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辉煌读后感13篇

2023-05-06 14:55:54 苦难辉煌读后感

  唯有阅读,才能在时光里装进更加丰盛的内容,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读后感应当体现出书中的主要主题和情感色彩。希望这份“苦难辉煌读后感”能够带给您所期待的内容让您满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1)

  《苦难辉煌》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风起云涌、大浪淘沙的时代,同时这也是一段中华民族先进分子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流血史和牺牲史。走进那段历史去真切感受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历史命运的根脉和起点。一个1921年成立、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28年后竟能夺取全国政权;一支1927年南昌起义建立、最后只剩不到800人的队伍,22年后竟能百万雄师过大江。

  共产党人从南湖烟雨中走出,从弥漫硝烟中突围,顽强而坚韧地翻雪山、过草地,无不显示出这个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其间,有数不尽的流血牺牲、数不尽的挫折苦难、数不尽的矛盾斗争,恰似泣血杜鹃,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土鲜血奋然前行,最终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这段苦难是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辉煌。

  这些人民英雄生如松柏顶天立地,死若流星倏忽一闪,历史的星空永远记住了他们,这本书带给我们青年党员的是一种精神洗礼,这种精神洗礼不会白费。今天不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实现民族复兴,我们仍然需要一批与当年那样为了胸中的正义和心中的信仰,义无反顾为民奋斗,以追求真理为已任的共产党人。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2)

  近日,拜读了金一南教授撰写的革命历史题材著作《苦难辉煌》,再次在金教授的引领下从不同的视角回望中国革命史,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有感于革命火种从星星点点到燎原壮大,有感于革命事业从彷徨、分歧到坚定、勇往直前,有感于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和革命伟人在生死攸关的转折时的坚强坚定坚持,有感于中国革命在积贫积弱下突破万难取得胜利的不易。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信仰像明灯一样指引革命党人排除万难、奋勇向前,并且矢志不渝呢?是共产主义精神,是解放中华民族、建设新中国的追求和梦想,是内心强大的坚定意志,这份初心直到革命胜利、直到新中国成立、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从未改变。

  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胜利的果实来之不易,苦难和坎坷只能让我们这个民族更加坚强。今天的我们生长在红旗下,成长和平年代,享受着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环境,我们应倍加珍惜、爱护、奋发有为,接过祖辈传下来的接力棒,将祖国建设得更加富足强大。建设祖国既需要高精尖的栋梁之才,也需要守护在普通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平凡之人。如今,国家正经历新冠疫情的考验和外部复杂国际形势的挑战,中华儿女更应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与党和国家一道同甘苦共命运,共同迎接可能面对的错综复杂的艰难和挑战。

  苦难不可怕,只要我们共同面对、全力以赴;辉煌不懈怠,那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束、更是另一个征程的开始。但愿苦难不再、辉煌永常,更愿国泰民安、幸福永久。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毛泽东同志《长征》中的诗句。远征到底有多难,踏遍万水千山的征程又包含着多少壮怀激烈、九死一生?《苦难辉煌》这部书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线,用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革命先辈们在重大历史关头,义无反顾承担起挽救国家、挽救民族历史使命的辉煌画卷。跟随作家金一南的笔触,重新审视这段于苦难中重生、觉醒中抗争、自立中图强的民族奋进之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大地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饱受凌辱,在封建主义的余威中艰难求生,各方势力粉墨登场:欧美列强蚕食鲸吞、日本财阀军阀伺机掠夺、民族资产阶级夹缝钻营、官僚资本主义蠢蠢欲动、各地军阀割据为王......动荡不安、屈辱挣扎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有多少人能够想到,初期仅有53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能发展成引领千千万万同胞,抛头颅、撒热血、领风骚,建立新中国的中流砥柱;又有多少人能够想到,那支长征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统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千难万险、沧桑坎坷之中,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信仰,早已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前途与辉煌。

  “辉煌”是“闯”出来的。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大环境下,中国的革命道路应该怎么走?马克思、列宁经典著作里没有现成的答案,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也一再失败,我党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如何使破茧而出的中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转危为安,怎样让革命的星星之火燃烧为燎原之势?危急关头,毛泽东同志毅然率领部队闯出重围,转战井冈山,创造性地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地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闯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辉煌”是“打”出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一直处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白色势力四面包围之中。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军阀,毛泽东、朱德同志吸收群众智慧,形成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原则,连续粉碎了4次“进剿”、3次“会剿”,经历了“三月失败”、“八月失败”两次重大挫折,大小战斗近百次,取得了龙源口大捷、黄洋界保卫战等著名战斗的胜利,保卫了革命根据地,让革命斗争得以继续坚持与发展。

  “辉煌”是“斗”出来的。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中国共产党既要战胜恶劣的外部环境,又要摒弃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才能茁壮成长。革命过程中,党与红军需要在战胜反动势力绞杀的同时,纠正党内存在的“左”、“右”倾主义错误,克服悲观主义、失败主义情绪,根除旧军队军阀主义陋习。毛泽东等党的领导同志一方面用“四一二”、“七一五”、“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惨痛教训,与党内“右倾”机会主义斗,教育全党坚持武装斗争;另一方面结合敌我力量对比,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斗,教育红军依靠有力地形,采用游击战法,战胜敌人壮大自己。斗争中,毛泽东同志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并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等气势磅礴的诗篇坚定必胜的革命信念,克服悲观主义、失败主义情绪;进行“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形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根除旧军队军阀主义陋习,淬炼出一支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铁军。

  “辉煌”是“熬”出来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和红军从瑞金出发,四渡赤水,淌过金沙江,强穿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在惊涛骇浪、枪林弹雨中匍匐向前;翻雪山,穿草地,在弹尽粮绝、风雪沼泽中奋勇前行。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无时无刻不锤炼着每一个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的信仰、胆略、气概和毅力。一路走来,红军战士们战胜了各种挑战,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磨练出了钢铁般的意志。红军将士,以几近原始的武器同武装到牙齿的各路军阀浴血奋战。面对缺米少盐、皮带充饥的窘迫,将士们高唱“草根饭,野菜汤,味好香,餐餐吃的打精光”,这便是他们适应环境、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精神的最佳体现。

  如书中所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不是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精神创造出来的。共产党人铸就的'辉煌,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前途命运最黑暗的时候,他们仍旧义无反顾地坚守自己的信仰。即使被敌人俘虏,即使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我们的共产党员们都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无论面对多么艰险的环境,无论遭受多么痛苦的酷刑,我们的共产党员们始终保持着那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朝着心中的目标不断前进,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无数共产党员的革命事迹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历史铭记沧桑,苦难铸造辉煌,一段段血与泪凝结的苦难,一页页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争铸就了我们,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与辉煌。历史的沧桑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坎坷的苦难最终铸造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荣光。硝烟弥漫的中国终于退却了它的阴霾,重见明媚的阳光,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从苦难中走来,一身尘土,一身鲜血,却依旧洋溢着那份执着与坚定的微笑,正是这份从容,正是这份坚持,最终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民族,终于走向了灿烂辉煌!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趟着历史的长河,寻着无数革命先烈们留下的伟大记忆,将那份信仰、那股精神慢慢融进我们的血液,化作身体的一部分,全身心投入到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贡献我们的力量,实现我们的理想。我坚信,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实现自我的价值,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4)

  今日观看完十二集大型纪录片《苦难辉煌》,深有感触,被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深深感染,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故事从辛亥革命讲起。

  辛亥革命是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在此期间,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新青年》、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进入到了高潮,共产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孕育而生。

  1921年7月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从此掀开了中国工农革命新的历史篇章。

  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开始了对共产党的屠杀,使共产党人深刻的认识了,只有拿起武器,组建自己的队伍才能真正革命。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9月9日毛泽东在湖南浏阳发动“秋收起义”,创造了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策略。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在瑞金成立,是我们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各根据地、各部分红军的中枢指挥作用。这是建党以来第一个人民政府,第一块真正意义的革命根据地。

  随着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对瑞金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五次围剿,1930年底到1933年10月,工农红军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殊死搏斗,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迫使红军开始战略转移,开始了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从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长征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长征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工农红军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

  《苦难辉煌》是一部记录旧中国人民苦难仇深的纪录片,是一部记录国民党反动派丑恶嘴脸的纪录片,更是一部记录共产党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持信仰,不懈追求,创造辉煌的纪录片。共产党人满怀信仰,不怕牺牲,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殊死搏斗,在没有武器、没有粮食、没有衣服的艰难困境中,硬是杀开一条血路,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共产党,是革命的党,是人民的党,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党,是指引中国走向光明,走向辉煌的党。党的历史,是充满血泪,充满斗争,充满苦难,不断成长,不断成熟,充满信仰,追求真理的艰苦过程,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真实伟大!“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些出自伟人毛主席的诗句,真切记录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乐观,豁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如今,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在了,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怀念。回顾历史,我们无限感慨,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希望!“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让我们用毛主席的著名诗句,激励自我,努力工作,认真生活!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5)

  近日读了《苦难辉煌》一书,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回顾历史,是为了心灵更好地共响。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我们是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在和谐安宁的环境中,在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前,我们更要看到今天面临的挑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忘却曾经的苦难,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去面对艰难险阻,去铸造新的辉煌。

  《苦难辉煌》最根本的特色就是进一步还原历史,让史实说话,让真实的中国共产党早期成长史展现在人们面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苦难的历程换来了革命的真谛和最后的成功。作者以“重新思考”的姿态不断发现历史的价值,这恐怕是本书成功的根本原因。

  我们党和军队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赢得了无数辉煌胜利。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正因为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士的鲜血奋然前行,把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我们才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正因为集合着无数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工作的优秀党员,在苦难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缔造一个不屈民族的伟岸形象,赋予一个古老国家以现代的品质,才有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苦难辉煌》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性问题,表现了可贵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开始,将以肯定结束;从肯定开始,将以问题告终。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时代表现自己精神状态最实际的呼声。有一种说法:不满现状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苦难辉煌》这本书提出的问题比较好,提炼的思想也很深刻,这也是我们当前需要大力提倡的治学态度,要不断地提出问题,给自己、给别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才能激活我们的思想,才能做好我们的工作,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多做贡献。

  《苦难辉煌》这本书的客观性让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书中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历史人物,如毛泽东、陈毅、彭德怀等,同时也描写了众多默默无闻的英雄,这让我更加敬重每一个为革命奋斗的人,也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从苦难走向辉煌,而不是从苦难跌入深渊,就是因为他们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艰苦中不懈奋斗,才有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只有探寻这些历史,才能让我们真正聆听生命的真谛,汲取前进的动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等的豪迈和气概!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我们每个人只是其中的一粒尘埃,然而每颗尘埃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多少伟大的人物,出生时是那么地平凡无奇甚至平庸,“不是每个人,都能以短暂的生命辉映漫长的历史。”但是我们所要做的是扮演好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守护我们平凡无奇的伟大。所以,不要为自己籍籍无名而忧伤。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永恒的人民的事业中去。

  历史是辩证的。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过去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6)

  《苦难辉煌》是金一南所著,是中国历最伟大的名著之一,该书以空前复杂的历史变局为背景,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线,审视了人民军队的领袖们在历史重大关头突出重围、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足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国演义》开篇词上阙,诠释了我阅读《苦难辉煌》一书的感慨。

  开卷伊始,我即被金一南教授生动形象又蕴含哲理的行文所吸引,此书确使人有欲罢不能的感觉。我是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在上下班地铁中读完该书的,看这本书,上班之路感觉不再漫长。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第二次合作之间的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充满了希望、变数、迷惘、苦难,在挫折面前我党的精英们又屡屡不畏牺牲、坚定信念挺了过来,逐步走向了辉煌。

  有人说,“一部好的作品,应该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苦难辉煌》就是这样的一部书,它让读者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感触。

  我每每沉醉于民国时期的陈年故事,慨叹着那些人和那些事。暮气沉沉的晚清被朝气蓬勃的民国取代了,中国真正具有了少年气象,从此有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乱世出英雄。所谓“乱”,不是社会政治经济绝对混乱无序,而是国家没有了绝对权力,社会失去了绝对。也正因为如此,社会环境才相对宽松,言论相对自由,思想能够活跃,人们也就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春秋、战国、三国与民国初年都是这样的情况。民初各色军阀、政客、理论家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组成了波澜壮阔且多姿多彩的一台大戏,其中能够留下名字的都非等闲之辈。而只有具备组织纪律性和远大理想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人,才是英雄中的风云人物,才能够走的更远。国共两党里面不缺这样的人杰。

  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是国共两党的共同目标,中国实现伟大复兴是国共两党的.共同期望。两党的精英们都是在以中国知识分子入世的特质自觉承担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重任。如果两党和睦共处,两党内的精英们,有多少是同学,有多少是老乡,有多少是师生,他们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但只是因为两党在具体实现国家富强的手段上存在着不同的理念,以至于有多少同学、老乡、师生们要为了各自的信仰分道扬镳,甚或反目成仇,更有多少革命者因此而牺牲。当年你死我活争斗的英雄们现在都不在了,还是那一片河山,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努力实现着英雄们当年的梦想。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国家实力大幅提升,也难道不就是英雄们最终所要的吗?假设当年的英雄们都醒来看一看,是否会相逢一笑泯恩仇呢?

  历史没有假设。残酷的现实是国共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客观上为日寇侵华制造了可乘之机,也使得中国抗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楼梦》中探春曾言:“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熟读古书的毛泽东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从当时形势上共产党又绝对不能让步,只能被迫做针锋相对的军事斗争以图存。更何况大形势非是一个人所能左右的了的,毛主席也是人而不是神。道理都懂,但无法改变现实,这实际是很无奈的一件事。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并不善于接受历史教训。当前,中国仍处于_,国共是否可以接受历史教训,抛弃前嫌,_远瞩,以大智慧促成第三次合作,实现两岸统一,打破岛链封锁,进而对觊觎侵占我_、南沙等国土的国家采取一致行动,共同维护我中华民族长久利益,而不致使某些国家坐收渔人之利呢?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7)

  苦难终将辉煌,辉煌不忘苦难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

  ——鲁迅

  呷一口氤氲着热气的茶水,抚上散发着墨香的书页,苦难辉煌的征程序幕徐徐拉开,中国的革命志士们的斗争号角已然吹响。

  冲破围剿,燃起地火。

  革命从来不缺乏领导者,但诸如孙中山,毛泽东等优秀的领导者却是凤毛麟角。毛泽东先生领导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首先便是主席的思想能够冲破旧思想的“围剿”。毛主席通过实地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提出可依靠农民进行革命的思想在当时可谓先进。其次,主席的英明决策,领导着革命者们前赴后继地投入于战斗中来,革命者们的斗志宛如地火熊熊燃烧,冲破黑暗与禁锢,枪杆子和笔杆子的共同作用使然。

  浴火凤凰,苦难辉煌。

  古老的中国曾有着大唐不夜之盛世,两宋商业之富裕,明朝七下西洋之美誉,丝路上驼铃在轻响,海路上罗盘针在旋转,然经历了百年屈辱史之后的中国,盛世不再,军阀混战,凤凰浴火涅槃重生,古老中国该何去何从?苦难笼罩着神州大地,革命者们却如同海燕,“当风暴来临时,有人会被吓退,有人却会展翅翱翔。”书中大部分便介绍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卓绝。“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战士们在转战长征的途中,需要同艰难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同时,敌人的围追堵截和狂轰滥炸亦是大幅增加了伤亡。浴火之凤凰需历经磨难方可涅槃,辉煌亦会来自苦难。

  江山如画,残阳如血。

  新时代的我们,正处于辉煌的时代,更要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创造这个时代的新的辉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看江山如画,残阳如血。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且看我中国少年,碧血丹心,朝气蓬勃,共看我少年中国,泱泱大国,磅礴东方!

  《苦难辉煌》是金一南先生呕心沥血创作出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其本人有言:“我们曾经拥有一批顶天立地的真人,他们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这句话让我联想到题记所用的鲁迅先生的话,印象极为深刻。所谓传承,不仅仅是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精神光辉照耀下我们的信仰,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下的价值观念。

  苦难终将辉煌,辉煌从不忘苦难,更不惧苦难,是苦难让我们成长,让我们铸就更好的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8)

  在中国历史的至暗时刻,无数革命先烈、共产党人在探求救国救民、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舍生忘死。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中华民族最苦难与刻骨铭心的时代画卷。在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磨难、挫折与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勇往直前、百折不饶、永不放弃。

  从苦难到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告诉我们,革命道路不是从辉煌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它是一个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一个历程。读过此书,内心已然心潮澎湃。历史经验证明,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光明坦途,而一定是步履蹒跚,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坚定理想信念,不因困难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这本书的作者金一南教授说:当一个民族走向强大的时候,绝不仅仅是物质的强大,绝不仅仅是腰包里塞满了钱,你就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在如今这个信仰珍贵的年代,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动?有什么值得我们推崇?有什么能让我们追随?书中给予的答案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先烈传承百年的革命精神!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再没有抛头颅洒热血的机会,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平凡的工作当中,做平凡的英雄。在现在这个信息科技的时代,什么都可以复制,连成功都是可以复制的,但是革命先辈的精神是不能复制的,革命时代虽然过去了,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革命精神不能丢。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历经磨难但始终坚韧不拔。革命的道路不是鲜花与掌声,更多是的泥沼与困苦,但是无数共产党人的坚守,让它的光荣与梦想,它的热血与献身,焕发无限的魅力!

  我们作为后来人的90后,正在续写历史。我们要义无反顾地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第一个“一百年”刚刚过去,第二个“一百年”正在走来!我们要传承革命精神,奋力拼搏,以实际行动在本职岗位上再立新功,将个人进步与国家铁路事业发展紧密相连,要让革命精神成为支撑我们前进的动力!

  以上是网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苦难辉煌读后感800字精选13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9)

  有一个网络用语叫做“非主流”,寓意相对于主流而存在的概念。而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刻,非主流的思想都难以被秉持主流思想的人所接纳,甚至被污蔑被抹杀。

  然而,共产主义思想,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就是一种“非主流”的思想。1924年7月30日,蒋介石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演讲中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到,试问有谁能想出一个主义来救中国?除了国民党的三民主义之外,还有第二个主义可以救中国吗?若是没有这个三民主义,我们中国的危险究竟怎样解除,我们的国家究竟怎样建设?秉持着主流思想,并且自认为能够预见未来的蒋介石,估计没有预见到,早在三年前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已经在上海召开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而在未来,这个政党发展成为了拥有八千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

  这支队伍,跨越万水千山,走过了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这一路上,有牺牲的,有叛变的,有离开的,有腐败的,从不被看好走向众望所归,从贫困落后的山区边区走向红色根据地,共产党人从未停止脚步,一直走在民族救亡、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我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喜欢看终场绝杀、反败为胜的篮球比赛,乐于听普通人走上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当我通过此书回想起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我更是完完全全被这个草根逆袭的传奇所深深吸引。对我来说,这比任何一本热血漫画还要激情澎湃,比任何一部战争电影还要惨烈悲壮,比任何一部史诗还要可歌可泣,而我这仅仅还只是通过作者这力透纸背的笔触去感受这些。

  我们生于和平年代,很难想象我们的革命先烈是如何逆天改命,撕毁百年沉沦的`不平等条约,血书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但是!无法想象,不代表不存在!忘记苦难,就是最大的耻辱!

  现在网络上有一些所谓的“键盘侠”:隔着电脑屏幕,对历史党史进行歪曲、抹黑,大肆宣扬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图一时嘴巴快活,跃然“指”上;抑或是恶搞下《雷锋日记》,调侃下黄继光、董存瑞等革命先烈,优越感爆棚,非但不想承认自己曾经是奴隶,更不屑于承认曾经有过英雄。本书作者如是写到,若除去个人富足便不再为其他事物感动,该怎么获得挺直身躯的脊梁。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写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是在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它。”在《苦难辉煌》的前言中,作者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我们没有在丢掉自己的宝藏吗?”“钱包鼓起来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吗?”这让我思考良久。无数革命先烈所奉献出的最宝贵的东西、所热爱的生活、所追求的理想,大多都是悲壮的结局,因为他们只能播下希望的种子,却亲自无法收获。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寄托,他们历经苦难,我们获得辉煌。

  虽千万人,吾往矣!在苦难面前,英雄们前仆后继,用他们的血肉,筑成我们的新长城,而我们,又靠什么成为民族的脊梁?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10)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国上下欢欣鼓舞!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诚如金一南先生《苦难辉煌》所揭示:辉煌发端于苦难,苦难孕育着辉煌,在苦难与辉煌辨证交替中演绎着一个真理:没有精神的崛起,没有信仰的支撑,任何民族的崛起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多难兴邦,革命战争年代救亡图存的力量之源

  透过战火纷飞的硝烟,《苦难辉煌》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风起云涌、大浪淘沙的时代,一部中华民族先进分子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流血史和牺牲史。

  天翻地覆慨而康,人间正道是沧桑!走进那段历史,真切感受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历史命运的根脉和起点。一个1921年成立、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28年后竟能夺取全国政权;一支1927年南昌起义建立、最后只剩不到800人的队伍,22年后竟能百万雄师过大江。共产党人从南湖烟雨中走出,从弥漫硝烟中突围,羸弱然而坚韧地翻雪山、过草地,无不显示出这个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其间,有数不尽的流血牺牲、数不尽的挫折苦难、数不尽的矛盾斗争,恰似泣血杜鹃,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士鲜血奋然前行,最终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这段苦难恰恰是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辉煌。这些人民英雄生如松柏顶天立地,死若流星倏忽一闪,历史的星空却永远记住了他们。中国的革命事业是靠艰苦卓绝的奋斗,付出了极其惨重的牺牲换来的,而支撑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的动力就是信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革命的闪光之处正在于这个党有着纯粹的信仰,这个精英政治团体有着义无反顾投身革命、舍生忘死追求真理的精神世界。他们为了胸中主义和心中理想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他们说真话、办真事、信真理,他们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中国革命才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才发生了沧桑巨变。

  掩卷沉思,一个民族,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一个民族,没有胜利,就没有尊严。我们要记住历史,更不能忘记苦难,才能继往开来。瞿秋白《多余的话》和刘志坚《带镣行》,不仅是他们对中国命运的思考,更是他们个人信念的源头。正是这样一批人,以可贵可佩的内心良知和使命自觉,强烈要求国家变革、强烈盼望民族富强,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成为国家民族的开路先锋。信仰,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最坚决、最勇敢、最能奋斗、最富牺牲精神政党,成为中国革命成功的力量之源。

  以史为鉴,和平年代共产党员执政为民的基石

  满纸铮铮言,一腔赤诚情。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和平年代,当我们思考“为什么这个缺少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政党,能够在60多年执政生涯中,始终获得人民支持和信任?为什么这个有着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能经受起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这些问题时,《苦难辉煌》为我们做了做好诠释:信仰是支撑共产党员执政为民的基石,这是党的根本利益、也是国家的根本所在!

  苦难与辉煌,伴随着90年的风雨征程。如果说“立党为公”是共产党生命之源不竭的“天”,那么“执政为民”就是共产党生命之树常青的“地”,共产党员的信仰需要顶“天”立“地”,在这样的天地之间横贯运行,纵横驰骋。当年苏区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蹬草鞋,穿布衣,住草棚,吃红米,喝南瓜汤,开荒种地,修桥铺路,打井抗旱,他们心中有群众、办事为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建立了血肉相联的党群、干群关系。和平年代,如果所有共产党人都向当年一样,为了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义无反顾工作奋斗、以追求真理为己任。我坚信,广大群众对党的事业会发自真心的拥护和支持。正是信仰力量支撑着中国共产党背负起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依然需要精神的力量。发现信仰,需要智慧;跟随信仰,则需要勇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仅仅应该是政治家、军事家的政治抱负,而应是海内外每一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政治情怀。党的执政地位的获得和巩固靠的是民心所向、民力所聚。既然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大落大起的征程,那么执政为民就是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当我们高举科学发展旗帜时,每一个共产党人必须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只有真心实意地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的发展道路才会更加广阔、我们的政党基础才会更加巩固。

  继往开来,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灵魂和旗帜

  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信仰是艰难的、痛苦的,但没有信仰,近现代中国社会进步将会更加艰难、更加痛苦。

  历经苦难成辉煌,淘尽黄沙始见金。近代中国政治精英集团都有自己的社会主张,洋务派、维新派力求“变法图强”,国民党信奉“三民主义”,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如果没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追寻真理救国救民,很可能我们至今仍在黑暗中摸索和徘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正是他们点燃了中国人心中信仰之火,才使我们至今未曾被黑暗吞没。正因为信仰中蕴涵着中华民族获得精神力量和集体自尊的源泉,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灵魂和旗帜,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说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吹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号角,那么当年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团体凭籍坚定信仰,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成为引领潮流、创造历史、开拓未来不可更阻和逆转的伟大力量。1921年建党至今,90年过去了,党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建设的锤炼,岿然不动,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正是信仰力量的化身,如地壳深处喷涌欲出的岩浆,如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诚如凤凰涅磐,重获新生。当下,也正因为集聚着无数为国家建设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工作的优秀党员,在苦难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缔造一个不屈民族的伟岸形象,赋予一个古老国家以现代的品质,才有今天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历史没有割断,也不可能割断。没有信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意味着崩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延续。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否定自己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不要忘记,我们是以先烈的血泪洗面才得以容光焕发的。信仰支配共产党员行动,使得这个精英群体凝聚的政党能够忍受一切苦难,而达到所选定的国富民强目标,实现辉煌!

  光来自东方,烛照中华民族复兴征程的精神薪火

  历史无声走,潮流滚滚来。1840年以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民族经历过中华民族这样巨大的跌宕起伏,经受过如此多的苦难!诚然,多难兴邦。但翻遍世界史,曾在历史星空闪烁辉煌的民族几乎都在苦难中消亡,唯有中华民族在一次次的苦难中浴火重生,堪称奇迹!《苦难辉煌》昭示出一个真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记忆的民族之所以能坚韧不屈,唯在于信仰的精神薪火烛照前行的荆棘!

  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乏仰望星空的人,“为民众谋福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世代相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一份忧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志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份担当,“天下为公”是一种责任,正是这种信仰精神薪火世代相传,使得我们民族在历次苦难中实现了更高层次动态平衡的辉煌!近现代中国的独立、自由、富强,是多少代中国人的追求,几百万优秀中华儿女的牺牲,换来了新中国成立,吹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性号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卓绝斗争获得的一系列胜利,培养出一大批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的共产党人,告别了长期延习颓丧萎靡之气,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精神洗礼,是任何财富都无法比拟的。

  改革开放39年,国稍强、民稍富、军稍强,中国的崛起举世公认,与此同时商业大潮的汹涌荡涤了国人的灵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信仰有所缺失。梁启超讲过,过去中国失败,表面看是器物上有差距,再细看是制度上的差距,再往深里看是文化上的差距。因此,一个民族的崛起,不能仅仅是物质的堆积。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美国推行强权政治的世界背景来看,一方面是西方人权民主的裹挟下的舆论霸权,一方面是武力至上信奉实力的军事霸权。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几次足以载入世界史册的事件已经教会了善良的中华民族如何在这样一个丛林法则世界中生存。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已成为现代大国执政党的中共党人需要的是全党坚定不移的崇高信仰,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也是烛照中华民族复兴征程的精神薪火使命使然!

  春秋花自开,时代有情怀。“有什么样的理想,决定有什么样的未来。”个人如此,民族国家亦如是。没有信仰的人,处繁华而空虚,临困境而失措。没有信仰的民族,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走进新时代,中华民族仍需有信仰力量的薪火相传,“不忘本”“莫丢魂”“扎稳根”,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只有为国为民者,才堪称“民族的脊梁”,才可能不惜以精神之“苦难”铸造思想之“辉煌”。毋庸讳言,我们这代人身上没有经历太多的苦难、没有风霜雨雪的洗礼。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实现我们的坚守、完成我们的担当,唯有坚守信仰,不断提升思想、精神、品格,使崇高的信仰转化成内心的自觉,变成“真信”“真学”“真作为”的行动。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11)

  在“学百年党史谈真知灼见”主题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我阅读了由金一南教授创作的《苦难辉煌》一书,下面汇报与分享我的学习成果。

  《苦难辉煌》的历史纪实,让我看到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悲壮画卷,听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的呐喊,感受到了中国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五四”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之路,每一步都走得那么艰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奋斗不息,顽强地从年轻走向成熟,撑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挺拔的脊梁,给中国命运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不忘初心,砥砺奋斗。“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说我们现在整体上处于国与民大步向前的状态,更不能忘记往昔的“苦难”,也是“辉煌”。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的青春寄语,清晰标定了青年对于国家民族的分量,激励当着我们继承发扬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自觉担当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不怕牺牲,勇担使命。突如其来的磨难,青年人也能扛起重担。2020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英勇奋战,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常态化防控阶段,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牢牢把握构筑人民生命健康坚固防线这个根本,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深度”和“温度”,不断提升防控能力和治理能力。

  于今日再看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领悟到的便不仅仅是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工作部署,多了些许与青年相关的整体性情感。疫情爆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我青年作风。青年突击队、党员突击队、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救死扶伤的病房和手术室里,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地上,机场、地铁、高速公路保障交通运输正常的第一线,都有青年主力军的身影,在每一个我们看得到、看不到,想得到、想不到的地方,维持着社会的运转。拼尽自己的力量,守卫自己的祖国,守卫自己的人民,守卫自己曾经或许熟悉到厌烦但此时想来却格外亲切的一切。

  不负韶华,共谱华章。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舍生忘死,一座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巍峨矗立,光照千秋,永不褪色。国家的发展需要青年,社会的发展需要青年。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作为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拥护者、更作为一名爱国青年,我们有责任将岁月流淌下的民族大义与渐渐凝实的个人担当化为行动,始终做到对党忠诚,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刻苦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有一份光,发一分热;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自觉担当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将青春之梦想融入伟大中国梦,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12)

  这几天在公司的组织下,观看了大型历史纪录片《苦难辉煌》。确实我让受益匪浅。看完《苦难辉煌》对我触动很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个战火纷飞的场景在我的脑海里一幕幕地回放。

  《苦难辉煌》纪录了从辛亥革命后的近代中国所涌现出的一批仁人志士为了探索中国新的出路作出了巨大牺牲,尤其是共产党员们是怎样从国民党的包围和封锁中突围出来,通过长征扭转败势,建立起陕北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斗争,最后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了新中国。

  一大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在那个苦难的年代,为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们战死了一批,又爬起了一批。他们“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对这段历史我们其实并不陌生,从小在课本上及一些影视资料上早就有所了解了,但是也许是年纪与人生阅历不够,那时的我根本无法深刻理解那时人们的苦难以及面对苦难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不知在这表象背后所蕴藏的巨大精神力量,印象中只是记住了老师的教诲,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时至今日,我马上到而立之年,自己在上大学时候也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在看到《苦难辉煌》这部纪录片后,共产党员的那种感人肺腑的事迹才真正的引起我内心的共鸣。

  为什么共产党有人心,也很简单,因为它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党,除了人民的利益,它没有自己的利益。

  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国民党老是认为共产党行踪“飘忽不定”,无论是四渡赤水时出神兵还是飞夺泸定桥时让敌人意想不到,这背后蕴含的是多大的艰辛,国民党是无法想象的。为了完成上级的指示,红军一边背着枪,一边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日夜兼程行走了一二百里,创造了徒步行军史上的奇迹,连李德,这位红军早期的军事顾问回忆说,一边走着竟能睡着。这该是多大的精神力量才能支撑身体到这种地步!

  反观那段历史,再看看现在,在和平岁月里,我们过着安逸的生活,可是很多人却并不满足,整日抱怨自己的生活很艰苦,工作不如意、学习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挣钱不容易、当不上官……很多人时常感到寂寞、空虚、无聊,有的人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报复社会。和革命先烈们相比,我们现在的所谓的“苦难”何足挂齿,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有什么理由抱怨先烈们用鲜血给我们铸就的新中国,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他们渴望而不可及的,我们为什么不珍惜?

  我心里很感慨,想想我们现在,口袋富足了,精神却匮乏了,房子变高了,灵魂却渺小了。我们看着历史,却在忘记过去,重温党的苦难,洗涤我们的心灵,鞭策我们的灵魂。

  我想在人生这条不平坦的道路上,只有经过苦难和磨难,我们才学会长大,更何况现在我所经历的这点苦,相对于革命者很言又能算什么?真是微不足道,面对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很惭愧,我常常做了自己欲望的奴隶。不知足啊!

  什么是苦难?什么又是磨难?没有苦难就没有辉煌吗?现在来看:苦难也好,磨难也好,那是幸福来敲门,那是生命成长最好的磨刀石,也是生命成长最好的试金石。因为只有战胜磨难,才能有突破,才能有成就,否则,一切得意顺利安好,是难以成就道业,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曾经经历的苦难的历史也证实了这一切。

  什么是人生的辉煌?我现在的理解人生的辉煌不是你拥有了什么,获得到了什么,而是在你敢于面对现实,面对失败,面对磨难的那一刻开始,直到努力战胜它的时刻。因此,苦难成就辉煌。

  此时我想起了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因此,作为后来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地鞭策自己,需要我们拥有顽强不屈、开拓创新的精神,需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我们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立足本职,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微薄之力,具体地说就是: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13)

  《苦难辉煌》该书由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所著。从网上资料获知,金教授曾当过工人,被赞为“天生就是个好工人”,他曾当过兵,被誉为“天生就是个好战士”,他现在是大学教授,又被叹为“天生就是个教书的料”。金教授自己说,没有天生的事情,只是做什么就要用心、尽全力,热爱生活就要干好工作;创新贵在坚持,只是把别人打牌、看电视的时间用来搞研究了;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八小时以外。通过他的这些话,我明白了这本几十万字的巨著来源于他经年累月积累的二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常年独立缜密的思考。因而我想,做人要做个有心的人,做事要做出个结果,不能半途而废;做事要做出自己的风格,不能机械照搬。人活一辈子要有热情、有想法,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见异思迁,不要说的多,干的少,不要做批评家和空想家,要做实干家。

  通过先了解金教授再看他笔下的《苦难辉煌》更是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我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对照哪些为民族复兴、抵御外寇牺牲的先烈们,我需要进步的学习的方面太多了。《苦难辉煌》不仅是现在对我思想上有教育启发,更重要的是在今后工作、生活方面使我从出发点、行为、结果方面有了正确的指导。近期通过观看《苦难辉煌》使我对以下三方面感悟很多。

  第一,听从指挥,服从领导。中国红军几个方面军如果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指挥没有统一的作战计划,是很难突围敌人的我包围圈。如果都是各自为政,建立的根据地不可能发展壮大。如果都是各自为政中国共产党不可能解放全中国建立政权。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不需要服从组织和单位的领导,我作为一名部门负责人,同时也是一名基层业务人员始终要在公司政策制度下开展工作。坚决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开展部门管理工作和业务销售工作。

  第二,不怕吃苦,有目标有决心。现在是和平年代生活富裕很难体会到没有吃穿的痛苦。俗话说“温水煮青蛙”越是条件宽裕人越懒惰越没有干事情的激情越没有斗志。联想自己实际工作,从去年调到肥料部岗位,对我们公司来讲肥料销售作为一项新的业务扩展,缺乏经验指导,更为不同于其它农资产品销售的是肥料产品必须下沉到田地一线,如果我们没有吃苦的精神和干事情的决心是很难做好这项工作的。

  第三,养成学习、分析、总结的习惯。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天才领袖,更没有人天生就会神机妙算。毛主席带领中国红军能最终取得胜利,如果没有他爱学习爱分析对手爱总结战况经验的工作习惯是很难做出一次次正确的战略决策。回想起我从事销售工作以来,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个人发展成长方面进步太小,这次《苦难辉煌》纪录片的学习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所以在以后工作生活中我要尽量培养自己学习、分析、总结的习惯,把自己成长能力提升放在首。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分享

热门关注

红岩读后感经典

红岩读后感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精选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范文6篇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读后感牧羊少年奇幻之旅700字精选

读后感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读影响力有感通用

读影响力有感

屈原读后感(优选13篇)

屈原读后感

最新《家》读后感(推荐13篇)

《家》读后感

青铜葵花读后感精选13篇

青铜葵花读后感

《詹天佑》读后感经典13篇

《詹天佑》读后感

兔王读后感(集合13篇)

兔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