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阶梯式设问”的话题想到的

2018-02-01 11:23:01 设问设问句

为你精心推荐:
比喻句 | 排比句 | 拟人句 | 夸张句 | 反问句 | 设问句 | 对偶句

  使用问号,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在疑问句中使用;一种在设问句中使用;一种是在反问句中使用。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由“阶梯式设问”的话题想到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的作文栏目。

  阶梯式设问:一个同行提出的话题。我对这概念没有什么了解,姑且依照字面,临时赋予它一点含义:“设问”,指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阶梯”,指为解决一个问题而考虑的凭借和途径。讨论仅限于语文课堂教学方面。此外,我想议及“阶梯式设问”可能蕴含的教学理念。

  一、阶梯式设问的必要性及联系生活铺设理解文本的垫脚石

  如果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之间有一个思维跨度这样的事实,我们就有理由重视起由此及彼的各个中间环节。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过一条河这个方便的比喻。一条清浅的小溪,如果宽度合适,可以一跃而过;要是再宽些,可以踩着抛掷在其中的石头过去。渡过一条更宽更深的河,我们要借助桥梁或渡船;当然,我们也可以是游水的好手,披波而过。渡河的方式像河流呈现出的姿态一样多。但这远不能跟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本身的丰富程度相比。

  是领着学生或推着学生过一条河好呢,还是帮助他们找到一个可行的过河方法好呢?这样的问题不成问题。如果我们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就可以引导学生做出合乎逻辑的思考,得出更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结论。从感知的层面来说,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更主张帮助学生结合其熟悉的生活,引起阅读的“同情心”,达到渐悟。

  以高中生熟知的《荷塘月色》为例吧。很多教师都愿意问及朱自清先生“颇不宁静”的原因,但那答案又常常是未必使人信服的。有一种长期流行的观点,是从文末所署的日期和作者同时期的两篇文章推测出来的断语,认为是忧心于国民党对于异己者的屠杀;也有人本着知人论世的古训,联系到朱先生家境窘迫,子女众多等情况,断言为生活压力使然。作为一种探讨,都似乎有一定的理由,但仔细辨析又嫌武断。文学是艺术,源于生活,又不能与生活一一对号入座。讲解本文,“颇不宁静”的原因或许并不是一定要探讨的,而“颇不宁静”背景下寻找的解脱方式以及对古典诗意美的向往与惋叹倒是很耐人寻味的。而朱自清先生的文笔风华也恰在这种追寻与惋叹中呈露出来。

  沿着这样的思路,在品味本文的思想情感时,不妨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当然,由学生提出问题会更合乎时下教学的拍节。

  1、在生活中,大家有过心里十分纠结、烦乱的体验吗?

  2、“心里十分纠结、烦乱”,用比较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心里颇不宁静”。大家在“心里颇不宁静”的时候,都用什么方式来使自己解脱呢?

  3、朱自清先生面对“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怎么做的?

  4、你认为朱自清先生使自己暂得片刻宁静的方式可取吗?

  ……

  第一个问题,旨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搭起与文本对话的桥。这样的问题,学生应该是有话可说的,也便于在接下来的赏读中“将心比心”,是走进文本的前奏。

  第二、三两个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在“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第三个问题可以串联起整篇文章,是赏析的重点。由此又可以牵连出更多的讨论话题。

  第四个问题是时髦的所谓“探究”题了。这个题目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辨析,深入认识一个在时代与生活漩涡中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认识深浅,随缘吧。

  ……

  这一例也不过想说明解读文本要由浅入深的道理。凡是超离学生认识实际的横空出世式的问题,常常会让学生一头雾水,而循着学生认知的小径,有可能把他们带到一条较宽的路上来。

  二、关注学生的“已知”是引领其探求“未知”的重要途径

  认识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这道理在数学等学科中体现得更加明显。语文学习也是这样,但语文的特殊性,使得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变得更加复杂。通常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远不如数学教学那样更关注到学生已知的程度。这一点是有害的。数学的已知情况不了然,结果是做不好题。语文的已知情况不了然,就可能玄虚起来。似懂非懂,模棱两可,囫囵吞枣,小孩子耍成人腔,人云亦云,心口不一等等不良的风气就会泛滥起来。

  目力所及,看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撮取两例。

  其一是中考的作文命题。一些省份的中考命题里,出现了高考命题的模式。

  一般说来,初中较重感性,高中较重思辨。当下多数的初中生,能将事情说清楚,有完整的叙事,生动的表达,能体现叙事的整体感,层次性,就比较客观。引导他们去滔滔宏论,还为时尚早。

  因为我是教着高中的,常有准备中考的学生问及议论文的写法。看这些人的作文,我也总是感慨于他们的力不能胜。发育并不成熟的肩膀撑一件大人的衣服,看上去很不协调。我并不否认有早熟、早慧这回事,但早熟、早慧就意味着这是少数。

  高考的作文命题,给一个话题,或给一则材料,通常会启迪学生思辨。这也是高考中常见议论文的原因。而生活在今天的中国的初中生,我想,还是不急于让他们半生不熟地去表态,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好基本的文字功夫吧。

  其二是一种流行的习题书。在最初的学习中就“链接”着许多高考的真题和模拟。

  这于许多以应对考试为目的的教学大概是很相宜的。学生接触生动鲜活的语言材料的机会远少于刻板的题目,那后果会怎样?旧课程也好,新课程也好,总有急于功利地将具体的学习时间压缩而加长高三总复习时间的现象。这于某些学生或许无害,而于循序渐进的先训就离着十万八千里了。我们引入许多境外的理论,却于往圣先贤那几条朴素而合乎自然地意见置若罔闻。

  这些都是忽视“已知”而粗暴地期求学生习得“未知”的做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正是被这些脱离个体发展实际的教学和面目可憎的考题磨蚀殆尽。

  我在自己的教学经历中对这一点有深切的感受。工作最初的六年,我经历了初一到高三的中学全学段教学。在高一的教学中,因为我十分清楚学生此前学了什么,达到什么程度,在教学中总能以他们熟悉的知识为起点,指导学生学习高中课程,每一举例,总能带来共鸣,学生接受起来很自然、轻松。后来一直在高中教学,初中的教材也经过了几次改换,到现在,再举例论理,因为其中有学生不熟悉的,就会带来思考、思维的某些障碍。例如,我满以为学生都知道的一个知识点,说出来,听者却是一头雾水,这在初中里淡化——其实也不是“淡”化,也不是弱化,而是因为“不考”,常常变成了没有——语法的情况下,分析起病句、复句一类的题目时,更为明显。

  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做着拔苗助长的事。嫌小学生幼稚,就鼓励那些写出“早熟”文字的学生;觉得初中生长大了,就忽视了叙事、说明的训练,而助长起半生不熟、半假不真、似是而非的议论强调;到了高中,又任由“文采”和“空言”的泛滥。我们培养出许多什么话都会说,但就不会说真话,说自己的话的学生。

  其实一个人的成长,是很慢的,我们人类的童年期相比其他动物,真是长了许多,但聪明又急不可待的人们,又在人为地压缩这个应有的时期。后果会怎样呢?“其进锐者其退速”,如果是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好的母亲,最关切的是孩子的衣食冷暖,身心康健,好的园丁,最关切的是花木的土壤水分、阳光。促成成功,大多是做好最基础的工作。小时候,家中的妹妹够不到炕铺,大人就在床边的地上固定一个“丁”字形搭脚木。其实小孩子有向上的愿望,也具备相应的能力,只是在某一个时刻,需要一个搭脚木。

  三、“阶梯式设问”可能蕴含的教学理念

  自己真不是一个思维缜密,会使用概念的人。借用了这样一种说法,倒很限制了自己的思绪,硬是拿粗面饼子当细粮了。这足见实际的摸爬与理论的提炼之间的距离。我们有许多人是实践的行家,却不是理论的旗手,也有许多人高扯理论的帆,却不大注意船的感受。

  前两部分半通不通的絮叨里,是不是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当然也可以是全部的教学一些启示?

  第一,教学要尊重人的成长的常识,循序渐进;

  第二,学习新的要从旧有中找依托,温故知新。

  哈哈,先贤都说过了,做过了。我们没有实践,只要怪自己的记性不好。

  推荐阅读:

  常用设问句

  设问句浅析

  设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