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读后感(精选4篇)

2023-06-15 12:45:36 苏武读后感

  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准备了苏武读后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读书能够帮助人们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在阅读作品结束后,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苏武读后感(篇1)

  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时间本来就是匀速的线性运动,但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给它标出了人文刻度,使时间有了起伏快慢的节奏和呼吸。在个人时间的长河里,十九年能见证什么?苏武用十九年的坚守,见证了对大汉的赤子忠心。

  苏武,他是一个出使匈奴的汉朝使者。但是不幸的是,他在匈奴恰逢内乱,他的副手被牵连到内乱之中,而由此被羁留在匈奴。他绝望过,自杀过,但是当叛臣卫律来劝降时,他铁骨铮铮,对卫律怒目而斥。卫律恐吓他,他“威武不能屈”,卫律用金钱诱惑他,他“富贵不能淫”,在威逼利诱面前毫不动摇,那是因为他对大汉的忠心。

  被囚禁在地窖中时,天降雪,苏武没有食物,把毡毛和雪一并吞下。被迁移到北海上时,因为没有食物,只能掘野鼠,草籽来吃,就这样坚持了十几年。后来,他曾经的好友李陵来北海劝降,带来苏武的兄弟、母亲都已去逝,妻子改嫁,而汉朝天子无情且春秋已高的消息,家庭的支离破碎虽然让苏武伤心,却无损他对大汉的忠诚,他依然赤忱不改,拒绝投降。

  读完《苏武传》,我想:为什么一个人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十九年呢,他壮年出征,十九年而还,归来时,须发尽白,他坚守的是什么,为的是什么?

  他坚守的是忠诚,为的是国家。

  看完《苏武传》,我想到我的国家,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国家还等得我们去建设,我要把自己的生命投身于国家建设的大业中去,学习苏武,用国家需要的方式为国坚守,为国尽忠。

苏武读后感(篇2)

  虽有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南唐时期李璟的《浣溪沙》,北宋时期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西汉时期司马迁的《鸿门宴》。可我独爱东汉时期班固的《苏武传》。

  人生如风,岁月如歌。与清风拂过,歌声远逝,留给我们的是永恒的思考。在精美的古文中,究竟该怎样欣赏?放下急切的步伐,细细品味,我们会更加懂得人生的真谛及那不屈的精神。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汗

  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苏武“出使匈奴”,“意外变故”,“拒不投降”,“北海牧羊”的故事被我铭记在心,他那宁死不降卧雪牧羊的爱国事迹烙印在我心里。

  当汉使谋反事败,苏武拒绝折节叛敌;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也为之欣赏。苏武在死面前仍旧执着,他举起羊鞭,选择做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者。

  朔风凛冽,你与冷月为伴,仍旧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在大漠飞雪,与孤独相伴,你把“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的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荤皮一起咽下,浑身热血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

  我独爱《苏武传》,是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怀打动了我,是苏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打动了我,是苏武为了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而视死如归打动了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使人联想到唐诗宋词,敦煌丝路,戏曲汉服,文房四宝,四大发明,太极长城,古乐舞城,松竹居民等等。面对纷繁的文化理念,我独爱《苏武传》,因书中的苏武给我的不仅仅是敬佩,称赞,更有一种精神领导着我,释读人生的真谛。

  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文化内容,不在于五彩斑斓,而在于细味其蕴意。《苏武传》这篇纪传体值得细品!

苏武读后感(篇3)

  苏武是汉武帝时的大臣,奉命出使匈奴时被扣留,不得南归。匈奴贵族多次对其威逼利诱,欲使之投降,都被苏武言辞拒绝。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最后得以获释回汉。

  苏武,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单于送给苏武金银财宝,让苏武投降,苏武不肯;后来又威胁苏武让苏武投降,苏武依旧不肯,可见苏武是一个多么有气节的人啊!

  苏武因为不肯屈服,被单于派到北海放羊,等公羊生出小羊后,才能放苏武回国。而这一条又是多么苛刻的呀!

  就这样,苏武受持旌节,扛过去了一年又一年,终于,十九年过去了苏武终于回国。

  苏武牧羊,持节在手,十九年不辱使命。十九年,这个数字对于我们,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然而,对于苏武来说,他在那高寒之地待了十九年,十九年他身边只有一群羊,一个旌节,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考验,十九年,苏武吃野鼠,啃野草,渡过了十九年。而苏武这坚忍不拔、热爱祖国、留居匈奴十九年而不屈服的高尚气节,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没错,苏武这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从夏商周到元明清,有许多像苏武一样的有高尚气节的人,有许多,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像苏武一样,有高尚气节的人!

苏武读后感(篇4)

  苏武,在何处牧羊读后感范文1000字

  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也许,汉武帝执政期间就是一个出英雄的时代。李陵是,司马迁是,苏武也是。

  李陵是位大汉名将,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战场上也有“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有令匈奴闻之色变的雄姿。却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迫投降。

  我想,在被降的瞬间,李陵会有不甘,也会有坦然。不甘就此认输,不甘被人误认为叛徒,也因竭力抗争而平静。也许他会希望所效忠的君主会懂他信任他,信他那颗爱国的忠心,降敌只是保全,无奈之举,只是像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的隐忍,只是为了有朝一日,再报效汉朝,平定匈奴。也许他也知道以武帝的性格断然不会容他。后来,也就有了刘彻将他的亲属或杀害或流放,李陵也由此断了回汉的希望。

  平时尽职尽责,危机时为国捐躯者实为英雄。司马迁是位文人,也曾对刘彻抱有幻想,异常勤奋的做太史令,成为一个御用工具,博得刘彻欢心。然而,在为李陵辩护后遭受宫刑的残酷现实下,发生转变。从一个书生走到了与帝王相依的封建体制的对立面。君主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摧毁不了我的精神;可以夺去我的生命,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武帝少了一个太史令,历史上却多了一个有傲骨的文人,我想那根傲骨一直就在司马迁的内心深处,即使没有“李陵之祸”,在未来的某天,也有与李陵遭遇相似的人等着司马迁去为其辩护,他遭受刑罚,创作出《史记》,缘于心中的那根傲骨。

  有骨气,有血性,有傲骨的人实为英雄。苏武是汉朝使节,出使匈奴,匈奴游说苏武变节,但并不成功,于是他被派到“北海”直到公羊产仔时才能回中原,“北海”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那里即使在盛夏时分也有沁骨的`凉意,更何况苏武在那里呆了19年。我想,苏武在茫茫草原牧羊时,在夜里的梦中都会想到自己的中原;在他听闻母亲去世,妻离子散,在听到胡地笳声也会感到心酸,但他觉得这都是值得的,因为他想君主定会知道自己忠心效国,定会接自己回中原,也因其有执着的信念。

  苏武的忠与李陵的忠不同。苏武不投降,因为他是使节,会使国家受辱;李陵投降,因为他是将领,他要找机会重新报效国家。有执念,有梦想的人是英雄。毕淑敏在《苏武,在何处牧羊》的结尾写到“我有一个愿望,贝加尔湖知道。”那便是贝加尔湖永恒,苏武永恒。而我也有梦想,只愿每个英雄都被世人记住。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苏武读后感(精选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合集7篇)

蔡康永说话之道读后感精选

蔡康永说话之道读后感

关于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精选合集9篇

射雕英雄传的读后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范本

全球通史读后感

关于巴黎圣母院读后感精选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读后感枫林精选4篇

读后感枫林

读后感狮子(精选4篇)

读后感狮子

最新香草读后感精选4篇

香草读后感

强大祖国读后感精选4篇

强大祖国读后感

《皇帝新装》读后感(精选4篇)

《皇帝新装》读后感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准备了苏武读后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读书能够帮助人们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在阅读作品结束后,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苏武读后感(篇1)

  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时间本来就是匀速的线性运动,但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给它标出了人文刻度,使时间有了起伏快慢的节奏和呼吸。在个人时间的长河里,十九年能见证什么?苏武用十九年的坚守,见证了对大汉的赤子忠心。

  苏武,他是一个出使匈奴的汉朝使者。但是不幸的是,他在匈奴恰逢内乱,他的副手被牵连到内乱之中,而由此被羁留在匈奴。他绝望过,自杀过,但是当叛臣卫律来劝降时,他铁骨铮铮,对卫律怒目而斥。卫律恐吓他,他“威武不能屈”,卫律用金钱诱惑他,他“富贵不能淫”,在威逼利诱面前毫不动摇,那是因为他对大汉的忠心。

  被囚禁在地窖中时,天降雪,苏武没有食物,把毡毛和雪一并吞下。被迁移到北海上时,因为没有食物,只能掘野鼠,草籽来吃,就这样坚持了十几年。后来,他曾经的好友李陵来北海劝降,带来苏武的兄弟、母亲都已去逝,妻子改嫁,而汉朝天子无情且春秋已高的消息,家庭的支离破碎虽然让苏武伤心,却无损他对大汉的忠诚,他依然赤忱不改,拒绝投降。

  读完《苏武传》,我想:为什么一个人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十九年呢,他壮年出征,十九年而还,归来时,须发尽白,他坚守的是什么,为的是什么?

  他坚守的是忠诚,为的是国家。

  看完《苏武传》,我想到我的国家,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国家还等得我们去建设,我要把自己的生命投身于国家建设的大业中去,学习苏武,用国家需要的方式为国坚守,为国尽忠。

苏武读后感(篇2)

  虽有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南唐时期李璟的《浣溪沙》,北宋时期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西汉时期司马迁的《鸿门宴》。可我独爱东汉时期班固的《苏武传》。

  人生如风,岁月如歌。与清风拂过,歌声远逝,留给我们的是永恒的思考。在精美的古文中,究竟该怎样欣赏?放下急切的步伐,细细品味,我们会更加懂得人生的真谛及那不屈的精神。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汗

  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苏武“出使匈奴”,“意外变故”,“拒不投降”,“北海牧羊”的故事被我铭记在心,他那宁死不降卧雪牧羊的爱国事迹烙印在我心里。

  当汉使谋反事败,苏武拒绝折节叛敌;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也为之欣赏。苏武在死面前仍旧执着,他举起羊鞭,选择做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者。

  朔风凛冽,你与冷月为伴,仍旧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在大漠飞雪,与孤独相伴,你把“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的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荤皮一起咽下,浑身热血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

  我独爱《苏武传》,是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怀打动了我,是苏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打动了我,是苏武为了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而视死如归打动了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使人联想到唐诗宋词,敦煌丝路,戏曲汉服,文房四宝,四大发明,太极长城,古乐舞城,松竹居民等等。面对纷繁的文化理念,我独爱《苏武传》,因书中的苏武给我的不仅仅是敬佩,称赞,更有一种精神领导着我,释读人生的真谛。

  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文化内容,不在于五彩斑斓,而在于细味其蕴意。《苏武传》这篇纪传体值得细品!

苏武读后感(篇3)

  苏武是汉武帝时的大臣,奉命出使匈奴时被扣留,不得南归。匈奴贵族多次对其威逼利诱,欲使之投降,都被苏武言辞拒绝。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最后得以获释回汉。

  苏武,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单于送给苏武金银财宝,让苏武投降,苏武不肯;后来又威胁苏武让苏武投降,苏武依旧不肯,可见苏武是一个多么有气节的人啊!

  苏武因为不肯屈服,被单于派到北海放羊,等公羊生出小羊后,才能放苏武回国。而这一条又是多么苛刻的呀!

  就这样,苏武受持旌节,扛过去了一年又一年,终于,十九年过去了苏武终于回国。

  苏武牧羊,持节在手,十九年不辱使命。十九年,这个数字对于我们,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然而,对于苏武来说,他在那高寒之地待了十九年,十九年他身边只有一群羊,一个旌节,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考验,十九年,苏武吃野鼠,啃野草,渡过了十九年。而苏武这坚忍不拔、热爱祖国、留居匈奴十九年而不屈服的高尚气节,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没错,苏武这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从夏商周到元明清,有许多像苏武一样的有高尚气节的人,有许多,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像苏武一样,有高尚气节的人!

苏武读后感(篇4)

  苏武,在何处牧羊读后感范文1000字

  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也许,汉武帝执政期间就是一个出英雄的时代。李陵是,司马迁是,苏武也是。

  李陵是位大汉名将,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战场上也有“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有令匈奴闻之色变的雄姿。却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迫投降。

  我想,在被降的瞬间,李陵会有不甘,也会有坦然。不甘就此认输,不甘被人误认为叛徒,也因竭力抗争而平静。也许他会希望所效忠的君主会懂他信任他,信他那颗爱国的忠心,降敌只是保全,无奈之举,只是像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的隐忍,只是为了有朝一日,再报效汉朝,平定匈奴。也许他也知道以武帝的性格断然不会容他。后来,也就有了刘彻将他的亲属或杀害或流放,李陵也由此断了回汉的希望。

  平时尽职尽责,危机时为国捐躯者实为英雄。司马迁是位文人,也曾对刘彻抱有幻想,异常勤奋的做太史令,成为一个御用工具,博得刘彻欢心。然而,在为李陵辩护后遭受宫刑的残酷现实下,发生转变。从一个书生走到了与帝王相依的封建体制的对立面。君主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摧毁不了我的精神;可以夺去我的生命,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武帝少了一个太史令,历史上却多了一个有傲骨的文人,我想那根傲骨一直就在司马迁的内心深处,即使没有“李陵之祸”,在未来的某天,也有与李陵遭遇相似的人等着司马迁去为其辩护,他遭受刑罚,创作出《史记》,缘于心中的那根傲骨。

  有骨气,有血性,有傲骨的人实为英雄。苏武是汉朝使节,出使匈奴,匈奴游说苏武变节,但并不成功,于是他被派到“北海”直到公羊产仔时才能回中原,“北海”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那里即使在盛夏时分也有沁骨的`凉意,更何况苏武在那里呆了19年。我想,苏武在茫茫草原牧羊时,在夜里的梦中都会想到自己的中原;在他听闻母亲去世,妻离子散,在听到胡地笳声也会感到心酸,但他觉得这都是值得的,因为他想君主定会知道自己忠心效国,定会接自己回中原,也因其有执着的信念。

  苏武的忠与李陵的忠不同。苏武不投降,因为他是使节,会使国家受辱;李陵投降,因为他是将领,他要找机会重新报效国家。有执念,有梦想的人是英雄。毕淑敏在《苏武,在何处牧羊》的结尾写到“我有一个愿望,贝加尔湖知道。”那便是贝加尔湖永恒,苏武永恒。而我也有梦想,只愿每个英雄都被世人记住。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