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于豁达的作文
爸爸是一位豁达的人。
有一次,邻居家的鸭子找不到了,于是就到我家来找。我和爸爸在院子里干活,邻居进门就说:“我家的鸭子找不到了,我看看在你家吗?”于是,我和爸爸把邻居领到我家那些活泼可爱的鸭子面前。爸爸说:“你看看吧。”她看过后就说:“倒着数第二只就是了。”我和爸爸异口同声地说:“不可能啊。”我说:“这绝对不是你家的,因为我天天给这只鸭子喂食,我几乎每天都能见到这只鸭子。”不论我和爸爸怎么分辩,她都听不进去。爸爸见她很生气,于是,爸爸就说:“这不是我家的,是你家的,对不起。”爸爸好说好道地把鸭子送给邻居,把邻居高高兴兴地送出门外。
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这样做,我就问爸爸:“这明明是咱家的鸭子为什么给她?”爸爸想逗我玩儿似地说了句:“我怕把她气出病来,咱还得给她治病对不对啊。”
我知道爸爸是逗我玩儿,我知道爸爸虽然把鸭子给她了,但是爸爸也是难过的,因为那只鸭子是在爸爸的照顾下茁壮成长起来的。两天后,邻居又把鸭子抱了回来,低着头羞愧地说:“是我认错了,我家的鸭子找到了,真对不起。”爸爸笑着说:“一时出错也难免,算不了什么!”
记得小时候,我把小伙伴领到家里来玩,刚一进门,小伙伴就把爸爸最喜爱的一盆花——月季花给踢碎了。我很害怕,以为爸爸会很生气,没想到,爸爸却说:“没事,不小心嘛。”爸爸把踢碎的花盆恋恋不舍地扔了。
从爸爸的这两件小事中,我读懂了什么是豁达,豁达就是包容和与人为善。从此,我更加佩服和热爱我的爸爸。
点评:小作者通过一两件小事,写出了爸爸的宽容和大度,即豁达。爸爸的豁达给作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潜移默化的感染着这位小作者。文章自然清新,内涵丰富,有理有据,深化了明确的主题。
篇二:关于豁达的作文
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维也需要源头活水,而这些源头活水大部分来自书。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要勇攀知识的高峰,到达文学的殿堂。
叮咚的泉水是山林的歌声,闪耀的繁星是夜空的心语,朗朗的丝竹之声是知识漫舞的脚步喜欢独处幽居之所,让思维流淌在文学的天地。映着落日的余晖,拾起天边的朝霞,汲取知识的甘霖。我曾跟随陶渊明走遍南山,体会“采菊东篱下”的恬静。我也曾拜访施耐庵,听他讲述水泊梁山英雄好汉们的丰功伟绩。我还陪同笛福一起来到英国,学习鲁宾逊在黄岛生活中的力量与信心。一本一本的书就像是一口一口的饭,不断喂养着我,让我明白生命的真谛——豁达。
从古至今,文人志士们都拥有豁达的胸襟,博大的情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总是因为一些烦心琐事而大发雷霆,却忘记了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才能看破红尘,懂得冥冥之中的一种修养,在书籍的天空下驰骋古今,经纬天地!
我带着豁达的心灵,再次闯入知识的海洋,慕然回首,我惊奇的发现,豁达是一种高尚,一种沉稳,洒脱,严于律己的风度。豁达是一种哲学,用豁达的眼光欣赏世间万物,我们会明白生活无比美好。豁达更是一种心态,用豁达的心对待亲人和朋友,我们会由衷地感激人生有缘,相聚同行。
读书让我变得豁达,读书让我变得包容,读书让我的人生绚丽多姿,无比宽广!
篇三:关于豁达的作文
初一,如花的记忆。它如一朵黄嫩的郁金香,开放出小小的花苞,那味道沁人心脾,开放过后还余有淡淡的清香。
早晨,我端着茶杯坐在书桌前,品着苦涩的茶水,手里翻着一沓报纸,我的手快速地翻动,丝毫没有一点停留。突然,我的视线落在一则报导上:“2008年10月23日,五岁的佳佳(化名)出门时,差点被一辆大卡车撞到,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个初一小女孩马上冲过去抱起小佳佳逃离现场。事后,小女孩没有留下姓名就走了。”我看到这里,顿时惊呆了,这小女孩也太大胆了吧?并且还没有留下姓名,真要当“活雷锋”?那时我的心中充满了鄙夷,我看不起那个小女孩,拿我那时的话来讲,两个字:虚伪!
不知道那时是出于嫉妒,还是怎么了,反正就是讨厌“活雷锋”!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那天下午……
那天下午,天阴沉沉的,乌云厚的像要压下来,我独自坐在房间里看书,这时,门外传来一声哀号,我连忙走出去一看,原来是一位爷爷摔跤了。我一看这情形,急忙问:爷爷,没事吧?”他摇了摇头,我皱起了眉头,说:“您家在哪,我扶您过去。”他颤巍巍地指了指楼上,说:“502室。”我一听立马扶起他,要扶他上去,他连忙摆手:“不要,我可以!”我只好跟在他后面保护他。到了他家,他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我摇摇头说:“我是活雷锋”。我也不愿留名!爷爷哈哈大笑。
回到家里,我不停地责怪自己:明明不当“活雷锋”,明明讨厌“活雷锋”,却还是为别人做好事。我这是怎么了?
来到房间,我又瞄到了那则报导,再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禁茅塞顿开: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和文明、和谐社会的缘故吧!是呀,做好事应该每人都要做,并不求什么奖励。不留名字,这并不是一种虚伪。我心中的阴霾散尽了。那一刻,阳光撒在我身上,我也豁然开朗,不再纠结什么“活雷锋”了。
嗯,我要用心做好事,不求回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