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空闲时看看电影或电视,是一种非常轻松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那些瞬间涌现的思维和想法也可能会瞬间逝去。观看完一部作品后,我们会有种种感受,而这就是所谓的观后感。你知道观后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吗?掌握写作品观后感的重要技巧也是非常关键的。为了帮助你学习和工作,出国留学网编辑特意整理了王朝个人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王朝个人观后感【篇1】
汉高祖:做事用人看能力,关键用人更重人品
刘邦是一个看起来有点粗俗的人,其实是一个心很细的人。其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在用人上和治才上。
刘邦用人是有一套功夫的,能够发现人才,又能任用人才。他的手下什么人都有,只要有能力,他都会不计前嫌地加以重用,比如对于韩信的使用。不过,刘邦在关键岗位关键问题上的用人布局非常慎重而且讲究。何谓讲究?就是考虑得很长远,而不仅仅是一次性使用。
在与项羽争锋的时代,出于战争的需要,刘邦对于自负的韩信一再忍让并给予极高的礼遇,有可能反叛称王但却非常有军事指挥能力的陈豨、英布、彭越也被“伺候”得没有了脾气,一心一意为刘邦打天下,偶尔闹闹情绪,也被刘邦的大度和策略平息了。连傲气十足的韩信也不得不说:“陛下善于指挥大将,我只是善于指挥士兵!”
确实,如果细心读历史的话,人们发现,“粗心”的刘邦其实用人之心细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有时连张良也摸不清头脑。尽管他面临多次危机,前线打仗的是什么样的人都用(只要能够打仗),可是留在身边的都是既忠诚又有能力的谋士和武将,如张良、陈平、樊哙等。
在整个楚汉相争时,刘邦最为忧虑的就是韩信的动态,不仅韩信的军团有30万众,更为关键的是,韩信的军事才能在汉军中无出其右。所以,刘邦在给予韩信最大权限和无上荣誉的同时,将两个最重要的亲信放在了韩信的身边,一个是骑兵团司令灌婴——在垓下拿下项羽首级的就是他的手下;另一个是步兵团司令曹参——刘邦的铁杆老乡。
灭掉了项羽、天下基本安定了之后,刘邦下令诸侯率领各自的军队先返回自己的封国,等待论功行赏的指令。张良、陈平深知刘邦的心思,建议刘邦利用军队尚未启程的时机,用禁卫军夺取韩信对30万大军的控制权,以免后患。刘邦没有含糊,假借劳军的名义来到韩信大营,在灌婴、曹参的坚定支持下,收回了韩信30万大军的指挥令旗,仅给他留下了人数较少的直属兵团指挥权。韩信心里很是不高兴,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没有办法,况且刘邦承诺他为楚王,自己又是楚人,能够荣归故里也算是人生幸事了,故此也不好说什么。
即使在刘邦病入膏肓,将要辞世的时候,他对于用人仍然是清楚得很。
吕后坐在刘邦的病床前,问道:“陛下,您百岁之后,萧相国年岁也已经大了,他死后,您看谁能够代为相国?”
刘邦想也没有想,说:“这事简单,用曹参就行!”
吕后问:“曹参年龄也不小了,那之后呢?”
刘邦觉察到了吕后这个人的心思缜密,略加思考,说:“那就
王朝个人观后感【篇2】
诸葛亮的悲剧不在于跟错了人,而在于缺乏大思维,他加入了刘备阵营后引进的人才,在综合能力上没有一个能够超过他来前那几位的(关羽、张飞、赵云),当他死的时候,几乎无将可用,这究竟是谁之错?一个积弱小国,不是休养生息,而是连续主动征战,究竟何用?为了证明自己还是要完成遗命?他的连续征战不仅耗费了自己的精力,也耗费了国家的元气,他死了,蜀国也亡了。假如能够持续地休养生息,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说不定蜀国可以成功再存活数十年!
三国纵横时代,究竟谁在关注百姓和社会?那些所谓的英雄们只顾争夺,计谋第一,曹操最是典型,成了很多人的偶像,他的用人方式成了很多人的圭臬。但是,很多人似乎忘了,曹操之所以被视为奸雄,并不是由于他好像是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而是他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潜在君主,而是地道的一个诸侯军阀思维,缺少让人民臣服的大思维,利字当头,极其短视,大行权宜之计,不讲诚信,狡诈,不能容人,如果与刘邦相比,无疑是两个层级的人。
在笔者看来,曹操是军阀的狼思维,而刘邦则属于君主的狮子思维!
对此,我们可以从他对待孔融、祢衡等人的做法以及杀死吕伯奢一家就可以看出。平原人祢衡是个口才极好、目空一切的人,孔融把他推荐给曹操,他经常讽刺曹操,气得曹操对孔融说:“祢衡这小子,我杀掉他就像杀死个麻雀、老鼠一样!但是这家伙有点虚名,如果杀了他,人们会说我不能容人!”
最后,曹操还是把祢衡送给了刘表,刘表更坏,把他送给了脾气暴躁的江夏太守黄祖,试问黄祖这样的粗人怎能容得了祢衡,几天后就在祢衡当面顶撞黄祖的时候,被黄祖一刀劈死了!
跟着曹操的人不少都心惊胆战的,因为不知道会有什么下场,也很难猜透他的心思,动辄坑杀袁绍7万兵众,这样的人怎能成就王道?
三国时期应该是中国的“世界大战”时期,我们应该总结的是如何避免而不是欣赏战争本身!
王朝个人观后感【篇3】
海瑞和大明王朝的悲剧
从小喜欢历史,特别是明史。关于明朝的书籍也看了不少,而这本书,十年前就看了电视剧版,实话实说,确实是部不错的剧集,然而后来就被禁了,一禁就是十年……
大明嘉靖年间的故事总是那么的精彩,魅力十足。文有徐阶高拱张居正,武有谭伦俞大酋戚继光,可嘉靖却留了这么一个破摊子给隆庆皇帝,也难怪海瑞骂他。
嘉靖是一个很自负且自私的人,相信自己是得道的真君,相信无为而治,他不想承担作为一个皇帝的责任和义务,却肆意挥霍着大明王朝赋予他的权利。书中对嘉靖的描写是有些美化,但也能从中看出此人有多么的难伺候,永远需要人一遍一遍的猜他的心意,把大明王朝当作自己租来的“家”,予取予求,将群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就是他除却修道之外最大的乐趣。
海瑞是一把利剑,却无法伤到别人,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伤到自己的家人。书中最为悲剧的人莫过于海瑞的妻子,在海瑞眼里,妻子只是一件可有可无的衣服,母亲才是这世间最为重要的。海母的性格导致了海瑞走向了这个极端,海瑞越来越孤僻,越来越偏执,他以为只有自己看到了这样一条路,以为只有自己在黑暗中找到了方向,其实,这样的人有很多。
这就是大明王朝的悲哀,每个人都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却都只能这样不断的向前走,直到大明王朝分崩离析的那一天,结果已经是注定的,没有人能更改。
作为一部小说和影视作品,作者的改编和演绎无疑是十分精彩的,成功的将李时珍引入政治框架之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嘉靖和海瑞之间的对立。我最为满意的人物塑造当属戚继光的顶头上司——胡宗宪,小说中对他的描写很是到位,但唯独少了以谋略定东南的徐渭徐文长(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不知为何。对海瑞的“人性”魅力有所增强,而削弱了其历史上对待自己家人冷酷无情的一面;对严世蕃的能力有所贬低,事实上的严世蕃甚至要远强于严嵩。书中对于李妃和张居正之间些许暧昧的关系都有所描写,暗示了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改革。足可见作者对历史把控能力之强,让人好生佩服。其中好些桥段,虽明知是演绎,但读起来仍让人唏嘘不已。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人治,寄希望于天命,又能如何。
脑海中又想起了那首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王朝个人观后感【篇4】
《乾隆王朝》正在看,很欣赏和珅,至于他是不是贪官就另当别论了。可不能否认,和珅在当官前期,是想当一个好官的,从他查出王亶望、陈辉寿就可看出。后来查办国泰就有点小人所为,但他的做法非常符合主子的想法,“我们做的要跟得上皇上他老人家的想法,要让皇上满意”,从这句话就可看出。
和珅是一个很会玩弄权术、阿谀奉承的人,诡道诈术用得非常好。在他查办王亶望时,能够无中生有、故布迷局,充分利用王的多疑性格,使王露出马脚,从而轻松破案。在查办陈辉寿时,就更厉害了,利用皇后将陈的'偷梁换柱、贪污受贿暴露无疑,给自己省了很多麻烦,正是这两件事,乾隆看出和珅是个很能干的人。再这以后查办国泰时,就带了很大的功利色彩,完全是照主子的意思做的(而且他也很会体会主子的心意),出发点完全是主子,不是老百姓。
这又让我想到另一个人,钱峰。此人真是一位诤臣,是个爱民的好官,但其处世做法实不敢苟同。举荐奸佞不分时候,愚忠,说白话点,死脑筋。乾隆并不是糊涂人,捐款里有猫腻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是肯定想办那些贪官的,只是时候未到。想想十个封疆大吏按钱峰的意思一起查办了,天下不就大乱了,办那些贪官要慢慢来。在观赏凤桐时,不给乾隆面子,人都有那么点虚荣心,皇帝就更甚了,他在大庭广众之下,确实陷乾隆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他性格过于刚直,做事欠考虑,虽然出发点好,为百姓请命,他在那样一个封建社会,不顾及皇帝感受,结果不会好到那里,这也就决定了他后来的悲剧。
王朝个人观后感【篇5】
历史之镜——《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600字:
在读《通鉴》之际,被高人(也是一位明史专家)强烈推荐看本书。于是最近暂时放下《通鉴》,插阅这套上下两册的《大明王朝1566》。
没想到看完之后,一阵阵感叹心酸涌上心头。其实很久以前就听过有部同名改编的电视剧,据说当时不知因何原因,电视剧播出没多久就再也没播过了。看完之后,我也大概猜到是什么原因了。
嘉靖,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这真是一位十分特别的帝王。他常年修道,推崇无为而治,但却对权力的把控炉火纯青。表面看似毫不关心,但实质上却连任何一个大臣的家里发生的小事情都了如指掌。这种近乎变态的权力掌控,一再让嘉靖深感得意。然而,却掩盖不了明月之下黎民百姓的痛苦生活。
严党也好,清流也好,斗来斗去,受伤都只是老百姓。什么国库亏空,关心的只是自家宫殿的修建罢了!难得出一个海瑞啊!多么刚直不阿,断案如神。但假如,背后没有裕王的支持,他能走上历史的舞台吗?
在黑暗中出现的星光,到底是希望之火苗,还是不过回光返照的瞬间?
难啊!其时明朝走了两百多年,积弊已然重生。一个海瑞救不了,再来个张居正也枉然。当然这是从大局而言了,从他们个人角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士者必然的态度。他们做到了,但后来者又在哪里呢?
历史之镜一直就在那里,我们看也罢,不看也罢,江河明月,千古依然在。
王朝个人观后感【篇6】
《血与火:坦格利安王朝史》读后感600字!
我不再请求本传一定要有结局!
终于把马丁老师的新书血与火读完了,这本龙家史因为体裁和耽误正传填坑,似乎反响平平,不过五十万字洋洋洒洒,十分能感受到作者自我满足的快乐。
也许是因为自己也写一点故事,越来越能宽容(特别是系列小说的)作者取悦自己的倾向。比起各种影视化,我还是最喜欢小说文本,因为只用考虑一个造物主。
虚构一个令人信服的世界非常非常不容易,能做到的作者很多一辈子也只能做到一次。在这个世界不断挖掘的感觉,即便在旁观者看来,也很奇妙。
绝大多数情况下,最爱惜角色的还是原作者,当然,作者们的控制欲是不同的,强烈的作者笔下仍然能明显地看出角色的功能性,柔软的作者就容易滑向剧情被角色撕扯的情况。
血与火的写法很诱人,情节是精彩的,但讲述视角并不保证一切是真实的,这种相对性让文本有了更丰富的空间,但这种写法就像空中楼阁第三层一样没法学习:必须建立在达成了共识的世界观上。
读者追求故事有一个结局,是人之常情,但某种意义上事情是没有结局的。即便是现实,很多时候也只能编出蹩脚的结尾。
血与火让作者后退到了另一个地方,我猜这对马丁来说是一种休息。
从这个角度说,我更喜欢编剧,说书人类型的作者,他们对如何讲故事有天生的敏感性,对自己的角色,有爱护和共情。一些作者文辞美丽,内容考究,但缺乏这种敏感和姿态,只能玩弄文本,就不免显得聪明过头
要抵抗的诱惑有很多,比如拒绝交出被期待的情节走向,比如不把讲故事的天分视作更高贵的东西,比如在文字细节上的追求应该做到何种程度。
自然我自己是远没有这种敏感性的,换句话说就是老天不赏饭吃,但看到世界上确实有这种人,还是感到很宽慰:正常人更喜欢活生生的人,而我是必须相信虚构世界的不正常人,大概这也是为什么读和写永远能带给我快乐吧。
王朝个人观后感【篇7】
用点滴生活经历去践行人生之道,不疾不徐慢慢道来,因为我们的成长也需要时间。
从广义上来看,人生是指人出生之后所面临的生存和生活,生存是基础,生活是每日动态。既然生而为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无可避免,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尽早规划人生,尽早开启自己人生的投资之路,为拥有更多的人生主动权而努力拼搏。
通常我们认为的投资是指,投资者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而期望在未来能获得超额回报。自跟随杨天南老师学习以来,我逐渐认识到人生的投资规划不仅仅包含财富的积累和升腾,还应包括用运动投资健康,用自律投资形象,用真心投资关系,用学习投资能力,用专注理性投资坚持。总之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用投资换取人生综合回报的最大化。
《戴维斯王朝》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家族祖孙三代的投资历程。如果以时间为线索追踪家族三代人的成长经历,我惊奇的发现无论是老戴维斯还是谢尔比或者克里斯,就算当时他们没有选择投资证券保险行业,他们或许可以成为著名的专栏作家,或者新闻记者,或者历史政治家,或者政府工作者,或者银行行长。历史总会呈现无限的可能性,机会永远垂青那些有备而来的用心人,由此可见专注自身多一点并不是什么坏事。
投资学习一定要趁早,越早对自己会越好,因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也是需要时间的。“从来没有人能够夺走你自己内在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尚未使用的潜力。”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投资的过程,在哪里投资,就会在哪里产生结果。这世上唯一靠谱的投资,就是投资你自己。
王朝个人观后感【篇8】
《旧唐书·魏征传》里有提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就是将历史当做一面镜子,可以看出历史的兴衰,以此作为借鉴。中华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历史久远,王朝更迭也比较多。还记得小的时候背过中国历史朝代表,“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被晋收,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运休。”这么多王朝的更替,有很多东西都可以拿来借鉴。
这次有幸拜读了关河五十州的这本《乾隆王朝》,确实学到了非常有用的东西。以前对清朝的认识非常肤浅,只知道康熙雍正乾隆打造了清朝的一个百余年的太平盛世,但是细节是不清楚的。或许是受到影视剧的影响,就比如说《乾隆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还珠格格》等。这些影视剧里都出现了乾隆皇帝,但那都不是历史,而是戏说。他们对乾隆皇帝的理解也是不对的,而我们却被这些影视剧给带歪了。
这本《乾隆王朝》并不是一本小说,而是参考了多种资料,写的一本历史书籍。作者并非完全照搬史书的记载,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将我们对历史上的一些偏见都纠正过来。就比如说民间流传乾隆其实是大臣的儿子换过来的(金庸还将此写进了作品《书剑恩仇录》),对此做出了澄清。尽量以公正客观而又实际的笔法来描述那一段气势恢宏的历史。让我们对乾隆有一个公正的认识。
有一句话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管史书是谁写的,写史书的人有着怎样的立场和喜好,但历史又是客观存在的,再怎么打扮历史永远还是历史。历史发生了,总会有记录流传世间。而作者则是通过这些记录来还原一个客观的历史,让我们看清历史的真面目,而不是被电视剧或者是民间传说给带偏。
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民心已经顺服,到了乾隆时期并没有爆发什么内战,所发生的多次战争都集中在边境上。乾隆可以坐皇位长达六十年,打造了半个多世纪的太平盛世,实际上他是有着过人的本事以及政治手腕的。起初我读这本书,以为讲的是王朝的宫斗或内斗的。实际上,乾隆时期并没有发生什么宫廷斗争一类的,要不若他也不可能安心地外出巡游。我认为他最让人称颂的,除了有高超的政治手腕,重点是对于边疆的寸土不让上边。
这本书里边提到了许多发生于边境的各种对外战争。数场战争作者描述非常详细,叙述了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战斗的艰苦,尽管一开始可能出现用人不当的现象,但最终用对人办对事,还是啃下了硬骨头,保证了国家疆域,这是非常值得赞扬的。
每次边境上发生战争,都是路途遥远,地形复杂,都要消耗大量的军饷。而每次战争都旷日持久,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力在背后作为支撑。在乾隆时期经济做得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整个乾隆时期都不差钱,这才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战争的胜利,除了将领的用人得当,作文将士的前线拼命,后期的供给也是最重要的。有句话说的好,“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的胜利都是烧钱烧出来的。经历这么多场战争,还可以让国家欣欣向荣,这意味着强大的经济基础是多么重要。
在封建时代,皇帝一人集权统治,皇帝是否英明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兴衰。刚登上皇位的乾隆要收买人心,则以宽政为主,后来更是赏罚分明,贪腐必惩,再加上乾隆本人确实有过人的洞察力以及敏感性,再加上确实有着强硬的政治手腕,这才可以做到上行下效,管理得好偌大一个国家。有好几次若不是乾隆从奏折当中发现了猫腻,几次的重大案件是不可能察觉出来的。
不过,对于乾隆的评价,固然有“功”打造了半个世纪长的太平盛世,其“过”也是有的。也正是乾隆本人,让清朝从盛世走向衰败的。乾隆晚期,年龄逐渐增长,精力也跟不上,变成一个傲慢自大又刚愎自用,听不进人劝而又安于享乐的昏庸皇帝。从此贪腐之风盛行,将之前的施政功绩全部打回原形。还大兴文字狱。又自认天朝上国,闭关锁国,最终没有跟上世界的进步。
不过,纵观乾隆的一生,我认为还是功大于过的,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王朝个人观后感【篇9】
这本书看点很多,最受触动的应该是几种处事方式吧,比如,海瑞式的不合群,坚信孟子的民重君轻学说,坚持为了真相打破沙锅问到底,就是嘉靖所评价的直而不笨,不惜与整个官场为敌,痛斥朝政积弊,这还是有点理想化的处事为官吧,不像赵贞吉之流,号称大儒,揣摩帝心,顺迎上意,也不像徐阶他们,中庸之道,进退维谷,也不像吕芳之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更多的是愚忠与对主子的私情,更不像严嵩,世蕃之流,为一己之私,欺君罔上,鱼肉百姓,横行朝野,海瑞为官处事其实也很明白,看得很开很透,说到底还是性格使然,这种方式必然是"水至清则无鱼",导致上级不高兴,同级不支持。在那个封建年代,如何在君王体制下,实现理想抱负、服务百姓与融入官场的平衡,既需要对个人追求的坚持,也需要一种平衡,你不可能事事高歌猛进,就是皇帝也不可能随心所欲,何况刀笔小吏,处处要受到体制、人情、社会、礼法的掣肘,怎么前行啊,还是应该学会妥协,这更是一种进,也是更好的进,不然就像胡宗宪跟他说的那样,光负气辞官,于百姓何顾,你在,说不定还能挽回一丝余地,如果不在,岂不是任由贪官污吏横行,受苦受难的还不是老百姓,所以不能眼里揉不得沙子,应该把握住主要的,在平衡各类关系中实现人生抱负,真的,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的,儒家中庸之道,其实看透了并不是让你当老好人,还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就是知道利害关系,知道轻重,在对君与对民中寻得中庸,最终实现为民请命,为民谋利的目的。在看清了生活的真实面目后依然热爱,这才是真英雄,真伟大,真勇敢。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年轻,世故,成熟,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通过不断地历练,逐渐走向成熟。
王朝个人观后感【篇10】
李自成家是代官府收租税的,应该说这个职位在村里还算有点权力。偏偏李自成比较正直,一年大旱,大家交不起租税,他自己就借债把钱交了。心倒是不错,也讲义气,不过也就闯了祸,债主告到官府,县官把他抓起来毒打暴晒,还不给东西吃(这时李自成估计还想做良民,没反抗)。结果,那些驿站的驿卒还有得了恩惠的人向县官求情,县官不听,犯了众怒,大家一拥而上,救了李自成。后来他们去甘肃当兵了。过了几年,陕西大饥荒爆发了农民起义,又把甘肃的兵调过来,偏偏又没发饷,李自成就站出来,带领大家兵变了。此次,江湖上就有了李自成这个名。
不过,就李自成这些人,他还闯不出什么名堂,后来跑到当时的闯王高迎祥那里,高迎祥很赏识他,他也被人称为“闯将”。
高迎祥、张献忠以及李自成的军队打到凤阳,把朱元璋祖坟和皇觉寺给烧了。
从这点看,高迎祥、张献忠还真是武夫一个,把人家祖坟烧了,和别人惹下深仇大恨,不是更要引得别人打你?而且烧祖坟也不是好事,得不到民心,由此看,那时的他们真是彻头彻尾的农民军队。
高迎祥被孙传庭设计伏杀,李自成继承了闯王的位子。之后,张献忠、罗汝才先后投降,李自成虽然几番在陕甘川游击作战,但是还是被洪承畴、孙传庭设计在潼关伏击,全军覆灭,只有他和刘宗敏等十七人逃了出来,世间流言已死。
当然,李自成没死,十六年后他卷土重来,进军河南,攻破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
有人就此推测,假如此时李自成不杀福王,而是剥夺其财产,软禁他,用他的名义假意归顺朝廷,慢慢扩展壮大势力,日后寻机再起,这样日后获胜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基础也扎实得多。就算拥立福王,也比独立作战的名分好些,但是他却把福王杀了,确实是太简单了。这么看李自成有点象项羽,只会用武力争天下,而不知用些策略。这件事还有一个后果就是,南明弘光政权在清兵入关后还是与李自成为敌,因为弘光天子就是李自成杀死的福王之子。
之后,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了大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