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作文指导课精选9篇

2022-12-16 13:55:38 小学作文指导

  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写作文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提高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通常老师会布置像写小学作文这样的作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写小学作文呢?出国留学网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如何上好小学作文指导课”,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如何上好小学作文指导课(篇1)

  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巧妙的手法。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教授的内容。而“丰富的内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需要的只能是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体指导。一、多观察,多比较。二、多实践,多体验。三、多读书,多感悟。四、多练笔,多投稿。五、多规范,多赞赏。

  辅导小学生写作文,难道不应该是小学老师的任务吗?让家长来辅导孩子写作文,不是学校老师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吗?很多家长是这么认为。其实不然。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巧妙的手法。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教授的内容。而“丰富的内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需要的只能是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体指导。

  一、多观察,多比较。

  小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观察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学会悉心观察,写文章时才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具体、生动。茅盾先生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们做有心人,去寻找、去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孩子怎样积极启动他们的耳、目、鼻、舌等感官去感知事物的声、形、色、味等具体表象,教孩子时时、处处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观察人、观察事、观察景、观察物,这样就能不断得到作文的新鲜材料。

  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呢?

  1、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的敏感性。家长您可能都有体会:让孩子看蚂蚁搬家,他能够看一下午,也不会觉得蹲得腿疼。这就是因为他有兴趣呀!孩子来到这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充满了好奇,万物对他都有强烈的吸引力,家长可以借任何一种孩子感兴趣的事物鼓励孩子开始观察。孩子喜欢吃,您就可以让他比较各种美味的不同,就是同一种食品,也可以让他比较哪家的好吃,怎么吃会更好吃……也就是说,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知道个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

  2、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条理性。因为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都比较薄弱,故而引导孩子观察时,要先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使孩子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要教给孩子要按一定的顺序,让孩子有重点、有主次地观察,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从而在作文时就会有条理地表达。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序。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孩子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部分到整体或由整体到部分。所以,观察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观察顺序。比如,观察一个较为常见的草莓就可以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里、由看到尝的顺序。

  3、启发孩子边观察边思考,培养观察的全面性。小学生观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往往满足于表面认识,所以要教给孩子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得细,看得全面,也不难看出甲事物乙事物的区别,观察能力也从中得到提高。

  怎么训练孩子观察事物呢?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用“问题”导向目标,即:根据作文训练的过程,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重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根溯源,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直到逐个弄清问题为止。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孩子会不知不觉地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要领,从而积累大量作文素材。

  鲁迅曾经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我相信,只要家长重视对孩子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二、多实践,多体验。

  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每天会碰到许多人,遇到许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就是作文的材料。如果能仔细想想这件事包含了什么道理,正确认识后将它写下来,就可能是篇好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孩子的生活丰富了,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尤其是小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如写“第一次__”,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一是好多都忘记第一次是怎么做的了,二就是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第一次。大多数写“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滑冰”……有的比较与众不同,写“第一次自己睡觉”、“第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自己乘坐公交车”……单从这些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缺少生活!再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或“一个令人难忘的人”时,孩子的作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事例“千篇一面”,具有典型性的也多是从作文书上看来的!有很多事情本来该做的没有做过,该经历过的更没有经历过,面对这样的题目,孩子怎么会知道该怎么写呢?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多经历一些这样的事情,如让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买自己的学习用品、捐款等;帮助家长做家务;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郊游等。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让孩子观察大自然、接触社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总之,作文训练的触角应该伸向孩子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

  三、多读书,多感悟。

  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鲁迅说过:“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我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读多看,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高尔基也只是如痴如醉地大量读小说,再加上他的丰富阅历而已。

  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一是说,“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二是说,“厚积才能薄发”。要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文化和语言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但是也有家长向我反映,说:“我的孩子看书是真爱看,每天捧着本书,看个没完没了,可就是作文水平不见提高,写来写去就那么回事,那是怎么回事啊?”这不就跟我说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相违背吗?其实不然。读书的效果并不是看读了多少,读了多长时间,而是看记住了多少,领悟了多少,能用多少。所以,读书并不是“捧着书一直看”。

  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也要有要求:

  1、选择好书。这个“好”包含着内容好、思想健康、文笔优美……孩子通过大量的阅读欣赏,欣赏文中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从中受到熏陶,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理清文章思路,接着诱导孩子回忆生活所见到的美景,让他们模仿作品畅所欲言,激发创作欲望,为下面的写作做铺垫。“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

  2、善于积累。好文章,一定要孩子们好好学习,积累词汇,积累句子,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把好的文章背诵下来,成为自己的语言,以后要用到了,就自然会联系上的。巴金曾说过,他背了很多文章,虽然自己没有仔细地去研究过它们,但在背了这么多的文章之后,至少知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

  3、勤做读书笔记。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优秀的作品给人的启示太多,光靠脑记不行,还要教育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摘抄好词好句或片段,可以记录当时读后感受……学生在欣赏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知识与写作素材,为今后写作作好充分的准备。

  4、多思考。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无非是想心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可见,构思对于作文的重要性。读书就要多想想作者的心思。想什么?不外乎想作者为什么写(文章主旨);写了哪些,不写哪些(文章内容);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叙述顺序);怎么写(语言和表达方法)。

  只有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去读书,书才能够读活,书中的知识才能够为己所用。

  四、多练笔,多投稿。

  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孩子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要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不能单靠课程安排的每学期八次习作,更不能指望老师对孩子有多么多的“单独辅导”,家长应该把这种练习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

  1、用笔对话。当发现孩子有什么优点或缺点时,当您有什么心里话想说给孩子听时,您不妨写给孩子看,那他就会写给您一个回复。

  2、请孩子帮忙书写一些“文件”。例如,过节了,让孩子给朋友写张贺卡寄过去;爷爷奶奶过生日了,让孩子写一段生日贺词读给老人听;给远方的亲人联系时放弃使用电话、电脑等工具,用书信……这一系列的“文件”可是使孩子体会到学习写作是很用的,同时也提高了起书写的兴趣。

  3、投稿。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关注各种比赛或征稿,然后鼓励孩子去参与。这样,孩子就能够在竞争中衡量自己的水平,体会失败的痛苦或胜利的喜悦,查找不足迎头赶上或再接再厉。

  4、写日记。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也是最难坚持的一个习惯。要想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要么家长和孩子一起写日记,要么就需要老师在学校统一要求。这个习惯只有在大家多交流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坚持,才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多规范,多赞赏。

  这里的“规范”就是希望家长能够给自己立一些“规矩”,给孩子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例如,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书,而自己却经年不看一本书;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写作,而自己一到年底做总结的时候就“怨声载道”……这样的言行都会给孩子起到反作用。那该怎么做呢?

  1、和孩子一起读书。这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和孩子读同一本书。这样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可以直接提高孩子的认识和写作水平。二是和孩子同时读书。在同一时间,家长和孩子读不同的书,然后互相交流读书的心得,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广泛涉猎文章,节约读书的时间。

  2、尽量说普通话,使自己的语言文明、规范。说家乡话对写作文有影响吗?有一些地方语言,孩子平时就这么说,但就不知道该怎么写。例如,“蹲”,有的地方话说“毂堆”,“毂堆”怎么写?(我也不会写,乱写了一个词)。不会写就查字典,查字典了还不会写,真麻烦,干脆不写了。尤其是小学生,哪怕遇到一丁点儿的困难,也会阻止他往下写作的激情。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在描写自己时竟然用了“一张驴脸”,非常生气又失望。我一问,原来家里老有人这么说他,难怪孩子也这么说呢!所以,家长平时的语言更要文明、规范。

  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家里人,用赞赏的语言多夸奖家里人。在我们中国,很多人对待自己的家人是苛刻的,是“百般挑不是”,感觉毕竟我们是一家人,“敢说出你的不是”是“对你亲”。可孩子并不会这么想。在写熟悉的人时,很多孩子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可是又感觉无话可写,或者说不敢写——因为写也写不出好来。写妈妈吧,母爱那么无私和伟大,“她天天唠叨”;写爸爸吧,他又“一事无成”……当老师引导从琐碎的家务和繁重的工作中体现父母不忘对子女的关爱时,孩子还是一脸茫然。毕竟,他们耳朵听的最多的是批评的话,心中的这个“坏”印象很难“磨灭”,让他们怎么写出“好”来呢?

  4、不要对孩子的作文要求太高。初学写作文的孩子往往会出现错别字多,语句不通,条理不清楚等现象,当家长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或过高要求孩子,孩子始终感觉达不到要求,只好放弃。《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所以,家长在评价孩子的作文时,不必拘泥篇章结构,无需苛求有无中心,只要孩子相信自己的眼睛,忠实于自己的心灵,“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这样的作文就是好作文。抱持这样的观点,对孩子的习作,我们就会多一些欣赏,少一些苛责;多一些感动,少一些失落。孩子在这样“随心所欲”的写作环境中才能“畅所欲言”,才能找到表达的快乐。

  小学生学写作文犹如婴儿学走路,刚起步时,引导孩子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这两只手同时用力,牵着学步。只有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之后,才可以慢慢放开家长的这只手,然后是老师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不依靠别人自己走,并放手让他自己走。相信,在孩子学习写作的路上,有了家长的帮助和辅导,孩子一定能够走得更快、更好!

如何上好小学作文指导课(篇2)

  点题,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出文章题目的含义。由于题目的含义往往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或与主题思想相关。

  因此,点题恰到好处,就犹如画龙点睛,既可以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又会方便读者阅读,给他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构思布局时,如何设计点题呢?

  1。在点题的位置上,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①在文章开头点题。如《小草》一文的开头:很多人爱花,因为花朵鲜艳多彩;不少人爱柳,因为柳树柔美多姿。然而我却爱那平凡的小草。文章一开篇,就开宗明义,点出题意,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

  ②在文章当中点题。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这段话,不仅揭示出了邱少云牺牲的伟大意义及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且加强了文章内容与题目之间的联系。

  ③在文章过渡处点题。如《爱美的妈妈》一文中的过渡段:这就是我的妈妈,爱整洁,讲仪表。不过,你可千万不要认为我的妈妈只讲外表美,她的心灵更美。这段话,不仅点明了题意,而且将文章前后内容自然、紧密地衔接起来。

  ④在文章结尾点题。如《谢谢您对我的帮助》一文的结尾:手中的考卷就要答完了,让我在这有限的几分钟内,对您衷心地说一句:谢谢您,敬爱的王老师,感谢您6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段话既归纳了全文内容,又点明了题意,也写出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在点题的形式上,除一次性点题之外,还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①在首尾同时点题。如《难忘的一件事》,开头: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其中大多数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有这件事至今仍记忆犹新。结尾: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但它将铭刻在我的脑海深处,永远提醒着我要做正直的人。这样,首尾呼应,即使文章结构严谨,突出了中心,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在记叙的过程中逐一点题。如《老水牛爷爷》一文中:写他尖尖的下巴上飘拂着花白的胡须,点出老;写他会凫水,而且凫得特别出色,点出水;写他脾气很怪,真像牛一样,点出牛;写他辈份最大,点出爷爷。在记叙中逐一点题,文章恰似一出儿徐徐展开的话剧,引读者循文生情,渐入佳境。

  3。在点题的表达方法上,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①通过叙述点题。如《草原》一文的开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里用叙述的方法点题,话语中流露出见到向往以久的草原的兴奋之情。

  ②通过描写点题。如《我的爸爸》一文的开头:我的爸爸今年36岁,中等身材,乌黑的头发,一双明亮的眼睛衬着白皙的皮肤,显得十分慈爱、可亲。这里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点明题意。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点题。当然,也可以通过描写环境、景物含蓄点题,或通过侧面描写间接点明题意。

  ③通过抒情点题。如《我爱我的老师》的结尾:刘老师啊,我的好老师!您不但教我知识,还时时刻刻以自己的言行教我如何做人,教我如何关心他人。我从心底里喊一声:刘老师,我爱您!作者直抒情怀,点明题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④通过议论点题。如《记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的结尾: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是啊,人间自有真情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不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了吗?这段议论,既点明题旨,也使文章增添了光彩。

  4。从修辞的角度上,还可以考虑以下点题的方法:

  ①运用反复点题。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在开头、中间和结尾都写了别了,我爱的中国!这样反复点题,不仅表达了作者离别祖国的痛苦之情,还使文章完整如一,增强了抒情效果和感染力。

  ②运用引用点题。如《桂林山水》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引用名句点题,言简意赅,既赞美了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又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思想感情。

  除反复、引用之外,还可以考虑运用比喻、拟人、一设问、反问、夸张、双关等修辞方法来点题。

  注意

  无论采取怎样的手法点题,总之,点题要与具体描述、具体事例的记叙紧密结合,使双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决不能空喊口号,唱高调儿,说套话、大话。

如何上好小学作文指导课(篇3)

  状物类作文,以物为描述的中心和文章的线索,或寓情于物,或托物言志,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表达文章的题旨,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写作形式。因此,加强状物类作文的指导,既是学生的一种心理需求,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

  一、观察要有序

  有序观察是写好状物类作文的基矗一要按顺序观察,二要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只有进行有序观察,才能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

  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麋鹿》。在介绍其外形时这样写道: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这里的观察顺序是:由上而下,由前而后。作者抓住麋鹿角、面、蹄、尾的特点,寥寥数语,却勾画得栩栩如生。又如,苏教版五年级(上)练习册上有一段对熊猫的描写,形象逼真,凸现熊猫的生活习性。熊猫睡觉时,腹部朝天。有时,它用前爪轻轻地拍着肚子;有时,它两腿一蹬,便翻了个身。它睡醒了就翻身起来,用手揉了揉腥忪的眼睛,好奇地望望人们。然后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到栏杆的另一边,坐了下来,好像想清醒一下头脑似的。这里,作者抓住熊猫嗜睡的特点,写得饶有趣味。

  二、语言要有趣

  如习作《蚂蚁》。作者在写蚂蚊的独特功能时,是这样写的:除了四周的景物能帮助蚂蚁辨别方向外,它们还有一个自身的法宝,这就是在蚂蚁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掉队的蚂蚁根据这种气味就能确定方向。倘若用樟脑丸一类的怪气味弥散在蚂蚁走过的路径上,那么后来的蚂蚁就会因找不到那种特殊的气味而迷失方向,这是作者知识的积累与生活的积累相互融合的结果。

  又如,习作《姥姥家的小黑狗》。作者在介绍小黑狗的外形特点时如是说:(它)一身乌黑发亮的皮毛,就像黑缎子一样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儿,俨如四朵梅花;那条翘着的小尾巴总是不停地摇摆着;特别是那对黑白分明的小眼睛,总是四处张望,充满着兴奋和好奇。这里,作者用了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小黑狗皮毛的油亮和爪子的厚实;又用不停地冶写出了小黑狗对熟人的媚态;还用四处张望来写小黑狗的警觉与好奇。语言富有生活的情趣,突出了小黑狗的漂亮与可爱。

  因此,语言的理趣是知识性的体现,情趣是情感性的体现。只有结合为一体,方能显示状物类作文语言的知识性与趣味性。

  三、结构要有形

  根据表达的需要,文章有纵式结构与横式结构之别。初学状物类作文,以纵式结构为主,以纵横交错式结构为辅。如总分或总分总结构。

  例,习作《银杏》。可以先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诸如营养价值和药有价值等。从总体上看,全文为纵式结构。而在介绍其价值或用途中,又采用横式(并列式)结构。这样,介绍的内容尽管较多,但由于结构清晰,也就显得有条不紊。

  又如,习作《猪》。作者从对猪这种动物的偏爱入手,开篇破题:其实,猪是一种聪明可爱的动物。接着,文章分别从猪的智力、嗅觉、起居、饮食等方面展现它的聪明可爱。这种总分式结构条分缕析,学生容易模仿。有的同学为了进一步突出家养猪的可爱,还简约地将野猪与家养猪作对比。这样,不仅丰富了写作的内容,而且凸现了文章的中心。

  四、方法要有变

  状物类作文的写作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仅就叙述的人称而言,就有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之异。当然,各有各的妙处。例《钢笔和原珠笔》,叙述时采用第一人称,既显得亲切,又便于介绍。为了行文需要,人称也可以转换。如,《铺路石》。从整体上说,用的是第三人称,它来自大山之中,它是大山的儿子。为了人类的需要,它离开了母亲的怀抱,来到了繁华的闹市,来到了宁静的村庄而在文章的结尾,为了礼赞的需要,转为第二人称。铺路石,你是山的精灵,你是大山的忠实儿子!你默默无闻,但大地没有忘记你,高山没有忘记你。看,高山顶上的巨石,不正是大地母亲为你树立的丰碑吗?这种第三人称与第二人称的交替作用,使知识性和情感性得以和-谐统一,叙的是铺路石,颂的是劳动者。

  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活动,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头脑中加工制作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状物类作文的指导要以有序观察为基础,情趣表达为载体,有形结构为借鉴,行文有变为方法,经典引路,以读促写。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写作途径。

如何上好小学作文指导课(篇4)

  一:知识讲解

  A.找原因的设问句

  设问作文法,是使用自己问自己一个问题,然后自己把这个问题回答出来的方法写作文的。

  学习设问作文法,首先要学习基本方法。

  设问作文法的基本方法一共有三个,现在我们先学习设问作文法的第一个基本方法,它的名字叫找原因。

  找原因,就是面对一个句子,在这个句子后面,写出这个句子的原因句。

  怎样才能在一个句子后面,很方便地写出这个句子的原因句呢?

  你一定先要记住下面这个句子--

  ┌──────┐

  │为什么?│

  └──────┘

  B.找原因的操作步骤

  使用设问作文法给一个句子找原因,记住找原因的设问句之后,还要记住找原因的三步操作。

  你一定要记住找原因的三步操作是--

  一问、二想、三答

  C.二想想什么

  在这一问、二想、三答之中,二想是最最重要的一步。

  二想,是是怎么一回事呢?

  你一定要记住,二想就是--

  可以想,这是因为谁的原因?

  也可以想,这是因为什么东西的原因?

  D.两点说明

  第一点说明:什么叫被拓展句

  给哪个句子找原因,哪个句子就叫作被拓展句。

  比如给我做值日找原因,我做值日这句话,就叫作被拓展句。比如给今天的天气特别好找原因,今天的天气特别好这句话,就叫作被拓展句。

  第二点说明:找原因的代号是①

  为了省事,我们从今以后,要把①当作找原因的代号。

  比如,给我做值日找原因,可以说给我做值日进行①的操作。比如给今天的天气特别好找原因,可以说给今天的天气特别好进行①的操作。

  二:操作示范

  示范一

  A.被拓展句:老师给我补课。

  B.①的操作步骤

  一问:

  用疑问语气提问:老师给我补课,为什么呢?

  二想:

  根据提问,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思考:从下面两个思考内容任意选一。

  思考1-这是因为谁的原因?(要想出到底是谁?比如老师,然后想:老师得怎么着,老师就会给我补课啦?)

  思考2-这是因为什么东西的原因?(要想出到底是什么东西?比如我的作业,然后想:我的作业得怎么着,老师就会给我补课啦?)

  三答:

  以二想的思考为基础,答出答案。

  比如以思考1的思考为基础-老师得怎么着,老师就会给我补课啦?

  可以回答:老师怕我歇病假后落课(找原因的答案)。

  比如以思考2的思考为基础-我的作业得怎么着,老师就会给我补课啦?

  可以回答:我的作业出了问题(找原因的另外一个答案)。

  示范二

  A.被拓展句:我擦玻璃。

  B.①的操作步骤

  一问:

  用疑问语气提问:我擦玻璃,为什么呢?

  二想:

  思考:从下面两个思考内容任意选一。

  思考1-这是因为谁的原因?(要想出到底是谁?比如爸爸,然后想:爸爸得怎么着,我就会擦玻璃啦?)

  思考2-这是因为什么东西的原因?(要想出到底是什么东西?比如大风,然后问:大风得怎么着,我就会擦玻璃啦?)

  三答:

  比如以思考1的思考为基础-爸爸得怎么着,我就会擦玻璃啦?

  可以回答:爸爸让我擦玻璃(找原因的答案)。

  比如以思考2的思考为基础-大风得怎么着,我就会擦玻璃啦?

  可以回答:大风把并列刮脏了(找原因的另外一个答案)。

  示范三

  A.被拓展句:我洗手。

  B.①的操作步骤

  一问:

  用疑问语气提问:我洗手,为什么呢?

  二想:

  思考:从下面两个思考内容任意选一。

  思考1-这是因为谁的原因?(要想出到底是谁?比如我,然后想:我的怎么着,我就会洗手啦?)

  思考2-这是因为什么东西的原因?(要想出到底是什么东西?比如我的手,然后想:我的手得怎么着,我就会洗手啦?)

  三答:

  比如以思考1的思考为基础-我的怎么着,我就会洗手啦?

  可以回答:我玩了半天泥巴(找原因的答案)。

  比如以思考2的思考为基础-我的手得怎么着,我就会洗手啦?

  可以回答:我的手特别脏(找原因的另外一个答案)。

  三: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

  A.给任何一个找原因,必须按三步操作进行;特别需要注意,第二步的操作不能假装想,要真想。

  B.找原因第二步中是二想,你只选择其中一个就可以。

  C.找原因答案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是答案并不是原因句。

  D.找原因的答案句里不能写出因为二字。

  比如给我写作业找原因,回答老师留了许多作业,我一直没有写完,正确;而回答因为老师留了许多作业,我一直没有写完,错误(理由是答案中出现了因为两个字)!

  〖思考练习〗

  作业一

  A.被拓展句:我清洗水杯。

  B.①的操作步骤

  一问:

  二想:

  三答:

  作业二

  A.被拓展句:爸爸洗碗。

  B.①的操作步骤

  一问:

  二想:

  三答:

  作业三

  A.被拓展句:妈妈洗衣服。

  B.①的操作步骤

  一问:

  二想:

  三答:

  作业四

  A.被拓展句:我写作业。

  B.①的操作步骤

  一问:

  二想:

  三答:

  作业五

  A.被拓展句:我擦黑板。

  B.①的操作步骤

  一问:

  二想:

  三答:

  作业六

  A.被拓展句:我跳绳。

  B.①的操作步骤

  一问:

  二想:

  三答:

如何上好小学作文指导课(篇5)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信心。

  1、作文前,教师精心创设情景,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找到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创作的欲望。教师还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小品表演,课堂小游戏,现代化电教媒体等手段设置情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进而达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的目的。

  二、推陈出新,指导学生写出新意。

  1、要弄清题目要求。题目要求是选材的主要依据,如,在指导《热爱家乡,增辉漯河》一文时,我提出如下要求:以爱我家乡为前提,写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新面貌,以此突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不少同学围绕题目要求,对素材进行了严格筛选,并写得非常出色。

  三、开展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

  2、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小学生平日的生活比较单调,这时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提供亲自感受显示生活的机会,收获真实生动的材料,所以,举办丰富多采的活动将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作文素材,使作文乐趣无穷。比如,各种名目的队会活动,班会,诗歌,朗诵会,体育比赛,游戏等。这些有趣的活动,一定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一定会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当他们下笔作文时,一定会词如泉涌,妙笔生花。

  大量事实证明,好的作文往往不是教师批改出来的,而是学生写出来的。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正确有效的批改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又一个途径。

  2、让学生动手互改作文。互改作文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减轻教师的负担,既可扩大学生的受教育面,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同时,学生在互改中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修改作文和写作文的兴趣

如何上好小学作文指导课(篇6)

  1:前言2:第十三讲:作文指导的心理问题(2)甲:前几次,我们分别从儿童作文心理发展的动因和儿童作文心理过程两个角度对小学生的作文心理作了些探索。其间也都谈到了怎样依据这些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改革我们的作文教学。为了进一步认识儿童作文心理规律,今天我们将开始从作文教学过程的角度,对儿童作文心理作些综合性的研究。

  (一)研究儿童作文心理改革作文指导

  我们知道,写作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而且是对生活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前苏联心理学家科瓦廖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中指出:“任何创作过程都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体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积累生活印象,舍此,任何创作都是不可思议的;第二,对这些印象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把这项工作的成果用语言表现的形式投射出来。换句话说,创作过程不是别的,而是双重的变换过程。”这个“双重转化”的心理过程,也是一般写作的心理过程,即:首先是客观现实生活向作为认识主体的作者头脑的转化。这是从事物向认识的第一重转化,即由“物”到“意”的转化;其次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向外部言语的转化,即由“意”到“文”的转化,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

  甲:在这第二重转化的过程中,学生要对记忆库房中的材料通过回忆而激活呈现;要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思维活动进行思维加工;还要将思维活动的结果用语言文字外化出来。因此,作文指导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则是作文指导课要研究的一个关键性课题。而作文是一种有规则的思维活动,具有综合性特点,即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多种能力。所以,作文指导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训练学生驾驭文宇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作文指导还必须考虑要更多地注重学生心理的阶段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因,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第一,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第三,有重点地指导语言文字训练。

  到底为什么进行作文指导?指导什么?怎样指导?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成套的成熟经验。作文指导到底是细些好,还是粗些好?

  我们先谈谈“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

  甲:激发学生作文欲望,是调动儿童作文心理动因的问题。这在前些时候,我们已进行了专题讨论。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涉及到他们求知的需要、求成的需要和交际的需要等诸多方面。激发学生作文欲望、培养写作兴趣的工作应贯穿作文教学的全过程。

  乙:在作前指导课上应该怎样激发欲望、培养作文兴趣呢?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俄们应根据儿童这些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着力培养积极情感,使指导课生动活泼,情趣浓烈,课堂里始终充满着积极的情绪生活。

  教学片断一

  我们知道,情绪具有情境性的特征。环境影响是产生情绪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林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上,如果教师采用常规的做法——在黑板上挂出一张事先画好的图片,学生的情绪就会不很高涨。而林力平老师却采取了当堂在黑板上作画的方式,几笔一勾,一个个形态奇异的仙人掌。仙人球就魔术般地出现在黑板上了。这样,环境影响一变化,学生的情绪就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了。你看,林老师作画时,学生一个个全神贯注、目光炯炯;老师要求大家描述仙人掌的形态时,言者兴致勃勃,听者津津有味。回忆、思考、表达的欲望,不是被很好地激发起来了吗?

如何上好小学作文指导课(篇7)

  一:选好题材

  选择有意义的,积极的,向上的题目,材料。

  在写日记中要有自己的判断,观点和想法,不能平铺直叙,寡淡无味。最好让人看了你的东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二:注意观察事物

  多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他们的特征以及他们的变化;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是什么;要用眼,用脑,用手,用眼去仔细地看,用脑去认真思考,这件事的对与错,好与坏;用手记下自己的感想。

  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三:多看书,充实自己

  多看故事书,语文书,暑假作业上的小短文,还有《日记起步》,尽量多地增加自己写日记的内容。

  字,词,句,优美的段落,可以模仿,结合自己的生活加以充实,切不可不动脑子地照搬照抄!

  小学小学作文指小学作小学作文指小学作文指导用书pdf导细节描写ppt文指导课模式小学作文指导课教研活动方案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精华版导课小学作文指导论文反思小学作文指导老师评语15小学作小学作文指导ppt课件小学作文指导教案写人文指导教师评语0字小学作文指导方法有哪些作文小学作文小学作文指导细节描小学作文指导微课视频写ppt三年级指导ppt百小学作文指导老师应该写哪个位置度文小学作文指导教小学作文指导课件学案例库小学作文指导书籍指导方法课件

如何上好小学作文指导课(篇8)

  徐弋轲唯一的缺点,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紧不慢。由于他的不紧不慢,也吃过很多亏。每次考试,不是作文写一半,就是勉强才做完。所以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可惜

  虽然怀念小学的那段日子,但看水东流不复西归,万般不舍也得舍,更何况,面对小学班主任,内心有几分自责。

  点评:作者能在小学阶段能感受祖国的巨变,这很难得,不过爱国情这样主题很宏大,如果以小见大,以身边小事入手,可能效果会更好。

  本学期来,我以活动游戏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在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中动脑、动嘴、动手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此,由于我的教学方法是有限的,平时,我有时说话的语气不够生动,还有存在其它不足问题,有待于我以后慢慢累积经验,把我的教学方法有所改进提高。

  大家一定奇怪,我为什么要写这篇作文对吗?因为昨天我发现有一位网名:linxiaoqi真名:林晓琪的人抄袭了我的作文苍鹰蓝天的代表。为什么说他抄袭我?因为我发表的时间比他早,我作文中的错字他也复制粘贴了下来,我们也不在一个城市,所以我不可能抄袭他的。我发现时很生气,我希望他不要再抄袭。抄袭等于犯法。希望记住。

如何上好小学作文指导课(篇9)

  一个好的作文的结尾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少,一般作文结尾做如下3种处理: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可以以点睛之笔结尾;含蓄的方式结尾,给人以想象的空间。除此之外,结尾的点化方式还是很有讲究的。

  1、重说复点

  一考生在以个性为话题的写作中拟题《冬的个性》,主体部分出现我爱冬。冬,是圣洁的象征、我爱冬。冬,是一位可敬的严师、我爱冬。冬,是孕育春天的摇篮等段首句。

  结句又一次作点击:我爱冬。我爱冬的圣洁、严厉和无私,我爱她那独有的个性!我爱冬反复出现。读罢,读者如欣赏戛然而止的优美旋律,会沉醉于作者爱冬的深情中。

  2、由叙生情

  如果说渗透于叙事中的感情是暗流潜水,那么结尾处的抒情则是由此汇成的巨波大浪。某地中考作文题是当我面对的时候,一考生在题中填上征服两字,运用寓言形式,用第一人称我代替英勇不屈的小蚂蚁,叙写我对可恶的小男孩种种置我于死地的暴行作顽强抗争的过程,作者的爱憎态度暗伏其间。至结尾,蕴蓄的感情终于爆发:那个小家伙,他愚蠢地以为能征服我这个渺小蚂蚁,他却不知道,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希求是无法用暴力熄灭的火焰!看,小家伙、愚蠢等词强烈地表达着我对暴虐者的嘲讽之情,用火焰设喻,又倾泄着何等强烈的对自由和人生执着追求的感情!这样的由事生情,达到了事、情、理的谐合。

  3、由此及彼

  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是立意的拓展、升华,须靠点化这根魔杖。一考生在以改变为话题的写作中拟题《耳朵挑食》,运用比拟法写耳朵吃软不吃硬、吃麻不吃辣、吃肥不吃瘦等三大变化,然后这样结尾:如果耳朵变得更加会挑食,恐怕真话要销声匿迹了!原来,作者言在耳而意在人,言在耳之挑食,而意在批判社会现象对媚上欺下、独断专行、见钱眼开等不良风气的针砭和对真话日见失落的忧虑。这种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的笔法,显示出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4、点中逆转

  这里用作点化的,可以是议论,也可以是叙述,关键要出人意料,急转直下。湖南益阳市曾考全命题作文《感激》,有位考生写了患绝症的舅舅与舅妈之间动人的生活故事,插叙中曾出现舅舅患病前舅妈说过的一段调侃话:你舅舅就知道贫嘴,一个空话匣子,从没见他写个只言片语,老了连一封可以翻看的情书也没有。结尾处写到舅舅终于溘然长逝,作者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出人意料地点出以下内容:舅舅死后第三天晨报上,我们看见了舅舅的情书,登在征婚启事栏里,用醒目的黑体字:吾妻,32岁,我以与她生活过5年的经历作证,她是最好的伙伴,是本人此生遇到的至宝,本想一生一世悉心珍藏,无奈天不遂人意,我将先她而去,谁能替我好好珍惜,我在天堂将感激不尽!舅妈捧着这封情书,泪水直流。这是叙述和抒情的双重点化,离奇而不失生活真实,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由爱妻而荐妻与人,看似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实则正是爱得真切、深沉的特殊表现形式,这种起逆向陡转作用的点化技法,新奇而充满魅力,值得借鉴。

作文网小编为你精选的作文:
记叙文 | 议论文 | 说明文 | 应用文 | 散文 | 美文

分享

热门关注

建国大业观后感作文精选

观后感作文

春节见闻作文怎么写8篇

春节见闻作文

写景的作文小学作文4年级600字集锦4篇

写景的作文小学作文年级

小学生作文可爱的小动物9篇

小学生作文可爱的小动物

学期新计划作文汇总

学期新计划作文

初雪作文(精选9篇)

初雪作文

春分的作文(精选9篇)

作文春分

奋斗才是青春作文(精选9篇)

奋斗青春作文

家乡的习俗作文(精选9篇)

家乡的习俗作文

有你真好小学六年级作文6篇

有你真好小学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