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习俗初二作文600字

  每一年的中秋都会和家人一起吃饭赏月,可是每一年都不会觉得腻。下面是由作文网小编为您准备的两篇《中秋节习俗初二作文600字》作文。

  篇一:中秋节习俗初二作文600字

  今天是中秋节,一整天下来,家里面都热闹的不得了。早上,家里就来了好多客人。有亲戚拉。较好的一些邻居,还有爸妈在公司一些较好的同事。顿时,家里面变的好热闹啊。好比过年一样。

  中午的时候。爸爸煮了一桌好菜。大鱼大肉的,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说有笑的。奶奶说;“以前我们过中秋节的时候,只是多了几块肉和一碗米饭。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过节都不一样了。”姐姐快速的夹给奶奶一块肉说;那你就多吃一点啊。把以前少吃的给补回来啊!”我们看了也不甘落后。纷纷夹给奶奶菜吃。奶奶脸上露出了笑容。还说自己有福气,有这么多孝顺的孙子。我们听了心里都感到甜滋滋的。

  晚上,我们来到天台上赏月。爸妈拿出了许多东西出来赏月,有水果. 月饼和饼干。我们坐在天台上听奶奶讲关于中秋的故事。例如;在月亮上,住着以为美丽的嫦娥。可爱的玉兔。威猛的吴刚。奶奶还告诉我们一些我们家乡在中秋那天的习俗。如;在我们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惯。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我么当地还有吃芋头的习惯。据说是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习惯用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和农民有关。但在我们当地还有一则广泛流传的故事;1279年。蒙古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破城后,百姓惨遭胡人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去芋头与'胡人 同音。且像人头。所以我们潮州人在那天就吃芋头来祭拜祖先

  突然楼下传来一真小声。我跑到阳台上看。原来是隔壁的几个小孩。他们手里拿着灯笼乱跑。就想几只可爱的萤火虫。美丽极了。

  今年的中秋过的真开心啊!

  篇二:中秋节习俗初二作文600字

  近人金易、沈义羚所著的《宫女谈往录》中,记述了一位叫荣儿的宫女讲述的故事。

  当时正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这位太后慌乱之中亦未忘旧礼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贡院中举行了祭月之礼。

  故事说,晚饭后按着宫里的习惯,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这大概是沿着东北的习惯“男不拜兔,女不祭灶”吧。“太阴君”是由每家的主妇来祭的。在庭院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请出神码来(一张纸上印一个大兔子在月宫里捣药),插在香坛里。香坛是一个方斗,晋北的斗不是圆的,是方的。街上有时偶然听到晋北人唱“圆不过月亮方不过斗,甜不过尕妹妹的温柔。”可见,晋北的斗全是方的了。斗里盛满新高粱,斗口糊上黄纸,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盘月饼,月饼叠起来有半尺高。另外,中间一个大木盘,放着直径有一尺长的圆月饼,这是专给祭兔时做的。还有两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是把茶叶放在碗里用凉水冲一下。就这样,由皇后带着妃子、格格和大家行完礼,就算礼成。当时大家都是逃跑在外的,非常迷信,唯恐有一点礼仪不周,得罪了神鬼,给自己降下灾难。所以一有给神鬼磕头的机会,都是争着参加,没有一个人敢落后的。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宫廷中祭拜月兔的规矩,虽说是在逃难之中,香坛只好用晋北的方斗来替代,但从心理角度说,因为在难中,所以对神则更为敬畏而虔诚。从这个故事看,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出国留学网肃庄重,但却显得更为亲切。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尽管略显得对神不大尊敬,但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推荐阅读:

  汉族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250字

  中秋节习俗作文150字

  中秋节习俗作文500字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00字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中秋节作文 | 中秋节日记 | 中秋节周记 | 中秋节资料 | 中秋节手抄报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中秋节习俗初二作文6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写人的作文500字初二爸爸

写人作文初二

初二父亲节的作文700字

父亲节初二

童年趣事作文800字左右初二

童年趣事初二

端午作文600字初二

端午作文初二

初二写人的作文500字

初二写人作文

有趣的中秋节作文600字左右

中秋节作文

家乡的中秋节作文600字左右

家乡作文

中秋作文600字初二

中秋作文

又是一年中秋节作文600字

又是一年中秋节作文

中秋团圆作文600字初二

中秋团圆作文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每一年的中秋都会和家人一起吃饭赏月,可是每一年都不会觉得腻。下面是由作文网小编为您准备的两篇《中秋节习俗初二作文600字》作文。

  篇一:中秋节习俗初二作文600字

  今天是中秋节,一整天下来,家里面都热闹的不得了。早上,家里就来了好多客人。有亲戚拉。较好的一些邻居,还有爸妈在公司一些较好的同事。顿时,家里面变的好热闹啊。好比过年一样。

  中午的时候。爸爸煮了一桌好菜。大鱼大肉的,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说有笑的。奶奶说;“以前我们过中秋节的时候,只是多了几块肉和一碗米饭。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过节都不一样了。”姐姐快速的夹给奶奶一块肉说;那你就多吃一点啊。把以前少吃的给补回来啊!”我们看了也不甘落后。纷纷夹给奶奶菜吃。奶奶脸上露出了笑容。还说自己有福气,有这么多孝顺的孙子。我们听了心里都感到甜滋滋的。

  晚上,我们来到天台上赏月。爸妈拿出了许多东西出来赏月,有水果. 月饼和饼干。我们坐在天台上听奶奶讲关于中秋的故事。例如;在月亮上,住着以为美丽的嫦娥。可爱的玉兔。威猛的吴刚。奶奶还告诉我们一些我们家乡在中秋那天的习俗。如;在我们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惯。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我么当地还有吃芋头的习惯。据说是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习惯用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和农民有关。但在我们当地还有一则广泛流传的故事;1279年。蒙古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破城后,百姓惨遭胡人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去芋头与'胡人 同音。且像人头。所以我们潮州人在那天就吃芋头来祭拜祖先

  突然楼下传来一真小声。我跑到阳台上看。原来是隔壁的几个小孩。他们手里拿着灯笼乱跑。就想几只可爱的萤火虫。美丽极了。

  今年的中秋过的真开心啊!

  篇二:中秋节习俗初二作文600字

  近人金易、沈义羚所著的《宫女谈往录》中,记述了一位叫荣儿的宫女讲述的故事。

  当时正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这位太后慌乱之中亦未忘旧礼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贡院中举行了祭月之礼。

  故事说,晚饭后按着宫里的习惯,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这大概是沿着东北的习惯“男不拜兔,女不祭灶”吧。“太阴君”是由每家的主妇来祭的。在庭院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请出神码来(一张纸上印一个大兔子在月宫里捣药),插在香坛里。香坛是一个方斗,晋北的斗不是圆的,是方的。街上有时偶然听到晋北人唱“圆不过月亮方不过斗,甜不过尕妹妹的温柔。”可见,晋北的斗全是方的了。斗里盛满新高粱,斗口糊上黄纸,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盘月饼,月饼叠起来有半尺高。另外,中间一个大木盘,放着直径有一尺长的圆月饼,这是专给祭兔时做的。还有两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是把茶叶放在碗里用凉水冲一下。就这样,由皇后带着妃子、格格和大家行完礼,就算礼成。当时大家都是逃跑在外的,非常迷信,唯恐有一点礼仪不周,得罪了神鬼,给自己降下灾难。所以一有给神鬼磕头的机会,都是争着参加,没有一个人敢落后的。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宫廷中祭拜月兔的规矩,虽说是在逃难之中,香坛只好用晋北的方斗来替代,但从心理角度说,因为在难中,所以对神则更为敬畏而虔诚。从这个故事看,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出国留学网肃庄重,但却显得更为亲切。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尽管略显得对神不大尊敬,但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推荐阅读:

  汉族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250字

  中秋节习俗作文150字

  中秋节习俗作文500字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00字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中秋节作文 | 中秋节日记 | 中秋节周记 | 中秋节资料 | 中秋节手抄报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