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包含哪些内容呢?每个人对作品这本书都有各自的见解。亮点是读后感的基本观点,要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老子》的读书笔记”,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1
三件宝贝
老子说,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老子认为正是因为仁慈,所以才能做到英勇无畏;正是因为节俭,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才能长久;正是因为谦和退让,才能成为万物的尊长。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其力量与价值是无可估量的。“慈”包含有柔和,爱惜之意,即爱心加上同情心。“慈”,不仅是要仁慈待人,而且还不可做害人之事,不说损人之话。“慈”是三宝的首要原则。
“俭”的内涵一是节俭,二是收敛。老子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能量,等待时机。“俭”不仅仅只用于财产方面,一切事情均可用俭。
“不敢为天下先”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不争,谦让;二是退守,居下。老子身处乱世,深深地感受到治国安邦离不开这三宝。
舍弃虚名
老子说华丽的色彩,容易使人的眼睛受到伤害;美妙的音乐,容易使人的耳朵受到麻醉;香美的食品,容易使人的口味变得挑剔;纵情打猎,容易使人的心不安定;稀有的贵重物品,会导致偷盗产生,败坏人的品德。所以,圣贤的人只求能够果腹,而不追求外在的美观。
老子认为眼睛是用来分辨真伪的,一旦为华丽的色彩所蒙蔽,就会失去分辨能力;耳朵是用来接纳圣贤教诲之言的,一旦被靡乱的音乐所干扰,就会丧失专一;人的口舌具有感知各种味道的能力,然而过多地品尝风味佳肴,就会使口舌麻木,丧失辨别味道的能力;而金银珠宝,华衣美食等稀世之珍,激起了人性的贪婪欲望,驱使人们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草菅人命。
老子并不反对人们享受生活,他只是提醒我们,要抵制各种欲望的诱惑,保持内心清净,才能生活得自在快乐。
以柔克刚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唯水最柔弱,但是,攻击坚硬强壮之物,又没有哪种事物能胜得过水,因而水其实是真正的强者,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代替。柔弱能战胜刚强,弱小者能战胜强大者,这是天下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没有谁能真正做到。天下人仍旧要争先,争强,绝不肯示弱。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2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叫“刍(chu)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人们对它精心打扮,小心翼翼的呵护着,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人们对刍狗只是使用而已,并没有什么爱憎。
《庄子·天运》写道:“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用现代话说就是:当草扎的刍狗刚刚弄好,还没有陈设在神位的时候,把它轻放在竹筐里,并且用刺有花纹的巾帛包裹着,主持祭祀的巫师,斋戒沐浴之后,才恭恭敬敬的把它送到神位上行祭;等到陈列献祭完毕,刍狗就被抛弃了,行路的人可以随便地践踏它的头和脊梁,打柴的人见到它就捡去烧火做饭了。
这就是刍狗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世间的万事万物,其实都是这样的“人生”过程。
各类植物,春萌、夏盛、秋枯,年复一年的循环着;尤其是庄稼,幼小时人们呵护着,长大后人们精心耕耘、细心管理,当人们收获了果实之后,庄稼秸秆就被砍掉抑或是一把火烧掉。这就是自然规律,
老子看到“刍狗”由生到灭的过程,发了一番感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tuoyue)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用现在话来说就是:主宰一切的“天地”,面对万物时,没有偏爱,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像刍狗一样自生自灭。(不会因新生的而喜悦,不会看到衰亡的就去救助)
贤明的统/治者————“圣人”,面对百姓大众时,没有偏私,一视同仁,心无成见,任凭百姓自己发展,像刍狗一样有盛有衰。由此看来,天地之间一切事物的规律,不就像个风箱(橐籥)吗?里面虽然空空的,但是总有风吹出来,并且不会穷竭;持续的动就会生生不息。
如果统/治者政/令喋喋不休,注定是行不通的,不如保持适中。这就是清静无为,黄老哲学。
老子告诉我们,天地间的一切事物,要让它们按着自身的规律去发展,要虚怀若谷才能使万物循环不竭,万万不可横加干预,政令烦苛,反而会适得其反。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3
荣格分析心理学有个重要的概念——自性(Self),它是心灵的核心,又是心灵的整体;它与生俱来,然后在生命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性在生命早期实现的结果就是自我的形成,在生命中后期展现的结果就是人格的整合,自性完全的实现就是个体化(inpiduation)的完成。人的心灵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追求自性的实现。
自性显然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自性又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最近读《老子》,刚开始,读到他关于“道”的论述,颇受启发,我倒是觉得我们老子所讲的“道”的特点很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理解自性的特性。甚至可以说,自性就是人心灵中的道。
按照陈鼓应先生《老子今注今译》总结,《老子》一书中的“道”有四种意思用法:1.构成宇宙的根本(实体)。2.创造宇宙的动力。3.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4.人类行为准则。
“道”有其一般意义的用法,比如“言说”、“道路”等一些意义。老子所用“道”却是一个专有名词,是不同于其他一般用法的一个独有概念。老子所讲“道”的特点是真实存在但又虚而不见,道是永恒的又是运动变化的;道的运动变化创生万事万物,同时万事万物又内化了道。这类似于女娲造人,但是这些人又都蕴含了女娲的“气”、女娲的特点。西方上帝造人中也是类似,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了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了一口气,有了灵,人就活了,能说话,能行走,其实也是说人其实蕴含了上帝的气。
道的变化运动创生宇宙,宇宙又蕴含着道。道本来是看不到的,是“无”;道创生宇宙,宇宙含有道,因而道又是“有”的。“无”和“有”是道的两种状态,“无”是道无形质的状态,是形而上的;“有”是道落实到有形质的状态,是形而下。“无”是道,“有”也是道。
老子还给处于“有”的状态的道起了个名字,叫“德”。德者,得也。百度百科解释“德”:古人认为万物因“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花有花的“德”,狗有狗的“德”,人有人的“德”。孟子所讲“心”、阳明先生所讲“良知”就是人的“德”,也就是人所得到的道的部分。
于是,道一般就专指了“无”,德就指“有”。“无”和“有”都是道,“道”和“德”也都是道。《道德经》其实就是《道经》。
但是,道的有的状态却也有不同的。北宋周敦颐《太极图说》(这个曾被卡尔夫引用来说明人格发展的规律)这样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后面还有一些话,我们主要看看这个部分。“无极”应该是道之“无”的状态,它落实到有形质,就成了“太极”,是初“有”。太极也是道,道根本特性就是运动,太极动就生了阳;动到一定程度就静,静而生阴,这个生阴生阳的过程是这个“有”的实现、分化、丰富的过程,五行表示比较丰富的状态,五行互相作用,化生万物,就更丰富、更分化。
以上这些内容颇有助于我们理解荣格的自性这个概念。自性就是人的“德”,是人类从“道”那里获得的特性。孩子一出生,便是人,便具有了人的“德”,只不过这个“德”还是初有,是周敦颐先生所讲之“太极”。因为初从“道”中化生为“德”,所以它还很具有道浑然一体的特点,“太极”便是浑然一体的,所以周敦颐先生用一个圆圈表示,而不是用我们熟知的阴阳鱼的太极图。婴儿初生,即有人之“德”,便是自性,不过此时的自性还处在混沌初开而未开,还没有分化。所以婴儿的心理是毫无分裂的,也没有任何矛盾的。
心灵初生,犹如道之初有的太极,道的根本特点之一就是永恒运动,所以太极也是要运动,所以孩子的心灵也是要运动。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婴儿心灵动而生意识,静而生无意识。自性动而生自我,静而进入无意识形成无意识自性。
《老子》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大家有了美的观念,丑的观念便随之而生;大家都有了善的观念,不善的观念便随之而生。心灵的运作有了意识,无意识便随之而生。心灵的分化就是如此的。
过去我们理解自性,觉得自性是无意识的,似乎是“无”的状态,至少如道之“无”是隐着的状态。但是现在思考一下,相比于道的“无”,自性是道的“有”,自性本来就是有的状态。而且自性一直在我们的心灵发展过程中起作用,不是到了三十多岁自我发展足够强大了才发挥作用。
自性在初生时是一体的,它向外产生自我,向内沉淀为我们原来讲的自性——无意识的、不被觉察的自性。这个有点像道的特点了,道向无形质就是“无”,向有形质就是“有”(德)。道包含了“无”和“有”,但是我们习惯把到之“无”称为“道1”,把道之“有”称为“德”。其实“德”也是道,“道1”也是道。同理,自性向看的见的部分发展成自我,沉淀在无意识中的部分叫自性1,所以自性包含自我和自性1,自我也是自性的表现、也是自性。
虽然有点乱,但是我觉得我说明白了,至少我自己明白了。
周敦颐先生所讲太极图说,还说万物复归于无极。就是化生出的万事万物又回归于道的.最高形式的状态。人的心灵亦是如此。自我发展到一定水平,这个自性之“有”的部分就会回归到最根本的、无意识的自性之中,二者实现合一,这个过程就是个体化。
不过荣格的个体化的理论与这个过程似乎也有一些不同之处。第一,自我要去整合自性,而不是回归自性。这个过程如果没有强大的自我,自性反噬自我,会造成疯癫,那些天天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烦恼的人就可能是自性吞噬自我。第二,荣格个体化不是让自我回归到无的状态,反而是要把自性全部现实化,所以又叫自性实现。荣格个体化的结果似乎也不是回归到无的永恒之中去,而是进入一个无限丰富的有中去。
荣格和周敦颐为什么会有不同?一是境界不同吧。二是研究对象不同。三是文化差异。四是可能是因为我还没理解透彻。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4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5
在假期中,我读了《老子》一书,谈不上什么理解,只能说是一些感想、体悟。《老子》虽然并不是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章,但是里面仍然有很多关于教育的思想。它意蕴深远,让人思考,常读常新。
将老子的思想转换到教育中来,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异曲同工。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过过分强调主观意愿。教师的权威应该不被儿童感知到,这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都要处于谦虚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之道。这些思想,在我们这个年代应该进行批判性继承。
在我们的教学上,如果孩子在课堂上走神,当然可以直接批评:“某某,注意听讲!”老实胆小的可能吓一跳,赶快坐好,但过一阵可能又故态复萌;有逆反心理的可能就会脸色不善,甚至嘴里咕噜咕噜地嘟囔,虽然老师是好意,但传递到学生心里却成了恶念,课堂的气氛就有了火药味。有时课堂上学生竟然和老师顶嘴,僵持起来大家都下不了台。学生肯定是不对的,但如果老师“曲则全”,表扬旁边的同学来提醒走神的人,或者请走神者回答一个问题,旁敲侧击地暗示一下,同样是批评提醒,转一个弯,大家心平气和,彼此相安无事,这样岂不是更好?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证地看待。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然。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对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态,不要过分关注荣辱得失。这样的话,才能做到通过无为达到有为,通过不争而没有人与之争。
低头静想,学生要照我的思路去回答,依我的指挥棒去质疑解难。他们还会体会到求知的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