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飞虎观后感合集

2022-12-15 15:15:34 铁道飞虎观后感

  看电影或者看视频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也是活跃的。观后感能保存当下最真实的心情和感受。认真观看、仔细体会是写好观后感的基础。我们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动笔写作品观后感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编辑精心整理的"铁道飞虎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1

  电影圈如今已经被小鲜肉们攻陷了。凯皇亮相惊艳长城,鹿晗摇身一变成了摆渡人,同为EXO出身的黄子韬也没闲着,在丁晟导演成龙大哥领衔的新片《铁道飞虎》中更是过足了戏瘾!

  和王俊凯鹿晗充其量只能算是客串和友情出演的戏份相比,黄子韬在飞虎中可以说是绝对的主角!不仅角色从头撑到尾,而且在队伍中也是响当当的骨干人物。

  在电影里,黄子韬扮演一个名字叫大海的裁缝,而电影的第一个特写镜头,就给了这个角色。另外,大海也是除了成龙大哥之外,在戏里唯一有感情戏的角色。和戏里成龙大哥的女儿有着不可描述的恋爱关系之所以不可描述,因为只能算是一方面的单恋,对于大海来说,干大事显然比儿女情长更重要。

  所以,在成龙大哥的女儿面前,黄子韬还是带有着深深的傲娇的。完全是一副大男子主义的模样,坚定的认为女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很不情愿带着这个准女友去执行任务。

  应该说,黄子韬的这个角色在电影制造的笑料还是很多的,比如一开场的劫火车中,证明自己身份拿出的大剪子,看起来就非常的搞笑滑稽。这充分说明了黄子韬的身上有着很强的喜剧天赋。而这部《铁道飞虎》也恰恰是一部把铁道游击队这一历史传奇演绎成喜剧片的代表作,所以电影的内涵和黄子韬的气质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除了喜剧天分之外,黄子韬在综艺节目真正男子汉第二季中的历练也有了明显的效果。因为在丁晟的作品中,总是以一种比较强硬的形象示人,就好像《解救吾先生》、《警察故事20xx》等,而这部虽然是喜剧片,但是依然很暴力很刺激。这就要求演员不能有任何奶油小生的气质,必须以一个硬汉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

  而一直被冠以小鲜肉头衔的黄子韬所面对的压力无疑是蛮大的。但是他的表现无疑也是成功的。因为在电影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和以往光鲜亮丽的富家公子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土鳖又脏兮兮的大海,最主要的是,摸爬滚打翻墙越岭样样都行,俨然已经锤炼成了真正的男子汉!

  对于黄子韬来说,他是一个歌手出身,因此在电影里自然还要承担着好声音担当的角色。而在这部电影里,那首熟悉的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自然就要由黄子韬来演绎咯,看着弹着琵琶唱着歌的黄子韬,还真有那么点飞虎队的英俊潇洒的气质,情怀杀的赶脚,仿佛穿越回当年看《铁道游击队》的时候!

  当然了,黄子韬在电影中的戏份绝对不只是唱歌那么简单,打鬼子自然也不在话下。在飞虎队里,斗志最旺盛,抵抗的信念最坚决的就是黄子韬扮演的大海了。背着飞索爬火车帅气十足,最主要是还能飞腿飞肘一招之敌。动作干净到位,能够看出为了这个角色下了不少的苦功,也吃了很多苦。真是让人感慨厉害了我的韬韬!

  最主要的,是黄子韬还把大海的那种朴素的爱国热情诠释的非常到位。所以他才能够和成龙大哥、王凯一起活到最后完成炸桥的任务。其实在此之前,黄子韬也出演过大银幕作品,但是是客串的《何以笙箫默》,而第一次在大银幕上担纲主角就能够和成龙大哥演对手戏,这绝对是一种荣誉。但不要忘了,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人,这个角色无疑是黄子韬辛勤付出的一种奖励。最近刚有新闻报道黄子韬在机场昏迷,可见在这个娱乐圈立足,都需要真拼实干,比你有钱,比你有颜,还比你努力,这样的黄子韬值得我们每个人刮目相看!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2

  我最早接触成龙,是在《红番区》《飞鹰计划》《A计划》《城市猎人》这些年代久远的片子中,那时候成龙是整个故事绝对的主角,他不仅年轻,能打,还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和女主角谈着恋爱,用一点点桃色作为动作戏的点缀。

  后来成龙进军好莱坞,拍了《尖峰时刻》《神奇的燕尾服》,接触到这些片子的时候,我正在读中学。对那时的我来说,这些片子依然很好看。

  再往后,随着学业越来越忙碌,成龙似乎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等到他再次出现在我的生活里,都是伴随着一些评分不太高的电影,一些花边新闻还有霸王广告的鬼畜视频。

  这些年国内电影行业发展很快,成龙的不再像以前那样出挑,我也从未进到电影院中去看过他的电影。当满世界在呼喊着“我们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的时候,我偶尔会想:为什么没人说我们欠成龙一张电影票呢?这就是我走进电影院看《铁道飞虎》的原因。

  在影片中,成龙、黄子韬饰演一群“乡巴佬”,组成了一个民间抗日游击队,虽然他们做事没有章法,也没什么明确的目标,只能是小打小闹,却也成功地破坏了日军的一些行动,拖延了日军的侵略脚步。

  直到王大陆饰演的八路军出现,他们才有了一个明确的目的——炸桥。而靠着这么一群连字也不识的乡巴佬,又怎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于是整部影片的第一个高潮来了,王凯饰演的饭店老板在众人危机之时犹如天降神兵,骑着骏马飘然而来,三下两下就化解了危机。

  当然,基于整部影片的搞笑氛围,王凯肯定也是“帅不过三秒”,但不论如何,王凯这个角色在整部电影的剧情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成龙饰演的角色不识字,在发表意见的时候经常会忘掉自己想要说什么,他的相好由年轻貌美的女演员,换成了年老色衰的寡妇,甚至连他引以为傲的功夫,影片中都几乎没有体现。而王凯则仿佛变成了“年轻时候的成龙”,身手矫健,作用关键,虎虎生威,让场下的观众都发出一阵阵尖叫。

  于是成龙在影片中的作用,更多的变成了一种对众人精神上的指引,变成了一种号召力,一种信赖,一种稳重和踏实。

  影片最后,最核心的一击还是交给成龙来完成了,看着他在墙壁上抓出血手印,一瞬间思绪飘回到很久以前,脑海中出现了成龙英姿飒爽、化解危机的模样,竟然有些感动。

  我是抱着看娱乐片的心态进的电影院,没想到除了笑声,还看到了成龙大哥的另一种可能性。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3

  那天,我们去看了由成龙主演的电影《铁道飞虎》。看完以后片中搞笑又感人的情节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电影中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枣庄的铁路工人利用铁路上的铁路上的优势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最后炸毁日本侵略者运送军需物资的一座重要桥梁的故事。

  我认为电影中“飞虎队”的人非常勇敢。当他们决定的时候,明知这次任务有去无回,却没有一个人退缩。而主角炸桥时,不顾自己的安危将炸药包绑在桥的支柱上。这让我想到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官渡之战。当时袁绍50万大军,曹操仅有1万大军却将袁绍打败了。我想,如果当时曹操的士兵一个个士气低落,态度消极。曹操会赢得这场战争吗?如果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军民士气低下,会有今天的新中国吗?

  勇敢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只是勇敢,那只是一节莽夫。电影中,“飞虎队”在偷炸药包的时候在绳子上绑了一个类似于轮轴的东西,这样可以防止绳子破损也更加省力。而主演被抓时,电影中的二嫂故意在煎饼里放了药,再利用日本人贪婪的性格,故意说是给主演吃,让日本人吃了下去,导致昏迷,救了他。无数智慧的事件让我想起了三国里的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曹操40万大军周瑜只有3万大军。而诸葛亮却巧用火攻使曹操败走华容道。而春秋时期,鲁国大臣公子季友巧施“以马扮虎”之计使宋军大败……由此可见,智慧是多么重要。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特点:搞笑幽默。平常看抗战片心情都非常沉重。而在这部电影中,导演故意把日本侵略者塑造得非常愚蠢。比如:一个日本士兵在切腹时用了一把杀猪刀……全场充斥着一片笑声。

  这部影片既有明确的主题,剧情又搞笑吸引人,深得大家喜爱。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4

  经过了这十几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抗战题材的一切,身上都自带了抗体。不管是类似于手撕鬼子的电视剧还是各种传奇的抗战故事其实在我心里都没有什么感觉了。

  这样说也并不是说要表达自己就是一个不爱国的人,这只是因为我们都到了这个年纪或多或少更明白了关于战争的残忍。但为什么还是去看了这一部电影。因为这是一部喜剧片。我想开心。仅此而已。正常我都在笑,我觉得作为喜剧片,它实在很合格。

  成龙与我父亲同岁,今年已经61岁了,还能这样去爬上爬下的演动作戏。从电影院出来,真的感慨万千。冲着成龙大哥的职业精神,我要对这个喜剧电影多写几句。

  成龙大哥的喜剧动作片,我们从小一路看到现在。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套路其实我们也都大概可以了解了。这部片子也绝对是一部成式喜剧。电影开场的插曲是新编的《铁道游击队》的歌曲。我旁边坐着一位爷爷跟着轻轻哼唱手还随着节奏打着节拍。

  电影也延续了成龙的小人物大智慧的人物特点。很多场戏都是在车厢狭小的空间里打斗。武打动作经常看成龙电影的应该都会看出来,这就是典型的成龙套路动作。设计的非常灵活巧妙。结尾部分,火车相撞的细节给了很多完整的全镜头,视觉感很好。不管是爆炸还是火车相撞都很震撼。

  故事发生在枣庄,电影拍在零下二十度的东北。电影虽然看起来一副粗线条,吵吵闹闹看起来特别混乱,但是该做的细节做的很细致也很敬业。还有很多动作戏,在天寒地冻的北方,这些演员还要在行动的车上拍,可想而知难度。动作本来就笨重不易舒展,年轻人都做不稳,成龙大哥还在亲自上阵打。可以看出动作确实没有我小时候看的灵活了,但是他真的太认真太认真了。

  成龙大哥在送大国离开的时候,下起的大雪。在看的时候,我还在感慨这个雪的效果做的也太逼真了。但是在电影的花絮里我看到这一段才知道,他们真的是在大雪天气拍的。

  花絮里他说我冻的舌头都说话不利索了,然后用力哈气暖舌头。还有孩子们拿在手里的纸鸢,徐帆摊的一手流利顺畅的煎饼。看手法和动作,徐帆的这个熟练速度绝对是专门拜师学艺过的。我觉得这是只有老一辈演员才有的扎实功底。他们肯为角色下苦工。

  我现在还记得的铺设的笑点是成龙在这部电影中不止一次的使用duang,这个梗。他自己亲自上阵说,说完眼睛还要上瞟加甩头。

  还有几个年轻演员的台词对白也很笑点十足。黄子韬算是这部戏的画龙点眼之笔。他在剧里的性格和他最近一直在上的《真正男子汉》完全一个样子。我都不禁怀疑他就是本色出演。又热血又听话还一愣一愣的。再加上他本身就是山东人,说话一股子山东味,一点都不出戏。本来就对他转粉,看完这部电影,我真的要爱上他了。

  我觉得不管是成龙还是导演对他都是有偏爱的,在电影中几次让他唱歌。虽然只是一首微山湖,虽然是一枚所谓的小鲜肉,但我觉得他真的很适合演一些这样的接地气的角色。

  最后我再来说几句王凯。他是这部戏里唯一不埋汰的。干净利落的一个正规军。他骑马追火车的镜头我当时脑补的就是大海啊全是水,骏马啊,全是腿。从山坡上下来,骑着马,一路开枪,救人一气呵成。

  给他这个角色设计的笑点就很萌。他用坦克和日本兵比拼大炮的那段,我觉得算是王凯的这个角色的亮点了。又帅又搞笑又萌。

  整体算下来,成龙大哥演的最卖力。一如既往的卖力并且承包了百分之80的笑点。黄子韬演出了又乖又楞。王凯则是酷加萌。角色都演到位了。但这部戏可能唯一不讨巧的地方就是他的题材。

  对于抗日剧大家都麻木了。这也不怪观众,因为确实是实在太多手撕鬼子的剧情了。但这部戏我觉得还是非常老少皆宜的。因为他其实本质核心其实是喜剧,在贺岁档,其实很合适带着家中的老人或者下朋友一起去电影院走一趟。

  说些题外话,今天去电影院的时候,我身边坐着一对76岁的老夫妻。爷爷带着奶奶来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奶奶一直悄悄问爷爷问题。哎呀不会死了吧?哎呀可真疼呀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呀爷爷一边让奶奶别说话,一边又憋不住自己给奶奶结识。他们在我旁边一直笑声不断。我在一旁坐着特别感动。这么大岁数来还能带着自己爱的人看电影,真好。

  看完电影我扶着老两口下台阶。爷爷和我说,他就认识成龙。今天特意打车来电影院看的。爷爷说很好看。又是打仗片又有成龙。

  我笑着回爷爷说,成龙儿子就是开火车的那个小伙子。爷爷特别惊讶。我想说如果你也有爷爷奶奶,不妨带着他们来一趟电影院。他们一定会舒心的笑俩小时。

  成龙大哥,61岁的年纪,零下19度的天。飞奔在火车上。给来的是满场停不下来的笑声。除了感动,就只想说,去电影院看这部超级喜剧吧,真的可以开怀大笑。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5

  前天,我们去看了由成龙主演的电影《铁道飞虎》。开完以后片中搞笑又感人的情节是我久久不能忘怀的。

  电影中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枣庄的铁路工人利用铁路上的铁路上的优势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最后炸毁日本侵略者运送军需物资的一座重要桥梁的故事。

  我认为电影中飞虎队的人非常勇敢。当他们决定的时候,明知这次任务有去无回,却没有一个人退缩。而主角炸桥时,不顾自己的安危将炸药包绑在桥的支柱上。这让我想到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官渡之战。当时袁绍50万大军,曹操仅有1万大军却将袁绍打败了。我想,如果当时曹操的士兵一个个士气低落,态度消极。曹操会赢得这场战争吗?如果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军民士气低下,会有今天的新中国吗?

  勇敢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只是勇敢,那只是一节莽夫。电影中,飞虎队在偷炸药包的时候在绳子上绑了一个类似于轮轴的东西,这样可以防止绳子破损也更加省力。而主演被抓时,电影中的二嫂故意在煎饼里放了药,再利用日本人贪婪的性格,故意说是给主演吃,让日本人吃了下去,导致昏迷,救了他。无数智慧的事件让我想起了三国里的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曹操40万大军周瑜只有3万大军。而诸葛亮却巧用火攻使曹操败走华容道。而春秋时期,鲁国大臣公子季友巧施以马扮虎之计使宋军大败由此可见,智慧是多么重要。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特点:搞笑。平常看抗战片心情都非常沉重。而在这部电影中,导演故意把日本侵略者塑造得非常愚蠢。比如:一个日本士兵在切腹时用了一把杀猪刀全场充斥着一片笑声。

  这部影片既有明确的主题又很搞笑,深得大家喜爱。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6

  当个迷妹挺难的。你要是光说王凯吧,有人说你滤镜厚。你说自己摘滤镜就说电影吧,这不可能,毕竟自己冲着什么去看自己心知肚明。

  那就先说说电影好了。想看花痴范老板的直接跳到开始花痴的分割线前一段,不想看花痴的跳过两个分割线中间的部分。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铁道游击队观看背景的普通青年(比如我),你在影片初始的感觉会是剧情动机不明。”飞虎队“要搞事,但抗日背景等基本是从语境中透露出来的,而非有整体交代。所以我并没看出飞虎队要搞事背后有什么大动机。可以理解,毕竟是喜剧片,说得太沉重了影响观感。但是,每一个独立剧情事件的动机都是明确的,只要忽略第一个事件的动机,后面所有事件的动机都是完备的。

  电影语言层面,人物出场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片尾式定格介绍过得非常快,只起到介绍新关键人物出场的作用,角色的名字也很少有存在感,除去马原、二嫂和范老板外(可能有我粉丝滤镜在)。海报色的抽象化策略也用于开场和最后炸桥以前范老板提出方案时的虚拟战斗场面中,有效省钱又区分了虚拟和真实,这一策略可以称得上巧妙有趣。

  动作片看得不多,打斗戏不评高低,但我看动作片时较爱注意的是动作与动作间较微妙的“赶巧”所制造的戏剧效果。打戏很多,审美未疲劳,这种戏剧效果不少,尤其是偷炸药包那一段,看得还是很高兴的。

  至于本片的喜剧性,我更愿意去忽略人物的立体程度来评判。也就是说,将人物作为剧情的附庸,而非剧情作为人物特点的附庸。这是两种不同的剧情编织策略,虽然大多喜剧会选择后一种,因为这样对观众而言,剧情好似可预测,但真正的剧情发展却和观众预测完全不同,由于每一步剧情都会介绍新的角色特点。

  本片群戏使然,人物多有单薄,所以喜剧性不是由这种预测意外造成,而是单纯的脑洞太大。总体而言,脑洞还是很大的,比如那位吃煎饼昏过去的长官,Duang(强行啊)等等。还有啊,火车上那两个坦克互相怼那里,看起来特别像现在运汽车的那种大卡车上两个汽车打起来了,很是有趣。我看影评讨论里,有一些同学认为这是抗日神剧倾向。私以为,抗日神剧更多是让写实向剧情失去了逻辑,而非夸张化的文学和视觉渲染。本片定位是喜剧,前文也说,并未把时代背景交代得太清楚大约是有考虑;于是,我并不同意将两种渲染简单粗暴地等同。见到幽默时,抱以幽默的心态可能会快乐些。

  那么从人物特点起,我要说王凯演的范川了。之前说本片人物多有单薄,是因为人物在剧情过程中转变极为模糊,或基本均质。剧情点不是通过人物的顿悟向前推的,而都是局势使然(演大国的王大陆就出场五分钟不到还拿了个不全须全尾的便当,就为了把炸桥的事引出来)。我们范老板是唯一一个在剧中出现转变、新特点不断被揭示的有趣人物。

  ====此处是开始花痴的分割线====

  我并非想说他是唯一一个有趣的人物233,大家都是有趣的。可只有他,一上来对飞虎队搞事不屑一顾,别人都积极他消极,被大家骂怂。大哥说他是神,以前和军阀干过的,然后问他,这个炸药包怎么用?

  “摔。”“摔?”

  “摔。”“摔?”

  “摔是肯定不行的。”范老板瘪嘴,大哥语塞。

  他知道得多,大隐隐于世,却当个面馆老板,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眼圆朋友的眼是真的很圆了)。几句背景介绍,给他蒙上层神秘感,开场戏份不多又全是泼冷水,当然勾起迷妹好奇心。后来大哥和大哥他儿子(你看,角色名字我记不住吧,就能记得住演员)被抓走,杏儿去找他帮忙时,他还秀了一把那双手,说这手看上去能打枪吗?

  杏儿说,能。

  杏儿的眼神如迷妹我。

  今天网上流传一个gif,是范老板在他们被围攻的时候骑着马来救急时,大哥震惊的眼神。有人说这是心上人驾着马来,我只能笑笑。在我眼里,这是重拾梦想的骑士——戴了军帽,一手握缰绳另一手拿枪,旧岁月历历在目,不负心中和肩上使命,终于回到自己的战场。太帅了。

  范川的改变自然是让人对其动机产生疑问的。于是大海(大概是?)就问他。他说,你被人骂怂你愿意啊?

  硬气。

  在微山湖边上,他傲着说自己一枪能解决一个鬼子,结果第一枪还没放出去,帽子就被对面飞来的子弹嗖地一声打掉。风吹过去,他顶着一头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顺毛,圆溜溜的眼睛不服输地亮着。

  可爱。

  我基本总是会被这种反差打败的。然而我们川的硬气还会回来,这一次带了控制局面的淡然。去终极任务(……)的火车上,范川说他去前面车厢,结果拉开车厢门里面全是日本兵。他在逼仄的空间里骂了一句:谁TM说前面都是炸药的。

  我只想说,你啊。

  然后戴着头盔穿着宪兵制服的他转过头来了。他眼神凶狠的时候五官会有种特殊的变化,好像脸部轮廓那些线条一下全都变得刚毅起来。然后他说出日语,命令那些士兵都坐下,真比日本兵更有长官风范。迷妹滤镜没救。

  这又是一个新人物特点的揭示。用坦克甩日本人是另一个,装大炮的时候讲飞虎队“太不正规了”又是一个。他总被revitalize,原谅我一时找不出更合适的词。之前听人说,范川是亮点角色,确实没错。我刚提到的剧情为人物服务的喜剧特点仅在他身上具备。剧情向前进的过程是观众认识他的过程,这让他成为更加鲜活多面的人物。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7

  由丁晟导演,成龙、黄子韬、王凯、王大陆、桑平、吴永伦等主演的动作喜剧《铁道飞虎》第一次集体亮相。虽然很早就公布了主创阵容,但电影里的头号庞然大物100吨的蒸汽火车一直未露真容,发布会上,铁道飞虎号火车头撞出大屏,跃然眼前。

  提到拍摄初衷,成龙表示:我很喜欢看一些经典的黑白片,自己也想尝试一下拍那个年代的戏。成龙坦言,这次拍片不太一样的是重团队,轻个人,与以往作品里的孤胆英雄不同,这次成龙与其他演员一起化身一帮小人物。

  《铁道飞虎》是成龙与导演丁晟第三次合作,我们没事就在一起聊电影,这是我们两个日常的乐趣,《大兵小将》《警察故事》都是我们聊出来的。成龙说。

  在成龙的作品里,《铁道飞虎》是第一次大规模起用年轻演员。飞虎队的组合公布后,引来众人瞩目,但丁晟坦言,这次选拔的标准格外高,这部电影动作戏的属性,需要每个演员都是有功夫的爷们儿。火车开起来是没法刹车的,100吨的铁疙瘩动起来的势能,连成家班的武术指导看着都恐惧。对完全没有动作基础的演员来说,很多动作更是很难完成。

  丁晟透露,黄子韬是最先定的主演,他的武术功底很好,灵活度也好,最早选他是因为看了一段功夫舞蹈。王凯是老天爷送给《铁道飞虎》的礼物,丁晟说,电影开拍20天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大家都着急了,我就想赌一把,坚持去找最合适的,直到看到王凯的照片,觉得有种落魄的贵族感,我觉得就是他。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8

  《铁道飞虎》全片最激动人心的台词就是一个字干!一群小人物无学识但却有胆识,面对日军肆虐毫不畏惧巧施计谋保家卫国。而他们鼓动士气的方式只有最原始的喊口号,干、干票大的!响彻天空更激荡人心,热血燃烧信念,成功捣毁了日本鬼子的武器物资更炸了关键的运输大桥,炸出无畏气节炸出民族精魂。

  同时也炸出了观众的好口碑,小人物干大事爆笑连连,笑打游击怒炸日军,《铁道飞虎》堪称标准的龙氏动作+喜剧制造,笑点密集笑料过硬令人笑出腹肌抚掌称妙。该片的喜剧动作担当必须是马原的扮演者龙叔,但其他角色和演员的表现也同样精彩,尤其是黄子韬扮演的大海可谓大惊喜。

  大海在片中特别引人关注,他不仅心灵手巧做裁缝,更会弹琴唱歌一身文艺细胞,然而干起大事来却毫不含糊纯爷们力MAX,用现代话说角色是典型的自带光环。对于这样一个角色,黄子韬在表演时显然有想法和态度,演绎角色小裁缝的身份时,扮相上干头净脸报童帽三分贴合,一把剪子玩的666更分分钟传神演绎。最重要的是黄子韬摘掉偶像光环后,潜心的将小角色身上的生活感给调和出来,让角色感觉接地气,完成了安全着陆的第一步。

  黄子韬对角色的解读更透过外在贴切演绎平稳着陆后持续发力,将演技力道源源不断的致力于角色内在的雕刻,比如角色身上那股别样的喜感,被他演的流畅自如有烟火气。大海弹琴唱歌是片中的一大笑点,往往成为被欺负和调侃的对象。反观黄子韬在表现喜剧部分时发力准确不偏不倚刚刚好,不浮夸不恶搞以平实不乏生气的表演自然的释放出角色的喜感,并且十分讨喜。其实黄子韬的喜剧表现如此稳定是很难得的,毕竟很多演员初次演喜剧往往会用力过猛过犹不及,常常是自己演的用力观众看得吃力,两头不讨好。

  当然,本人最服气的还是黄子韬的动作戏完成度简直不要太高。片中他一人承包了大量的动作戏,从开篇的组团抢火车物资,到中间的盗取炸药包、营救马原和锐哥,再到最后的火车大战,黄子韬是一路从头到尾动作戏贯穿。

  然而动作戏虽然多的不能再多,可黄子韬对此却完成的步步稳扎稳打。开篇的团队合作,黄子韬动作麻利扎实令人眼前一亮。片中大海作为主力军营救马原和锐哥时,黄子韬作为动作担当身轻如燕穿梭自如,无论是道具还是动作都令人拍手称好。片尾的终极大战,大海大量的动作戏和枪战戏,黄子韬亲力亲为打出风采、战出姿态。

  特别是在火车大战中,大海打不死精神被黄子韬刻画出彩,不怕死不服气杀鬼子,小裁缝大海的大能量,在黄子韬的爆发式表演中不断被体现。犹记得最后大海挣扎的受伤的身体硬撑着单手拿枪射杀日军的眼神和表情,黄子韬演绎的格外动容又精湛。令人感受到中华好儿女的热血与精神,毫无疑问在黄子韬的表演中,大海不仅有形象和特色,更有温度、质感和灵魂。

  说到动作戏,则不得不提龙叔在各个媒体采访场合中不断的高调肯定黄子韬的表现。成龙说他很少夸小鲜肉,但却将赞赏毫无保留的送给黄子韬,只因为他实在够拼够敬业。确实,在拍摄《铁道飞虎》时,黄子韬身染水痘生病,且依旧冒着零下十八度的艰苦条件坚持拍戏,赢得了成龙和全剧组人的称赞。此外黄子韬所有的动作戏都亲自完成不用替身,这份自信绝非来单纯的自他5岁习武,幼年多次取得武术比赛奖项的经历做底气,而是他对于表演的态度和作为演员的素养,用他的话说是:如果拍打戏,你用替身,那为什么要接呢?你才是演员啊。一席话说的掷地有声,必须给黄子韬一朵大红花。

  无疑,通过《铁道飞虎》令人重新对黄子韬有了认知和解读,生活中他不仅有很好的个性和心态,在表演中也有自己的素养和态度,而且演技在进步实力有体现,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戏抑或喜剧都能稳稳驾驭,这才是实力小鲜肉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9

  在津浦铁路枣庄段周边,活跃着一支民间抗日游击队,这支游击队主要由枣庄火车站的几名铁路工人组成,队长叫马原(成龙饰),是火车站的搬运工工头。他们白天在日本人占领并管理的火车站干活,晚上出来秘密活动,利用对铁路线的熟悉以及扒火车、开火车的特殊技能,以一支小小的游击队跟大批装备精良的日本正规军周旋较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当地老百姓给这支队伍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头,叫铁道飞虎队。

  “我叫你大哥好多年,我一直都在你身边。陪你时间进退,陪你喜乐苦悲,爱你每一天”,洛杉矶时间11月12日,成龙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荣誉奖。成龙一袭中式长袍,抱着两个熊猫公仔“龙龙”、“凤凤”,尽显中国元素。举着小金人,成龙恳切地感谢了所有观众,并表态要继续为中国电影人争光。作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成龙让世界再一次记住了“Jackie Chan”,但“大哥”这个称呼早已烙印在中国观众心中。《铁道飞虎》导演丁晟亲手改编歌词,并和飞虎队成员王凯、王大陆、桑平、吴永伦合唱了这首《大哥》作为礼物,简单质朴的歌里饱含着浓浓的兄弟情。

  MV中,混剪的不是成龙精彩利落的动作,那些熟悉的场景、镜头,看到的却是成龙经典动作背后的一次次尝试与失败,令人心疼不已。记忆里成龙所带来的快乐也愈加珍贵。《铁道飞虎》中成龙与黄子韬、王凯、王大陆的欢乐互动也首次曝光,看得出拍摄过一百多部电影的成龙还怀着少年般的拼搏之心。片尾的“谢谢你陪我长大”再戳泪点,引发了一代人的共鸣:“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看电影哭,第一次看电影大笑,第一次记住演员名字,都是一个叫成龙的人。感谢成龙大哥这么多年带给我们的欢乐与感动。”

  “这个终身成就奖是成龙拼了一生,一拳一拳打出来的”,陪伴了观众五十余年,也在观众的陪伴下从小人物一步步成为了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华人影星。在观众心里,成龙已经不仅是一个明星,更成为一个亲人,一位大哥。《铁道飞虎》的主演黄子韬、王凯、王大陆也说,“跟大哥合作感觉特别亲切,因为我们的成长,都有他的陪伴”。这首《大哥》一出,“谢谢你陪我长大”立即获得网友的大量转载与感慨。

  这些句句戳心的歌词就是出自丁晟导演之手。硬汉导演能写出这么暖心的歌词,也都是“来源于生活”。《铁道飞虎》已经是成龙与丁晟的第三次合作,信任与默契无需多言。“是大哥从广告把我带进了电影,他还要开影视学校,他成就了很多人,今天给了他应得的成就,这是我们飞虎队送他的礼物”。

  “我叫你大哥好多年,我最爱你的光和电,每一次的感动,每一次的激动,我都会想念。”“作为飞虎队的大哥,在片场会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情绪。”丁晟导演透露,“有时候天气太冷,大家情绪不高,大哥会故意说错台词,逗大家开心”。“不怕工作汗流浃背,不怕生活尝尽苦水,回头我才领会,你一直都在我的周围。”MV中,大哥受伤的时候有黄子韬的搀扶,大哥会细心地帮王凯调整衣服,和王大陆一起咧嘴大笑,火车上的摔摔打打……即使受伤,有了兄弟在周围,也没有那么疼了。

  “你说自己爱冒险,让英雄不会太遥远。几十年的诺言,到今天你已不是少年” MV中再现了那些成龙搏命的经典时刻,但当首次看到这些镜头背后所付出的伤痕与汗水,才让人真真正正地感受到,成龙对于电影的热爱。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个青涩的少年也渐渐成熟,几十年的变化汇聚在这短短几分钟的MV里,令网友感叹“成龙的一生都在这了,我的整个青春都在这了”,“看了二十多年的成龙电影,谢谢你陪我长大。”。

  从影以来,成龙的一生都献给了电影,还依然保持着少年般的.热情。MV中也首次曝光了成龙新片《铁道飞虎》的花絮。零下二十度的气温,疾驰的火车上,成龙依然在拼着自己的电影梦,“我在片场感觉最轻松,拍电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丁晟导演说,“大哥就像一个挖不完的宝藏,永远有新想法,永远在尝试新的东西,在电影面前他就像个孩子”。

  两个对电影有梦的人碰在一起,丁晟导演最能懂大哥,正像歌词中所写“放了真心在我胸前,盼望一天你会看见。我并没有改变,会陪你一起做梦在生命的每一天”。如此的暖心的MV也打动一众网友,“希望大哥的电影梦一直做下去,我们永远不醒来。”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10

  电影《铁道飞虎》讲述了曾经的抗日战争时期,一批活跃于铁路线上的游击队与日军巧妙周旋,扒火车,夺物资,打鬼子的热血故事。由成龙领衔的这个神奇的飞虎队,面对着凶悍的敌人,和彪悍的火车,用机智和勇气,创下了一次又一次围追堵截的奇迹,屡立大功,令人叹为观止,又禁不住拍手称快。

  话说这支由铁路工人和平民百姓组成的铁道飞虎队,成分也是很复杂,大多是在火车站出工的工人,但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由黄子韬扮演的大海,他的身份是一个小裁缝,一个眉清目秀的稚嫩的小裁缝,但这又不是一个羸弱之辈,片中有个情景,就是小裁缝在火车上被日军盘查时,镇定自若的从裤子里掏出的硕大的裁缝剪,反倒把日军吓了一跳,就让人见识到这个貌似憨厚看似简单的小青年的,内心蕴含着如大海般的磅礴之力。

  确实如此,在接下来一连串的与鬼子的斗智斗勇中,黄子韬饰演的大海,都肩负了一系列重要的任务,有颜有智更有身手,大量的动作戏份,全程参与到所有的行动,近身搏击奋战,远则枪炮伺候,可以直接将他推入到新锐打星的行列。而向来潇洒帅气的人气偶像黄子韬,能够屈尊到一部乡土抗战片中扮演一个灰头土脸的小裁缝,还毫不违和,也是另眼相看。

  但若深度挖掘下黄子韬的背景,会发现由他担当大海这个角色,也是适得其所,铁道飞虎队的故事,发生在山东,而黄子韬,也是如假包换的山东汉子,演绎自己家乡的抗日传奇,真真是一腔热血的全情奉献,合情合理又合味道,难怪黄子韬在褪去了耀眼的偶像光环后,能如此洗尽铅华的演绎出一个热血又有担当的男子大汉,也是情理之中。

  大海是片中的热血小斗士,面对敌人从不退却,但在另一个程度上,他又是片中为数不多有着爱情戏份的角色,与片中成龙的女儿杏儿,有着许多的儿女情长。一边是嫉恶如仇的英勇杀敌,一边又是关怀备至的为爱奉献,事业上,和准岳父成龙搭档默契,可视为上阵父子兵,生活中与杏儿互相倾慕,又因两人同为火辣性格,特别是一头短发的杏儿完全是女汉子上身,让两人的情感升华为战场上的革命爱情,带来满满的新鲜感。

  其实若回望曾经的抗战史,特别是抗日游击队,一直是在汲取和发动所有的群众力量,来对抗穷凶极恶的侵略者,大海的小裁缝身份,便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在那个国破家亡的年代,民众的热血汇聚一起,众志成城,拼力抗争,匹夫有责。《铁道飞虎》中飞虎队勇于牺牲的精神令人感动,大海作为一个小裁缝,在每一个性命攸关的时刻,都散发着英勇的光彩,或许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英雄的意志召唤之力。

  大海不只是一个单薄的热血小裁缝,他用战斗和爱情,用翁婿情、儿女情演绎着民族的仇恨和人间的亲情,但角色,却是有着许多的喜感,这也是《铁道飞虎》这部影片的风格,不再以样板戏的模版来处理曾经的抗战,而是更多的侧重于人物的内心挖掘和性格展现,至少黄子韬所诠释的大海,就是这样一个仿若邻家男孩般的存在,有些调皮,有点冒失,但临危不惧,来爱不躲,他的身上,所闪烁的不仅仅曾经的抗日志士的灵魂闪光,也是激励着我们今天的一代,继往开来的励志能量。

  其实一直以来,对黄子韬的了解,更多的是他在舞台的炫光,而《铁道飞虎》让战台烽第一次关注起这个敢打敢拼的小鲜肉的大银幕表现,从动作戏看,完全的拼命的节奏,各种亲身上阵的动作戏,有着拼命三郎的勇猛,隐隐约约看到年轻时的成龙大哥的影子,而从演技看,黄子韬又是充满灵性的表演,让一个小裁缝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个眼神,都那么真实可信,算是演活了这个抗战小英雄。

  其实,若看黄子韬在片中的扮相,大部分时间穿着棉袄戴着学生帽,又有着一种复古的文艺气质,或许用动若脱兔,静若处子来形容他在《铁道飞虎》中的表现,也算非常恰当吧。看完《铁道飞虎》,有一句话总是在脑海回响,那便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无论是片中的大海,还是现实中的黄子韬,世界的舞台这么大,还等着他们唱出更响亮的大戏来。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铁道飞虎观后感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电影《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000字7篇

电影《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追梦赤子心观后感(系列7篇)

追梦赤子心观后感

《请回答1988》观后感范文精选

《请回答1988》观后感

电影《美丽心灵》观后感合集7篇

电影《美丽心灵》观后感

小英雄雨来的观后感范文9篇

小英雄雨来的观后感

芬芳观后感900字合集

芬芳观后感

《姜子牙》观后感怎么写合集

姜子牙观后感

最新《姜子牙》观后感合集5篇

关于姜子牙的观看心得

虎兄虎弟观后感范文900字汇总11篇

虎兄虎弟观后感

影片狼观后感合集7篇

影片狼观后感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看电影或者看视频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也是活跃的。观后感能保存当下最真实的心情和感受。认真观看、仔细体会是写好观后感的基础。我们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动笔写作品观后感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编辑精心整理的"铁道飞虎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1

  电影圈如今已经被小鲜肉们攻陷了。凯皇亮相惊艳长城,鹿晗摇身一变成了摆渡人,同为EXO出身的黄子韬也没闲着,在丁晟导演成龙大哥领衔的新片《铁道飞虎》中更是过足了戏瘾!

  和王俊凯鹿晗充其量只能算是客串和友情出演的戏份相比,黄子韬在飞虎中可以说是绝对的主角!不仅角色从头撑到尾,而且在队伍中也是响当当的骨干人物。

  在电影里,黄子韬扮演一个名字叫大海的裁缝,而电影的第一个特写镜头,就给了这个角色。另外,大海也是除了成龙大哥之外,在戏里唯一有感情戏的角色。和戏里成龙大哥的女儿有着不可描述的恋爱关系之所以不可描述,因为只能算是一方面的单恋,对于大海来说,干大事显然比儿女情长更重要。

  所以,在成龙大哥的女儿面前,黄子韬还是带有着深深的傲娇的。完全是一副大男子主义的模样,坚定的认为女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很不情愿带着这个准女友去执行任务。

  应该说,黄子韬的这个角色在电影制造的笑料还是很多的,比如一开场的劫火车中,证明自己身份拿出的大剪子,看起来就非常的搞笑滑稽。这充分说明了黄子韬的身上有着很强的喜剧天赋。而这部《铁道飞虎》也恰恰是一部把铁道游击队这一历史传奇演绎成喜剧片的代表作,所以电影的内涵和黄子韬的气质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除了喜剧天分之外,黄子韬在综艺节目真正男子汉第二季中的历练也有了明显的效果。因为在丁晟的作品中,总是以一种比较强硬的形象示人,就好像《解救吾先生》、《警察故事20xx》等,而这部虽然是喜剧片,但是依然很暴力很刺激。这就要求演员不能有任何奶油小生的气质,必须以一个硬汉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

  而一直被冠以小鲜肉头衔的黄子韬所面对的压力无疑是蛮大的。但是他的表现无疑也是成功的。因为在电影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和以往光鲜亮丽的富家公子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土鳖又脏兮兮的大海,最主要的是,摸爬滚打翻墙越岭样样都行,俨然已经锤炼成了真正的男子汉!

  对于黄子韬来说,他是一个歌手出身,因此在电影里自然还要承担着好声音担当的角色。而在这部电影里,那首熟悉的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自然就要由黄子韬来演绎咯,看着弹着琵琶唱着歌的黄子韬,还真有那么点飞虎队的英俊潇洒的气质,情怀杀的赶脚,仿佛穿越回当年看《铁道游击队》的时候!

  当然了,黄子韬在电影中的戏份绝对不只是唱歌那么简单,打鬼子自然也不在话下。在飞虎队里,斗志最旺盛,抵抗的信念最坚决的就是黄子韬扮演的大海了。背着飞索爬火车帅气十足,最主要是还能飞腿飞肘一招之敌。动作干净到位,能够看出为了这个角色下了不少的苦功,也吃了很多苦。真是让人感慨厉害了我的韬韬!

  最主要的,是黄子韬还把大海的那种朴素的爱国热情诠释的非常到位。所以他才能够和成龙大哥、王凯一起活到最后完成炸桥的任务。其实在此之前,黄子韬也出演过大银幕作品,但是是客串的《何以笙箫默》,而第一次在大银幕上担纲主角就能够和成龙大哥演对手戏,这绝对是一种荣誉。但不要忘了,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人,这个角色无疑是黄子韬辛勤付出的一种奖励。最近刚有新闻报道黄子韬在机场昏迷,可见在这个娱乐圈立足,都需要真拼实干,比你有钱,比你有颜,还比你努力,这样的黄子韬值得我们每个人刮目相看!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2

  我最早接触成龙,是在《红番区》《飞鹰计划》《A计划》《城市猎人》这些年代久远的片子中,那时候成龙是整个故事绝对的主角,他不仅年轻,能打,还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和女主角谈着恋爱,用一点点桃色作为动作戏的点缀。

  后来成龙进军好莱坞,拍了《尖峰时刻》《神奇的燕尾服》,接触到这些片子的时候,我正在读中学。对那时的我来说,这些片子依然很好看。

  再往后,随着学业越来越忙碌,成龙似乎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等到他再次出现在我的生活里,都是伴随着一些评分不太高的电影,一些花边新闻还有霸王广告的鬼畜视频。

  这些年国内电影行业发展很快,成龙的不再像以前那样出挑,我也从未进到电影院中去看过他的电影。当满世界在呼喊着“我们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的时候,我偶尔会想:为什么没人说我们欠成龙一张电影票呢?这就是我走进电影院看《铁道飞虎》的原因。

  在影片中,成龙、黄子韬饰演一群“乡巴佬”,组成了一个民间抗日游击队,虽然他们做事没有章法,也没什么明确的目标,只能是小打小闹,却也成功地破坏了日军的一些行动,拖延了日军的侵略脚步。

  直到王大陆饰演的八路军出现,他们才有了一个明确的目的——炸桥。而靠着这么一群连字也不识的乡巴佬,又怎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于是整部影片的第一个高潮来了,王凯饰演的饭店老板在众人危机之时犹如天降神兵,骑着骏马飘然而来,三下两下就化解了危机。

  当然,基于整部影片的搞笑氛围,王凯肯定也是“帅不过三秒”,但不论如何,王凯这个角色在整部电影的剧情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成龙饰演的角色不识字,在发表意见的时候经常会忘掉自己想要说什么,他的相好由年轻貌美的女演员,换成了年老色衰的寡妇,甚至连他引以为傲的功夫,影片中都几乎没有体现。而王凯则仿佛变成了“年轻时候的成龙”,身手矫健,作用关键,虎虎生威,让场下的观众都发出一阵阵尖叫。

  于是成龙在影片中的作用,更多的变成了一种对众人精神上的指引,变成了一种号召力,一种信赖,一种稳重和踏实。

  影片最后,最核心的一击还是交给成龙来完成了,看着他在墙壁上抓出血手印,一瞬间思绪飘回到很久以前,脑海中出现了成龙英姿飒爽、化解危机的模样,竟然有些感动。

  我是抱着看娱乐片的心态进的电影院,没想到除了笑声,还看到了成龙大哥的另一种可能性。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3

  那天,我们去看了由成龙主演的电影《铁道飞虎》。看完以后片中搞笑又感人的情节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电影中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枣庄的铁路工人利用铁路上的铁路上的优势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最后炸毁日本侵略者运送军需物资的一座重要桥梁的故事。

  我认为电影中“飞虎队”的人非常勇敢。当他们决定的时候,明知这次任务有去无回,却没有一个人退缩。而主角炸桥时,不顾自己的安危将炸药包绑在桥的支柱上。这让我想到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官渡之战。当时袁绍50万大军,曹操仅有1万大军却将袁绍打败了。我想,如果当时曹操的士兵一个个士气低落,态度消极。曹操会赢得这场战争吗?如果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军民士气低下,会有今天的新中国吗?

  勇敢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只是勇敢,那只是一节莽夫。电影中,“飞虎队”在偷炸药包的时候在绳子上绑了一个类似于轮轴的东西,这样可以防止绳子破损也更加省力。而主演被抓时,电影中的二嫂故意在煎饼里放了药,再利用日本人贪婪的性格,故意说是给主演吃,让日本人吃了下去,导致昏迷,救了他。无数智慧的事件让我想起了三国里的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曹操40万大军周瑜只有3万大军。而诸葛亮却巧用火攻使曹操败走华容道。而春秋时期,鲁国大臣公子季友巧施“以马扮虎”之计使宋军大败……由此可见,智慧是多么重要。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特点:搞笑幽默。平常看抗战片心情都非常沉重。而在这部电影中,导演故意把日本侵略者塑造得非常愚蠢。比如:一个日本士兵在切腹时用了一把杀猪刀……全场充斥着一片笑声。

  这部影片既有明确的主题,剧情又搞笑吸引人,深得大家喜爱。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4

  经过了这十几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抗战题材的一切,身上都自带了抗体。不管是类似于手撕鬼子的电视剧还是各种传奇的抗战故事其实在我心里都没有什么感觉了。

  这样说也并不是说要表达自己就是一个不爱国的人,这只是因为我们都到了这个年纪或多或少更明白了关于战争的残忍。但为什么还是去看了这一部电影。因为这是一部喜剧片。我想开心。仅此而已。正常我都在笑,我觉得作为喜剧片,它实在很合格。

  成龙与我父亲同岁,今年已经61岁了,还能这样去爬上爬下的演动作戏。从电影院出来,真的感慨万千。冲着成龙大哥的职业精神,我要对这个喜剧电影多写几句。

  成龙大哥的喜剧动作片,我们从小一路看到现在。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套路其实我们也都大概可以了解了。这部片子也绝对是一部成式喜剧。电影开场的插曲是新编的《铁道游击队》的歌曲。我旁边坐着一位爷爷跟着轻轻哼唱手还随着节奏打着节拍。

  电影也延续了成龙的小人物大智慧的人物特点。很多场戏都是在车厢狭小的空间里打斗。武打动作经常看成龙电影的应该都会看出来,这就是典型的成龙套路动作。设计的非常灵活巧妙。结尾部分,火车相撞的细节给了很多完整的全镜头,视觉感很好。不管是爆炸还是火车相撞都很震撼。

  故事发生在枣庄,电影拍在零下二十度的东北。电影虽然看起来一副粗线条,吵吵闹闹看起来特别混乱,但是该做的细节做的很细致也很敬业。还有很多动作戏,在天寒地冻的北方,这些演员还要在行动的车上拍,可想而知难度。动作本来就笨重不易舒展,年轻人都做不稳,成龙大哥还在亲自上阵打。可以看出动作确实没有我小时候看的灵活了,但是他真的太认真太认真了。

  成龙大哥在送大国离开的时候,下起的大雪。在看的时候,我还在感慨这个雪的效果做的也太逼真了。但是在电影的花絮里我看到这一段才知道,他们真的是在大雪天气拍的。

  花絮里他说我冻的舌头都说话不利索了,然后用力哈气暖舌头。还有孩子们拿在手里的纸鸢,徐帆摊的一手流利顺畅的煎饼。看手法和动作,徐帆的这个熟练速度绝对是专门拜师学艺过的。我觉得这是只有老一辈演员才有的扎实功底。他们肯为角色下苦工。

  我现在还记得的铺设的笑点是成龙在这部电影中不止一次的使用duang,这个梗。他自己亲自上阵说,说完眼睛还要上瞟加甩头。

  还有几个年轻演员的台词对白也很笑点十足。黄子韬算是这部戏的画龙点眼之笔。他在剧里的性格和他最近一直在上的《真正男子汉》完全一个样子。我都不禁怀疑他就是本色出演。又热血又听话还一愣一愣的。再加上他本身就是山东人,说话一股子山东味,一点都不出戏。本来就对他转粉,看完这部电影,我真的要爱上他了。

  我觉得不管是成龙还是导演对他都是有偏爱的,在电影中几次让他唱歌。虽然只是一首微山湖,虽然是一枚所谓的小鲜肉,但我觉得他真的很适合演一些这样的接地气的角色。

  最后我再来说几句王凯。他是这部戏里唯一不埋汰的。干净利落的一个正规军。他骑马追火车的镜头我当时脑补的就是大海啊全是水,骏马啊,全是腿。从山坡上下来,骑着马,一路开枪,救人一气呵成。

  给他这个角色设计的笑点就很萌。他用坦克和日本兵比拼大炮的那段,我觉得算是王凯的这个角色的亮点了。又帅又搞笑又萌。

  整体算下来,成龙大哥演的最卖力。一如既往的卖力并且承包了百分之80的笑点。黄子韬演出了又乖又楞。王凯则是酷加萌。角色都演到位了。但这部戏可能唯一不讨巧的地方就是他的题材。

  对于抗日剧大家都麻木了。这也不怪观众,因为确实是实在太多手撕鬼子的剧情了。但这部戏我觉得还是非常老少皆宜的。因为他其实本质核心其实是喜剧,在贺岁档,其实很合适带着家中的老人或者下朋友一起去电影院走一趟。

  说些题外话,今天去电影院的时候,我身边坐着一对76岁的老夫妻。爷爷带着奶奶来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奶奶一直悄悄问爷爷问题。哎呀不会死了吧?哎呀可真疼呀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呀爷爷一边让奶奶别说话,一边又憋不住自己给奶奶结识。他们在我旁边一直笑声不断。我在一旁坐着特别感动。这么大岁数来还能带着自己爱的人看电影,真好。

  看完电影我扶着老两口下台阶。爷爷和我说,他就认识成龙。今天特意打车来电影院看的。爷爷说很好看。又是打仗片又有成龙。

  我笑着回爷爷说,成龙儿子就是开火车的那个小伙子。爷爷特别惊讶。我想说如果你也有爷爷奶奶,不妨带着他们来一趟电影院。他们一定会舒心的笑俩小时。

  成龙大哥,61岁的年纪,零下19度的天。飞奔在火车上。给来的是满场停不下来的笑声。除了感动,就只想说,去电影院看这部超级喜剧吧,真的可以开怀大笑。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5

  前天,我们去看了由成龙主演的电影《铁道飞虎》。开完以后片中搞笑又感人的情节是我久久不能忘怀的。

  电影中主要讲了抗日战争时期枣庄的铁路工人利用铁路上的铁路上的优势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最后炸毁日本侵略者运送军需物资的一座重要桥梁的故事。

  我认为电影中飞虎队的人非常勇敢。当他们决定的时候,明知这次任务有去无回,却没有一个人退缩。而主角炸桥时,不顾自己的安危将炸药包绑在桥的支柱上。这让我想到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官渡之战。当时袁绍50万大军,曹操仅有1万大军却将袁绍打败了。我想,如果当时曹操的士兵一个个士气低落,态度消极。曹操会赢得这场战争吗?如果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军民士气低下,会有今天的新中国吗?

  勇敢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只是勇敢,那只是一节莽夫。电影中,飞虎队在偷炸药包的时候在绳子上绑了一个类似于轮轴的东西,这样可以防止绳子破损也更加省力。而主演被抓时,电影中的二嫂故意在煎饼里放了药,再利用日本人贪婪的性格,故意说是给主演吃,让日本人吃了下去,导致昏迷,救了他。无数智慧的事件让我想起了三国里的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曹操40万大军周瑜只有3万大军。而诸葛亮却巧用火攻使曹操败走华容道。而春秋时期,鲁国大臣公子季友巧施以马扮虎之计使宋军大败由此可见,智慧是多么重要。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特点:搞笑。平常看抗战片心情都非常沉重。而在这部电影中,导演故意把日本侵略者塑造得非常愚蠢。比如:一个日本士兵在切腹时用了一把杀猪刀全场充斥着一片笑声。

  这部影片既有明确的主题又很搞笑,深得大家喜爱。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6

  当个迷妹挺难的。你要是光说王凯吧,有人说你滤镜厚。你说自己摘滤镜就说电影吧,这不可能,毕竟自己冲着什么去看自己心知肚明。

  那就先说说电影好了。想看花痴范老板的直接跳到开始花痴的分割线前一段,不想看花痴的跳过两个分割线中间的部分。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铁道游击队观看背景的普通青年(比如我),你在影片初始的感觉会是剧情动机不明。”飞虎队“要搞事,但抗日背景等基本是从语境中透露出来的,而非有整体交代。所以我并没看出飞虎队要搞事背后有什么大动机。可以理解,毕竟是喜剧片,说得太沉重了影响观感。但是,每一个独立剧情事件的动机都是明确的,只要忽略第一个事件的动机,后面所有事件的动机都是完备的。

  电影语言层面,人物出场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片尾式定格介绍过得非常快,只起到介绍新关键人物出场的作用,角色的名字也很少有存在感,除去马原、二嫂和范老板外(可能有我粉丝滤镜在)。海报色的抽象化策略也用于开场和最后炸桥以前范老板提出方案时的虚拟战斗场面中,有效省钱又区分了虚拟和真实,这一策略可以称得上巧妙有趣。

  动作片看得不多,打斗戏不评高低,但我看动作片时较爱注意的是动作与动作间较微妙的“赶巧”所制造的戏剧效果。打戏很多,审美未疲劳,这种戏剧效果不少,尤其是偷炸药包那一段,看得还是很高兴的。

  至于本片的喜剧性,我更愿意去忽略人物的立体程度来评判。也就是说,将人物作为剧情的附庸,而非剧情作为人物特点的附庸。这是两种不同的剧情编织策略,虽然大多喜剧会选择后一种,因为这样对观众而言,剧情好似可预测,但真正的剧情发展却和观众预测完全不同,由于每一步剧情都会介绍新的角色特点。

  本片群戏使然,人物多有单薄,所以喜剧性不是由这种预测意外造成,而是单纯的脑洞太大。总体而言,脑洞还是很大的,比如那位吃煎饼昏过去的长官,Duang(强行啊)等等。还有啊,火车上那两个坦克互相怼那里,看起来特别像现在运汽车的那种大卡车上两个汽车打起来了,很是有趣。我看影评讨论里,有一些同学认为这是抗日神剧倾向。私以为,抗日神剧更多是让写实向剧情失去了逻辑,而非夸张化的文学和视觉渲染。本片定位是喜剧,前文也说,并未把时代背景交代得太清楚大约是有考虑;于是,我并不同意将两种渲染简单粗暴地等同。见到幽默时,抱以幽默的心态可能会快乐些。

  那么从人物特点起,我要说王凯演的范川了。之前说本片人物多有单薄,是因为人物在剧情过程中转变极为模糊,或基本均质。剧情点不是通过人物的顿悟向前推的,而都是局势使然(演大国的王大陆就出场五分钟不到还拿了个不全须全尾的便当,就为了把炸桥的事引出来)。我们范老板是唯一一个在剧中出现转变、新特点不断被揭示的有趣人物。

  ====此处是开始花痴的分割线====

  我并非想说他是唯一一个有趣的人物233,大家都是有趣的。可只有他,一上来对飞虎队搞事不屑一顾,别人都积极他消极,被大家骂怂。大哥说他是神,以前和军阀干过的,然后问他,这个炸药包怎么用?

  “摔。”“摔?”

  “摔。”“摔?”

  “摔是肯定不行的。”范老板瘪嘴,大哥语塞。

  他知道得多,大隐隐于世,却当个面馆老板,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眼圆朋友的眼是真的很圆了)。几句背景介绍,给他蒙上层神秘感,开场戏份不多又全是泼冷水,当然勾起迷妹好奇心。后来大哥和大哥他儿子(你看,角色名字我记不住吧,就能记得住演员)被抓走,杏儿去找他帮忙时,他还秀了一把那双手,说这手看上去能打枪吗?

  杏儿说,能。

  杏儿的眼神如迷妹我。

  今天网上流传一个gif,是范老板在他们被围攻的时候骑着马来救急时,大哥震惊的眼神。有人说这是心上人驾着马来,我只能笑笑。在我眼里,这是重拾梦想的骑士——戴了军帽,一手握缰绳另一手拿枪,旧岁月历历在目,不负心中和肩上使命,终于回到自己的战场。太帅了。

  范川的改变自然是让人对其动机产生疑问的。于是大海(大概是?)就问他。他说,你被人骂怂你愿意啊?

  硬气。

  在微山湖边上,他傲着说自己一枪能解决一个鬼子,结果第一枪还没放出去,帽子就被对面飞来的子弹嗖地一声打掉。风吹过去,他顶着一头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顺毛,圆溜溜的眼睛不服输地亮着。

  可爱。

  我基本总是会被这种反差打败的。然而我们川的硬气还会回来,这一次带了控制局面的淡然。去终极任务(……)的火车上,范川说他去前面车厢,结果拉开车厢门里面全是日本兵。他在逼仄的空间里骂了一句:谁TM说前面都是炸药的。

  我只想说,你啊。

  然后戴着头盔穿着宪兵制服的他转过头来了。他眼神凶狠的时候五官会有种特殊的变化,好像脸部轮廓那些线条一下全都变得刚毅起来。然后他说出日语,命令那些士兵都坐下,真比日本兵更有长官风范。迷妹滤镜没救。

  这又是一个新人物特点的揭示。用坦克甩日本人是另一个,装大炮的时候讲飞虎队“太不正规了”又是一个。他总被revitalize,原谅我一时找不出更合适的词。之前听人说,范川是亮点角色,确实没错。我刚提到的剧情为人物服务的喜剧特点仅在他身上具备。剧情向前进的过程是观众认识他的过程,这让他成为更加鲜活多面的人物。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7

  由丁晟导演,成龙、黄子韬、王凯、王大陆、桑平、吴永伦等主演的动作喜剧《铁道飞虎》第一次集体亮相。虽然很早就公布了主创阵容,但电影里的头号庞然大物100吨的蒸汽火车一直未露真容,发布会上,铁道飞虎号火车头撞出大屏,跃然眼前。

  提到拍摄初衷,成龙表示:我很喜欢看一些经典的黑白片,自己也想尝试一下拍那个年代的戏。成龙坦言,这次拍片不太一样的是重团队,轻个人,与以往作品里的孤胆英雄不同,这次成龙与其他演员一起化身一帮小人物。

  《铁道飞虎》是成龙与导演丁晟第三次合作,我们没事就在一起聊电影,这是我们两个日常的乐趣,《大兵小将》《警察故事》都是我们聊出来的。成龙说。

  在成龙的作品里,《铁道飞虎》是第一次大规模起用年轻演员。飞虎队的组合公布后,引来众人瞩目,但丁晟坦言,这次选拔的标准格外高,这部电影动作戏的属性,需要每个演员都是有功夫的爷们儿。火车开起来是没法刹车的,100吨的铁疙瘩动起来的势能,连成家班的武术指导看着都恐惧。对完全没有动作基础的演员来说,很多动作更是很难完成。

  丁晟透露,黄子韬是最先定的主演,他的武术功底很好,灵活度也好,最早选他是因为看了一段功夫舞蹈。王凯是老天爷送给《铁道飞虎》的礼物,丁晟说,电影开拍20天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大家都着急了,我就想赌一把,坚持去找最合适的,直到看到王凯的照片,觉得有种落魄的贵族感,我觉得就是他。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8

  《铁道飞虎》全片最激动人心的台词就是一个字干!一群小人物无学识但却有胆识,面对日军肆虐毫不畏惧巧施计谋保家卫国。而他们鼓动士气的方式只有最原始的喊口号,干、干票大的!响彻天空更激荡人心,热血燃烧信念,成功捣毁了日本鬼子的武器物资更炸了关键的运输大桥,炸出无畏气节炸出民族精魂。

  同时也炸出了观众的好口碑,小人物干大事爆笑连连,笑打游击怒炸日军,《铁道飞虎》堪称标准的龙氏动作+喜剧制造,笑点密集笑料过硬令人笑出腹肌抚掌称妙。该片的喜剧动作担当必须是马原的扮演者龙叔,但其他角色和演员的表现也同样精彩,尤其是黄子韬扮演的大海可谓大惊喜。

  大海在片中特别引人关注,他不仅心灵手巧做裁缝,更会弹琴唱歌一身文艺细胞,然而干起大事来却毫不含糊纯爷们力MAX,用现代话说角色是典型的自带光环。对于这样一个角色,黄子韬在表演时显然有想法和态度,演绎角色小裁缝的身份时,扮相上干头净脸报童帽三分贴合,一把剪子玩的666更分分钟传神演绎。最重要的是黄子韬摘掉偶像光环后,潜心的将小角色身上的生活感给调和出来,让角色感觉接地气,完成了安全着陆的第一步。

  黄子韬对角色的解读更透过外在贴切演绎平稳着陆后持续发力,将演技力道源源不断的致力于角色内在的雕刻,比如角色身上那股别样的喜感,被他演的流畅自如有烟火气。大海弹琴唱歌是片中的一大笑点,往往成为被欺负和调侃的对象。反观黄子韬在表现喜剧部分时发力准确不偏不倚刚刚好,不浮夸不恶搞以平实不乏生气的表演自然的释放出角色的喜感,并且十分讨喜。其实黄子韬的喜剧表现如此稳定是很难得的,毕竟很多演员初次演喜剧往往会用力过猛过犹不及,常常是自己演的用力观众看得吃力,两头不讨好。

  当然,本人最服气的还是黄子韬的动作戏完成度简直不要太高。片中他一人承包了大量的动作戏,从开篇的组团抢火车物资,到中间的盗取炸药包、营救马原和锐哥,再到最后的火车大战,黄子韬是一路从头到尾动作戏贯穿。

  然而动作戏虽然多的不能再多,可黄子韬对此却完成的步步稳扎稳打。开篇的团队合作,黄子韬动作麻利扎实令人眼前一亮。片中大海作为主力军营救马原和锐哥时,黄子韬作为动作担当身轻如燕穿梭自如,无论是道具还是动作都令人拍手称好。片尾的终极大战,大海大量的动作戏和枪战戏,黄子韬亲力亲为打出风采、战出姿态。

  特别是在火车大战中,大海打不死精神被黄子韬刻画出彩,不怕死不服气杀鬼子,小裁缝大海的大能量,在黄子韬的爆发式表演中不断被体现。犹记得最后大海挣扎的受伤的身体硬撑着单手拿枪射杀日军的眼神和表情,黄子韬演绎的格外动容又精湛。令人感受到中华好儿女的热血与精神,毫无疑问在黄子韬的表演中,大海不仅有形象和特色,更有温度、质感和灵魂。

  说到动作戏,则不得不提龙叔在各个媒体采访场合中不断的高调肯定黄子韬的表现。成龙说他很少夸小鲜肉,但却将赞赏毫无保留的送给黄子韬,只因为他实在够拼够敬业。确实,在拍摄《铁道飞虎》时,黄子韬身染水痘生病,且依旧冒着零下十八度的艰苦条件坚持拍戏,赢得了成龙和全剧组人的称赞。此外黄子韬所有的动作戏都亲自完成不用替身,这份自信绝非来单纯的自他5岁习武,幼年多次取得武术比赛奖项的经历做底气,而是他对于表演的态度和作为演员的素养,用他的话说是:如果拍打戏,你用替身,那为什么要接呢?你才是演员啊。一席话说的掷地有声,必须给黄子韬一朵大红花。

  无疑,通过《铁道飞虎》令人重新对黄子韬有了认知和解读,生活中他不仅有很好的个性和心态,在表演中也有自己的素养和态度,而且演技在进步实力有体现,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戏抑或喜剧都能稳稳驾驭,这才是实力小鲜肉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9

  在津浦铁路枣庄段周边,活跃着一支民间抗日游击队,这支游击队主要由枣庄火车站的几名铁路工人组成,队长叫马原(成龙饰),是火车站的搬运工工头。他们白天在日本人占领并管理的火车站干活,晚上出来秘密活动,利用对铁路线的熟悉以及扒火车、开火车的特殊技能,以一支小小的游击队跟大批装备精良的日本正规军周旋较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当地老百姓给这支队伍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头,叫铁道飞虎队。

  “我叫你大哥好多年,我一直都在你身边。陪你时间进退,陪你喜乐苦悲,爱你每一天”,洛杉矶时间11月12日,成龙被授予奥斯卡终身成就荣誉奖。成龙一袭中式长袍,抱着两个熊猫公仔“龙龙”、“凤凤”,尽显中国元素。举着小金人,成龙恳切地感谢了所有观众,并表态要继续为中国电影人争光。作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成龙让世界再一次记住了“Jackie Chan”,但“大哥”这个称呼早已烙印在中国观众心中。《铁道飞虎》导演丁晟亲手改编歌词,并和飞虎队成员王凯、王大陆、桑平、吴永伦合唱了这首《大哥》作为礼物,简单质朴的歌里饱含着浓浓的兄弟情。

  MV中,混剪的不是成龙精彩利落的动作,那些熟悉的场景、镜头,看到的却是成龙经典动作背后的一次次尝试与失败,令人心疼不已。记忆里成龙所带来的快乐也愈加珍贵。《铁道飞虎》中成龙与黄子韬、王凯、王大陆的欢乐互动也首次曝光,看得出拍摄过一百多部电影的成龙还怀着少年般的拼搏之心。片尾的“谢谢你陪我长大”再戳泪点,引发了一代人的共鸣:“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看电影哭,第一次看电影大笑,第一次记住演员名字,都是一个叫成龙的人。感谢成龙大哥这么多年带给我们的欢乐与感动。”

  “这个终身成就奖是成龙拼了一生,一拳一拳打出来的”,陪伴了观众五十余年,也在观众的陪伴下从小人物一步步成为了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华人影星。在观众心里,成龙已经不仅是一个明星,更成为一个亲人,一位大哥。《铁道飞虎》的主演黄子韬、王凯、王大陆也说,“跟大哥合作感觉特别亲切,因为我们的成长,都有他的陪伴”。这首《大哥》一出,“谢谢你陪我长大”立即获得网友的大量转载与感慨。

  这些句句戳心的歌词就是出自丁晟导演之手。硬汉导演能写出这么暖心的歌词,也都是“来源于生活”。《铁道飞虎》已经是成龙与丁晟的第三次合作,信任与默契无需多言。“是大哥从广告把我带进了电影,他还要开影视学校,他成就了很多人,今天给了他应得的成就,这是我们飞虎队送他的礼物”。

  “我叫你大哥好多年,我最爱你的光和电,每一次的感动,每一次的激动,我都会想念。”“作为飞虎队的大哥,在片场会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情绪。”丁晟导演透露,“有时候天气太冷,大家情绪不高,大哥会故意说错台词,逗大家开心”。“不怕工作汗流浃背,不怕生活尝尽苦水,回头我才领会,你一直都在我的周围。”MV中,大哥受伤的时候有黄子韬的搀扶,大哥会细心地帮王凯调整衣服,和王大陆一起咧嘴大笑,火车上的摔摔打打……即使受伤,有了兄弟在周围,也没有那么疼了。

  “你说自己爱冒险,让英雄不会太遥远。几十年的诺言,到今天你已不是少年” MV中再现了那些成龙搏命的经典时刻,但当首次看到这些镜头背后所付出的伤痕与汗水,才让人真真正正地感受到,成龙对于电影的热爱。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个青涩的少年也渐渐成熟,几十年的变化汇聚在这短短几分钟的MV里,令网友感叹“成龙的一生都在这了,我的整个青春都在这了”,“看了二十多年的成龙电影,谢谢你陪我长大。”。

  从影以来,成龙的一生都献给了电影,还依然保持着少年般的.热情。MV中也首次曝光了成龙新片《铁道飞虎》的花絮。零下二十度的气温,疾驰的火车上,成龙依然在拼着自己的电影梦,“我在片场感觉最轻松,拍电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丁晟导演说,“大哥就像一个挖不完的宝藏,永远有新想法,永远在尝试新的东西,在电影面前他就像个孩子”。

  两个对电影有梦的人碰在一起,丁晟导演最能懂大哥,正像歌词中所写“放了真心在我胸前,盼望一天你会看见。我并没有改变,会陪你一起做梦在生命的每一天”。如此的暖心的MV也打动一众网友,“希望大哥的电影梦一直做下去,我们永远不醒来。”

铁道飞虎观后感 篇10

  电影《铁道飞虎》讲述了曾经的抗日战争时期,一批活跃于铁路线上的游击队与日军巧妙周旋,扒火车,夺物资,打鬼子的热血故事。由成龙领衔的这个神奇的飞虎队,面对着凶悍的敌人,和彪悍的火车,用机智和勇气,创下了一次又一次围追堵截的奇迹,屡立大功,令人叹为观止,又禁不住拍手称快。

  话说这支由铁路工人和平民百姓组成的铁道飞虎队,成分也是很复杂,大多是在火车站出工的工人,但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由黄子韬扮演的大海,他的身份是一个小裁缝,一个眉清目秀的稚嫩的小裁缝,但这又不是一个羸弱之辈,片中有个情景,就是小裁缝在火车上被日军盘查时,镇定自若的从裤子里掏出的硕大的裁缝剪,反倒把日军吓了一跳,就让人见识到这个貌似憨厚看似简单的小青年的,内心蕴含着如大海般的磅礴之力。

  确实如此,在接下来一连串的与鬼子的斗智斗勇中,黄子韬饰演的大海,都肩负了一系列重要的任务,有颜有智更有身手,大量的动作戏份,全程参与到所有的行动,近身搏击奋战,远则枪炮伺候,可以直接将他推入到新锐打星的行列。而向来潇洒帅气的人气偶像黄子韬,能够屈尊到一部乡土抗战片中扮演一个灰头土脸的小裁缝,还毫不违和,也是另眼相看。

  但若深度挖掘下黄子韬的背景,会发现由他担当大海这个角色,也是适得其所,铁道飞虎队的故事,发生在山东,而黄子韬,也是如假包换的山东汉子,演绎自己家乡的抗日传奇,真真是一腔热血的全情奉献,合情合理又合味道,难怪黄子韬在褪去了耀眼的偶像光环后,能如此洗尽铅华的演绎出一个热血又有担当的男子大汉,也是情理之中。

  大海是片中的热血小斗士,面对敌人从不退却,但在另一个程度上,他又是片中为数不多有着爱情戏份的角色,与片中成龙的女儿杏儿,有着许多的儿女情长。一边是嫉恶如仇的英勇杀敌,一边又是关怀备至的为爱奉献,事业上,和准岳父成龙搭档默契,可视为上阵父子兵,生活中与杏儿互相倾慕,又因两人同为火辣性格,特别是一头短发的杏儿完全是女汉子上身,让两人的情感升华为战场上的革命爱情,带来满满的新鲜感。

  其实若回望曾经的抗战史,特别是抗日游击队,一直是在汲取和发动所有的群众力量,来对抗穷凶极恶的侵略者,大海的小裁缝身份,便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在那个国破家亡的年代,民众的热血汇聚一起,众志成城,拼力抗争,匹夫有责。《铁道飞虎》中飞虎队勇于牺牲的精神令人感动,大海作为一个小裁缝,在每一个性命攸关的时刻,都散发着英勇的光彩,或许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英雄的意志召唤之力。

  大海不只是一个单薄的热血小裁缝,他用战斗和爱情,用翁婿情、儿女情演绎着民族的仇恨和人间的亲情,但角色,却是有着许多的喜感,这也是《铁道飞虎》这部影片的风格,不再以样板戏的模版来处理曾经的抗战,而是更多的侧重于人物的内心挖掘和性格展现,至少黄子韬所诠释的大海,就是这样一个仿若邻家男孩般的存在,有些调皮,有点冒失,但临危不惧,来爱不躲,他的身上,所闪烁的不仅仅曾经的抗日志士的灵魂闪光,也是激励着我们今天的一代,继往开来的励志能量。

  其实一直以来,对黄子韬的了解,更多的是他在舞台的炫光,而《铁道飞虎》让战台烽第一次关注起这个敢打敢拼的小鲜肉的大银幕表现,从动作戏看,完全的拼命的节奏,各种亲身上阵的动作戏,有着拼命三郎的勇猛,隐隐约约看到年轻时的成龙大哥的影子,而从演技看,黄子韬又是充满灵性的表演,让一个小裁缝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个眼神,都那么真实可信,算是演活了这个抗战小英雄。

  其实,若看黄子韬在片中的扮相,大部分时间穿着棉袄戴着学生帽,又有着一种复古的文艺气质,或许用动若脱兔,静若处子来形容他在《铁道飞虎》中的表现,也算非常恰当吧。看完《铁道飞虎》,有一句话总是在脑海回响,那便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无论是片中的大海,还是现实中的黄子韬,世界的舞台这么大,还等着他们唱出更响亮的大戏来。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