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路读后感

2023-05-11 09:43:07 林中路读后感

林中路读后感【篇1】

  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它们都是通过一个第三者——艺术而存在的。

  作品是什么以及如何是?所有作品都具有一种物因素。建筑作品中有石质的东西,绘画中有色彩的东西,语言作品中有话音,音乐作品中有声响。然而艺术作品除了物因素之外还是某种别的东西。

  其中这种别的东西构成艺术因素。作品不同于纯然的物本身。作品还把别的东西公之于世,他把这个别的东西敞开出来。所以作品就是比喻;制作物与这别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作品乃是符号。

  比喻和符号给出一个概念框架,长期以来人们都是在这一视角中去描绘艺术作品的。但在作品中唯一的使这别的东西敞开出来,并把这别的东西结合起来的东西,仍然是艺术作品的物因素。看起来,艺术作品中的这种物因素仿佛是一个屋基,那别的东西和本真的东西就筑居于其上。

  我们的意图是找到艺术作品的直接的和全部的现实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其中找到真实的艺术。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弄清作品的物因素。为此,我们必须相当清晰地认识物究竟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艺术作品是否是一件物,别的东西正是附着于这物之上的。

林中路读后感【篇2】

  现代的根本现象:科学,机械技术;艺术进入美学的视界之内的过程;人类活动被当作文化来理解和贯彻;弃神。

  我们沉思现代就是在追问现代世界的图像。世界是表示存在者整体的名称。不局限于宇宙和自然,历史也属于世界。世界图像就是关于存在者整体的一幅图画。从本质上看,世界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这时存在者整体便以下述方式被看待了:唯就存在者被具有表象和制造作用的人摆置而言,存在者才是存在着的。在出现世界图像的地方实现着一种关于存在者整体的本质性决断。存在者的存在是在存在者之被表象状态中被寻求和发现的。

  只要存在者没有没有在上述意义上得到解释,那么世界也就不能进入图像中,也就不可能有世界图像。世界成为图像,标志着现代之本质。

  现代的基本进程乃是对作为图像的世界的征服过程。

林中路读后感【篇3】

  海氏在《本源》中对物提出了三种解释:物是若干特征的集合、物是感官上被给予多样性的统一体、物是具有形式的质料。着重讲一下海德格尔关于第三点——物是具有形式的质料的探讨的理解。

  海氏首先提出,形式是理性的,质料是非理性的,对于形式与质料二者的变式,即所有艺术理论和美学的概念图式。除此之外,形式-质料结构规定了器具的所在。而器具是处于物与艺术作品的中间样态,器具的出现,同时引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有用性。一旦“有用性”的概念出现,人的因素便不可避免的混杂在了物的因素中,是人之所需才确定了物之所是,由此,排除了有用性和制作特性的“纯然物”便受到了遮蔽。

  回到对物的第一重理解,物是若干特征的集合。海追溯了古希腊语言传统,物的内核(基体、基底)在语言的更新化过程中被翻译混淆了经验,是为主体(主语);物的特征是为属性(谓语)。由什么定义和衡量属性?必然是以人的认知为尺度。因此,理性再次压倒了物,是为遮蔽。

  在此,海氏提出,我们无法确定感官上被给予的是物本身的现身在场,因为物与我们之间往往有所混杂,即遮蔽。但我们习惯根据这种思维方式去思考一切存在者,这种先入之见始终如有色眼镜一般影响着对本源与世界的探究过程。他对物的本质的重视、对“去蔽”的强烈需求,正说明他以哲学家的身份对现实作出的切实关怀。在马尔库塞提出的单向度社会中,即使是科技水平远不如当下的二十世纪,哲学家锐利的目光已经发觉技术理性对纯然物的强暴。在原始社会中,器具与有用性的概念联结在一起,而工业时代和资本文明介入以后,科技与理性成为有用性这一概念的合理外延。海德格尔由对物的概念的溯源,警觉地指出了这一点,物与存在相关,只需使用和制造,无需追问存在,也就丧失了精神层面的思索的动力,生活便走向干瘪与匮乏。在人把一切物作为器具的倾向(亦为科技的倾向时),物成为人所执行的客体,人也有将自己作为器具的倾向,在此,我们需要艺术的存在,人需要从日常走入艺术的创作性世界,重新找回与纯然的物打交道的方式,在“悲剧性”的人生体验(“他人即地狱”)中寻求交流和对话。

林中路读后感【篇4】

  从海德格尔起,历史中个人生存开始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存在”是海德格尔提出的重要概念,人如何在现实中确立自身的存在?如何确定知识的来源?我理解的海德格尔,继承了胡塞尔、又打破了胡塞尔现象学的二元论。现象学强调知识的确定性来源,以科学的方式解释人类意志,通过“存在悬置”与“历史悬置”直面事物本身,借以揭示意识自身的结构、揭示现象本身。

  现象学要做的事情是,将外在世界还原,将一切实际事物按其呈现于我们心中的面貌而作为“纯”的现象来对待。胡塞尔看起来抽象、玄虚,实际上是回到具体、回到坚固的基础。但海德格尔不承认主客二体,不是先有一个主体、一个客体,再有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相反,是先有了主体与客体的存在关系,才有了认识,因此,人是通过感觉去把握事物的,人是被抛入世界的存在,在世界之中存在的,世界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本身。这是建立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之前,海氏关于存在主义的建构,即认为存在是一种有意义的生存,充满诗意趋向崇高的生存。关于艺术作品本源的追思,亦为海德格尔探讨“存在”之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的一环,是海氏基于存在主义给出的一条理解艺术、艺术作品与艺术创作过程的路径。

林中路读后感【篇5】

  从对物的关怀出发,海氏转向对“作品”的关切。他是悲观的。和被强暴的物一样,作品更多是作为艺术行业的对象,埋没在艺术交易和艺术史研究的繁忙中,来满足公众和个人的艺术享受,在不断的移置中,作品远离了自身的世界。在此,海氏提出了“大地”的概念。大地,是一切涌现者的返身隐匿之所,它为涌现者提供庇护,是其赖以筑居的所在。作文并讨论了作品之作品的存在——作品的建立是一种奉献着、赞美着的树立。作品之为作品所建立的,就是开启出一个世界,并在运作中永远守持这个世界。《周易》有言:“观物取象。”中国古代的艺术反映论思想也认为,人们用“象”反映世界,如乡饮酒礼中的“礼”,以宾主坐序象征宇宙秩序,而这个“观”和“取”的过程,即作品的建立过程。关于海氏提出的“世界”,我的理解是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有所相似,境生于象外,创造主体与欣赏主体,他们的有限存在,都向着无限展开,从而使自己得以融入一种超验的形而上境界,甚至获得具有生命本体意义的真正超越。

  海德格尔说,世界与大地是一种争执关系。由于作品建立一个世界并制造大地,作品就是这种争执的诱因。我的理解是,所有的人类文明,包括艺术作品,都是从大地上生发,其质料也源于大地。大地作为人类世界的基础,具有吞噬世界的倾向,让世界回归大地,而作品经久地在不同时代触发新的意义,就使得世界从大地中将自己挣脱出来。

  而在艺术与大地的关系中,海德格尔谈到了真理的获得方式:去蔽。艺术作品呈现自身的方式,就是通过去掉来自大地的质料中多余的部分。去蔽的过程就像剪纸,剪纸的生成就是在一张纸上减去多余的部分,而真理,在剪纸的过程亦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的作用,是决定哪些部分分离,哪些部分留下。例如,雕塑产生于石或木,诗产生于无数的词,绘画产生于各种颜色,音乐产生于无数的音符。最后,他总结道,艺术是对作品中真理的创作性保存,艺术就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

  关于艺术本源的探寻,是海氏基于存在主义给出的一条理解艺术、艺术作品与艺术创作过程的路径。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分享

热门关注

教师建议读后感合集

教师建议读后感

鲁滨逊读后感4篇

鲁滨逊读后感

自动自发读后感合集

自动自发读后感

最新《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推荐]《牡丹亭》读后感900字通用

《牡丹亭》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汇总

草房子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

[参考]草房子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精选

草房子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

读后感巴金家读后感合集

读后感巴金家读后感

读后感飘的读后感8篇

读后感飘的读后感

读后感神秘岛读后感通用

读后感神秘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