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看电影,被剧中人物的演绎深深打动,内心有所感悟,心灵上的震撼呈现在观后感上才是最好的,观后感是将我们的感情和影片的剧情进行整合梳理的一种途径。我们要怎么写作品的观后感呢?以下内容是出国留学网小编特地整理的“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篇1)
杨振宁在现在的物理学界是绝对的C位
提起物理学,大家第一反应应该就是牛顿和爱因斯坦,这两个伟人,各自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物理学。
1905年-1925年,被称为物理学的黄金年代,牛顿已经逝世一百多年,爱因斯坦也已经老去,谁是这个黄金年代之后的第一人呢?
那个人就是杨振宁。
别觉得不可能,这不是我封的,也不是杨振宁自封的,这是现在整个物理学界公认的。
看一个物理学家厉不厉害,不在于自己获得多少个诺贝尔奖,而是有多少同行靠研究自己的成果而获得多少诺贝尔奖。
杨振宁获得过诺贝尔奖,这个大家都知道。
还有7个诺贝尔奖,是直接利用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方程”拿到的。
有几十个诺贝尔奖,是和杨振宁提出的理论有关。
此外还有6个“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也就是菲尔兹奖研究的对象,是杨振宁提出的“杨-米尔斯方程”和“杨-巴克斯特方程”。
还有一个小故事,杨振宁拿诺贝尔奖,是有史以来获奖最快的人。
从论文刊登到最终获奖,只有短短12个月。
而在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中,从发表论文到获奖,间隔平均时间是18年。
杨振宁获奖的研究成果是“宇称不守恒”,太专业的东西就不说了,就说下它产生的影响吧。
在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之前,整个物理学界都认为,宇称是守恒的,说个不太恰当的比如,这个就像大家都认为“1加1等于2”一样,“宇称守恒”是真理。
但杨振宁的研究颠覆了整个物理学界的思想,之后整个物理学界都在此理论基础上去研究物理学。
一个奠定物理学理论基础的人,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成就。
牛顿是,爱因斯坦是,杨振宁亦是。
可以说杨振宁是华人在物理学界的顶峰,是一个能和历史上所有伟大物理学家比肩的人物。
时至今日,杨振宁依然是华人在世界科技领域触达过的最高的高度。
别去念叨霍金,霍金比起杨振宁,就像《三国演义》里的廖化对比关羽,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不是我矮化霍金,这是事实。
杨振宁,中美交流的桥梁
杨振宁对中国最直接的贡献,有三个。
一个是,推动了中美之间的互信,为中美之间的高层交往起到桥梁的作用。
一个是,救了包括邓稼先在内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的性命。
一个是,靠一人之力,帮助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从零基础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我们一个个来说。
杨振宁为中国科学做贡献是从1971年开始的。
1971年的一天,杨振宁在报纸上看到一条通知。
之前美国公民的护照上有几个不能随便去的国家——古巴、北越、北朝鲜、中国。
但那天的报纸里说,中国从里面取消了。
虽然还没有其他细节,但杨振宁马上决定回北京,他担心这个窗口期不久就会关闭。
从那次回国起,对于中美双方,杨振宁一直在起桥梁的作用。
时候,中美两国对彼此都严重缺少了解。
中国的高层盼着和杨振宁长谈,多了解真实的美国。
而杨振宁回到美国后,也在各地的演讲中给美国人讲他看到的新中国。
许多美国人,因为受他的影响,开始对中国持友好态度,并愿意同中国亲近。
一些美籍华人学者,在杨振宁的影响下,纷纷回国探访,为中国的科技教育事业献计献策。
1972年,中美两国高层恢复往来,这当中也有杨振宁的一份功劳。
杨振宁,挽救了中国科学家的性命,也挽救了中国科学事业的性命
最为重要的是,杨振宁在70年代几次回国,每次都被要求列一张“亲友会见名单”。
杨振宁列的很多人,都是那个年代正在劳改的科学家。
这份名单的实际效果就是救命。
因为只要会见后,这些人就不再被关押,有些甚至可以继续从事和科学相关的工作。
比如,我们最熟知的、对中国核弹贡献最大的邓稼先。
1971年, 邓稼先和同事们被集中到青海基地遭受批斗。
正在此时,杨振宁自美国经巴黎飞抵上海,首次回大陆探亲访问。
他开列了在北京要见的人名单,第一个人就是邓稼先。
杨振宁不仅救了邓稼先的命,还保住了他的工作,1972年,邓稼先出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继续为中国研究核能技术。
没有杨振宁,一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能不能有命活下来都是一个问题,更不用说继续为中国的高科技事业贡献力量了。
杨振宁,到底爱不爱中国
国内一些人喜欢拿杨振宁和邓稼先做比较。
两个人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当年邓稼先回国了,杨振宁留在了美国。
有人就说杨振宁不爱国。
我们要搞清楚一件事,到底是杨振宁不想回,还是不能回。
实际上,杨振宁自从博士毕业就一直准备回国,跟当时不少爱国华人一样,都希望把本事献身新中国。
但那时,美国不允许敌对国国籍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离境。
尤其是1950年,在美的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中国,这让美国更加收紧华人离境政策,而邓稼先就是这批人当中的一员。
想想钱学森的归国之路,我们就知道,那时一个华人科学家想离开美国有多难。
1954年,钱学森想归国,中国动用了整个国家力量才把人拉回来。
可以这样说,在上个世纪50年代,如果中国没有出面动用外交力量,杨振宁靠个人根本不可能回来。
还有,杨振宁研究的是理论物理学,对当时中国来说,有点用不上,中国更多是需要像钱学森那样的,会造火箭、造卫星、造导弹、造原子弹的实验物理学家。
所以,哪怕杨振宁当时跟中国提出归国,中国会不会像拉钱学森那样动用外交力量,这很难说。
毕竟拉一个对中国来说没什么作用的理论物理学家,就不惜一直跟美国撕破脸皮,对中国的国际环境也不友好。
短时间归国无望后,杨振宁于1964年,加入美籍,而杨振宁获诺奖时是在1957年,可以说,杨振宁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拿奖的。
杨振宁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为自傲,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由他代表致辞:“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虽然杨振宁留在美国,但未参与任何跟核武器有关的研究。
杨振宁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不给美国研究对付中国的武器,还有一个就是,只要我不研究核武器,那美国就容易解禁我归国的禁令。
即便如此,杨振宁回中国还是引起了很多部门的关注。
1971年杨振宁从中国回到美国后,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的盘查电话就打来过很多次。
杨振宁是美国解除禁令后,第一个就申请归国的华人科学家。
用归心似箭来形容杨振宁,毫不夸张。
你可能会说,为什么杨振宁回中国了,不直接留下来呢?
那是1971年,中国在发生什么事情,大家不是不知道,杨振宁留在中国能做什么?
杨振宁留在海外,还能利用影响力挽救在国内被批斗的科学家。
只要杨振宁每次来中国,都列个见面清单,这些科学家的性命就保住了,杨振宁这样想,也是这样干的。
从1971年开始,杨振宁差不多每年都要回中国待上1、2个月,去各学校演讲,和科学界办座谈会,给政府提供有用的建议。
这个举动挽救了中国科学家性命,也挽救了中国科学事业的性命。
卖房,为清华高等研究院筹钱;卖脸,为清华高等研究院拉人
杨振宁对中国的第三个贡献,是在他74岁时,参与创建清华高等研究中心。
杨振宁在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找人、找钱两方面。
在吸引人才方面,杨振宁的作用相当于爱因斯坦之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早期受到召唤的顶级科学家,有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物理学家聂华桐、文小刚、张首晟,数学家张寿武,密码学专家王小云等。
他们各个都是自己的领域内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__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切缅怀__同志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奋发作为,努力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20__年7月29日下午,离退处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织收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自治区党委政府共同举办的__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报告会上,__生前同事、亲人、同学和媒体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深情回忆__感人事迹。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__以“红土地上的生命之花”为报告主题,讲述了__对驻村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和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真情期盼。百坭村党支部书记__以“永远的第一书记”为主题,讲述了__走村入户、斗志昂扬,为百坭村群众谋幸福的故事。__的研究生同学__说:“文秀总是把微笑给了别人,把坚强给了自己。”在姐姐__的心目中,妹妹爱家人、有担当,对一切美好事物都充满好奇与热情。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__在采访中一步步走进__的真实世界,祈愿这份感动永远陪伴我们温暖前行。
观看视频结束后,离退处全体党员干部结合实际,交流了学习体会和工作建议。
一致认为,__同志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在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一致决心,要认真学习黄同志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朴实纯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老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发挥老党员、老同志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为发展改革工作增添正能量。
一致表示,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初心融入到为老同志办理每一件事情当中去,用耐心、细心、诚心做老同志的贴心人。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丰硕成果转化为心怀感恩,用心用情服务老干部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工作状态,努力做到让老干部满意、让委党组放心,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篇3)
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顺利晋级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他也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
3日晚,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揭晓,在东京奥运会上,打破男子百米亚洲纪录并历史性地闯进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飞人”苏炳添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晋级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他也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
决赛中,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创造中国选手在该项目的历史最好成绩。
此外,在东京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苏炳添、汤星强、谢震业、吴智强组成的中国队用时37秒79完赛,排名第四。
2021年8月5日,东京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预赛中,由吴智强、谢震业、苏炳添、汤星强组成的中国队跑出37秒92的成绩,以小组第一晋级决赛。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而在奥运会后,国际检测机构宣布,在东京奥运会获得男子4×100米接力银牌的英国接力队成员之一乌贾,其A瓶尿样检测结果为阳性。
此后,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宣布,由于乌贾违反相关反兴奋剂规定,英国队在东京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中的参赛资格被取消,奖牌等也将被收回。
这意味着,包括苏炳添在内的中国队有望递补获得一枚宝贵的铜牌。可以说,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改写了中国田径的历史。
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篇4)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炎黄”张纪涛。
朱敏才,是中国外交官一位风度翩翩的一位官员,他在地球奔波,工作期间到了不少的城市。等到他退休后,人们以为朱敏才会回到北京,像老人一样与老伴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但现实却不是这样。在一个特殊的机遇后,朱敏才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与老伴孙丽娜一起当起了一名乡村教师。他们一起在教师这个岗位坚持了十年,期间帮助了许多孩子,他们的出现,使许多孩子改变了命运。但是,在这个时候,朱敏才老师因劳累过度而倒下了……他得了脑出血,倒在了教学的路上。幸运的是,在妻子和学生们的期待下,朱老师战胜了死神,可他清醒后,却还惦记着上课。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感动中国给予朱老师和孙老师五个字: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宁愿为了乡村里的小孩子能学习,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他们宁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华的房子……他们是为了什么?他们是为了让更多山区孩子走出大山,取得好成就!
在某个城市里,“炎黄”是大家熟悉的一个人的名称,但大家却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常常出钱资助幼儿园、敬老院等机构。他使用“炎黄”这个名称来掩盖自己,自己却默默地资助他人。他的真名叫张纪涛。他与妻子住在一栋普通的房子中,他在暗地默默将自己的钱毫不吝啬地捐出,张老人一生也不知道捐赠多少人,多少个机构了。感动中国给予了他五个字:涓涓见沧海。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近年来,儿童被拐卖或走失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走失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走失儿童事件的发生,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事情呢?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引起了我久久的思索。
张宝艳、秦艳友夫妇,是吉林省通化市人。自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能感同身受的体会到走失孩子的父母内心焦虑的情感。此后他们便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在张宝艳与丈夫的悉心维护下,网站逐渐发展起来。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人多,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志愿者们在张宝艳的带领下,积极核实搜集信息,对家长进行防骗指导,及时向公安部门反馈情况,提供线索千余条。多起积压多年的拐卖案件告破,不少儿童结束流浪乞讨生活,回到亲人身边。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事感动着我们,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让我们用最纯净的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篇5)
2021年,陈贝儿凭借豆瓣9.5高分纪录片《无穷之路》,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赞美。以中国香港媒体人视角看内地扶贫,五人团队历时三个月,穿梭全国六个省份,深入十个曾经深度贫困的地区。走到云贵高原大峡谷,踏进大西北戈壁沙漠,进入川藏高原,真实地用脚丈量每一寸土,了解各地民生,向观众介绍各地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
纪录片贵在真实,而真实在于细节的把握与感情的投入。在《无穷之路》中,每到一个拍摄地,陈贝儿都尽可能地深入体验当地生活,亲身经历各种职业,感受乡村振兴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惊喜变化。她天生的亲和力也在节目播出之后饱受全国观众赞誉。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陈贝儿的颁奖词写道: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以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陈贝儿在节目《无穷之路》中穿梭全国六个省份,包括四川、云南、宁夏、海南、广西及贵州,由全国最南部的热带雨林,走到云贵高原大峡谷,踏进大西北戈壁沙漠,进入川藏高原,深入十个贫困县,了解各地民生,分享成功脱贫的故事。
口碑载道的《无穷之路》除了在香港本地取得理想收视成绩之外,海外观众亦好评如潮。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天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对于获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陈贝儿表示,作为媒体人,通过镜头传递真实故事是份内事。2021年很难得有机会拍到《无穷之路》这部纪录片,见证并展示了祖国脱贫攻坚的成果,传递正能量给观众。未来将再接再厉,用心说好中国故事!
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篇6)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不管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的伟人,还是纯朴的百姓把播下爱的种子变成了接力赛,从黑土地洒向人间,让人间感受到了温暖。那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关爱的美德,而这些温暖又让我们的国家得以从冰雪融化成溪水,流淌在人间,而得以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有希望。
当我们从呱呱坠地,就有了父母无畏的关爱,而极少数的婴儿却遭到丢弃。但世上存有一些好心人士收留那些弃婴,无论那些弃婴的健康状态,还是残疾程度,都义无反顾的做出了艰苦的抉择:收留他们。就是高淑珍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去收留上百名的残疾人士,在家里人没有饭饱的情况下也不让那些残疾孩子们的肚子受的半点委屈,她为的就是让那些有残疾孩子能够为自己挣得养家糊口的钱去,她已经不在乎自己的饿,冷,暖......只在乎那些不能自理的孩子们,她不仅仅是她自己孩子的妈妈,是那上百名孩子的妈妈,她是可敬的!
看着《感动中国》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无一不扣动作我们的心弦,充盈作我们的双眼。
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篇7)
再去一次就要休息了
落水后,__和__在水中坚持了40多分钟,被救起。__被水流抛出,自己游到了岸边。__和__始终了无踪迹。
消防、蓝天救援队等救援力量都参与搜救,总共发动了四五百人寻找失踪的__和__。
__告诉记者,__的水性很好,幼儿园时就学会了游泳。__则举例说,__在150米宽的水域中能游一个来回。
因此,刚听到消息时,__以为是小事,“船翻了,爬起来不就行了?我没见过那样的水,根本想象不出来。”
参与救援的队员告诉记者,当时的水有八米深,水流湍急,水底情况复杂,电线杆、树木、房屋等交织盘布。
搜寻__的头两天,王璇到处打听,要搜救人员“看看树顶”,追问“会不会在哪个小土坡上,被水冲晕了?”后来,问出的话成了“你们有没有看看水底?会不会被缠住了?”
7月24日,__的遗体在距离落水点下游2.3公里处被找到。__则到现在仍是失踪状态。
__说,__起先撑着没哭,“还不敢相信,属于懵掉的状态。”遗体告别当天,她忽然爆发出来,瘫软在座位上,需要吸氧。在两人的搀扶下,她向__最后敬了个礼。
4岁的儿子仍不知道爸爸的事情。这段时间,家中来来往往许多生面孔,他要“拿金箍棒把他们都赶走”,因为“他们来了以后,奶奶、爷爷、妈妈都会哭”。
从前,__从家返回单位,儿子有时候舍不得他,躲在卧室里哭,他跟着在客厅里抹泪,说要等儿子不哭了、睡着了再走。
7月22日,安全护送完第一批群众后,__碰到了__。__回忆,当时的陈陆浑身都“很热乎”,状态疲惫,连他自己也说像是要中暑了。“我让他别去了,他说没事没事,他熟悉水况,不去不放心。”
__叮嘱他一定注意安全、穿好救生衣。__满口答应:“再去一次就要休息了,要不然我太累了。”
8月8日,__的落水点处水位仍然很高,露出水面的电线杆上缠着一截白色织物,幡旗一样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