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窝落雨好读书

  我只有三本爱读的书,一本是陕北作家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另一册是沈从文生的《湘西散记》,还有就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这三本书就放在沙发边上,这也许在外人看来,我家似乎没有专一书房的样子。不论随意读那一本,我都觉得与我的命运相近。平凡的世界,我看得很认真,透过孙少平孙少安的命运历程,我仿拂看见了作者路遥的苦难。听说路遥在写完平凡世界最后一个句号时,将笔往窗子外一扔失声大哭,他哭命运的多舛,哭自已的无力,没能扭转书中主人公的命运。但平凡世界的问世也同样没能改变路遥多难的命运,〈平凡世界〉在北京评获了矛盾文学奖,路遥弟弟帮他借了五千元去北京领奖和购书,路遥临上火车说了句:‘日它妈的文学!’钻进火车落泪而去。

  沈从文14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地界。他一直自谓“乡下人”,然而,有一天 ,站在河渡上,他突然看到了活的“边城”影像……这正是一部二十世纪中国难得的作品,在寂寞和遗忘中绽放着凤凰的美……

  这个乡下人虽然进了城,但每天坐在屋中,耳朵里听到的,却不是都市大街的汽笛和喧嚣声,而是湘西的水声、拉船声、牛角声…他的生命、情感, 全都留在了那个给那个故乡一一湘西。

  沈从文临终前,家人问他还有什么要说,他说:"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

  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湘西“乡下人”,一不小心闯荡了到大城市。他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却不得不凭藉手中的笔与城里的教授们分享一杯生活的羹,其艰难可想而知。他不舍昼夜地奋笔疾书仅仅是为了吃饱穿暖,其情态使人深深体味到人生的艰难与悲伤。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我会将仇恨写在冰上,然后期待太阳的升起。’这是他留给读者的遗言,他的世界是孤独黑暗的艰难,他认为人类是最残酷的,是唯一将快乐制造在痛苦上的动物……。 他以小说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折映了一片大陆及其人们的富足与贫困。

  我不知道孤独象征着何物,也许是精神,也许是肉体。人类生而孤独,死后灵魂也无法幸免。也许这个世界给予人类的唯一的一生必须背负着的沉重的烙印,便是如影随形的孤独。从这一点上来看,无人不孤独。

  世间本无对错,只有不同的理解。

  我喜欢把书叠在床头边,伸手就能翻到所需要的书。同一本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去读,总有不同的感触。即便是睡觉前或午休时随手翻番,但是,总还有一部分来不及看,时常让我感到光阴虚度的歉疚。

  上初中时爱读书,工作后这种习惯还能保持到单位,可是,得过日子,还得放飞灵魂,再忙也舍不得放下书本。

  这些年读过的书大多忘了,或是留下一个模糊的梗概,应了那句“书到用时方恨少”。中年工作中穷人无闲时没能好好读书,等到退休之后,零星的看书时间,也常被琐烦的无聊占据着,读的书越发少了。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近来阴雨绵绵忙于生活的事多,我不知道是否还有面目见人。

  一日突发其想学写诗,有人说:‘愤怒出诗人!’也有人说:‘诗人是半个疯子啊!’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当上愤怒的疯子呢?

  画家陆俨少说:‘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可见,一个人所读过的书藏在他的气质里,这种气质体现诗画的意境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吟诗读画能感受到其中的清浊经胃呢。读书、写诗大不易,画画如品茶更觉苦中涩。

  僧贫茶淡无甚事,

  纳窝落雨好读书。

  风雨敲窗,心闲冗坐,一人一书,一壶茶并柱香,这份隐秘的享受,是身心最好的宽慰,是生命最好的将息。

  写景散文推荐阅读:

  夏天的一场雨

  漫步鹅卵石小径

  雨访苏州

  春行徽州

  访春

  莺飞二月天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