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的读后感分享系列

2023-03-03 08:49:33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出国留学网推荐更多专题:“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读后感就是将自己所获得的感想详细的记录下来并且进行吸收。如何正确的书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出国留学网编辑特别为你收集的“傅雷家书的读后感分享”,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分享(篇1)

  说实在,没这本书我目前还真不知道傅雷是谁,仿佛傅雷就应该和他的家书绑定在一起似的,曾国藩除了家书人我还是知道一些的,傅雷的话,还真的是“写家书的傅雷”这个印象。

  以前听说这本书的时候,版本不同,最无语的就是书中时有时无的英文单词,心里不满道这个人怎么爱卖弄自己的学识,特别是当他听闻儿子的好消息时连说了几个“wonderful”真是让我联想到围城里一个也爱说英文的老先生。

  不过这次买的版本英文是有注释的,于是读起来也并不只是不满和无语了。更何况这次不能是随便看看,要写读后感。

  家书从1954年到1966年,正是傅聪准备出国留学波兰参加比赛到傅雷夫妇愤而弃世。傅雷对孩子的家教很严格,而且他有句话,真理第一……爱情第二(中间忘了),这是在傅聪有女友时写的。先不说爱情第二,一九五三年正月,就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傅聪与父亲争论激烈,傅雷认为儿子太狂妄,”才看过多少书!“,傅雷坚持己见,导致双方严重冲突。在傅雷勃然大怒的情况下,倔强的傅聪毅然离家出走,住在父亲好友毛楚恩家一月余。后因傅雷姑父去世,父亲觉得人生在世何其短促,父子何必如此认真,感慨万千,遂让傅敏陪同母亲接傅聪回家,双方才和解。

  这次事件让我深深感受到傅雷家风果然不同,离家出走的理由都和艺术有极大的关系。

  书中一些傅雷有关弹钢琴的评价,从字面上可以看出钢琴家琴艺的精湛,但是,普通人的话,真的能听出什么音色,技巧,“真正的萧邦“吗,看来这只是内行人的共鸣。这些靠听觉的东西用文字写出来还真是更能理解一点。

  在傅聪有了女友后,傅雷又开始给两人写起了信,并教育儿子要好好“培养“弥拉,因为作为艺术家的妻子是有些不同的。这么关心两个青年人的初步生活,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后来,弥拉虽然没达到傅雷理想,还是挺合格的。

  总感觉傅雷的教育方式对培养艺术家来说是很有用的,而且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艺术家,因此让傅聪断断续续上了几年小学,主要在家督教。不知道这样的方式在今天还能不能实行。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分享(篇2)

  《傅雷家书》一直被中国的家长们认为是教育的宝典,简直是亲子关系的《圣经》。随着时代的变迁,万事万物都在变,但不变的其实只有中国式的教育和中国式的家长。

  傅雷的愿望是让他的儿子傅聪成为一名出色的艺术家——要超脱钢琴家的境界,成为艺术家。而傅聪本人的愿望,我们就无从得知了,毕竟书里并没有收录傅聪的回信。从傅雷比关心傅聪本人身体条件还要关心他的演出情况和在钢琴学习方面的情况,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傅聪并不想成为钢琴家:起初只是他的兴趣,或者干脆是完全被逼迫的。而从傅雷一封接着一封(我的版本是按信件类型编排的,体现得不明显)的书信和每次有意无意地提起“要给我们多写信啊”的叮嘱中可以看出傅雷完全是一个自私的父亲,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如果傅聪不喜欢写信呢?如果他太忙而没有时间写信呢?如果是因为他病倒了,才没有时间写信呢?可见傅雷并没有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的本质,而是像复读机一样催促。

  傅雷说老舍的《四世同堂》写的不好,“发觉文字的毛病很多,不但修辞不好,上下文语气不接的地方也很多。还有是硬拉硬扯,啰里啰嗦,装腔作势,……现在竟发现他毛病百出。”请问您就写得比他好?我觉得您的家书才是“硬拉硬扯,啰里啰嗦,装腔作势”,还多一个“又臭又长”。看过《红星照耀中国》的文化人都知道斯诺在开头那一段一长串问题是想吊起读者的胃口,但疑问过多过长,效果适得其反。傅雷也运用了大量如是的疑问段,经常一写就是几百字。我在看那些问号时,我甚至在想傅雷是不是一个被翻译耽误的哲学家——估计苏格拉底都没有那么多问题要问。

  但是也并不能说《傅雷家书》就全是坏的。那种设身处地与儿子共勉的精神值得学习。不过有时候会有点过,帮儿子做决定和打着“过来人”名号的道德绑架我实在是看不下去。傅聪的未来是傅聪自己的,他的脑子、他的心也只是他的,父母只是充当一个把他接来世上的角色罢了,只有傅聪自己才会做出不会令他后悔的决定。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分享(篇3)

  父子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话题,生活中最能让人羡慕的父子关系,我认为非傅雷傅聪父子莫属了。

  《傅雷家书》这本书记录了傅聪在波兰留学时与父亲13年的通信,在一百多封信中不仅有父亲的忏悔和对儿子的思念,还包含了对孩子的鼓励开导。傅雷是一名父亲,更是一名良师,但我从中感受最深的是作为父亲的傅雷对儿子深深的爱。他给孩子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教会他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并用克利斯朵夫的事例来激励他。当傅聪向傅雷报喜时,他是这样回复的:“亲爱的孩子二月二十日报告的喜讯使我们心中说不出的欢喜和兴奋。”信中还这样写道:“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傅先生把孩子当成了朋友,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交给了孩子。因此甚至有人这么评价:《傅雷家书》就是一位君子在教他的孩子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君子。

  是的,站在傅聪的角度看,父亲不仅是一位良师,也是一位益友。父亲的信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让远在异国他乡的傅聪感受到家的温暖,即使相隔数万里之遥,也仿佛感觉爱无时无刻不在身边。事实上,正是因为父亲独特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才让傅聪在艺术方面有如此高的成就。我相信当他获得成就时,最感谢的也一定是他的父亲。因此,我读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教诲与鼓励,读出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与感激。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意思是说父母和孩子,从来都是一种相互成全的状态:孩子的爱,可以治愈父母生活的苦,给到父母最柔软、最温情的力量;同样,父母的爱与陪伴,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营养液。我从傅聪与傅雷之间浓浓的父子亲情中,我想到自己父母给予我的爱,也如此伟大。不是吗?他们常常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和碎片时间,关注我生活与学习的点点滴滴,用温暖、艺术的方式去沟通。因此我在成长中学会了一些面对挫折的方法,懂得了要冷静、沉着的面对问题。

  此刻,读《傅雷家书》,一瞬间,我的心情便平缓下来,感受到了一种温暖。藏在《傅雷家书》中的爱让我深深感动;写在书中的建议,也让我深受启迪。这是一本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分享(篇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题记

  一封封家书,包含着浓浓的情谊;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距离;一封封家书,在相隔万里,分别多年的情况下,教会儿女做人处事的道理。

  傅雷先生的文化素质极高,个人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睿智的学者。作为学者,傅雷先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达到一定的境界,他知晓恒古至今的文学、音乐、绘画,对这些艺术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且十分细致。作为父亲,傅雷先生也像我们生活中的父亲那样,是那么的简单,平凡而又伟大。

  《傅雷家书》中,是不拘束却简洁的语言,用不着担心“批判”。一切的感情都显得那么纯粹而又自然,如此纯真、挚朴的情感,没有半点虚伪参杂。一封封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傅雷先生对子女的关爱之心,感动,我。

  傅雷先生,为培养儿子的爱国心,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同时,相隔万里的傅雷先生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不顾重重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傅聪偶尔在书信中写出错词,傅雷先生一次又一次给儿子纠正错词,为的是让儿子明白: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他是足以骄傲的,因为祖国拥有无尽却又瑰丽的文化财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里传承着!

  所有父母都期望儿女能取得成功,但当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傅雷先生当即写下一封家书激励儿子时刻保持谦卑,不惧怕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止境,同时他借儿子成功,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孟子·离娄下》曾有这么一句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成大事者即君子,都有那么一颗婴儿般童真的心。唯有那童真的目光,能看到我们生活中遗失的那些美好。

  不能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当一个人将最纯粹的灵魂投掷于艺术之上,那么除了艺术与人格,他早已别无所求。也许金钱物质方面不能给予你足够的回报,但是学术和艺术一定会给付出的努力以一个答案。人类最大的差距并不在于智商,亦不是可见因素,而是努力。只有静心沉静于某事中,心灵才会得到净化,灵魂才会得到升华,而或许在深夜,煮一壶茶,室内飘洒着茶香,吮吸一口茶,看一本书最是惬意了吧。文学、音乐都会给我们心灵的熏陶、精神世界的丰满。在艺术中生活是美好的!

  “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这即是他对儿子的态度:“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以怎样的一种姿态交往。”他用心诠释什么是父爱;他用文字诠释父亲这两个大字的书写;他说出了世上所有父亲难以表达而埋藏在心里的那份真爱!

  看了这本书,我真正理解傅雷先生所诠释的父亲这两个字的书写。我的爸爸不同于其他的父亲,他是一位残疾人,但他却给了我们多于其他父亲的关爱。或许说出这些需要勇气,但父亲的意义不在于他在某一方面取得多大成功,而在于他对儿女付出了多少爱。父亲的性格总是那么的温和。在我印象中,他从未打骂过我。我是在爸爸的庇护下长大的。或许我父亲不像傅雷那么的有文化,但我相信父亲为了我,费尽了心血。这,才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父亲是我人生中的明灯,我永远感激他,他对我的爱,世上无人能及。相信世上最爱你的男人,只有,父亲!

  我难忘的可能是这辈子不知多少次离家去远行或去学习,但却是我人生第一次离开网络提笔写家书的,这个暑假的七月的团学。一封家书,传递幸福。这次写家书活动被团校老师亲切的称为:“信福传家”活动。我在信中是这么写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从未给你们写过信,也不明白一份信的重要性。我在想一封信的重量只是那分明的数字吗?当我写完后,发现信承载的是爱的重量!家书是有份量的!”第一次写完信,竟会不禁热泪盈眶,文字是有魅力的。我真的是想家了!我真的亏欠父母太多了!团校老师说得对:“这封家书可能是你这辈子写的唯一一封,却肯定是让家人最暖心的一封。”写完信,才恍然间理解了古人常说的报喜不报忧。爸爸妈妈,谢谢你们!一封家书,一片情,感恩所拥有的美丽!

  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无非是完美。但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谓完美像水中花、镜中月,始终可望不可及。完美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唯有学会感恩。感恩所拥有的美丽!

  时光在浓茶的飘香中散去,不留一点痕迹。或许,时光就是我们在世上留下的足迹。——后记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分享(篇5)

  父爱是温柔的印刻在血脉中的守护——题记

  两地之间,一封封真情的家书,一张张泛黄纸页,一画画用心的笔墨勾勒出了无穷无尽的父爱。

  在1954年的家书中,他说:“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地拥抱你才能表现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父亲对于孩子总是深沉的,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父亲往往在童年中是那个严厉而让人望而生畏的角色,显得不易近人,他们的爱不常表现,但却异常申请,傅雷为自己从小对儿子的过分严苛道歉,三声真挚的呼唤是一个父亲在跨越父子之间的鸿沟。

  “你现在的琴是租的还是买的?多少钱?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要多少钱……?”父亲如山这个比喻似乎再恰当不过,父亲宽阔的背,厚实的肩,让我们肆无忌惮的靠着,他们总是十分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生活状况,尽管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照顾自己,但是在父亲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让人担心的长不大的小孩,尽管嘴上说着不耐烦,还是给予我们无尽的关怀。

  父亲的爱,往往会带给儿子傲骨与气概。“身在国外,靠艺术谋生,而不能奔走于权贵之门……”傅雷告诉傅聪做人不骄傲,但面对权贵,却得有傲骨,傅聪“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做法,秉持了艺术家的尊严,傅雷看到了儿子的傲骨,满是欣慰与赞赏。

  父爱如山的含义,也许是这样,若山上没有了繁花似锦,绿树成荫,也没有垂流千尺的瀑布和温和宁静的小溪,但就是那春似裸露的山峦,却也依然不动的可以为孩子遮风挡雨。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分享

热门关注

铁杵成针读后感精选12篇

铁杵成针读后感

[收藏]《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示例600字精选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推荐]胡雪岩全传读后感(合集6篇)

胡雪岩全传读后感

猪仔头温暖之旅读后感9篇

猪仔头温暖之旅读后感

细米读后感精选

最新细米读后感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系列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最新的傅雷家书读后感集锦

的傅雷家书读后感

名著傅雷家书读后感集锦

名著傅雷家书读后感

[参考]关于傅雷家书的读后感模板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感悟600字

傅雷家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