米饭,我们可曾有过一丝的怜惜,面对寝室里流过的自来水,我们可曾有过一丝自责。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没有经历过饥寒交迫的苦楚,因而不知道珍惜和节约的可贵,随即把浪费当作无所谓。可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却还有许多人正在饱受饥饿的煎熬、在死亡线上挣扎啊。
我们学习勤俭节约,是在学习一种道德品质,学习一种人格力量,也是为失败做保险,因为任何一个人,一旦奢侈浪费,必然败家或自取灭亡。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俭朴,用冷静的眼光,着眼于我们的一生。深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站在这里与大家高唱一支节约之歌。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叩问心灵,崇尚节约》。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杂志社举行“打造节约型社会”有奖征文活动,应征的稿件堆积如山。作者中不乏专家、名者,也有很多真知灼见。但出人意料的.是,特等奖却由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获得。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把征文稿件打印在正反两面纸上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想有一些人会对此感到不屑吧,那是因为他们对奢侈浪费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我们时常看到,有些人只不过是洗洗手,却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时常看见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风扇还在呼呼作响;时常目睹美酒佳肴摆了一桌,顷刻间却成为垃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试问,当节俭被放入史册,当浪费成为了时尚,我们不该感到悲哀吗?
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还清晰的记得,从嘉兴南胡的破旧船只到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从力挽狂澜的遵义城头到运筹帷幄的陕北窑洞,从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决战到黎明前的歌乐山,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怎能让奢侈浪费凌驾于节约朴素之上呢?
节约是一种财富,是那镶嵌在如宝石的美德上最朴素的东西。我们不曾忘记,明朝清官海瑞用“公以生为明,俭以养其廉”为勉励;我们也还记得,周总理那件破了又补,补了又穿的睡衣;我们也曾听说过,德国前总理科尔毫不犹豫地舔掉盘子里剩余的汤水。这是节约的感召,节约的力作,节约的呼唤!
今天,时代呼唤精神动力,民族需要精神空间。但“加快建设节约性社会”不是一句普通的口号,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积累;它需要让每一份资源都得到合理利用;它需要我们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国虽说是一个资源总量丰富的大国,但就人均占有量而言,我国却是一个穷国,而且能源的浪费现象还在持续不断,难道真的要让子孙后代去讨残羹冷炙吗?树立节约意识,提倡节约,迫在眉睫。
怎能忘,节约飞扬传四海,辉煌永驻;榜样辈出笑华夏,前景更佳。当看到水龙头里的水哗哗直流时,你主动伸手拧紧;当离开教室看到未关的电灯时,你顺手关上;当别人让你使用一次性筷子时,你毅然拒绝。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做起,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让节俭蔚然成风。
朋友们,节约的星星之火已在校园燃起,节约的圣洁之花已在祖国大地绽放,节约的理念已在你我心中。行动起来吧,叩问心灵,崇尚节约,奏响节约的主旋律,开创华夏的新篇章!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用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在现在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有许多的历史人物都以勤俭来修身,他们不仅在国家事业上勤劳,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如尧特别关心民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是自己的过错。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正是由于尧在事业上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成为一位圣贤。
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也把节俭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以节俭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他在生活上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有一年,他被贬黄州,俸禄减少,这给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渡过困境,它不仅辞退了身边所有的仆人,而且自己更加节俭,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详细的开支计划,把所有的收入和手边的钱都集中起来,然后将这些钱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这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度过了难关。“君子以俭德辟难”,苏东坡就是这样做的。
奢侈浪费小到足以破坏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大到足以灭亡一个无比强盛的国家。自古就有许多帝王在刚开始创业时,以勤俭修身,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但后来他们逐渐放弃了勤俭而一味的追求安逸享乐,结果招致了自己的灭亡。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每天在宫廷上用重金请人表演,演得好,用重金封赏,并且整天大肆兴建乐宫,乐队,造成黄金流失,最终导致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中国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
还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很难。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的。它强调要自觉保持节俭,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商纣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制。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能力。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教训,大肆的奢侈浪费。我国就形成了一种通病——“节俭冷漠症”。身边的小事就足见这种病态的严重。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得开灯,洗手间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电脑永远处在待机状态,简直是“不知节俭何滋味”。据上海能源管理部门统计,按平均每户家庭有15瓦特的耗电量计算,上海480万户家庭在白天高峰时就增加了2.5万千瓦左右的用电负荷;一台电脑的待机能耗30瓦,如果上海15万机关干部下班后都不关掉电脑电源,仅此一项,就将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电负荷,倘若加上企事单位的的电脑待机浪费,数字十分惊人。如果这样浪费下去,有多少能源将被这样白白的浪费掉。为国家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长此下去,即使我国再强盛,恐怕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忘于奢靡。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阶段,所以都很勤俭节约。但是对于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从俭,不糜费财物,认识我们崇尚的美德。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一十七)
“叮零零……”下课了。学生们排队走出教室,一个接一个地拿起饭盒。
萍萍拿起饭盒,回到座位上。他拿起勺子打开它。当他看到午餐盒里的带鱼时,他做了个鬼脸,皱起了眉头。
萍萍想把变质的食物倒出来。没想到,他被漩涡抓住,生气地对他说:“学校的食物很合理。你为什么不吃它!”
榆阳让全班同学对此发表评论。学生们愤怒地对萍萍说:“水稻是农民辛苦种植的,蔬菜也是农民叔叔种植的。食堂的阿姨们每天4点起床,努力为你准备食物。然而,你必须扔掉蔬菜。你现在是在浪费他们的心血!"
萍萍听了,非常惭愧。于是他拿起饭盒,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张大嘴巴吃了它。他边吃边想,下次我会改掉这个坏习惯,让它变得比以前更好!
古诗说得好:“锄草日到了中午,汗水顺着泥土淌下来,但上菜时,五谷是吃苦的。”孩子们,你们必须培养节俭的好习惯!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一十八)
在生活中我们要节俭、低碳环保生活,有些人会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这都是不好的行为。
萨迪说过这么一句话: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对,这句活说得很好,能激励我们节衣缩食,不让我们乱花钱,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我们要省着花,还有电、水、衣服、书本、文具等等都是用钱买来的,我们在生活中节约起来,在难关的时候会简单的度过,可是那些不省钱的人们,在难关中就有可能会死掉。
比如这么一个故事就代表着这个同学不节约:从前在食堂里吃饭,有位同学觉得菜不好吃就随手把它倒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节约粮食如果没有农民伯伯,我们现在就没有吃的了,我们现在恐怕就饿死了,什么菜好吃不好吃不要紧,主要是不好吃的菜你不尝一尝就浪费了农民伯伯的一片苦心。
大家肯定知道咱们现在一日三餐吃的馒头都是小麦做成的吧,但是你们知道这些小麦是怎么形成的么,它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每天浇水施肥种出来的。
有些同学说,“没胃口,吃不下。”据了解,食堂每餐大概有800多名师生用餐,如果70%的人每餐浪费0。05千克大米,那么,食堂仅仅一天浪费的大米就有56千克了,一个月30天就得浪费1680千克,一年的浪费就可想而知了。
我从这些事情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因为我们就知道了要节约粮食,低碳生活,拒绝浪费。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一十九)
记得在我能自己独立吃饭开始,只要我有饭粒掉在桌上,外婆就会说“使不得,使不得,快快捡起来,不然雷公公会来辟你的!”如果有妈妈在场,就能听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时候虽然我还很小,但吃饭时桌上总是干干净净,小饭碗里也不留一粒饭粒。
昨天我去参加了一个哥哥的结婚喜宴。喜宴上的菜肴真是应有尽有,我们刚坐下,桌上就已经摆入了十二个冷菜,不一会儿,各式热菜接二连上端上桌来,盘子叠盘子,足足放了有三层。有些菜只是端上来时试吃了一下,有些菜根本没动过筷子。我看着这些美味佳肴,直叹肚子不够大。可是为什么明明只能吃那么一点点,还要做那么多菜呢?这些剩下来的菜该怎么办呢?最后除了一小部分被留下来外,大部分被直接倒到了垃圾桶里。
是的,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再是以前那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了,但我们节俭的美德不能忘记。我们要从前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
回家的路上,我看到的一段马路上旁边放了一堆很粗很长的塑料管道,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难道这路又要修了吗?去年不是刚刚挖过吗?”爸爸说“可能上次铺的管道太小了吧,我也搞不明白。”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浪费呢,好好的路刚刚修好,又要被开膛剖肚,为什么不一起设计好,一起修呢?
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勤俭,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关于节俭的高中作文合集(20篇)(篇二十)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牙牙学语后学会的第一首诗,然而,它于我,曾经只是朗朗上口的一首诗,我不理解诗中含义,更不知道勤俭节约为何物。
小时候,我很怕黑。每到晚上,我总把家里的灯都打开,把每个房间都照得亮堂堂的。这时,爷爷总是叹口气,对我说:“孩子,要懂得节约啊!”“爷爷,什么是节约?”爷爷把没有人的房间里的灯关掉,告诉我:“这就是节约!”从此我明白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长大后,我上学了。每到节假日,我总喜欢窝在被窝里睡懒觉,即便醒了,也迟迟不愿意起床。这时,妈妈总会掀开我的被子,对我说:“快起床,做人要勤俭,不能好逸恶劳。”我问她:“什么是勤俭?”“勤劳,节俭。”说着,她继续忙忙碌碌地打扫起房间来。于是,我懂得了“耕读传家,克己恭俭。”
现在,闲暇时,我也会刷“抖音”。吃播“大胃王”津津有味的咀嚼声,总是让人垂涎欲滴。然而,新闻调查表明,很多吃播吃了吐,吐了吃,既糟蹋粮食,又糟蹋自己的健康。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还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_也强调要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而今,我理解了“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凭栏远望,“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犹在耳边;放眼今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依旧是炎黄子孙薪火相传的精神坐标。
流沙成塔,涓滴汇海,让我们将勤俭节约化作日常生活,将其融入民族崛起的火苗,纵然时代浪花翻涌,勤俭节约美德必然勇立潮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