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端午与屈原作文
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日,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民间节日“端午节”,因为在五月,又可称之为“五月节”。在这个节日里,很多地方都以包粽子以及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古代杰出诗人屈原。
少年时,每逢端午节这一天,我既有芳香扑鼻的粽子吃,又可以与同伴们到家乡的小河里畅游“龙泉水”(民间传说把这一天江河里的水称之为“龙泉水”)。与同伴们在水里嬉戏、追逐,把这一天藏在内心的喜悦尽情地挥洒出来。这是端午节留给我最初的、最深的印象与留给我最美的回忆。
随着时光的飞逝,今天已为人师的我,在端午时节,想起的是《楚辞》,想起《离骚》,想起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想起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据史说,公元前278年秦兵功陷楚国首都郢都,诗人屈原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于当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名为“端午节”。屈原在楚国早期是极受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的,他极力主张联齐抗秦,并争取由楚国实行统一天下,。然而,后来楚怀王却听信保守势力与奸佞小人的馋言,而渐渐疏远屈原。屈原受到排挤与流放,在流放途中闻国已破。此时此刻屈原的内心是多么失望、多么悲愤、多么的矛盾。痛恨楚国最高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使爱国之士报国无门,导致奸佞误国,以致亡国。屈原在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下,甘与国家共存亡,毅然投江自尽。以他的死去唤醒世人。
假若当年屈原没有投江自尽,而更多地去深入民间,洞察民生,聆听世人的声音,以诗人自身的创作才华去谱写更多可歌可泣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不是更好吗?此亦后世文坛之大幸也。
篇二:端午与屈原作文
端午节到了,从家家户户飘出的粽子的清香也越来越浓了,竹叶与糯米的香气围绕在每个人身边。
在享受甜美的粽子时,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人,走在江边,脸上充满了忧愁。现在奸臣当道,江山就要毁在他们手里了!他想着,泪水肆无忌惮的顺着他的脸颊流下。他用力抹去。他早已下定决心改变这个局面,可无能为力。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如今却一败涂地。他累了,无助了,他知道他脚下的这片山河迟早会成为别的国家的领土。终于,他轻轻一跃,沉入了冰冷的水中。陪伴他的只有鱼虾和一首唱响千古的离骚。
在跳下去的那一刹那,他是否疑惑,是否还在为这个他所爱的楚国而担忧?
从此,汨罗江中多了一颗闪烁着的,不屈的心。
他有山一般的理想,海一般的胸襟,却无处施展。
但今天,我相信,他的精神一定会在我们新一代的身上展现出来,他的思想与精神也会一直传递下去。
篇三:端午与屈原作文
曾几何时,端午的记忆只是弥漫在童年里甜糯的清香。
曾几何时,隐约体会了你的忧思、苦楚和与一个民族间无法割舍的羁绊。
千年前的你,着一袭白衣,如同最后的葬礼。江边的风拂动苇草,掠过江面,拂过楚国的河山城郭,最后轻抚着你的衣袖,似乎想要为这个国家挽留最后一丝忠诚。你无言的张开双臂,似在呐喊,似在质问。楚王的昏庸,郑袖的媚惑,子兰的无能,郢都的攻破……这一切都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彻底绝望了。高洁如你,有心报国,无力回天,投身清流是你报国的最后选择了。那渔父好心想挽留下你,可你已决意与郢都俱去了。
汨罗江无言的流淌了千年,楚人没有忘记你,甚至秦王的后代也不会忘记你。年年端午,代代荆湘人都划着龙舟在江上寻找你,汨罗江上飘着浓郁的粽香。人们佩戴的艾草也一如你当年佩戴的春兰秋菊。此时的你早已不是那个遭遇流放的三闾大夫了,你早已被铸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镌刻在一个民族的灵魂上。
今日端午,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后辈们,用他们特恭敬的语气诵读你,缅怀你。或许有人不懂千年前的你——因为千年实在太漫长,太浩瀚,而后人们只能看见一团团迷雾;甚至有些孩子还不知道你——因为你的面目早都在江南的烟雨,塞外的黄沙中模糊了。但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你的这些言行,已成为后人的行为准则,字字珠玑。后人也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告慰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