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我回到了老家永康,和家人们一起再次游览了方岩。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带来的《方岩游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方岩游记
暑假,我回到了老家永康,和家人们一起再次游览了方岩。
通过检票口,我们兴冲冲地往上跑。山路蜿蜒曲折,像一条龙匍匐山间。路边小草翠绿,苔藓滋润。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山腰,一座阁楼呈现在眼前。相传方岩开山祖师“正德禅师”最初在此修行,人们把这儿称作“罗汉洞”。罗汉洞旁有蛟龙泉水,泉水清澈,不远处还建有一个精致的步云亭。 自亭向上,一座长数百米,盘旋而上的飞桥迅速地映入眼帘。飞桥犹如仙女的飘带,随风飘浮,又如飞流而下的瀑布,瀑泉声情并茂的吟唱,时而高亢,时而悠长。望着这如画的景色,我感觉自己仿佛正慢慢地融入了这奇险的飞桥之中,彻底地融化在了这画卷之中。 我们继续向南走。走进了南岩景区,我们首先登了圆梦塔,矗立塔顶,俯瞰南岩景区,金钢经照壁、民俗广场、胡公诗廊、胡公石塑头像,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真是“南岩日色冷青松,长与白云共一峰。半醉流霞红映脸,先鞭肃肃镇蛟龙。”走出圆梦塔,漫步丛林,见广场周围群花竞放,绿草如茵,生机勃勃,心中舒畅无比。
回程的路上,我细数着方岩的迷人之处: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陡峭的山崖、挺拔的翠竹、笔挺的苍松;原始的宁静、神奇的传说……我宛如又一次进入了人间仙境。
篇二:方岩游记
永康,古时的“丽州”曾有过这般美丽的芳名。今唤永康,顾名思义,有永葆安康和永远健康之寓意。山川秀丽造就了这方水土,养育着五十多万的永康人。据说1992年撤县设市时,对呼“永康市”或叫“丽州市”颇有争议,当然墨守陈规尤为恰当适宜。其实呀,无论是叫什么市,都能彰显永康人的聪明智慧。
早在九十年代初,我就寻访到了这方水土的古丽小镇,那蜿蜒向西流淌着清澈的永康江,在微风拂柳的彩霞中,呈现出那种流光的溢彩;带着那轻轻掠过的晚风,使江水涟漪的褶宛如裙,让人感到一种沁人肺腑的舒畅。还有那华灯初上西津桥的长廊,远远望去仿若卧波的长虹,殊有的景趣蔚为大观,或多或少都留给了我一些斑斓的记忆。
盖因永康战友的邀请,曾经到过几趟,每次都是以诧异的眼神看着她的嬗变;到过深圳的人都有着标新日异的感觉,而永康独树一帜的锻造出举世闻名的五金之都,不愧为春秋铸剑之乡演绎着黄帝铸鼎的美丽传说。此刻的心情回荡着永康人的激情和扬帆起航中感染着,那“雪瀑涵秋一水回,双溪流月转徘徊。高眠桥上寻残梦,暇对清溪话旧碑。”的西津桥也在梦魇中开花。liuxue86.com
方岩山,早在七十年代末,永康战友的口述中就神游过,今得力王祖亮战友促成此番游历,实乃为揽尽天下秀色的又一次饕餮(tāotiè),真有一种不为一次错过,只为一次拥有的幸福洋溢在心底。
我们一行三人坐在祖亮的自驾车,如舞动的云彩穿梭在古丽树影婆娑的街道和永康江桥的路上,越过苏溪连绵的厂房,一种企业的繁华像星河一样闪烁着光芒。不一会儿来到小镇—方岩,找到了战友施福生,几年不见的福生天庭愈发饱满,小腹略有微鼓的富态,从他的言谈举止和品吸三字头的中华烟,就觉得他事业有成的富有。
见过福生一番寒暄握手后落坐,道了几十年后的沧桑离别,也让我见识到了福生夫妻如日中天的企业,他紧跟市场节拍的产品不落实套,所谓的船小掉头快,张扬着他精明的运作管理,那种融入市场的创业精神是那么的挥斥方遒。
在福生的导引下,我们进入了方岩山景区。一种清灵深幽的景色跃入眼帘,透过“方岩山”的牌坊,看到两个斗大的“赫靈”繁体字,细看得知是宋高宗皇帝的亲笔御书。我走过佛教的九华山等名山胜水,看过不少的山神庙宇,从来就没有过此刻这番的情愫。
今儿冲着“好灵”二字的灵念,此时也花了一些银子请了一点香火,虔诚的在观音菩萨和胡公面前点燃着,在升腾的香火中冥冥地感到一种越过心头清爽的舒适,这当然是后话了。
沿着方岩南麓的石径小道拾阶而上,两侧的林荫杂木丛中掩映着翠绿的轻吟,婆娑起舞的竹林是那么的婀娜多姿。行至山腰小息片刻,忽见依山而筑的楼阁,进去一看方知是“罗汉洞”。传说方岩山的鼻祖“正德禅师”在此开山修行数年,念一声阿弥陀佛合掌作揖。
略过方岩“虎跑泉”,此时的泉水仅半勺见底,清澄甘甜犹存。从罗汉洞出来往上,攀岩坡陡如梯的“百步峻”,峻上建有步云亭,自亭而上着意“飞桥”揽胜,是在峭壁上凿洞垒石修成的一条栈道,内傍削壁的凛冽之势,鸟瞰山径宛转的水清木秀,顿感深涧的险峻奇峰。
盘曲而上的喘息,真有如上山气喘喘,下山脚打软的汗颜。大约旋转六七回,豁然中开的巨石呈现眼前,抬头观其建阁其上的楼阁,在拱门上和流檐下分别写着“天门”二字,两旁峭壁岩面的湿润长满着一层层的青苔,看着有“巫岫郁嵯峨”的雄伟壮峙之气势,惊讶中领悟到了的蔚为壮观之绝境。
读着“天生奇境窥大地,门设雄关瞰山河”的楹联,我们依附着栏杆登上天门,依栏凭眺群山的起伏、云雾缥缈的幻影,令人顿生升天的飘然之感,更感自然造化的神奇天门与人文寓意和合的奇妙和无限的遐想。
跨进天门,如履平地的坦荡,山风吹入沁肺的凉爽;转入一座镶嵌“天街”牌坊,街旁云集的商贩,让我顿时有种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诗境。
转过天街尽头的东北角,看到一平台上立有“千人坑”的碑亭供人凭吊。远处看这个“千人坑”的千字草体,有点像“子”字的写法,细读碑文才知这附丽着方腊揭竿起义的悲壮历史故事。
看摆碑亭后,来到不远处的千年古刹。据载广慈寺始建于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时叫大悲寺,后在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期间改为广慈寺。其建筑宏伟壮丽,有前中后三个殿堂,寺内的胡公殿香火颇旺,百姓感念北宋兵部侍郎胡则的德政,故立庙纪念。
故而我们又在广慈寺的空旷处,看到一段有关毛泽东南巡路过金华时,在列车上接见市、县委书记问起永康有么重要人物,众人不知其意相互的急不择言,主席则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讲起胡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佳话的照壁题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