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的编织

  在农村,簸箕是一种常见的簸扬器具。黄澄澄的谷子、白熠熠的大米颗粒归仓,得靠它扬滓去糠,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尽管如今风谷机、碾米机各显其能,但在农村,簸箕依然是每家不可少的农用品。

  簸箕外形颇似大铜锣,结构简单,然而编织簸箕得好几道工序,是一种传统手工工艺。从它身上,可以窥见能工巧匠的技能。

  首先要选好竹子。竹子品种要好,既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老的,难以开刀,且容易折断;嫩的,容易被虫蛀。这里有个掌握火候的问题。

  其次便是削竹蔑。先把竹子破开4片,再根据簸箕大小规格断片。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家用簸箕直径长80厘米至90厘米,就按这个长度把竹片一段一段截取。然后,把竹片破成宽约1厘米的小竹条,最后才把小竹条削成0.1厘米的竹蔑。削竹蔑时用力要均匀,使它平滑光亮,才好编织。

  接着便是编织簸箕排(簸箕底的俗称),就像编织床席一样。为了省料,先织好一个正方形竹排,再逐渐把它扩大成一个正八边形竹排,直径稍大于簸箕的直径,编好排后,用尺规画圆,用利刀把它砍成一个圆排。

  夹排是整个工序中最关键的一环。簸箕是否坚固耐用,主要取决于此。夹排必须要做好圆箍。圆箍要选用好竹子,周长是簸箕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宽1.5厘米至2厘米,厚0.5厘米至0.7厘米。圆箍两个,一个内箍,一个外箍。夹排时,先把内箍平放在圆排上;接着把外箍拆开,用一头沿着内箍的外围把圆排扳上来;再用夹子把整个部件-块儿夹紧;然后在内箍附近钻孔、绑线。操作虽不太复杂,但要操作自如,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

  最后一道工序便是绑藤。以前原料多用藤条,故称绑藤(现在原料已改用塑料片)。这之前要钻好孔,孔径约3厘米,一直排满整个圆箍。巧匠们绑藤时轻舒手臂,仿佛姑娘们飞针走线,好看极了。

  我们盼望簸箕能早日结束它的使命,走进博物馆,也希望传统手工艺得到继承和革新。

  点评:语言准确+立意深远。作者首先准确地了解了被说明对象的制作进程、每一道工序,并且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其次作者是为了让簸箕能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得到传承,写了这篇说明文,这使得文章超越了本身的意义。

 最新文章推荐阅读:

  内蒙古大草原的马作文

  马作文1000字

  马的作文200字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小学周记 | 初中周记 | 高中周记 | 节日周记

分享

热门关注

高中生运动会周记

运动会周记

高一中秋节周记400字

中秋节周记

高一周记300字

高一军训周记600字

军训周记

做家务活周记600字

做家务活

我的学校周记

学校周记

我爱冬天的周记

我爱冬天周记

我的周末周记300字

周末周记

描写雪的周记300字

雪周记

高一难忘的一件事周记500字

高一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