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高中二年级写人作文600字,大家可以欣赏下他人的作文来取长补短,让自己的作文分数越来越好,更多优秀的作文可以关注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我们这有很多你喜欢的作文。
篇一: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她,澄澈的目光中闪烁着自信;她,动人的谈吐中散发着热情;她,甜美的微笑中流露着真诚。她,看似平凡文静,却是一位对教育事业有着远大抱负的热血女教师!她就是我初中时代的语文老师,王老师。
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凌于三尺讲台,用甜美的嗓音熟练的自我介绍着,语调轻柔,一股暖流流入我们的心田,如沐春风般的舒畅。声音平缓,却又隐隐透露出一种教师独有的威严。那个时候,她说:“学语文是日积月累的事儿,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学富五车,你们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以及不想松懈的心情。有一副对联是这样说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老师的教诲至今仍深烙在我的心中,成了我学习语文的座右铭。
渐渐的,与老师接触的日子久了,便发现她心细如丝,总能读懂我们的心理;待人十分和善,总能宽容他人的过失。她与我们交朋友,时常如朋友般地向我们诉说她学生时代的酸酸甜甜的故事,她有着惊人的口才,这是作为语文老师的资本,有时候引得全班热血沸腾,几个性子急的同学跳起来发誓说要好好学习,振兴中华!
她关爱学生,对学生永不言弃,孜孜不倦地灌输着我们语文的知识和技巧;不辞劳苦地引导着我们选择正确的道路;废寝忘食地研究着我们成绩的起伏成因。上课之时,常常与我们讲述一些语言运用的奇闻轶事,这让我们看到了她渊博的知识与非凡的见识,让我们对语文充满热情,让我们对学习充满期待。
她不喜欢打扮,穿着也差强人意,永远是单调的上衣配黑色的牛仔裤,和周围同龄的女教师相比,少了一丝艳丽,多了一丝憔悴。我们知道她为什么不喜欢打扮,为什么会有那丝与年龄不符的憔悴。因为她对我们太认真了!她的心中装着的,是比穿着打扮更为高尚,更为伟大的教育事业!她对教育的热忱,对教育的碧血丹心,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每每想到她全神贯注地备课时那娇小的背影,聚精会神的讲课时那坚定的眼神,心中难免激起千层浪,感慨万千,意味难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遇见她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这份奉献的价值,这份精神的真谛,这份难以言喻的坚持!她如春蚕,吐尽珍丝,她如蜡炬,燃尽年华。她为了教育,奉献了艳丽的容貌,奉献了似水的流年,奉献了矢志不移的决心,奉献了一切啊!
她前方的道路是明亮的,她自己就是照亮道路的火把,她也照亮了我们的道路,让我们充满自信与希望,让我们坚信明天会更加美好,让我们点燃了自己的火把,去照亮了更多人的道路,给予了更多人希望。
她是个好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她的梦想,一定会有御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一天!
待到那个山花烂漫之时,她一定会在丛中微笑着,留得清气几缕,逸满乾坤。
篇二:我眼中的孔子
你可曾听说过一个人,他愿意将一生都耗在宣扬一项没有一个君王认可的学说之上;你可曾听说过一个人,他的学问可以经受2500年的历史洗涤,非但没有消沉而日渐弥新,这个人就是我可亲可敬的孔圣人。
人们都说时间会淡化一切,但孔子的学说却可以突破时间的捆锁而独立存在,我想其中必有其“永恒”的东西存在,这永恒归其原因有孔子的智慧,亦有孔子永不言弃的精神。
说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学识上的渊博,面对他高深的学问,颜渊曾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试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学问能让这位孔子最欣赏,最器重的学生发出如此深刻的感叹。当然,孔子作为一位老师,他的智慧也体现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原来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纵然孔子是诲人不倦的,但这一份“不倦”却是建立在一个学生对学问痴心向往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诚然,细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他自身就不想学,那么硬逼着他又能有什么大的效果呢?都说言教重于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观看《孔子》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们都能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孔子面见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个大礼,这时一旁的太监就会告诉他那是周礼,现在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误……就是这样一位极力推行周礼的“固执”的老师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礼知礼守礼的学生。
转眼半个学期也就过去了,《论语》选读也就要学完了,但在我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别的,是孔子那一股“倔脾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有多难啊,人们常说“三人成虎”,三个人说街上有虎,就会有人相信真有老虎,这是多么荒谬的言论,但你试推想一下,当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极力推讲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无人认同,他难道不会怀疑自己的学说吗,他难道不会陷入到矛盾与挣扎之中吗,然而我们会敬佩他精神的顽强,却有否体会他在挣扎中的痛楚呢,也许在2500年前的无数夜晚中,孔子也在仰望星空,质问苍穹,也许是上天指引了他,让他不断的坚持了下来,纵然是“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多么美,多么惬意的画面,然而观其孔子一生,至死也未曾感受到过“三月之风”,就孔子自身而言,我想他应该是再悲哀不过了,在死前,孔子曾歌曰:‘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就在生命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满脸纵横的眼泪到底是哭死去的儿子孔鲤还是哭心爱的弟子颜回和子路,是哭百姓水深火热还是哭自己壮志难酬,我想我们都很难解读清楚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孔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陷入痛苦,不能自拔,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已深深刺痛了孔子的心……
其实恍惚间我觉得孔子离我们并不遥远,他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生活当中,但我想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些,我们可以让孔子的仁爱播洒人间,可以让三月的风在你我心中吹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