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1000字(精选7篇)

2023-02-11 09:02:19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读后感,是我们读完一些书籍或文字带来的启发和心得,也叫作读书笔记,您或许也被作品的内容所赞叹。您是否正在网络上收集有关作品的读后感呢?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是我们从网络收集和整理的。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篇1

  当战争来临时,我们应该做什么?是不知耻辱地向敌人屈膝做走狗?还是坚决抵抗宁死不屈做乱世英雄?亦或是默默无闻,在水深火热中活着?每一个选择,都关乎人生,《四世同堂》,会将战争中每一个选择都完美呈现在世人面前,呈现那一段峥嵘岁月。

  《四世同堂》,讲述了一条叫“小羊圈”的胡同中的人情世故,以祁家、冠家、钱家为线索,重现了日本人占领北平后民不聊生的情景,“小羊圈”中的每家住户都代表了各阶层人民在战争中的生死存亡与荣辱沉浮,也无情地揭露了日本人的凶残和招人憎恶的品质。

  老舍先生,还写过《骆驼祥子》、《茶馆》等小说,我们不难看出,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都非常有趣,极其个性生动,有很多地方语言的特色,使人妙趣横生。他的文字朴素却又凝练,就像一条河流,时而潺潺流动,时而水流湍急,他的文字中包含着极其浓郁的生活气息,使人感到不那么陌生,让读者感同身受。

  《四世同堂》中有许多遗憾:祁天佑多么老实的一个人,又多么善良的一个人,却被日本人当做奸商,在大街上当众羞辱,投河自尽;妞子,即使是一个小孩子,但她身上也有着不凡的品质,从她的眼里,我们可以看到她的自尊,她的坚强,宁死也不吃日本人给的食物,最终因急性阑尾炎而去世……

  同时,那些汉奸走狗们都得到了应得的报应,“善恶终有果”,他们为了权利,为了钱财,不惜放弃尊严,忘记国家,而去巴结日本人,他们就算给日本人当狗,也极其愿意。

  “乱世出英雄”,像钱先生,祁瑞全这些为国家效力,不肯向日本人屈辱求和的人,是多么伟大,他们下过监牢,受过毒刑,但心中却依然有着祖国,《四世同堂》中,就讴歌了许多这样伟大的人。

  读这本书时,我真的融入进去啦:当保定,太原陷落时,我着急;当我军打退一次日本人时,我兴奋;当中国快沦陷时,我担心;当日本人投降了,我开心到了极点……

  读完《四世同堂》,看完那一段屈辱历史,翻过那被占领八年的北平,我又想起了一段振奋人心的话: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如薄纸,应有不屈之心!”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篇2

  一本《四世同堂》,一段抗战史,一把辛酸泪。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八年抗日战争中的国与家,反映了小羊圈里的小人物对家国利益的不同追求。

  《四世同堂》以抗战时期北平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展开的具体环境,以几个家庭众多小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来反映北平市民在八年抗战中话惶惑、偷生、饥荒的社会心态,再现了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他们都是些小人物,但是对革命的态度是不同的,国与家的利益有时候是有冲突的。在这部小说里,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的无奈,看到了中国北京老一代市民的忠厚老实,看到了长房长孙的纠结与痛苦,看到了汉奸走狗的无聊无耻,也看到了主动投身革命的新一代青年的形象。

  祁家是在小羊圈胡同里生活得最长久的一家,也是最德高望重的一家,小羊圈胡同里的最长者祁老人备受乡邻爱戴。祁老人及其儿子天佑老人忠厚老实、善良慷慨,是北京了老一代市民的典型,祁老人很享受当前四世同堂的局面,却不料日本一颗炮弹打开了中国国门,也打开了他的家门,最初他以为只要在家关上大门,插上门闩,准备好粮食足矣,直到他的重孙女小妞子活活地饿死,他才开始有了反抗意识。

  祁瑞宣是小说中着墨最多的一个人物形象,它是集多种角色于一体的矛盾人物,他是知识分子,是热血男儿,在国家危难时理应抛头颅洒热血;可他同样是长房长孙,是父亲,是丈夫,因此他又必须承担起家庭的责任。面对日寇的入侵,他无法像瑞全那样一走了之,他只能终日处于痛苦与矛盾中。

  当时的知识分子是无奈的,钱家诗小羊圈胡同里的第二家,钱诗人原本与世无争,平时只喜欢弄一些花花草草、写诗作画,过清贫的生活。当他得知他的儿子被日本人杀死时,为报子仇,他逐步从事地下工作,为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野求先生迫于生计,无奈之下不得不向日本人低头;同为知识分子,他们选择的方向是不同的。

  冠家是生活在小羊圈里的另外一家,他们一家连同瑞丰夫妇是汉奸的典型,汉奸都没有好下场。大赤包卖国求荣,最后冤死狱中;冠晓荷始终自称良民,为日本侵略事业竭忠尽智,最终得到一个被活埋的下场;招弟在整个家庭的熏陶中一步步走向堕落,只为了浮华的外表,她的手上沾染了无数无辜百姓和革命战士的鲜血!她堕落,她肮脏,她没有做出正确的人生抉择,死在初恋情人之手或许是她最好的归宿;贪图富贵的瑞丰夫妇最终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篇3

  在小羊圈胡同演绎着自我的悲欢离合,荣辱沉浮,他们的生活因为日本人的到来和离去而发生了质的改变。那个以往颠倒是非,硝烟弥漫的北平……

  《四世同堂》开始于抗日战争之前那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结束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美丽时刻,而期间人们经历的便是那个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练自我的时光,其中一个关键词自然是被中国人民深恶痛绝的日本鬼,他们所做的种种令人发指的事以及他们近乎变态的心理,《:SIGN》有年过半百只求享清福的祁老人,有被日本人迫害而家破人亡,放弃知识而立志报仇的钱老人,有受过新中国教育却被旧中国古老陈旧的封建思想紧紧缠住的祁瑞宣,有没受过多少教育却很真很纯一心为国的市井小民孙七和小崔,也有为了升官发财,虚伪的卖国贼大赤包、祁瑞丰……

  《四世同堂》里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汉奸形象十分引人注目。“汉奸”,这个在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们只是目光短浅的爱财小人,为了财出卖了国家和自我的灵魂。他们风光,人们看着恨;但他们死,人们看着却不是想象中的痛快。“汉奸”是可悲的,因为没有了对国家的爱对自我的尊重,他们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怜人。而当我读到几位汉奸的惨状后,我开始对他们的行为慢慢感到疑问,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及至死亡的边缘仍执迷不悟,硬要把自我向死亡的陷阱里推呢?或许这是源于他们对金钱、权利的渴望,当中国没有被侵略的时候,他们无权无势,而日本人的目的是吞噬中国,俘虏中国,他们明白仅有凭借汉奸的贪婪以及中国腐朽的封建思想才能到达目的。这样便给了汉奸们升官发财的机会,而汉奸们又意识到了是日本人给他们带来了钱与权,理所当然他们更加拥护日本人,而还没得到这些的,便更会使劲各种手段去讨好日本人,这样便奠定了中国汉奸前赴后继的情景。

  如果说汉奸是那个时代所造就的,那么我想招弟、野求更是当时的牺牲品吧!作为大赤包的女儿,她注定是不幸的。生活在一个极其虚伪、极其自私,不知荣辱的小人家中,就算她的本性如何善良、纯洁,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变了,变成了一个只会享乐,没有思想,不懂正义、使命、爱国的女人!

  《四世同堂》分为三部,分别是《惶惑》、《偷生》和《饥荒》,真实地纪录了革命战争期间中国首都的社会现状,展现了满目疮痍的真实图景。老舍揭示了人性堕落其后的某些隐含的因子。祁老人在忍无可忍之际最终站起来向日本人发出愤怒的呐喊,然而一旦抗战结束,他又很快忘掉了自我所遭遇过的苦难,对他的重孙小顺子说,”只要咱俩能活下去,打仗不打仗的,有什么要紧!即使我死了,你也得活到我这把年纪,当你那个四世同堂的老宗。”家族文化的精神重负,没有人敢站出来,青年人中虽然有一部分充满斗志,敢出说话,可是迫于生活压力还是顺从了大潮,苟延残喘的生活。

  其实,老舍在讲述这部气势恢弘的民族史诗的时候也隐含着期望和期待。文中最终一句,起风了,恰似没有结尾的结尾,却让我们更深的体会出老舍的那份心思。历史大潮在汹涌澎湃着,中国的命运也将翻开新的一页,除了叹息和悲哀,更多的是中国未来的期望!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篇4

  周末无事,再次品读了老舍的《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的长篇小说,该书以北平小羊圈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深刻的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中国的普通人民特别是北平人,是善良而温顺的。他们像羊一样,认为只要自己温顺不惹事,日本人是不会平白无故来欺辱更遑论来屠杀他们的。但结果无一例外都是悲惨的,可以说覆巢之下无完卵,国亡了,家庭也就毁了。

  原因何在呢?为什么好好的国亡了,老舍在书中给出了答案。

  首先是爱国教育的缺失,小羊圈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受过现代教育,民族国家的概念淡薄,不知道家和国的关系,这就使得国家面临危害的时候,只知道做“看客”。

  其次是糟粕文化的毒害。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中有一场景是十几个日本兵围着成百上千的中国人,中国人脸上显出麻木的神情,没有一点反抗,被动的接受自己的命运…

  受封建文化的毒害,很多民众自甘奴役,精神上得不到解放。其实一个国家遇上这样那样的磨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沉沦。当疼痛到了极点,沉睡的雄狮终会醒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中祁瑞全最早觉醒,他舍小家为大家,积极投身抗日战争中。瑞全象征着中国的未来,老舍殷切的希望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从我们党成立的那一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努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有信仰,人民才团结,国家才有力量,社会才会进步。当个人的信仰变成民族的信仰,这种力量就会空前的强大,足以冲破一切阻碍,战胜一切困难。

  就像年初爆发出的疫情就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白衣战士的坚守,各地人民在疫情中那些感人的画面,无不为之动容。我们最终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人强大的执行力,面对困难表现出的团结一致,迎难而上的品质,让世人感到震撼。今日的中国已非昨日,中国的实力不可小觑。

  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每一个当代中国人都应该像先辈期望的那样,努力做一个独当一面的中国人,唯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酒海莉)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篇5

  花了几个星期,断断续续读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个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写出神韵来了。说看这书能激发出什么爱国热情是假的,我就是觉得做人要有做人的准则。

  北平沦陷了,日子还要过,大家都死了不是就怎么怎么好,死也是为了活。我开始就奇怪,为什么逃出去就是好的,留下来的就是懦弱无能。在我看来,乱世中不做 违背良心的事,能够保全自身、保全家人,还能为别人多少也做些贡献,也是一种抗争。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容易做到的,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毕竟,绝大部分 人心里都有善良,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到最后,连瑞宣也想通了,不象以前那么矛盾了。

  我说,小说写得残酷。我以为像尤桐芳心地善良,又有勇气,必会有一番作为。结果呢,就稀里糊涂地被钱诗人炸死在台上了。什么都没能做,心中怀着那么大的仇 恨,什么都没做成,还不是让日本人害死的,是让大家最最敬重的钱诗人。大家说钱诗人是导师,太言过其实了。他做那些事,有多少是为了爱国,又有多少是因为 仇恨。如果他没有钱仲石那么个儿子,没有冠晓荷那么个邻居,谁知道他会不会像牛教授那样啊。因为国仇家恨把他逼到了那个份上,任何人都会去反抗、去斗争。 老舍也没想把他写成完人,他为了报仇害死了无辜的人,日后也必要为此而忏悔。

  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这些人品质低劣是罪有应得。而像冠晓荷和祁瑞丰,老舍简直都不愿意去批判他们,只说他们是无聊。他们是北京文化的极端产物,下场可 算是滑稽。一心做汉奸、做特务、做日本人的走狗,最后还是叫日本人给弄死了。北京人的性格,在太平岁月是最好的,对谁都那么客气有礼。可是到了战争年代, 却只懂得忍,逆来顺受、不敢反抗。

  我不是不喜欢钱诗人,我对他就没什么感觉。但我喜欢他的一句话,大意是:到什么时候都不许灰心,因为一个人要是灰了心,就只能看到别人的不好,而看不到自己的堕落了。什么时候都要怀着希望,不能绝望。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就是要有待后生的信念。信心也是一种美德。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篇6

  老舍先生用淡淡的笔触,用北平人的视角,写出了八年战争中北平的那些人、那些事,乃至那些花花草草的神韵也全然展现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如果说大谈爱国听起来有些空洞的话,那么我觉得保持做人的原则就是在战乱中每个人都需要坚守的底线。

  老舍先生借助着小羊圈胡同展示着长达八年的那段抗战史,借助着这四世同堂的祁家诉说着人性在战争中的变化。小羊圈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但当北平沦陷的恐惧降临到每个人的头上,当腹中无食的饥饿逼迫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小羊圈中的人们便开始用自己的人格或者头脑谋求着北平城中的一线生机。在惶恐与饥荒中,有人选择了背叛,而有人选择了坚守,在小羊圈这个普通的胡同里展现的则是一部中华儿女的八年血肉史。

  在北平刚刚沦陷时,祁瑞宣曾认为逃出北平是爱国的,而留到北平则是懦弱的;而在经历的亡国的耻辱,丧父的伤痛,刑讯的恐吓以及饥饿的威逼后,瑞宣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他最终认识到留到北平而不是气节也是需要勇气的。真真的爱国者对于国家的情怀是不分场合的,无论是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还是在平平静静的生活中,爱国者永远都保持着自己的气节,坚守着做人的原则。

  祁瑞宣在八年中用智慧和气节养活着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而另外一些人则在八年中用同胞的性命去换取了一时的安逸。冠晓荷一直都是以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出现的,他为了装作斯文可以违心的悬挂与他的本性毫不相干的字画,为了一时的荣耀可以出卖正直善良的诗人,在做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之后,他甚至都不再把这些行为当作自己的耻辱,反而以此来向敌人表示自己的忠心。这类苟且偷生之徒就是在敌军入侵的那一瞬间感到了一丝的恐惧,此后便只剩下了无边无际的谄媚和背叛。在战争中缺乏了做人的原则,最后能剩下的恐怕也就只有那一幅空空的躯壳了吧。

  除去大义凌然的爱国者和苟且偷生的背叛者外,还有北平的无数人民都生活在亡国的恐惧和痛苦中。他们不知道主权的含义,也不懂什么叫大义凌然的行为,他们只是在坚守着为日本人办事的都是汉奸这一准则,在饥荒与惶惑中勉强维持着自己的生活。他们默默的期盼着中国的胜利,在没有人的时候憎恨着日本鬼子。他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着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底线。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些普通的百姓构成了中华民族千年不倒的人民长城。

  人不需要时时刻刻都生活的轰轰烈烈,但无论是在多么平凡的生活中都需要坚守人生的底线,保证前进的方向。在整部书的最后,老舍先生用小羊圈起风了结尾,我想,只有在战争中坚守了底线的人才能正正感受到这风中的自由与畅快吧。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篇7

  《四世同堂》是老舍最著名的长篇小说。虽然将近80万字,厚厚的一大本,可内容精彩、情节紧凑,是那种想要一口气读完的好书。全书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小说描述了日本人占领北平,侵略中国期间,四世同堂的祁家人和居住在小羊圈儿的普通市民的生活和命运。反映了那个年代中国的黑暗,老百姓的苦难,以及中国人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这部书里的人物众多,有英勇抗日的热血青年,有文雅的诗人、有普通老百姓、有与世无争的贵族、有无良汉奸、更有无耻的卖国贼。在老舍的文字中,他们充满个性,是活生生的人物。但这些人物并非是通过直接描述才体现,而是从小说中属于他们的一行行文字中表露出来。每个人的性格、精神、言语都那么的不同,比如耿直的常二爷、胆小怕事祁老人、看似狡猾却有良心的白巡长,莽撞的小催,还有无耻的蓝东阳。。。。。。。老舍把他们写活了。我仿佛来到了当年的北平,走进毫不起眼的小羊圈儿胡同,看到他们每个人,听到他们的说话,这真是奇妙,老舍的文笔太好了,他把人物写进我的心中,让我倾听他们的故事,关心他们的命运。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祁家老大瑞宣,充满文人气质。他虽不像瑞全或是钱老人那样勇猛地和日本人对抗,但是,在那样的年代和环境,他是个老师,更知道亡国奴的耻辱。他虽有爱国精神,可是他还要养家,还要保护家人,所以他不可能像瑞宣那样毫无顾忌地冲锋陷阵。但是,就是这样的爱国精神也是宝贵的。

  我最同情的是那位学时渊博的钱老人,他的命运真悲惨。先是被冠晓荷出卖,进了牢,受劲折磨拷打,出来后只剩下半口气。大儿子为国捐躯,二儿子气病身亡,太太碰死在墓碑上。这么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老人,被日本人折腾得家破人亡。我看到了日本人的狠毒,同时更佩服这位钱老人的骨气,一个中国人的骨气。他没有被吓倒,没有屈服,反而去抗争、去拼命!他敢做地下党,写传单,发情报,还往日本人堆里扔手榴弹。虽然最后他还是被日本人抓进去了,可是做为一个老人能有这样的勇气,令人钦佩。

  我最痛恨讨厌的是冠家人,特别是那个大赤包,大!赤!包!瞧这几个字就够让人恶心的,像个大肿瘤。人呢,更丑,水桶身材,满脸红斑,胖的没脖子,不论她涂多么厚的粉,烫什么样的头,看上去还是像个丑八怪。她是最不要脸的人,想尽办法巴结日本人,或是有点儿权势的军人,甚至连英国使馆的富善先生她也抓住机会,前去拜访。富善先生满脸惊愕地说:这也是中国人?看看,她哪里配做一个中国人,她不过就是一条狗,仗着日本人的走狗!

  在这部小说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共和面,这是日本人给中国人的粮食。里面混杂着泥沙,用水根本和不成面团,更蒸不成馒头。可怜的妞妞就是吃了共和面死的。这是日本人的罪恶!他们根本不把中国人当人看,这共和面是连猪都不吃的食物。这是中国人的耻辱!

  日本人的罪恶是数不清的,他们在街上随意杀人,胡乱扫射老百姓,到处修机场,刨坟盗古墓。不过随着中国人的奋起反抗,小日本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别看他们表面上拿个刺刀,威风凛凛,半夜也会偷东西,连祈家的门栓他们都偷。

  日本人没有人性,是野兽!就连最巴结他们的走狗冠家也被他们收拾了。冠晓荷最后被活埋,大赤包下狱发了疯。日本人用他们的时候,给他们钱和官职,利用他们去害有良心的中国人,一旦大势已去,就连这些走狗他们也不放过。这也是冠家的罪有应得。

  这部书让我深切地了解了那段历史,那段中国人屈辱的历史。也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真正意义!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书信 | 日记 | 通知 | 读后感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1000字(精选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物种起源》的读书笔记1000字精选

物种起源读书笔记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6篇

教书读书笔记

最新的魔戒读书笔记集锦

魔戒读书笔记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读书笔记

欧也妮葛朗台读书笔记

白雪公主的读书笔记简短系列

白雪公主读书笔记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800字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800字高中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500字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护士读书笔记1000字(精选7篇)

护士读书笔记

背影的读书笔记精选7篇

背影读书笔记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读后感,是我们读完一些书籍或文字带来的启发和心得,也叫作读书笔记,您或许也被作品的内容所赞叹。您是否正在网络上收集有关作品的读后感呢?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是我们从网络收集和整理的。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篇1

  当战争来临时,我们应该做什么?是不知耻辱地向敌人屈膝做走狗?还是坚决抵抗宁死不屈做乱世英雄?亦或是默默无闻,在水深火热中活着?每一个选择,都关乎人生,《四世同堂》,会将战争中每一个选择都完美呈现在世人面前,呈现那一段峥嵘岁月。

  《四世同堂》,讲述了一条叫“小羊圈”的胡同中的人情世故,以祁家、冠家、钱家为线索,重现了日本人占领北平后民不聊生的情景,“小羊圈”中的每家住户都代表了各阶层人民在战争中的生死存亡与荣辱沉浮,也无情地揭露了日本人的凶残和招人憎恶的品质。

  老舍先生,还写过《骆驼祥子》、《茶馆》等小说,我们不难看出,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都非常有趣,极其个性生动,有很多地方语言的特色,使人妙趣横生。他的文字朴素却又凝练,就像一条河流,时而潺潺流动,时而水流湍急,他的文字中包含着极其浓郁的生活气息,使人感到不那么陌生,让读者感同身受。

  《四世同堂》中有许多遗憾:祁天佑多么老实的一个人,又多么善良的一个人,却被日本人当做奸商,在大街上当众羞辱,投河自尽;妞子,即使是一个小孩子,但她身上也有着不凡的品质,从她的眼里,我们可以看到她的自尊,她的坚强,宁死也不吃日本人给的食物,最终因急性阑尾炎而去世……

  同时,那些汉奸走狗们都得到了应得的报应,“善恶终有果”,他们为了权利,为了钱财,不惜放弃尊严,忘记国家,而去巴结日本人,他们就算给日本人当狗,也极其愿意。

  “乱世出英雄”,像钱先生,祁瑞全这些为国家效力,不肯向日本人屈辱求和的人,是多么伟大,他们下过监牢,受过毒刑,但心中却依然有着祖国,《四世同堂》中,就讴歌了许多这样伟大的人。

  读这本书时,我真的融入进去啦:当保定,太原陷落时,我着急;当我军打退一次日本人时,我兴奋;当中国快沦陷时,我担心;当日本人投降了,我开心到了极点……

  读完《四世同堂》,看完那一段屈辱历史,翻过那被占领八年的北平,我又想起了一段振奋人心的话: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如薄纸,应有不屈之心!”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篇2

  一本《四世同堂》,一段抗战史,一把辛酸泪。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八年抗日战争中的国与家,反映了小羊圈里的小人物对家国利益的不同追求。

  《四世同堂》以抗战时期北平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展开的具体环境,以几个家庭众多小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来反映北平市民在八年抗战中话惶惑、偷生、饥荒的社会心态,再现了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他们都是些小人物,但是对革命的态度是不同的,国与家的利益有时候是有冲突的。在这部小说里,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的无奈,看到了中国北京老一代市民的忠厚老实,看到了长房长孙的纠结与痛苦,看到了汉奸走狗的无聊无耻,也看到了主动投身革命的新一代青年的形象。

  祁家是在小羊圈胡同里生活得最长久的一家,也是最德高望重的一家,小羊圈胡同里的最长者祁老人备受乡邻爱戴。祁老人及其儿子天佑老人忠厚老实、善良慷慨,是北京了老一代市民的典型,祁老人很享受当前四世同堂的局面,却不料日本一颗炮弹打开了中国国门,也打开了他的家门,最初他以为只要在家关上大门,插上门闩,准备好粮食足矣,直到他的重孙女小妞子活活地饿死,他才开始有了反抗意识。

  祁瑞宣是小说中着墨最多的一个人物形象,它是集多种角色于一体的矛盾人物,他是知识分子,是热血男儿,在国家危难时理应抛头颅洒热血;可他同样是长房长孙,是父亲,是丈夫,因此他又必须承担起家庭的责任。面对日寇的入侵,他无法像瑞全那样一走了之,他只能终日处于痛苦与矛盾中。

  当时的知识分子是无奈的,钱家诗小羊圈胡同里的第二家,钱诗人原本与世无争,平时只喜欢弄一些花花草草、写诗作画,过清贫的生活。当他得知他的儿子被日本人杀死时,为报子仇,他逐步从事地下工作,为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野求先生迫于生计,无奈之下不得不向日本人低头;同为知识分子,他们选择的方向是不同的。

  冠家是生活在小羊圈里的另外一家,他们一家连同瑞丰夫妇是汉奸的典型,汉奸都没有好下场。大赤包卖国求荣,最后冤死狱中;冠晓荷始终自称良民,为日本侵略事业竭忠尽智,最终得到一个被活埋的下场;招弟在整个家庭的熏陶中一步步走向堕落,只为了浮华的外表,她的手上沾染了无数无辜百姓和革命战士的鲜血!她堕落,她肮脏,她没有做出正确的人生抉择,死在初恋情人之手或许是她最好的归宿;贪图富贵的瑞丰夫妇最终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篇3

  在小羊圈胡同演绎着自我的悲欢离合,荣辱沉浮,他们的生活因为日本人的到来和离去而发生了质的改变。那个以往颠倒是非,硝烟弥漫的北平……

  《四世同堂》开始于抗日战争之前那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结束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美丽时刻,而期间人们经历的便是那个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练自我的时光,其中一个关键词自然是被中国人民深恶痛绝的日本鬼,他们所做的种种令人发指的事以及他们近乎变态的心理,《:SIGN》有年过半百只求享清福的祁老人,有被日本人迫害而家破人亡,放弃知识而立志报仇的钱老人,有受过新中国教育却被旧中国古老陈旧的封建思想紧紧缠住的祁瑞宣,有没受过多少教育却很真很纯一心为国的市井小民孙七和小崔,也有为了升官发财,虚伪的卖国贼大赤包、祁瑞丰……

  《四世同堂》里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汉奸形象十分引人注目。“汉奸”,这个在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们只是目光短浅的爱财小人,为了财出卖了国家和自我的灵魂。他们风光,人们看着恨;但他们死,人们看着却不是想象中的痛快。“汉奸”是可悲的,因为没有了对国家的爱对自我的尊重,他们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怜人。而当我读到几位汉奸的惨状后,我开始对他们的行为慢慢感到疑问,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及至死亡的边缘仍执迷不悟,硬要把自我向死亡的陷阱里推呢?或许这是源于他们对金钱、权利的渴望,当中国没有被侵略的时候,他们无权无势,而日本人的目的是吞噬中国,俘虏中国,他们明白仅有凭借汉奸的贪婪以及中国腐朽的封建思想才能到达目的。这样便给了汉奸们升官发财的机会,而汉奸们又意识到了是日本人给他们带来了钱与权,理所当然他们更加拥护日本人,而还没得到这些的,便更会使劲各种手段去讨好日本人,这样便奠定了中国汉奸前赴后继的情景。

  如果说汉奸是那个时代所造就的,那么我想招弟、野求更是当时的牺牲品吧!作为大赤包的女儿,她注定是不幸的。生活在一个极其虚伪、极其自私,不知荣辱的小人家中,就算她的本性如何善良、纯洁,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变了,变成了一个只会享乐,没有思想,不懂正义、使命、爱国的女人!

  《四世同堂》分为三部,分别是《惶惑》、《偷生》和《饥荒》,真实地纪录了革命战争期间中国首都的社会现状,展现了满目疮痍的真实图景。老舍揭示了人性堕落其后的某些隐含的因子。祁老人在忍无可忍之际最终站起来向日本人发出愤怒的呐喊,然而一旦抗战结束,他又很快忘掉了自我所遭遇过的苦难,对他的重孙小顺子说,”只要咱俩能活下去,打仗不打仗的,有什么要紧!即使我死了,你也得活到我这把年纪,当你那个四世同堂的老宗。”家族文化的精神重负,没有人敢站出来,青年人中虽然有一部分充满斗志,敢出说话,可是迫于生活压力还是顺从了大潮,苟延残喘的生活。

  其实,老舍在讲述这部气势恢弘的民族史诗的时候也隐含着期望和期待。文中最终一句,起风了,恰似没有结尾的结尾,却让我们更深的体会出老舍的那份心思。历史大潮在汹涌澎湃着,中国的命运也将翻开新的一页,除了叹息和悲哀,更多的是中国未来的期望!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篇4

  周末无事,再次品读了老舍的《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的长篇小说,该书以北平小羊圈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深刻的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中国的普通人民特别是北平人,是善良而温顺的。他们像羊一样,认为只要自己温顺不惹事,日本人是不会平白无故来欺辱更遑论来屠杀他们的。但结果无一例外都是悲惨的,可以说覆巢之下无完卵,国亡了,家庭也就毁了。

  原因何在呢?为什么好好的国亡了,老舍在书中给出了答案。

  首先是爱国教育的缺失,小羊圈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受过现代教育,民族国家的概念淡薄,不知道家和国的关系,这就使得国家面临危害的时候,只知道做“看客”。

  其次是糟粕文化的毒害。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中有一场景是十几个日本兵围着成百上千的中国人,中国人脸上显出麻木的神情,没有一点反抗,被动的接受自己的命运…

  受封建文化的毒害,很多民众自甘奴役,精神上得不到解放。其实一个国家遇上这样那样的磨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沉沦。当疼痛到了极点,沉睡的雄狮终会醒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中祁瑞全最早觉醒,他舍小家为大家,积极投身抗日战争中。瑞全象征着中国的未来,老舍殷切的希望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从我们党成立的那一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努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有信仰,人民才团结,国家才有力量,社会才会进步。当个人的信仰变成民族的信仰,这种力量就会空前的强大,足以冲破一切阻碍,战胜一切困难。

  就像年初爆发出的疫情就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白衣战士的坚守,各地人民在疫情中那些感人的画面,无不为之动容。我们最终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人强大的执行力,面对困难表现出的团结一致,迎难而上的品质,让世人感到震撼。今日的中国已非昨日,中国的实力不可小觑。

  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每一个当代中国人都应该像先辈期望的那样,努力做一个独当一面的中国人,唯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酒海莉)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篇5

  花了几个星期,断断续续读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个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写出神韵来了。说看这书能激发出什么爱国热情是假的,我就是觉得做人要有做人的准则。

  北平沦陷了,日子还要过,大家都死了不是就怎么怎么好,死也是为了活。我开始就奇怪,为什么逃出去就是好的,留下来的就是懦弱无能。在我看来,乱世中不做 违背良心的事,能够保全自身、保全家人,还能为别人多少也做些贡献,也是一种抗争。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容易做到的,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毕竟,绝大部分 人心里都有善良,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到最后,连瑞宣也想通了,不象以前那么矛盾了。

  我说,小说写得残酷。我以为像尤桐芳心地善良,又有勇气,必会有一番作为。结果呢,就稀里糊涂地被钱诗人炸死在台上了。什么都没能做,心中怀着那么大的仇 恨,什么都没做成,还不是让日本人害死的,是让大家最最敬重的钱诗人。大家说钱诗人是导师,太言过其实了。他做那些事,有多少是为了爱国,又有多少是因为 仇恨。如果他没有钱仲石那么个儿子,没有冠晓荷那么个邻居,谁知道他会不会像牛教授那样啊。因为国仇家恨把他逼到了那个份上,任何人都会去反抗、去斗争。 老舍也没想把他写成完人,他为了报仇害死了无辜的人,日后也必要为此而忏悔。

  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这些人品质低劣是罪有应得。而像冠晓荷和祁瑞丰,老舍简直都不愿意去批判他们,只说他们是无聊。他们是北京文化的极端产物,下场可 算是滑稽。一心做汉奸、做特务、做日本人的走狗,最后还是叫日本人给弄死了。北京人的性格,在太平岁月是最好的,对谁都那么客气有礼。可是到了战争年代, 却只懂得忍,逆来顺受、不敢反抗。

  我不是不喜欢钱诗人,我对他就没什么感觉。但我喜欢他的一句话,大意是:到什么时候都不许灰心,因为一个人要是灰了心,就只能看到别人的不好,而看不到自己的堕落了。什么时候都要怀着希望,不能绝望。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就是要有待后生的信念。信心也是一种美德。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篇6

  老舍先生用淡淡的笔触,用北平人的视角,写出了八年战争中北平的那些人、那些事,乃至那些花花草草的神韵也全然展现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如果说大谈爱国听起来有些空洞的话,那么我觉得保持做人的原则就是在战乱中每个人都需要坚守的底线。

  老舍先生借助着小羊圈胡同展示着长达八年的那段抗战史,借助着这四世同堂的祁家诉说着人性在战争中的变化。小羊圈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但当北平沦陷的恐惧降临到每个人的头上,当腹中无食的饥饿逼迫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小羊圈中的人们便开始用自己的人格或者头脑谋求着北平城中的一线生机。在惶恐与饥荒中,有人选择了背叛,而有人选择了坚守,在小羊圈这个普通的胡同里展现的则是一部中华儿女的八年血肉史。

  在北平刚刚沦陷时,祁瑞宣曾认为逃出北平是爱国的,而留到北平则是懦弱的;而在经历的亡国的耻辱,丧父的伤痛,刑讯的恐吓以及饥饿的威逼后,瑞宣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他最终认识到留到北平而不是气节也是需要勇气的。真真的爱国者对于国家的情怀是不分场合的,无论是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还是在平平静静的生活中,爱国者永远都保持着自己的气节,坚守着做人的原则。

  祁瑞宣在八年中用智慧和气节养活着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而另外一些人则在八年中用同胞的性命去换取了一时的安逸。冠晓荷一直都是以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出现的,他为了装作斯文可以违心的悬挂与他的本性毫不相干的字画,为了一时的荣耀可以出卖正直善良的诗人,在做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之后,他甚至都不再把这些行为当作自己的耻辱,反而以此来向敌人表示自己的忠心。这类苟且偷生之徒就是在敌军入侵的那一瞬间感到了一丝的恐惧,此后便只剩下了无边无际的谄媚和背叛。在战争中缺乏了做人的原则,最后能剩下的恐怕也就只有那一幅空空的躯壳了吧。

  除去大义凌然的爱国者和苟且偷生的背叛者外,还有北平的无数人民都生活在亡国的恐惧和痛苦中。他们不知道主权的含义,也不懂什么叫大义凌然的行为,他们只是在坚守着为日本人办事的都是汉奸这一准则,在饥荒与惶惑中勉强维持着自己的生活。他们默默的期盼着中国的胜利,在没有人的时候憎恨着日本鬼子。他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着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底线。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些普通的百姓构成了中华民族千年不倒的人民长城。

  人不需要时时刻刻都生活的轰轰烈烈,但无论是在多么平凡的生活中都需要坚守人生的底线,保证前进的方向。在整部书的最后,老舍先生用小羊圈起风了结尾,我想,只有在战争中坚守了底线的人才能正正感受到这风中的自由与畅快吧。

老舍《四世同堂》读书笔记 篇7

  《四世同堂》是老舍最著名的长篇小说。虽然将近80万字,厚厚的一大本,可内容精彩、情节紧凑,是那种想要一口气读完的好书。全书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小说描述了日本人占领北平,侵略中国期间,四世同堂的祁家人和居住在小羊圈儿的普通市民的生活和命运。反映了那个年代中国的黑暗,老百姓的苦难,以及中国人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这部书里的人物众多,有英勇抗日的热血青年,有文雅的诗人、有普通老百姓、有与世无争的贵族、有无良汉奸、更有无耻的卖国贼。在老舍的文字中,他们充满个性,是活生生的人物。但这些人物并非是通过直接描述才体现,而是从小说中属于他们的一行行文字中表露出来。每个人的性格、精神、言语都那么的不同,比如耿直的常二爷、胆小怕事祁老人、看似狡猾却有良心的白巡长,莽撞的小催,还有无耻的蓝东阳。。。。。。。老舍把他们写活了。我仿佛来到了当年的北平,走进毫不起眼的小羊圈儿胡同,看到他们每个人,听到他们的说话,这真是奇妙,老舍的文笔太好了,他把人物写进我的心中,让我倾听他们的故事,关心他们的命运。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祁家老大瑞宣,充满文人气质。他虽不像瑞全或是钱老人那样勇猛地和日本人对抗,但是,在那样的年代和环境,他是个老师,更知道亡国奴的耻辱。他虽有爱国精神,可是他还要养家,还要保护家人,所以他不可能像瑞宣那样毫无顾忌地冲锋陷阵。但是,就是这样的爱国精神也是宝贵的。

  我最同情的是那位学时渊博的钱老人,他的命运真悲惨。先是被冠晓荷出卖,进了牢,受劲折磨拷打,出来后只剩下半口气。大儿子为国捐躯,二儿子气病身亡,太太碰死在墓碑上。这么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老人,被日本人折腾得家破人亡。我看到了日本人的狠毒,同时更佩服这位钱老人的骨气,一个中国人的骨气。他没有被吓倒,没有屈服,反而去抗争、去拼命!他敢做地下党,写传单,发情报,还往日本人堆里扔手榴弹。虽然最后他还是被日本人抓进去了,可是做为一个老人能有这样的勇气,令人钦佩。

  我最痛恨讨厌的是冠家人,特别是那个大赤包,大!赤!包!瞧这几个字就够让人恶心的,像个大肿瘤。人呢,更丑,水桶身材,满脸红斑,胖的没脖子,不论她涂多么厚的粉,烫什么样的头,看上去还是像个丑八怪。她是最不要脸的人,想尽办法巴结日本人,或是有点儿权势的军人,甚至连英国使馆的富善先生她也抓住机会,前去拜访。富善先生满脸惊愕地说:这也是中国人?看看,她哪里配做一个中国人,她不过就是一条狗,仗着日本人的走狗!

  在这部小说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共和面,这是日本人给中国人的粮食。里面混杂着泥沙,用水根本和不成面团,更蒸不成馒头。可怜的妞妞就是吃了共和面死的。这是日本人的罪恶!他们根本不把中国人当人看,这共和面是连猪都不吃的食物。这是中国人的耻辱!

  日本人的罪恶是数不清的,他们在街上随意杀人,胡乱扫射老百姓,到处修机场,刨坟盗古墓。不过随着中国人的奋起反抗,小日本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别看他们表面上拿个刺刀,威风凛凛,半夜也会偷东西,连祈家的门栓他们都偷。

  日本人没有人性,是野兽!就连最巴结他们的走狗冠家也被他们收拾了。冠晓荷最后被活埋,大赤包下狱发了疯。日本人用他们的时候,给他们钱和官职,利用他们去害有良心的中国人,一旦大势已去,就连这些走狗他们也不放过。这也是冠家的罪有应得。

  这部书让我深切地了解了那段历史,那段中国人屈辱的历史。也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真正意义!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书信 | 日记 | 通知 | 读后感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