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风景散文

2017-08-26 17:10:54 优美风景风景散文

  春雨,一落笔总是受到人们的喜爱,杜甫的《春夜喜雨》具有鲜明的代表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然是传诵千古的佳句。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带来的优美风景散文,欢迎阅读。

  拥抱春雨

  春雨,一落笔总是受到人们的喜爱,杜甫的《春夜喜雨》具有鲜明的代表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然是传诵千古的佳句。“春雨贵如油”,自然也具有典型的说服力。当然,对于春雨的感情也并不都是出于赞美的情怀。

  一场佳约,却因了春雨的扰乱,徒自惹人无限烦恼,“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这不是史达祖在《绮罗香咏春雨》里埋怨的诗句吗?因了春雨的扰乱,诗人只好徒自沉入与佳人往昔温馨相聚的回忆之中:“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自然,为更多人知道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也是写到了一场春雨,对于爱花,怜惜花的人们来说,那春雨自然是有点残忍,不解风情,是它们“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本来啊,人们约定在明天要去洛阳观赏牡丹啊,可是,这一场春雨就把这一件事儿搅黄了。不说雨天行车的不便,就是到了洛阳,在雨中看那被雨激打的落花惨景,岂不更令人大为扫兴。

  人们对春雨的情感或是或非,不一而足。仔细分析一下,人们对于春雨的感情都是按照自己的感情好恶功利地去看待评价的,自然没有遵循春雨的本色去看。按照自然节气来看,进入四月,清明节以后,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雨是慢慢的多了起来,也就是进入了一个盛雨期。唐朝诗人杜牧在其《清明》里写到“清明时节雨纷纷”,可见一到清明节,乃至清明节以后,进入盛雨期,从古至今都是这样的规律。因此,有人在清明节下雨的时候写到:“这一天下着唐朝的雨,我们的心情很沉重的话。”就是很有趣味的一句话。

  南宋诗人翁卷在其《乡村四月》里写道:“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北方有一句俗语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可见,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一过清明节,也就是进入四月份,应当是农事活动频繁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需要播种下来年的收入,才能保障社会民生的基本需要。在这个季节里,又恰好进入了盛雨期,这正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春雨,是上天赐予人间的佳酿甘霖。我们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去拥抱春雨,岂不见,在春雨之后,山原不是更绿了,花儿不是更艳了,天空不是更蓝了,人们的心情不是更好了吗?

  拥抱春雨,即使在春雨中淋得衣服湿漉漉的,也是快乐的;拥抱春雨,即使在春雨中延误了一场花期,也是值得的;拥抱春雨,让我们为春雨写出赞美的篇章,抒发我们内心的欢快与幸福。

  那童年的小镇

  “暖暖地午后,请你陪我到梦中的水乡,谁也带不走那扇古老的窗。看那青山荡漾水上,看那晚霞吻着夕阳。”不知是从何处看到这样一首歌词,不记得曲调,不知是谁吟唱,但那词如画般的意境,却让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我家乡那早已消逝了的小镇。

  记忆中的小镇,有一条古老的小街,长长的,总感觉望不到尽头似的,用青石板铺就的街面,被一代代小镇人踩的光滑而圆润。街面很窄,两边屋檐相接,中间只见一线天光,晾衣杆可以穿街而过,对门人家隔街隔窗都可以相谈。沿街是各式各样的店铺,还有代表小镇最具文化经济性的邮局、信用社、供销社。不开店的人家的屋门也是一律敞开着。房子都是砖木结构,都是两层楼和几进之深的小院,对不熟悉小镇的外面人看着,却总有着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神秘感。

  小镇的外面是一条湾湾的沙河,沙河的两岸是那倒垂的水柳,河岸有人家的地方,在河边都有青石铺就的洗衣和淘米用的条石板,那湾湾的沙河把小镇一分为二,沙河的上面,建有一座小桥,年代并不久远,但也为小镇平添了一份景致;小镇和众多地处皖南山区的小镇一样有着相同的格局;也都是处在群山的环绕中。它没有沈从文笔下那湘西吊脚楼组成的小镇那样浑朴奇险,也没有苏州小镇那具有文化意昧的精巧雅致,比之余秋雨笔下的江南小镇,我家乡的小镇其实也不过是条古老的小巷吧。但是对于我来说,那童年的小镇,却是刻在我生命里的,总在每一个落寞的时光如昨日重现;一眸的记忆远望,心灵所触的就是那些细雨如丝的仿若梦境的时光,那小巷、那老屋、那石板路。

  杏花烟雨的江南,青草长满河堤时,是江南最美丽的时节,记忆中也是小镇最美好的时光。因小镇是地处皖南沿江的交界处,闭塞中常略显繁华。童年时的小镇民风平和安祥,且依然是遵循着古老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最喜欢的是小镇的早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山那边升起,小镇最忙碌的时侯也开时了,四方的乡民们从家里挑来各色的新鲜蔬菜,在小巷街面的两旁排开。且总有一些为了生计而奔波的南来北往的行人,在小镇逗留,给小镇带来陌生而新鲜的面孔。这时的街面总显的拥挤而繁华;每每这个时刻,总喜欢早早的起床跟在大人后面去买菜,喜欢在街面熙攘的人群里钻来钻去,找着自已喜欢的东西看着,虽没钱也没想着去买,当内心却特别的快乐。

  小镇早晨集市买卖的时间很短,城里人称为‘露水市’,当8点过后,所有镇机关都到了上班时刻,小镇集市的人群也慢慢地散去,只有那街面固定的店铺开着,悠悠的等着顾客,这时街巷总有一些老人和闲人在街檐下打牌下棋,而爱聊天的女人们,则喜欢捧着瓜子,闲闲的在一起,有着说不尽的陈年旧事,道不完的街面新闻,聊到情深处,常忘了去回家做饭。温暖、恬静、慵懒、舒缓、这就是小镇民居的生活方式,时光也就这样如流水般缓缓走过。在走过的记忆时光里,却留给我一个难忘而快乐的童年。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江南的风是温柔的,小镇的雨是缠绵的,缠住了过客的思念,但却留不住那匆匆的脚步。江南的杏花在烟雨中开了又谢;江南的柳枝在春天的阳光下,绿了又青;只是我那童年的小镇,早已在新时代文明的冲击下吞没,弹指间消逝在江南的烟雨中,成为了远逝的一片风景。任时光荏冉,任岁月变迁;那童年的小镇记忆,依然如梦般收藏在我生命的画页中。

  常在那天淡夜凉,月光满地的惆怅时,想起那童年的小镇,想起那美好的时光,那里的一切依然清晰如昨,那小巷、那老屋、那石板路;那里的一切象一张淡淡的水墨画一样,深深的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如梦似烟。

  洛神湖

  春在天地间铺展开来之后,夏就一日一日临近了,太阳的光芒愈加锐利。几场春雨把天空清洗地愈加澄澈,白云一大朵一大朵,愈加形态分明,或如大大的棉朵,或如洁白的棉被;有的飘逸开来,丝丝缕缕,如扯开的丝絮。湖边的垂柳已不是春天那样娇嫩,碧绿的丝绦,变得柔韧起来,叶子也茂盛起来。蝉扯开了嗓子,歇斯底里地欢唱,激越的响声回荡在林间湖面。

  麦收过后,盛夏也就到来了,今年天气特别炎热,太阳一升起来,就如火燎。有时候,从早到晚暑气不散,睡在床上,就像睡在热炕上一样。白天里,有阴凉的地方就成了人们的好去处,洛神湖边的柳树林是离湖较近的人们的最佳选择。

  坐在湖东岸,荫翳的柳树林中,一泓碧水尽收眼底。清风拂面,湖水清凉,暑气在这里退避三舍,来时的炎热一忽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藏青色的湖面一刻不停地荡漾着,起伏着,在风的推动下,形成一个个活的小水丘。这些小水丘像一个个缓缓涌出的喷泉,它比喷泉更柔媚。这活跃着的湖面,好似一方巨大的丝绸布料,极软而又极柔的那一种,迎风一抖,不仅面,边边角角都飘动起来了。

  阳光照耀着跳跃的湖水,湖面上出现了一块块碎金。我正在欣赏湖面的柔波,突然,一排波浪涌过来,跃上了湖岸,打湿了我的衣裤,随即就“汩汩哗哗”的轻快退去。湖水涌动着,时而一排浪涌来,轻轻地冲刷着石岸;时而形成朵朵涟漪,温柔的拥抱石岸,轻吻着,发出啵啵的声响。岸边的垂柳,如娇羞的少女低垂着头。垂柳自有自己的美丽,纤柔的枝条随风飘动,抬头仰望,如同千万屡绿瀑从空中落下。棵棵垂柳倚湖畔而栽,袅袅婷婷,很像一个个脱去外套,显露出柔美线条的青春少女。

  宽阔的湖面上浮起淡薄的雾气,看去,朦朦胧胧如隔了一层纱,顺着湖面向南望,雾由淡而浓,一片白茫茫的,一直延伸进远处的天空。我右侧不远处,有一条长虹般的石拱桥,这是座联拱石桥,通东扯西,横跨湖面之上,此情此景用“长虹卧波”来形容恰如其分。

  桥面由17个大小不一的联拱共同支撑,桥拱从中间到两边,由大到小,桥拱的形状像拱形的门洞。这座桥东西对称,从整体上看,桥面就像一张大弓,直面天空。西岸的药王山,临湖而立,自北而南,成为一个小山包,如浮在水波浩淼的洛神湖上。山上树木葱茏,碧森森,充满生机。三两个小亭子或头或身从山腰露出来,小山南是一座勾心斗角的大亭子,这几座大大小小的亭子掩映在青翠的山林中别有一番情趣。和药王山相邻的是一座影视城,颇具规模,灰砖灰瓦,庄严古典,气势恢宏。再往南是迷蒙在茫茫雾气中的垂柳林,高树成林成片,矮树成带,再远处一片翠色延伸进城里。

  目之所及,茫茫湖水的尽处,也是林带的尽处,上面是灰白的天空,高阔的天空下,林带就像谁用画笔描了一下,呈现出一抹短窄的浓绿。尤其美丽的是西岸的垂柳,舒展的柳枝,如滚滚的绿云,比云更曼妙,如一群清纯的少女新洗的秀发,散发出青春的气息。我正在欣赏着美景,突然间一条银白的鱼儿跃出水面,“啪”得一声又落进水里,我顿时一阵惊喜,有捉住它的冲动。

  记下了这番美景,辞别洛神湖畔,走过联拱石桥,游览了植物园。本想登上药王山,一览周围的美景,然而时间不允许,只好弃药王山而去。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