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情话题作文7篇

2023-04-24 10:04:18 乡情话题作文

乡情话题作文【篇1】

  人其实跟树是一样的,都会有根,这根就是家乡。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远在千里,还是有根会在身边萦绕。——题记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在前一天是除夕,也就是三十,这一天里人们忙里忙外,贴门神,春联,守岁,吃年夜饭……

  午时两三点钟,人们开始紧锣密鼓的贴春联,窗花了。

  比如在我的老家,床上的图案没有一张是重样儿的,红红火火,精致美观。“福”字是要倒着贴的,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窗花不仅仅美观还有别的寓意。

  夕阳西下,隆重的年夜饭即将奏响。

  年夜饭可谓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了。肉、鱼、海鲜、蔬菜、水果……满满一大桌都是无比丰盛的佳肴。但这个米饭可不是我们平常吃的白花花的米饭,而是在其中加了绿豆,既有米饭的软糯,又有绿豆的清香。老老小小加在一齐二十多人,这样庞大的饭局,也必然少不了咱们安陆人的特色食品:白花菜和霉豆腐。白花菜炒瘦肉,胖头鱼白花菜汤都各有千秋,使人忍不住想多吃一点。霉豆腐这道传奇之菜,虽说味道臭臭的,但放入口中舌尖与霉味的碰撞,那叫一个舒服!大家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无话不谈,好一个热闹非凡的景象!

  守岁,延续着年夜饭的火热气氛。

  “咚咚咚”钟声敲响了十二下,人们在各家门前放鞭炮烟花“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烟火在夜幕中构成美丽缤纷的流星图。

  新的一年到了。

  初一早晨,天蒙蒙亮,人们换上新装,早早来拜年,大多三五结伴而行,个个荣光焕发,精神抖擞“恭喜!恭喜啊!新年好啊”这是人人都会说的。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一大热闹接踵而至。元宵节吃汤圆,一个个白白胖胖,圆滚滚的汤圆盛在白瓷盘中,无不像“大珠小珠落玉盘”!

  春节在正月十五算是真正过完了,年味渐渐消逝,但不会消逝的,是浓浓的乡情,甜蜜温馨的完美时光!惨杂着乡情,使得我们更眷恋这片故土,对她充满了挚痛的热爱!

乡情话题作文【篇2】

  透过窗户,看见那窗个那两棵四季常青、高大挺拔的松树时,就会让我想起的故乡的松树林。

  我小时候,跟爷爷奶奶住在一齐。住的小平房后面,有一座山,山上长满了松树。

  夏天,朋友常常带我去松树林抓蝉。我们分辨蝉发出的连绵起伏的歌声,只听那里的蝉长一段,那里应一声。当分辨出“知了、知了”的声音来自于那棵树上,就爬树把蝉抓下来逗着玩。如果运气好还能够抓几只蜗牛,让它们在“跑道”上赛跑。这常常让我们玩的不亦乐乎,都忘了时间。

  松树周围是一圈水稻田,水稻长熟的时候,栖息在松树上的白鹭们就会从松树林里飞出来,飞到水稻田里,吃昆虫、小鱼、小虾。它们早出晚归,辛勤在田野里吃可恶的害虫,让收成更好。它们与松树林吃草的水牛、稻田里捕食鸭子相处得十分和谐,互不干扰。在黄昏落日地照耀下,白鹭被染成了金色,飞成各种形状又飞到松树林。每当我在其它地方看到白鹭,我就会想起故乡的松树林。

  收割完稻子,田野上剩下这一困困稻草,故乡的朋友有着“不浪费一点资源”的精神,用那些稻草编织成一个个秋千,挂在松树粗壮的树枝上,一边荡秋千一边看远方的松树林的白鹭与翠绿的松树,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爸爸常常带我去上散步,穿过松树林,可发现松树林中许多的鸟巢,我一边走一边数树上的鸟巢。突然,我看见前面有两排树树长得十分的茂盛,树枝跨过了中间的路与另一排的树的树枝交错在一齐,好似一条隧道。我高兴地喊:“爸爸,看,隧道!”

  秋天,松树上的松针变黄了,落到了地上,变成金色的地毯。我和几个小伙伴就会收集一些松针与松果,一些拿回家当柴火烧,一些则拿去烤自家种的黄豆豆荚,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里放上松针,用火柴点上火。就开始拿着豆荚烤,考上五分钟,豆荚就基本烤熟,一陈风吹过,豆香和着松涛送入我们的鼻孔,不由得立刻想吃几片。

  我们住进新家的时候,长在窗外的这两棵松树才一米多高,如今,一晃十余年过去,窗外的松枝已长到十几米高。这让久在异地他乡的我,能够在十分想念家乡的时候,轻轻推开窗户,久久凝望松树一会,让我置身于家乡的松树林中。

乡情话题作文【篇3】

  摘要:除夕时是城镇最安宁的时候,因为家家都在团聚。在炊烟和寒风的诗意中,在间或一阵的爆竹声里,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只有少数赶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听到自己清脆的脚步声……

  我的家乡是南方的一个小城镇,依山傍水,风景旖旎。一条美丽的、翠竹满岸的贡江把城镇分成南北两部分,有一座摇晃的索桥、一座古朴的石桩桥、一座新建的拱桥,连接南北。索桥旁有一座宋朝时的古寺,远远地可以看到颓破的寺顶有小灌木和盘旋的小鸟,朦胧的晚霞或晨雾。拱桥南端是城郊,紧依一座险峻的郁郁葱葱的山岭,有寺庙藏在里面。我从没去过,但那里传来的悠远的钟声总是准时的,我每天上学时七点钟到桥边,便会听到钟声传来。

  家乡人的民俗观念很重,几个重要节日必须象模象样的过。这几个重要节日,一是除夕,一是端午,另一个就是中秋。除此之外,其他的节日好象都不那么重要。

  除夕时是城镇最安宁的时候,因为家家都在团聚。在炊烟和寒风的诗意中,在间或一阵的爆竹声里,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只有少数赶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听到自己清脆的脚步声。

  端午时却是最热闹的时候。周边乡村的人都赶着进城,观看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江面上停泊了无数彩船、龙舟、渔船、机帆船,主船上的锣鼓从中午就敲个不停,激动人心。南岸边的楼房窗户里、楼顶上,北岸边滩涂上、竹林里、榕树下,到处挤满了人。三座桥是封禁的,所以在北岸占到一个有利的位置,是孩提时的我在端午节的一大乐事,当然还可以亲手包粽子、煮糯米、熏菖蒲。

  说到中秋,故事最多,印象最深的是,晚上把餐桌搬到院子里,在我家的枇杷树下摆上,一家人各坐一把竹椅,围着餐桌,品尝满桌的水果和月饼、小吃。我和弟弟嘴谗得流口水,拼命往嘴里塞,直撑到小肚皮溜圆。父亲静静地呷着乡家亲戚捎来的老黄酒,母亲问我们学业上的事情,启发我们怎么用语句形容这样的夜景。我在晚风的惬意中抬着头看天,透过婆娑的树叶,注目漫天的云,巧时可以看到银盘般的月,在云朵间躲迷藏。相应地,时而有树影投下,时而回复安静的夜色阑珊。

  但实际上那样的月夜很少见。中秋时的家乡,几乎总是阴天,厚厚的云层,凉爽的秋风,难得一见暖日,更别说明月了。但这丝毫不减家乡人的兴致,提前一个月就购置好了月饼。有一种叫“罗汉酥”的月饼非常受欢迎,薄薄圆圆的,撒着芝麻,又香又甜。光景好的时候,我家买了一洋瓶的“罗汉酥”,连着一个月,我每天放学回家后,搬一个小板凳,拿一个“罗汉酥”,坐在自家院子里看书。一个月后,中秋节到了,母亲打开轻飘飘的洋瓶,惊讶地问,都上哪去了?我会用舌头舔着最后一只饼留在嘴角的碎屑,眨着调皮的眼睛说,被老鼠吃了。然后母亲叹气又好笑,对我说,你这只小老鼠呀,出去玩吧,今天晚上没有月饼,只好吃果子过节了。

  我总是会一蹦三尺高,好咧,有果子吃了。家乡的果子在中秋节是最丰富的,在桌子上可以摆成琳琅满目的一大堆,让人垂涎三尺。

  有老乡新从果园摘下的柑橘、脐橙和柚子,还带着清新的气味。柑橘是松软的,慢慢地剥开吃,母亲会一瓣一瓣地掰开,分给我和弟弟。脐橙如果早熟,中秋时可以吃到,切开,特别甜。柚子树很常见,但好吃的柚子还得果园里摘下的,象葫芦的形状,用手指一层层剥开,浅红色的最好,汁多肉甜。

  当然还有枣、梨、柿子、栗子,都是家乡特产,都在中秋上市,给中秋消夜的人们提供了最好的佐食。枣是青枣,特别甜,不见一丝涩味;梨是南方的梨,模样不好看,但特别中吃;同样,柿子也是南方的,和我在课本上见到的完全不一样,类似西红柿;栗子有两种,一种大板栗,煮熟了可以当饭吃,另一种小野栗,用沙锅炒熟了,用牙轻轻咬碎壳,有特殊的香甜味溢满嘴。

乡情话题作文【篇4】

  岁月之河匆匆淌过,许多记忆已模糊。但家乡的一山一水,都印在我的脑海深处。

  我出生在平凡的大山里,生活在平凡的家庭里,接受着平凡的教育,享受着平凡的爱,因此我是一个平凡的人。

  我的家乡哺育了世世代代的农家人,正如《桃花源记》中所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来往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就是和谐的生活。

  家乡的一年四季也是各具情态。

  初春是如此的美丽,它把家乡装点得生机勃勃。青草在涧边茁壮成长,黄鹂、麻雀等各种鸟在深林里开办着有声有色的音乐会。正如韦应物写道:“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计划这一年的生活。

  岁月如梭,匆匆的春,又归去,绿荫将夏天的大门打开。夏姑娘穿着那翠绿的短裙,在微风中展示她那婀娜多姿的舞步。在红红的烈日下,在狂风暴雨中,她的胸怀里哺育着无数硕果。那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有着衣着翠绿的守护神。向日葵向太阳微笑,显出高傲自信的样子……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预兆着有一个好的丰收。

  香气扑鼻的硕果将秋天的大门打开,迎进那高贵、圣洁的秋神,秋神举袖一挥,麦田变成了金黄色,挥去了夏日的酷暑。秋天是金色的,是农民这一年来的累累硕果,是朝阳和落日的伙伴。秋神将农民伯伯的辛苦和汗水化为金灿灿的粮食。

  秋神离去了,那冬姑娘穿着洁白无瑕的衣袖舞动而来。冬天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是农民的休息日,是新年前夕的前兆。家乡只要在冬天,一下雪,就两样了。对面的山、树、房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几分钟后,院中就有好多的守卫,守卫着这寒冷的冬天。

  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人们不知度过了多少个季节,多少个日出日落,多少个狂风暴雨和多少个烈日炎炎。而在蔚蓝的天空下,我依然爱着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

乡情话题作文【篇5】

  抬头凝望着那在雾中忽闪忽现的月亮,手中捧着那从家乡带来的茶叶泡出的茶,眼中弥漫因茶香而散发的水雾,水雾氤氲在我眼前,空中的孤月更显得朦胧,残缺。“露从今夜白,今是故乡明。”故乡,有太多的牵挂,对于游子,故乡是他最能依靠的港湾,我虽非游子,但一向对故乡有一种浓浓的思恋。

  一出生,我就踏入了这孕育了无数代人的土地,儿时,我在这土地上摔倒过,但由一次次站了起来,我在这土地上苦过,笑过,在一次次摔倒中,我一次次站了起来,在那里,我渐渐的变的坚强,成熟。在这土地上,跟那已逝去的亲人有一段尘封的记忆,他们对我的关爱和慈爱又一次次浮此刻我眼前,而我又一次次红了眼眶。

  故乡的水是那么的清澈,能够看见鱼在水中游动摆尾的惬意神态,可见那水底下凹凸不平的石子,儿时与玩伴一齐在河中捕鱼,游泳的情形又一次次闪过我的脑海。在这故土上的人也如那清澈的水一般,清澈,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我脑海中记忆深刻的那一次。我奶奶在河边洗衣服,以为劳累,突然倒了下去,在那菜园劳作的人看见了,扔下手中的锄头,忙扶起奶奶,到了房中,然后通知了我的叔伯,这一下子,村子内外都传遍了,他们放下了手中唯一经济来源的农作物赶了过来,一下子,屋中涌来了二,三十人,有的打电话叫120,有的骑着摩托去接镇上的医生,有的给奶奶按摩,他们照顾到我奶奶送上了救护车。而他们也没有过多的停留,又去忙他们的农作物,连一口茶水也没喝,仿佛就如自我家里的事一般,过后他们就来询问我奶奶的病情,得知我奶奶瘫痪后,他们流露出了悲伤的神情,那种神情让我铭记在心,在那一刻,我仿佛读懂了故乡人,他们没有心机,不会见到老人摔倒先犹豫是否给自我惹上麻烦,不会跟一个人有隔阂,而记恨于心,不在来往,他们没有过多的承诺,只会在你最需要帮忙的时候不留余力的帮忙你,而不求任何感激之情,他们就如一汪清水一般,淳朴,清澈。

  手中那一杯飘逸着茶香的茶已喝完,水雾也已经消散,眼中的孤月也渐渐明亮,而我对故乡的思恋也越来越浓。

乡情话题作文【篇6】

  每当春节即将来临之时,便是我回到家乡的日子,因为学业的繁忙,我回家乡的次数相比以往,也越来越少。

  家乡是黄土高坡,到处是高山,我家就在半山腰上。从我家门口向远处眺望,一幅豪迈、壮丽之景,使我一下子感到放松,忍不住想大喊一声,遥远的山那边传来了悠远的回声,久久才停息。

  而在山脚,有一口清泉,一直流淌了好多年,那水十分清澈,夏天到了还能直接饮用呢!而在山泉不远处,有一条小河,被群山环绕着,小河蜿蜒流长,夏天时清澈的就连河里的小石头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冬天时河水结成了冰,还能在上面溜冰、滑雪橇,有趣极了。

  家乡山美水美,还有许多美食也是特有的。一些外地人尝过我家乡的美食后,都赞不绝口,恨不得都打包带回家去与大家分享,慢慢品尝。

  家乡最有名的就是枣,还富有“红枣之乡”的美誉,在众多枣中,“木枣”最著名,因为家乡位于黄河沿岸,海拔高,气温高,日照强,气候又干燥,十分适宜木枣的生长。

  家乡的树很多,植物、庄稼也很多,空气自然也十分清新,除了黄土覆盖的山,碧蓝的水与天空,剩下的便是养眼的绿树、红花,即使是冬天,家家户户家里也总会养许多植物、花卉,一年四季都如春天般温暖。

  家乡的住房更是奇特,它并不是四四方方的楼房,而是冬暖夏凉的窑洞,别看那是个“洞”,就觉得他平庸,窑洞内部的设计通常是“一体式”设计,另外还可以建造一个小仓库,面积不大但却应有尽有。

  家乡人很朴实,很善良,当一家有困难,好多家都会一同来帮忙,不论认识还是不认识,都一定会尽全力。过节时,挨家挨户都会互相拜年,互相祝福。有时自己家种了些蔬菜,还会分给大家一同品尝,在如今这样的社会,真的很难得。

  我爱我的家乡,不单单因为这儿风景独特,也不单单因为这儿美食丰富,更因为这儿的人们朴实、善良,我爱我的家乡――吕梁临县!

乡情话题作文【篇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题记

  时光飞逝,转眼入秋。不知不觉,又一年重阳节来临。我,就像一只飘泊在外的船儿,待我满载而归,回到那思念已久的故乡。

  家乡的重阳节是别有风味的。

  家家户户的房屋错落有致,矮小的墙墩,我们这群“机灵鬼”直翻而过。身体轻轻一跃,“砰”的一声,矫健的身姿稳稳当当地落地。从村南到村北,呼朋引伴一起向着青山绿水处奔去。重阳节时,青山显得格外的深沉,一棵棵拔地而起的大树像是大山的守卫,而我们一群闯关的游侠,呼哨一声,左躲右闪,几步就窜出老远。从山下跑到山上,用不了几分钟,我们总是一口气冲顶,然后坐在青石上大口喘气。黄昏时,家家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飘呀飘,就到了天上。小的时候,我总天真地以为天上的云霞就是我家的炊烟蒸腾的。我们采来山花野草,几弯几折,一顶顶花冠、草帽就带上了头。这时候大人们是不许我们下水玩的,“扑通、扑通”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那是我们在水潭边上比赛打水漂呢!

  重阳节对于我们来说,最有趣的还是“蹭饭”。重阳节里,家家能干的大婶嫂子媳妇总是整出一桌好菜。中午拜拜后,晚上就可以动用那一桌的酒菜。我们一群游侠很快就摸清楚了哪家的什么菜好吃。我们时常奔进东家的门,围着小桌转着,大声问着:“东家大婶,今天做什么好吃的啊?”而眼睛呢,早就掉到了桌子上、碗碟里了。东家大婶还乐呵呵道:“小顽皮们,还吃呢!”边说边从厨房里又端出一盘螃蟹。中秋刚过,北方的蟹正是肥硕之时,蟹肉肉质鲜美,蟹黄肥厚。我们眼前一亮,也顾不上拿筷子了,赶忙用手你争我抢,一拥而上。桂花和着微风送来清香,桌上也有前年酿造的桂花酒,大人们总喜欢拿酒逗弄小孩,我却是不喝的。吃完螃蟹,领头的伙伴便一声呼哨,此起彼伏的“谢谢大婶!”之后,我们又闪到了西家。在西家正赶上羊肉面,羊肉肥嫩,汤汁醇厚,面条香弹,别提有多美味了!大伙儿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这家乡的美食,老人们看着我们砸吧着嘴的样子,都乐呵呵的!据说重阳节吃羊肉面,有孩子们快乐成长、长辈们长寿平安之意。每当回想起这儿时的重阳,总有一番别样的滋味!

  闭了眼,仿佛这一切的欢声笑语、和和睦睦的景象就在昨日,仿佛就在眼前。每每想起,总能勾起我对她无尽的思念。家乡,我想你了。

  曾几何时,我能再回到记忆中的家乡啊?

  每当我进入梦乡,我看见你敞开那温暖的怀抱,看见你那布满皱纹的脸颊,听见你那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再次投入到你那温暖而又熟悉的怀抱!你,就如我的母亲一般,日日夜夜,无时不刻地牵挂着我。

  重阳节的家乡,我深情地牵挂!

作文网小编为你精选的作文:
记叙文 | 议论文 | 说明文 | 应用文 | 散文 | 美文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关于乡情话题作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青春为话题作文600字议论文(摘录十二篇)

话题作文

以亲情为话题作文600字初中

话题作文

坚持话题作文

坚持话题作文

以细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9篇

细节话题的作文

以冬天为话题的作文模板通用

冬天的作文

感恩话题的作文700字通用

感恩话题的作文

镜子话题作文通用

镜子话题作文

精选乡情话题作文900字汇总

乡情话题作文

关于感恩话题的作文7篇

感恩话题的作文

关于以我长大了为话题作文通用7篇

我长大了话题作文

过年话题作文模板7篇

过年话题作文

秋天话题作文合集7篇

秋天话题作文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乡情话题作文【篇1】

  人其实跟树是一样的,都会有根,这根就是家乡。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远在千里,还是有根会在身边萦绕。——题记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在前一天是除夕,也就是三十,这一天里人们忙里忙外,贴门神,春联,守岁,吃年夜饭……

  午时两三点钟,人们开始紧锣密鼓的贴春联,窗花了。

  比如在我的老家,床上的图案没有一张是重样儿的,红红火火,精致美观。“福”字是要倒着贴的,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窗花不仅仅美观还有别的寓意。

  夕阳西下,隆重的年夜饭即将奏响。

  年夜饭可谓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了。肉、鱼、海鲜、蔬菜、水果……满满一大桌都是无比丰盛的佳肴。但这个米饭可不是我们平常吃的白花花的米饭,而是在其中加了绿豆,既有米饭的软糯,又有绿豆的清香。老老小小加在一齐二十多人,这样庞大的饭局,也必然少不了咱们安陆人的特色食品:白花菜和霉豆腐。白花菜炒瘦肉,胖头鱼白花菜汤都各有千秋,使人忍不住想多吃一点。霉豆腐这道传奇之菜,虽说味道臭臭的,但放入口中舌尖与霉味的碰撞,那叫一个舒服!大家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无话不谈,好一个热闹非凡的景象!

  守岁,延续着年夜饭的火热气氛。

  “咚咚咚”钟声敲响了十二下,人们在各家门前放鞭炮烟花“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烟火在夜幕中构成美丽缤纷的流星图。

  新的一年到了。

  初一早晨,天蒙蒙亮,人们换上新装,早早来拜年,大多三五结伴而行,个个荣光焕发,精神抖擞“恭喜!恭喜啊!新年好啊”这是人人都会说的。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一大热闹接踵而至。元宵节吃汤圆,一个个白白胖胖,圆滚滚的汤圆盛在白瓷盘中,无不像“大珠小珠落玉盘”!

  春节在正月十五算是真正过完了,年味渐渐消逝,但不会消逝的,是浓浓的乡情,甜蜜温馨的完美时光!惨杂着乡情,使得我们更眷恋这片故土,对她充满了挚痛的热爱!

乡情话题作文【篇2】

  透过窗户,看见那窗个那两棵四季常青、高大挺拔的松树时,就会让我想起的故乡的松树林。

  我小时候,跟爷爷奶奶住在一齐。住的小平房后面,有一座山,山上长满了松树。

  夏天,朋友常常带我去松树林抓蝉。我们分辨蝉发出的连绵起伏的歌声,只听那里的蝉长一段,那里应一声。当分辨出“知了、知了”的声音来自于那棵树上,就爬树把蝉抓下来逗着玩。如果运气好还能够抓几只蜗牛,让它们在“跑道”上赛跑。这常常让我们玩的不亦乐乎,都忘了时间。

  松树周围是一圈水稻田,水稻长熟的时候,栖息在松树上的白鹭们就会从松树林里飞出来,飞到水稻田里,吃昆虫、小鱼、小虾。它们早出晚归,辛勤在田野里吃可恶的害虫,让收成更好。它们与松树林吃草的水牛、稻田里捕食鸭子相处得十分和谐,互不干扰。在黄昏落日地照耀下,白鹭被染成了金色,飞成各种形状又飞到松树林。每当我在其它地方看到白鹭,我就会想起故乡的松树林。

  收割完稻子,田野上剩下这一困困稻草,故乡的朋友有着“不浪费一点资源”的精神,用那些稻草编织成一个个秋千,挂在松树粗壮的树枝上,一边荡秋千一边看远方的松树林的白鹭与翠绿的松树,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爸爸常常带我去上散步,穿过松树林,可发现松树林中许多的鸟巢,我一边走一边数树上的鸟巢。突然,我看见前面有两排树树长得十分的茂盛,树枝跨过了中间的路与另一排的树的树枝交错在一齐,好似一条隧道。我高兴地喊:“爸爸,看,隧道!”

  秋天,松树上的松针变黄了,落到了地上,变成金色的地毯。我和几个小伙伴就会收集一些松针与松果,一些拿回家当柴火烧,一些则拿去烤自家种的黄豆豆荚,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里放上松针,用火柴点上火。就开始拿着豆荚烤,考上五分钟,豆荚就基本烤熟,一陈风吹过,豆香和着松涛送入我们的鼻孔,不由得立刻想吃几片。

  我们住进新家的时候,长在窗外的这两棵松树才一米多高,如今,一晃十余年过去,窗外的松枝已长到十几米高。这让久在异地他乡的我,能够在十分想念家乡的时候,轻轻推开窗户,久久凝望松树一会,让我置身于家乡的松树林中。

乡情话题作文【篇3】

  摘要:除夕时是城镇最安宁的时候,因为家家都在团聚。在炊烟和寒风的诗意中,在间或一阵的爆竹声里,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只有少数赶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听到自己清脆的脚步声……

  我的家乡是南方的一个小城镇,依山傍水,风景旖旎。一条美丽的、翠竹满岸的贡江把城镇分成南北两部分,有一座摇晃的索桥、一座古朴的石桩桥、一座新建的拱桥,连接南北。索桥旁有一座宋朝时的古寺,远远地可以看到颓破的寺顶有小灌木和盘旋的小鸟,朦胧的晚霞或晨雾。拱桥南端是城郊,紧依一座险峻的郁郁葱葱的山岭,有寺庙藏在里面。我从没去过,但那里传来的悠远的钟声总是准时的,我每天上学时七点钟到桥边,便会听到钟声传来。

  家乡人的民俗观念很重,几个重要节日必须象模象样的过。这几个重要节日,一是除夕,一是端午,另一个就是中秋。除此之外,其他的节日好象都不那么重要。

  除夕时是城镇最安宁的时候,因为家家都在团聚。在炊烟和寒风的诗意中,在间或一阵的爆竹声里,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只有少数赶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听到自己清脆的脚步声。

  端午时却是最热闹的时候。周边乡村的人都赶着进城,观看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江面上停泊了无数彩船、龙舟、渔船、机帆船,主船上的锣鼓从中午就敲个不停,激动人心。南岸边的楼房窗户里、楼顶上,北岸边滩涂上、竹林里、榕树下,到处挤满了人。三座桥是封禁的,所以在北岸占到一个有利的位置,是孩提时的我在端午节的一大乐事,当然还可以亲手包粽子、煮糯米、熏菖蒲。

  说到中秋,故事最多,印象最深的是,晚上把餐桌搬到院子里,在我家的枇杷树下摆上,一家人各坐一把竹椅,围着餐桌,品尝满桌的水果和月饼、小吃。我和弟弟嘴谗得流口水,拼命往嘴里塞,直撑到小肚皮溜圆。父亲静静地呷着乡家亲戚捎来的老黄酒,母亲问我们学业上的事情,启发我们怎么用语句形容这样的夜景。我在晚风的惬意中抬着头看天,透过婆娑的树叶,注目漫天的云,巧时可以看到银盘般的月,在云朵间躲迷藏。相应地,时而有树影投下,时而回复安静的夜色阑珊。

  但实际上那样的月夜很少见。中秋时的家乡,几乎总是阴天,厚厚的云层,凉爽的秋风,难得一见暖日,更别说明月了。但这丝毫不减家乡人的兴致,提前一个月就购置好了月饼。有一种叫“罗汉酥”的月饼非常受欢迎,薄薄圆圆的,撒着芝麻,又香又甜。光景好的时候,我家买了一洋瓶的“罗汉酥”,连着一个月,我每天放学回家后,搬一个小板凳,拿一个“罗汉酥”,坐在自家院子里看书。一个月后,中秋节到了,母亲打开轻飘飘的洋瓶,惊讶地问,都上哪去了?我会用舌头舔着最后一只饼留在嘴角的碎屑,眨着调皮的眼睛说,被老鼠吃了。然后母亲叹气又好笑,对我说,你这只小老鼠呀,出去玩吧,今天晚上没有月饼,只好吃果子过节了。

  我总是会一蹦三尺高,好咧,有果子吃了。家乡的果子在中秋节是最丰富的,在桌子上可以摆成琳琅满目的一大堆,让人垂涎三尺。

  有老乡新从果园摘下的柑橘、脐橙和柚子,还带着清新的气味。柑橘是松软的,慢慢地剥开吃,母亲会一瓣一瓣地掰开,分给我和弟弟。脐橙如果早熟,中秋时可以吃到,切开,特别甜。柚子树很常见,但好吃的柚子还得果园里摘下的,象葫芦的形状,用手指一层层剥开,浅红色的最好,汁多肉甜。

  当然还有枣、梨、柿子、栗子,都是家乡特产,都在中秋上市,给中秋消夜的人们提供了最好的佐食。枣是青枣,特别甜,不见一丝涩味;梨是南方的梨,模样不好看,但特别中吃;同样,柿子也是南方的,和我在课本上见到的完全不一样,类似西红柿;栗子有两种,一种大板栗,煮熟了可以当饭吃,另一种小野栗,用沙锅炒熟了,用牙轻轻咬碎壳,有特殊的香甜味溢满嘴。

乡情话题作文【篇4】

  岁月之河匆匆淌过,许多记忆已模糊。但家乡的一山一水,都印在我的脑海深处。

  我出生在平凡的大山里,生活在平凡的家庭里,接受着平凡的教育,享受着平凡的爱,因此我是一个平凡的人。

  我的家乡哺育了世世代代的农家人,正如《桃花源记》中所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来往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就是和谐的生活。

  家乡的一年四季也是各具情态。

  初春是如此的美丽,它把家乡装点得生机勃勃。青草在涧边茁壮成长,黄鹂、麻雀等各种鸟在深林里开办着有声有色的音乐会。正如韦应物写道:“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又是一年新的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计划这一年的生活。

  岁月如梭,匆匆的春,又归去,绿荫将夏天的大门打开。夏姑娘穿着那翠绿的短裙,在微风中展示她那婀娜多姿的舞步。在红红的烈日下,在狂风暴雨中,她的胸怀里哺育着无数硕果。那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有着衣着翠绿的守护神。向日葵向太阳微笑,显出高傲自信的样子……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预兆着有一个好的丰收。

  香气扑鼻的硕果将秋天的大门打开,迎进那高贵、圣洁的秋神,秋神举袖一挥,麦田变成了金黄色,挥去了夏日的酷暑。秋天是金色的,是农民这一年来的累累硕果,是朝阳和落日的伙伴。秋神将农民伯伯的辛苦和汗水化为金灿灿的粮食。

  秋神离去了,那冬姑娘穿着洁白无瑕的衣袖舞动而来。冬天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是农民的休息日,是新年前夕的前兆。家乡只要在冬天,一下雪,就两样了。对面的山、树、房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几分钟后,院中就有好多的守卫,守卫着这寒冷的冬天。

  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人们不知度过了多少个季节,多少个日出日落,多少个狂风暴雨和多少个烈日炎炎。而在蔚蓝的天空下,我依然爱着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

乡情话题作文【篇5】

  抬头凝望着那在雾中忽闪忽现的月亮,手中捧着那从家乡带来的茶叶泡出的茶,眼中弥漫因茶香而散发的水雾,水雾氤氲在我眼前,空中的孤月更显得朦胧,残缺。“露从今夜白,今是故乡明。”故乡,有太多的牵挂,对于游子,故乡是他最能依靠的港湾,我虽非游子,但一向对故乡有一种浓浓的思恋。

  一出生,我就踏入了这孕育了无数代人的土地,儿时,我在这土地上摔倒过,但由一次次站了起来,我在这土地上苦过,笑过,在一次次摔倒中,我一次次站了起来,在那里,我渐渐的变的坚强,成熟。在这土地上,跟那已逝去的亲人有一段尘封的记忆,他们对我的关爱和慈爱又一次次浮此刻我眼前,而我又一次次红了眼眶。

  故乡的水是那么的清澈,能够看见鱼在水中游动摆尾的惬意神态,可见那水底下凹凸不平的石子,儿时与玩伴一齐在河中捕鱼,游泳的情形又一次次闪过我的脑海。在这故土上的人也如那清澈的水一般,清澈,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我脑海中记忆深刻的那一次。我奶奶在河边洗衣服,以为劳累,突然倒了下去,在那菜园劳作的人看见了,扔下手中的锄头,忙扶起奶奶,到了房中,然后通知了我的叔伯,这一下子,村子内外都传遍了,他们放下了手中唯一经济来源的农作物赶了过来,一下子,屋中涌来了二,三十人,有的打电话叫120,有的骑着摩托去接镇上的医生,有的给奶奶按摩,他们照顾到我奶奶送上了救护车。而他们也没有过多的停留,又去忙他们的农作物,连一口茶水也没喝,仿佛就如自我家里的事一般,过后他们就来询问我奶奶的病情,得知我奶奶瘫痪后,他们流露出了悲伤的神情,那种神情让我铭记在心,在那一刻,我仿佛读懂了故乡人,他们没有心机,不会见到老人摔倒先犹豫是否给自我惹上麻烦,不会跟一个人有隔阂,而记恨于心,不在来往,他们没有过多的承诺,只会在你最需要帮忙的时候不留余力的帮忙你,而不求任何感激之情,他们就如一汪清水一般,淳朴,清澈。

  手中那一杯飘逸着茶香的茶已喝完,水雾也已经消散,眼中的孤月也渐渐明亮,而我对故乡的思恋也越来越浓。

乡情话题作文【篇6】

  每当春节即将来临之时,便是我回到家乡的日子,因为学业的繁忙,我回家乡的次数相比以往,也越来越少。

  家乡是黄土高坡,到处是高山,我家就在半山腰上。从我家门口向远处眺望,一幅豪迈、壮丽之景,使我一下子感到放松,忍不住想大喊一声,遥远的山那边传来了悠远的回声,久久才停息。

  而在山脚,有一口清泉,一直流淌了好多年,那水十分清澈,夏天到了还能直接饮用呢!而在山泉不远处,有一条小河,被群山环绕着,小河蜿蜒流长,夏天时清澈的就连河里的小石头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冬天时河水结成了冰,还能在上面溜冰、滑雪橇,有趣极了。

  家乡山美水美,还有许多美食也是特有的。一些外地人尝过我家乡的美食后,都赞不绝口,恨不得都打包带回家去与大家分享,慢慢品尝。

  家乡最有名的就是枣,还富有“红枣之乡”的美誉,在众多枣中,“木枣”最著名,因为家乡位于黄河沿岸,海拔高,气温高,日照强,气候又干燥,十分适宜木枣的生长。

  家乡的树很多,植物、庄稼也很多,空气自然也十分清新,除了黄土覆盖的山,碧蓝的水与天空,剩下的便是养眼的绿树、红花,即使是冬天,家家户户家里也总会养许多植物、花卉,一年四季都如春天般温暖。

  家乡的住房更是奇特,它并不是四四方方的楼房,而是冬暖夏凉的窑洞,别看那是个“洞”,就觉得他平庸,窑洞内部的设计通常是“一体式”设计,另外还可以建造一个小仓库,面积不大但却应有尽有。

  家乡人很朴实,很善良,当一家有困难,好多家都会一同来帮忙,不论认识还是不认识,都一定会尽全力。过节时,挨家挨户都会互相拜年,互相祝福。有时自己家种了些蔬菜,还会分给大家一同品尝,在如今这样的社会,真的很难得。

  我爱我的家乡,不单单因为这儿风景独特,也不单单因为这儿美食丰富,更因为这儿的人们朴实、善良,我爱我的家乡――吕梁临县!

乡情话题作文【篇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题记

  时光飞逝,转眼入秋。不知不觉,又一年重阳节来临。我,就像一只飘泊在外的船儿,待我满载而归,回到那思念已久的故乡。

  家乡的重阳节是别有风味的。

  家家户户的房屋错落有致,矮小的墙墩,我们这群“机灵鬼”直翻而过。身体轻轻一跃,“砰”的一声,矫健的身姿稳稳当当地落地。从村南到村北,呼朋引伴一起向着青山绿水处奔去。重阳节时,青山显得格外的深沉,一棵棵拔地而起的大树像是大山的守卫,而我们一群闯关的游侠,呼哨一声,左躲右闪,几步就窜出老远。从山下跑到山上,用不了几分钟,我们总是一口气冲顶,然后坐在青石上大口喘气。黄昏时,家家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飘呀飘,就到了天上。小的时候,我总天真地以为天上的云霞就是我家的炊烟蒸腾的。我们采来山花野草,几弯几折,一顶顶花冠、草帽就带上了头。这时候大人们是不许我们下水玩的,“扑通、扑通”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那是我们在水潭边上比赛打水漂呢!

  重阳节对于我们来说,最有趣的还是“蹭饭”。重阳节里,家家能干的大婶嫂子媳妇总是整出一桌好菜。中午拜拜后,晚上就可以动用那一桌的酒菜。我们一群游侠很快就摸清楚了哪家的什么菜好吃。我们时常奔进东家的门,围着小桌转着,大声问着:“东家大婶,今天做什么好吃的啊?”而眼睛呢,早就掉到了桌子上、碗碟里了。东家大婶还乐呵呵道:“小顽皮们,还吃呢!”边说边从厨房里又端出一盘螃蟹。中秋刚过,北方的蟹正是肥硕之时,蟹肉肉质鲜美,蟹黄肥厚。我们眼前一亮,也顾不上拿筷子了,赶忙用手你争我抢,一拥而上。桂花和着微风送来清香,桌上也有前年酿造的桂花酒,大人们总喜欢拿酒逗弄小孩,我却是不喝的。吃完螃蟹,领头的伙伴便一声呼哨,此起彼伏的“谢谢大婶!”之后,我们又闪到了西家。在西家正赶上羊肉面,羊肉肥嫩,汤汁醇厚,面条香弹,别提有多美味了!大伙儿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这家乡的美食,老人们看着我们砸吧着嘴的样子,都乐呵呵的!据说重阳节吃羊肉面,有孩子们快乐成长、长辈们长寿平安之意。每当回想起这儿时的重阳,总有一番别样的滋味!

  闭了眼,仿佛这一切的欢声笑语、和和睦睦的景象就在昨日,仿佛就在眼前。每每想起,总能勾起我对她无尽的思念。家乡,我想你了。

  曾几何时,我能再回到记忆中的家乡啊?

  每当我进入梦乡,我看见你敞开那温暖的怀抱,看见你那布满皱纹的脸颊,听见你那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再次投入到你那温暖而又熟悉的怀抱!你,就如我的母亲一般,日日夜夜,无时不刻地牵挂着我。

  重阳节的家乡,我深情地牵挂!

作文网小编为你精选的作文:
记叙文 | 议论文 | 说明文 | 应用文 | 散文 | 美文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