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模板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 篇1

  “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

  秉持这样的信念,北京姑娘路生梅,扎根陕西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一干就是50多年。

  为了让山沟沟里的老乡们及时看上病,她白天接诊、晚上点着油灯自学,迅速成长为全科医生;她多次放弃返京机会,为落后的小县城建起第一个正规儿科;她给患者开几毛几分钱的小药,巡诊走遍小镇乡村;她自愿“超期服役”,退休后拒绝高薪聘请,义务接诊患者超15万人次;面对疫情,年逾古稀的她写下请战书,递交1万元特殊党费……

  路生梅说,毕生坚守只为兑现誓言,“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群众心中,感念着她们的无私奉献;脱贫路上,活跃着她们的奋斗身影。

  杨宁,这个“85后”大学生村官,放弃大城市就业机会,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拔掉穷根。

  作为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她的扶贫之路充满艰辛,却从未被困难挡住脚步——悄悄卖掉婚房垫付种子肥料资金,创新“稻+鸭+鱼”共作模式种植紫黑香糯,建设扶贫加工车间,成立“苗村倌”电商服务中心……依托原生态资源优势,走产业发展道路,江门村旧貌换新颜。

  “发展产业关键要‘接地气’。”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带领企业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从实施产业扶贫计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到成立田间学校,帮助农户变身技术能手;从带动开展规模化养殖、种植,帮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到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第六产业园”……精准对接,深耕基层,她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 篇2

  3月7日20时19分,“闪亮的名字——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首播。仪式上,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社会公开发布2022“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获“最美巾帼奋斗者”称号。其中,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路生梅榜上有名,成为陕西唯一获此殊荣者。

  节目以讲述故事、现场访谈、获奖感言等形式,先后发布了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的感人事迹,对路生梅事迹的介绍主题为“用一生守一诺,以‘梅香’暖一城”。她的获奖感言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内心都要繁花似锦,有方向,有目标,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生长在北京的路生梅,带着“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于1968年来到佳县人民医院工作,并坚守贫困地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53年,用赤诚的'医者仁心守护着革命老区人民的生命健康,超额兑现了自己“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

  据了解,路生梅于2021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今年又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此外,她还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诚信之星、中国好人等荣誉。

  本次发布仪式以录播形式播出,首播期间在学习强国、央视频、_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还将于3月8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CCTV-1)重播。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 篇3

  “时代楷模”、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又获奖了。

  这一次,属于她的荣誉是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而和过去很多次一样,吴蓉瑾对关于她本人的采访,总是能推则推。关于校长的这点“小坚持”,卢湾一中心小学青年教师张帆再熟悉不过,“她总是把我们推到镜头前,每份稿件,她都会认真地校对我们的名字。她总是为我们搭建舞台”。

  撇开所有的荣誉,在别人的眼中,“云朵校长”的美,自有答案。

  “她是特别好的倾听者”

  今年“三八”前夕,卢湾一中心的女教师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半天的休假单。凭着这张单子,老师们可以在安排好课务的情况下,休假半天。而这,也将成为学校尝试弹性休假制的第一次探索——老师们“朝7晚5”的工作压力,吴蓉瑾看在眼里。而在本市中小学推出课后看护服务后,老师们的任务更繁重了。休假条虽小,但却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散发着暖意。

  和很多小学一样,卢湾一中心小学百余名教职员工中,女性比例超过90%。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给职场女性带来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女生天生心思细密,如何避免小情绪成为导火索?和吴蓉瑾搭档多年的好友,刚刚退休的副校长邓卫红觉得,吴蓉瑾的秘诀在于,“她是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吴蓉瑾的微信“朋友圈”更新频繁,宛若她的工作日记。每晚离开学校之前,她会发一张教学楼走廊图——这是一个暗号,只要这张“爱的走廊”图没发,谁都可以去学校找她。而她,真的是说到做到。“不管对方有多少抱怨,哪怕是带着家属一起来,唠唠叨叨讲半天,她总是会耐心地听别人说完,再一点点给出自己的建议。”邓卫红说,后来大家发现,这温柔的倾听,往往有奇效——无论是家长也好,老师也好,有时候,要的不仅是份答案,更是倾听背后,“被尊重”的感觉。

  而在被吴蓉瑾唤作“宝贝”的学生们心中,吴老师像姐姐,像好友,也是一个再懂自己不过的长辈。卢湾一中心小学毕业生马天道说,尽管有关课文的记忆已经模糊,但作文本上,吴校长那长长的评语却一直写到了自己心里。即便毕业多年,遇到喜悦和波折,他始终第一时间想到,告诉吴老师。“恋爱了,我第一时间把女朋友带去给她看;父亲突发车祸,我急得手足无措时,她安抚我,及时帮我联系了医院和主治医生,目前父亲正在康复中;今年,我即将迎来一个小生命,成为一名爸爸,知道这个消息,她比我还激动,发了一连串的表情……”马天道感叹,成长的道路上,他幸运地拥有了一名小学老师恒久的关爱。

  “总能感受到她的鼓励”

  吴蓉瑾爱“晒娃”,每天都记录着她的娃们可爱的模样,有他们抱着熊猫靠垫午睡的样子,有他们鼓着腮帮大口吃饭的样子,也有他们跑着跳着发丝飞扬的样子。孩子们也喜欢凑到“云朵妈妈”的镜头里,因为他们知道,镜头背后的眼睛,会笑。

  三(5)班男孩黄业凯,是卢湾一中心小学“红喇叭”小讲解员之一。平时活泼好动的男孩,第一次站到中共一大纪念馆的观众面前时,却慌了神。“我看到站在不远处的云朵校长给了我一个鼓励的微笑,还邀请身边的游客为我加油打气。”黄业凯说,就这样,他渐渐稳住了阵脚。讲解结束,吴校长还弯下腰,摸摸他的背,帮他一起梳理讲解中遇到的问题,提醒他要注意站姿。黄业凯还记得,吴校长几乎每天都会在校门前迎接大家来上学,到了下雨天,收雨伞的时候伞尖不要朝着别人。小孩子除了要读书,还要学会关心他人。

  同样被这温柔目光温暖的,还有张帆。工作不久,她就有机会站上市级教学评比的舞台。面对教学界大咖和现场几百位同行,小张老师非常紧张,没想到临开始,吴校长从一旁狭窄的校门里挤了进来,给她加油鼓劲。张帆说,那个身影,就像一粒“定心丸”。而她还发现,遇到有比赛,吴校长在帮老师们一次次润色改稿后,永远是把老师推在前面,让尽可能多的老师获得荣誉和肯定。如今,张帆迅速成长为年级组核心,她也从吴校长身上学会了宝贵的管理经验,“推功揽过,成人之美”。

  “不懂技术的女汉子有点厉害”

  上周,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卢湾一中心小学《基于五育并举的学生数宇画像》榜上有名。

  智慧校园系统张开双眼全天候为学校安全保驾护航,“云手表”“云笔”等智能设备忠实记录学生学习经历,帮助老师读懂学生,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作为全国信息化教学标杆校,这所“云校园”,渐渐呈现出吴蓉瑾期待的样貌。

  对同事对学生,吴蓉瑾是公认的温柔。但在一群IT工程师们眼中,这位女校长顶真起来,特别“刚”。从2018年启动建设“云课堂”后,学校会议室的灯几乎每晚都是亮的。作为一名文科生,吴蓉瑾一边讨教专业问题,一边不断用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让对方心悦诚服。她说,想为每个孩子画一张“数字画像”,虽然工作量很大,但这能让老师看到一个完整的孩子;她提出,想建立一个教师备课系统,各科老师可以随时记录灵感火花,上传课件,实现资源共享,智慧碰撞。技术人员质疑,是否有必要如此大动干戈?做一个平台,上传一些课堂实录,供老师看看,足够了。最终,吴蓉瑾的坚持,换来了一份送给老师们的“大礼”——一个学习大数据库建立起来,教师的备课效率大大提高,老师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们。

  “没想到,女校长搞IT,可以这么厉害。”吴蓉瑾觉得,这是“IT男”们对他的最高评价。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 篇4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患病者脸部、肢体畸形,加之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和歧视,患者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1970年,李桓英在中国流调现场第一次见到了麻风病患者,她就暗下决心,立志要攻克令人闻风丧胆的麻风病。

  李桓英1921年8月出生于北京。她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而后成为世卫组织首批官员。1957年,7年期满时,世卫组织主动提出续约5年的邀请。可此时,事业的发展和优渥的生活挡不住李桓英一颗爱国之心,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毅然回国报效祖国的消息更激励了她。她谢绝世卫组织挽留,瞒着已经移民美国的家人,只身一人绕道欧洲,几经周折,于1958年从莫斯科回到祖国。

  每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回国?李桓英总是坚定地说道: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是我的根,我绝不能忘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正是急需人才之际。我要把学会的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选择麻风病防治,李桓英以科学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这种执着成为她鲜明的职业精神。1978年改革开放后,李桓英被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在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此将全部精力贡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

  在那个谈麻色变的时期,迷信和恐惧是麻风病的大敌,就连许多从医的人也对麻风病人绕道而行。而李桓英却始终都是面对面接触,从不畏惧。每来到一个患病的村寨,都会引来村民们的一片惊奇:村里来了个女医生,不怕麻风。她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就喝,饭捧起就吃。病人试探着同他握手,她就拉着他们的手长时间不放。

  麻风病传染性有限,可防、可治,不可怕。只有深入到病人身边、进行非隔离治疗现场研究,才能解病人之疾苦、消社会之歧视。李桓英说,每当我想起麻风病人在承受疾病与歧视的双重折磨而过着痛苦凄凉的生活,我就非常难过,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跟麻风病作战的决心。

  虽然氨苯砜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问世,但麻风病的防治在世界上还没有更成熟更有效的方案。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李桓英敢于创新,她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使我国的麻风病人从原来的11万人下降到不足万人,而且年复发率仅为 0.03%,远低于国际组织年复发率小于1%的标准。

  传染病无国界,但医生有国籍。李桓英教授作为中国的医学科学家,心怀大我,把人民的健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同时更是将中国防治麻风的方案贡献给世界,为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1994年短程联合化疗治疗方案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为数以万计的麻风病患者解除了疾苦。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极大促进了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几十年来,李桓英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缩短了疗程,消除歧视。她解决了该领域的重大策略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我国政府制定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整体规划,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目标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李桓英主持的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策略、防治技术和措施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6年9月,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当月,95岁高龄的李桓英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工作了快60年,从回国开始就从未后悔,但我深知如果不入党我一定会后悔。李桓英说,以前我总觉得自己还不行,还不合格,现在我觉得自己应该合格了。

  李桓英一生孑然一身,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麻防事业,在国内外麻风病防治领域取得了常人难以超越的成绩,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如今,已过期颐之年,她仍然心系麻防事业。李桓英说:对于彻底战胜麻风病,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我愿意在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继续工作,为实现没有麻风的世界而奋斗。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 篇5

  李桓英的简单澄澈,不仅体现在超越功利计算的选择上,还体现在她“一生做好一件事”的恒定追求上,这一件事,就是麻风病防治事业。

  刚回国时,外国专家局把她分配到中央皮炎所,因此契机,她逐渐走上麻风病防治之路。1970年,她在江苏第一次接触到了麻风病人,病人鼻塌眼盲的惨状深深刺痛了她,她开始产生了攻克麻风病的想法。她的这一想法,遇到了最好的机遇——在下大力度消灭和控制流行病的新中国,有一些社会性因素造成的疾病第一次真正被控制住,甚至基本消失,有这些病种的防治经验在先,像麻风病这样的世界性难题,在中国,不是不可以攻克的!

  1978年底,李桓英调入刚成立的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正式确立了麻风病防治的科研道路。在参加“WHO麻风治疗和免疫科学工作”会议上,李桓英与世界同行们首次认识了“短程联合化疗”的概念,并得知世卫组织每年都有向申请国家提供援助的计划。她回国后立即提醒相关部门申请该项目,并把该疗法引入国内,积极着手麻防试点研究。

  在头绪繁多的工作中,她敏锐地找到了建立现场研究场所的突破性入口。于是,她选择了云南,那里曾经是接纳她学习的抗战大后方,现在,这里正是麻风病猖獗的地方。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和勐腊县,有数个由麻风病人汇聚而成的自然村寨,这些村寨被世人称为“麻风村”。这些多数人不敢去的地方,正是医务工作者的主战场。世卫组织提供的药物和治疗方案还在探索阶段,从世界范围来讲,中国的麻风防治工作,是先遣部队打响的第一战。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桓英带领着工作小组,进入千山万壑的大小村寨,一头扎下去,一干就是十多年。刚开展工作时,这些病人因为多年被社会厌弃,自己都不再爱惜自己。没想到突然来了一位“大摩雅”(傣语中的“医生”),不但不穿隔离服,还跟病人拉手、拥抱,随时脱下他们的鞋子,检查是否有石子硌脚。这些对病人极富耐心的接触和安抚,使他们开始信任这位医生,并燃起了重生的渴望。在勐腊县试点,为了实验的规范性以及日后复查追踪,李桓英严格要求实验人员,进行细致的客观检测和记录。一份47例病人的病案,严格记录了每天每次的服药情况,持续了整整27个月。每一位后期来到这里的工作人员,都被如此细致完整的病案记录震撼和感动。这期间,因为发生过不良药物反应,导致很多病人质疑而弃药。李桓英就住在病人家里,一遍遍地讲解、耐心劝导他们继续服药,终于在3个月后,病人的皮损面消减,恢复正常。经过艰苦努力,这一试点的效果,完全达到了世卫组织的试验预期目标。李桓英又跑遍各级皮防站,把在试点成功的方案亲自教授给防治人员。10年过后的监测结果表明,李桓英主持的该治疗方案,麻风病复发率仅仅为0.03%,远远低于世卫组织订立的1%的标准。在现场防治同时,她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很多数据翔实的指导性论文,她的疗法被世卫组织在多国推广,医治了世界上很多病人。

  再进一步,要想弄清麻风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必须通过基因分型研究麻风菌传染源和传播链,因此,李桓英又开始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麻风菌,她的梦想是实现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李桓英总结自己的一生,只用了最简单的一句话:长期以来坚持从事麻风病的防治工作。而支撑她的,是一种朴素简单、始终如一的恒久初心。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 篇6

  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女教师们都收到一张半天的休假单。凭着这张休假单,女老师们可以在安排好课务的情况下休假半天。不仅如此,学校男工沙龙的男老师们还为女同胞准备了一份特别的惊喜。昨天深夜,他们悄悄地录了一首《这世界那么多人》的MV,将在“三八”妇女节的清晨通过视频号推送给女同事们。

  “我们学校的女性员工超过90%,今天早晨的升旗仪式上,男老师们已经向女老师表达过祝福了,台下的孩子们看了都很激动。多年来,在这所‘爱的学校’,吴蓉瑾校长教会了我们很多。在她的亲身示范下,所有师生们都能在充满爱的氛围里,彼此相依、互助,共同成长。”卢湾一中心小学工会主席徐旭说,在他看来,刚刚获颁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的吴蓉瑾校长,名至实归。

  日前,全国妇联最新公布了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红旗手(集体)。其中,时代楷模、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入选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

  “为什么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十几年前一位少先队员不经意间的提问,曾让工作不久的吴蓉瑾陷入沉思。

  扎根基础教育27年,吴蓉瑾依托学校紧邻中共一大会址的地理特点,组建起全国首支小学生红色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17年来培养了千余名小讲解员,用童音讲党史,使爱党爱国的校园文化蔚然成风。她用好身边最鲜活的课堂,为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打好了红色底色,种下信仰的种子。

  “我与吴校长共事多年,记得她刚进学校工作时,我俩在一个办公室。当时,作为中队辅导员的她,除了上课以外,很喜欢带着孩子到处跑,孩子们的小队活动,她也特别喜欢参加。”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红喇叭”社团负责人陈丽丽老师记忆犹新,有一次,她们带着孩子去一大会址参观,孩子们很开心,但吴蓉瑾却邹起了眉。原来,她发现孩子们听讲解听得不太认真,因为讲解的内容听不太懂。

  “其实当时这样的情形还挺常见,相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场馆,孩子们更喜欢去公园、去郊游。”陈丽丽说,让她没想到的是,此后吴蓉瑾特地寻求了学校大队部的帮助,对各个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一次小调查,对馆内的陈列、参观路线特别是讲解人员、讲解内容等都进行了调研,最终提出了希望建立一支由少先队员组成的小讲解员队伍。

  于是,17年前的卢湾一中心小学就有了一支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提供志愿服务的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吴蓉瑾带着孩子们,和纪念馆的叔叔阿姨们一起讨论、磨稿,用儿童化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将解说词变成了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分享

热门关注

少年》观后感系列

少年》观后感

电影真爱的观后感系列3篇

电影真爱的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钟南山观后感5篇

开学第一课钟南山观后感

电影《夺冠》观后感900字

电影《夺冠》观后感

守边观后感800字(通用10篇)

守边观后感

2022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精选11篇)

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观后感

最美孝心观后感精选

最美孝心观后感

八一勋章发布仪式观后感800字模板

八一勋章发布仪式观后感

观后感最美孝心少年精选

观后感最美孝心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