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清明节扫墓的作文

  一场急匆匆的雨应时而下,勾起了对清明节的所有记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流传千年的诗歌萦绕耳畔,妇孺皆知。清明不仅是个节气,还是个节日,它之于中国,好似感恩节之于美国,意义古老且深远。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关于清明节的作文栏目为您带来的《有关清明节扫墓的作文》,希望我们的作文能让你喜欢。

  【篇一:清明节随想】

  三月的风弥漫着春天的香味,从田野间飘过,从清泉边流过。绵长的细雨打湿了四月的大地。不知不觉中我们又迎来了今年的清明。《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节后雨水渐渐多了起来,是大地万物生长的好季节。田间地头那一片拔节的嫩绿;河岸水堤边那一树惹人的新绿。蒙蒙细雨洗净了大地。牧童的短笛吹响了乡间劳作的序曲。笛音悠悠从牛背上跃过飘入我的心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有扫墓祭祖的习俗,在这一天回到乡间轻轻拭去身上的尘垢,同时也拭去心灵的那些繁俗。心与乡村紧紧的贴在一起,饮着故乡的酒缅怀远去的故人。寄托那份酒醉方知情更浓的思念。

  今年的清明节,让我想起更多的人,更多的事。过去的一年伤痛曾打湿了记忆,过去的一年悲怆曾惹哭了岁月。

  清明节到了,不知道天堂的他们是不是依旧注视着这片土地,这片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地,同时也送走了他们生命的土地。都说清明的雨是故人的眼泪。今年的清明节没有下雨,或许我们的眼泪和着他们的眼泪早在去年的五月已经风干了。

  川西平原的油菜花前断日子刚刚开过,一片一片的金黄迷人的眼,这几天下了几天的雨,花已经落空了。我常常为了去年看花的人而暗自神伤。谁曾知道去年灿烂的油菜花竟是他们看到的最后一次。也许故乡的菜花香会飘到天堂,让花香带去对他们的思念。

  远处笛音又起,哀怨,朦胧又迷离。天国的那一串相思也在这一方土地搁浅。

  每年清明,每年五月思念如陈酒般浓烈。

  【篇二:清明节见闻】

  雨纷纷清明已经过去,未见几许断肠人,倒是借问酒家何所有的不在少数。麻醉着神经,损伤着肝肾。嘉陵江边,游船几许灯光灿烂。灯下那一杯杯冒着热气的绿玉,不时几个星子闪进去。茶溶在水里边,唾液溶在茶里。纵然茶叶再名贵,也不过是茶与唾液的混和物。自然没什么味道。

  江对岸,红军纪念馆灯火辉煌。再衬上“阆苑仙境”四个大字,确有一番韵味。但清明节仍无几人上去缅怀先烈,似乎他们的鲜血造就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抑或只是装饰了那一双双早已饱受光污染的眼。

  古城里,衣着暴露的女人到处留下倩影,全然不顾自己那水桶腰或罗圈腿。不用问,那是liuxue86.com自信的省城人。好在阆中不是小气的丽江或周庄,道宽楼高倒使她们显的娇小了几分。

  这街愈走愈黑,到了汉桓侯祠灯也学会了戛然而止。本来就是古墓。门前又新挖一口“古井”就怕吓不死人。唉,真为阆中中学的美女们担心。

  夜深了,阆中中学还传来许许书声。原来校方又在和全国人民作对,可怜的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才能体会到中国早已解放?这样补课,脑细胞死伤无数,本可以考北大的也只有考个渣渣了。

  城里到处都是祭奠后的灰烬。低头看看冥钞面值,多以百万计数。若先人地下有收,一日收获无数亿,这冥间货币恐怕也要贬值。不过看着这一个个“孝男孝女”,我倒想起一句老话“活着不孝死了孝,瞎闹!”是啊,与其这样“孝顺”,生前何必恶语相加,置于死地而后快?这般孝顺也不过是不是“哄死人”,也许有些人才自知罪孽深重或他(她)也成了父母。早知如此,何必当处?

  清明,人可醒?

  【篇三:清明节感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清明。清明给人的感觉是悲伤的,这不错,仅我个人认为:“雨纷纷”一词就一票否决了清明节有晴天的可能,或许杜牧他老人家写诗的那次清明节是雨天吧,于是他诗兴大发,写下了这千古名句。

  古往今来,人们习惯的做法就是到逝世的长辈坟前上香,烧纸,磕头,有的还要往坟上添一些土,做给别人看,表示这个坟墓尚有后人。听爷爷说,以前是不允许小孩子上坟的,可现在不同了。清明节那天,我有幸回到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去给祖宗上坟。6口之家手拿鲜花,香炉,果品,跪垫,“浩浩荡荡”向野外走去。

  来到田野,我顿时被眼前的景色所迷住了,我也无法用任何华丽的辞藻来形容这美丽的景色:

  枯萎的草叶中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绿色。有的地方已长出了生机勃勃的野草,上面还挂着晶莹的露珠;一朵朵明媚的不知名的野花在春风的抚摸下,显得神气十足。柳叶摇摆着那刚刚抽出的嫩芽,向人们炫耀着……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丽,那么惹人喜爱,再转头看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好像不太高兴,哦,快到老爷爷的坟墓了。

  我们来到老爷爷的坟前,摆好供品,鲜花和香炉。爸爸教我点好三柱香并行了跪拜礼。我的思绪便随着爸爸点好的纸钱飘逸。由于纸钱多,爷爷又用木棍拨弄着纸堆,怕烧不尽,收不到。爸爸站起向田野四周扔了一些纸钱,同时说:“我爷爷腿脚不好,孤魂野鬼你们别跟他抢。”我的眼泪差一点流下来。火烧得很旺,风不时的将纸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这暖和好比是来自太爷的拥抱。我心里默记着……我学着爸爸的样子也去将纸元宝点燃,虽然我没能与老爷爷见面,但我内心充满对老爷爷的尊敬,也许是血浓与水的缘故吧!我主动将老爷爷坟前的杂草拔去,再添了一些新土,这是我抬头发现,爷爷正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我,大概是因为我长大了,懂事了。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我们离开了老爷爷的坟墓,在回家的路上我感到我长大了,我有大收获。我决定每年清明都来为老爷爷扫墓。这时,我最想说的话就是:在长辈活着时多陪陪他们,这样在他们百年之后,才不会有多大的遗憾。

  【篇四:清明时节的竹子】

  清明节将近,突然想起竹子。我对竹子的好感,却是在清明节那天的一场大雾里产生的。曾祖父的坟墓在深山里,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长的山路。当天凌晨,大雾漫天,几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出门是有道理的,因为在今天得去好几个山头祭拜先人。只记得,当天早上,父亲挑着祭品走在后边,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边,如一只脱笼的小鸟。嘴里似乎还在哼着曲调吧,或许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长到我的胸前。我们经过了田野,绕过了小溪,爬上了陡坡,又翻过几个山头,终于来到一条峡谷里。父亲轻轻喊了一声:“别跑得太快,前边是一片竹林了。”我应了一声,却一个劲地往峡谷里跑。父亲在后边摇了摇头,微微地笑了。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欢竹子的。

  近了,近了。山风中吹来一阵沙沙的轻响,在弯角处我终于看到了竹林的身影。绿色般的潮水,从此在我的人生里扎了根,再也无法抹去。

  竹林上方的叶子雀跃地随风倾倒,发出寒战的声音,宛如一片绿色的急流,所有的叶子都朝着一个方向。那修长而青翠的叶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争渡。我站在万千的竹子当中,只觉得自己已被绿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耸云霄,一直长到了峡谷的顶端,遮没了天空,嬉戏着白云。细小的竹子,刚刚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像我的手指大小,嫩绿地,也在枝头泼洒出一簇簇细小的舟子,加入这雾中的争流。绿色的震撼铺天盖地,万千的翡翠招摇在我的面前,我抚摸着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间绕来绕去,只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父亲放下肩头的祭品,站在林间,也有点出神。

  林间传来清脆的鸟鸣声,那是山雀吧,在绿色的枝头上跳跃着,尽情地享受这天地的气息。潺潺的声响,那是从岩缝里渗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莹。寒雾在竹子身上渗出一颗颗的水珠,有的顺着竹节轻滑而下,留下溪流走过的痕迹;有的从叶尖晃了几晃,便顽皮地荡了开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坠而去。

  后来,或许是第一缕刺破林间雾气的阳光唤醒了父亲吧。他用一把小刀削下拇指大小的一根竹子,递给了我。轻轻拍了拍我的小脑袋,唤道:“走吧,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或许是年幼吧,也或许是不对先祖们感情不够深沉。荒山中的孤冢总让我感觉阴森,要是没有父亲在身旁的话,我敢担保我会吓哭的。那年的清明没有留下太多关于祖先的记忆,却永远铭记了那片竹林,那片绿色的,空灵的世界。也记得了父亲削给我的那根竹子,那根在清明的夜里削成了笛子的竹子,在父亲唇边吹响的竹子。那一缕悠扬而深邃的声音,就这样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也贯穿了我的整个人生。

  是的,后来我长大了。读到了许多关于竹子的诗句,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轼的吧,又读到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王维的吧。读了很多很多,也见过许多人画竹,如郑板桥的画,但却总觉得失落。那片空灵的世界,没有任何诗句,没有任何画笔可以替代的。是的,至少在我心里是这样的。

  我感慨万千。让我们共同继承先辈遗志,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积极向上,长大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篇五:家乡的清明节】

  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扫墓节日,爸爸开车带奶奶、妈妈、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县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们经过了1个小时的环山公路终于到达目的地——我梦中熟悉的家乡。

  一下车,我们就闻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四周青山环绕,整个乡村显得那样祥和。我们步行几分钟就看见一座泥巴盖得老房子,这是爷爷、奶奶、爸爸以前住过的地方,现在只有曾奶奶、曾爷爷住在那里。一进门就看见曾爷爷和曾奶奶,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看见我们到来,那爬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问候完曾爷爷和曾奶奶,我们要去扫爷爷的墓了,我们爬上了屋后的山坡。

  春光明媚,阳光灿烂,小路两旁都开始热闹了。有嫩绿的小草展露着小脑袋,忙碌的蚂蚁在春运,春笋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山间的小路上真有趣,一会儿小鸡、小鸭和我们嬉戏,一会儿小羊、小狗与我们赛跑。远处绿油油的麦田和金灿灿的油菜花为家乡的春天添加了亮丽的色彩。不一会功夫,我们来到了爷爷墓前,爸爸带着妈妈和我认认真真地向爷爷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爷爷还活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篇六:清明扫墓】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节又至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推荐阅读: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800字

  有关清明节的作文500字

  有关清明节的300字作文

  有关清明节的200字作文

  有关清明节的作文100字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清明节作文 | 清明节日记 | 清明节周记 | 清明节资料 | 清明节手抄报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有关清明节扫墓的作文【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父亲节作文高中600字

父亲节600字

高中生感恩父亲节的作文800字

高中感恩父亲节

梦想作文800字高中记叙文

梦想高中

我的烦恼作文800字高一

我的烦恼高一

高中我的梦想作文800字记叙文

高中我的梦想

清明节扫墓作文800字高中

清明节作文高中

清明节作文800

清明作文

有关母亲节的作文600高中

有关母亲节600字

有关家的温暖作文800字

家的温暖

有关人与自然的高中作文800字

有关人与自然作文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一场急匆匆的雨应时而下,勾起了对清明节的所有记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流传千年的诗歌萦绕耳畔,妇孺皆知。清明不仅是个节气,还是个节日,它之于中国,好似感恩节之于美国,意义古老且深远。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关于清明节的作文栏目为您带来的《有关清明节扫墓的作文》,希望我们的作文能让你喜欢。

  【篇一:清明节随想】

  三月的风弥漫着春天的香味,从田野间飘过,从清泉边流过。绵长的细雨打湿了四月的大地。不知不觉中我们又迎来了今年的清明。《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节后雨水渐渐多了起来,是大地万物生长的好季节。田间地头那一片拔节的嫩绿;河岸水堤边那一树惹人的新绿。蒙蒙细雨洗净了大地。牧童的短笛吹响了乡间劳作的序曲。笛音悠悠从牛背上跃过飘入我的心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有扫墓祭祖的习俗,在这一天回到乡间轻轻拭去身上的尘垢,同时也拭去心灵的那些繁俗。心与乡村紧紧的贴在一起,饮着故乡的酒缅怀远去的故人。寄托那份酒醉方知情更浓的思念。

  今年的清明节,让我想起更多的人,更多的事。过去的一年伤痛曾打湿了记忆,过去的一年悲怆曾惹哭了岁月。

  清明节到了,不知道天堂的他们是不是依旧注视着这片土地,这片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地,同时也送走了他们生命的土地。都说清明的雨是故人的眼泪。今年的清明节没有下雨,或许我们的眼泪和着他们的眼泪早在去年的五月已经风干了。

  川西平原的油菜花前断日子刚刚开过,一片一片的金黄迷人的眼,这几天下了几天的雨,花已经落空了。我常常为了去年看花的人而暗自神伤。谁曾知道去年灿烂的油菜花竟是他们看到的最后一次。也许故乡的菜花香会飘到天堂,让花香带去对他们的思念。

  远处笛音又起,哀怨,朦胧又迷离。天国的那一串相思也在这一方土地搁浅。

  每年清明,每年五月思念如陈酒般浓烈。

  【篇二:清明节见闻】

  雨纷纷清明已经过去,未见几许断肠人,倒是借问酒家何所有的不在少数。麻醉着神经,损伤着肝肾。嘉陵江边,游船几许灯光灿烂。灯下那一杯杯冒着热气的绿玉,不时几个星子闪进去。茶溶在水里边,唾液溶在茶里。纵然茶叶再名贵,也不过是茶与唾液的混和物。自然没什么味道。

  江对岸,红军纪念馆灯火辉煌。再衬上“阆苑仙境”四个大字,确有一番韵味。但清明节仍无几人上去缅怀先烈,似乎他们的鲜血造就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抑或只是装饰了那一双双早已饱受光污染的眼。

  古城里,衣着暴露的女人到处留下倩影,全然不顾自己那水桶腰或罗圈腿。不用问,那是liuxue86.com自信的省城人。好在阆中不是小气的丽江或周庄,道宽楼高倒使她们显的娇小了几分。

  这街愈走愈黑,到了汉桓侯祠灯也学会了戛然而止。本来就是古墓。门前又新挖一口“古井”就怕吓不死人。唉,真为阆中中学的美女们担心。

  夜深了,阆中中学还传来许许书声。原来校方又在和全国人民作对,可怜的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才能体会到中国早已解放?这样补课,脑细胞死伤无数,本可以考北大的也只有考个渣渣了。

  城里到处都是祭奠后的灰烬。低头看看冥钞面值,多以百万计数。若先人地下有收,一日收获无数亿,这冥间货币恐怕也要贬值。不过看着这一个个“孝男孝女”,我倒想起一句老话“活着不孝死了孝,瞎闹!”是啊,与其这样“孝顺”,生前何必恶语相加,置于死地而后快?这般孝顺也不过是不是“哄死人”,也许有些人才自知罪孽深重或他(她)也成了父母。早知如此,何必当处?

  清明,人可醒?

  【篇三:清明节感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清明。清明给人的感觉是悲伤的,这不错,仅我个人认为:“雨纷纷”一词就一票否决了清明节有晴天的可能,或许杜牧他老人家写诗的那次清明节是雨天吧,于是他诗兴大发,写下了这千古名句。

  古往今来,人们习惯的做法就是到逝世的长辈坟前上香,烧纸,磕头,有的还要往坟上添一些土,做给别人看,表示这个坟墓尚有后人。听爷爷说,以前是不允许小孩子上坟的,可现在不同了。清明节那天,我有幸回到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去给祖宗上坟。6口之家手拿鲜花,香炉,果品,跪垫,“浩浩荡荡”向野外走去。

  来到田野,我顿时被眼前的景色所迷住了,我也无法用任何华丽的辞藻来形容这美丽的景色:

  枯萎的草叶中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绿色。有的地方已长出了生机勃勃的野草,上面还挂着晶莹的露珠;一朵朵明媚的不知名的野花在春风的抚摸下,显得神气十足。柳叶摇摆着那刚刚抽出的嫩芽,向人们炫耀着……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丽,那么惹人喜爱,再转头看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好像不太高兴,哦,快到老爷爷的坟墓了。

  我们来到老爷爷的坟前,摆好供品,鲜花和香炉。爸爸教我点好三柱香并行了跪拜礼。我的思绪便随着爸爸点好的纸钱飘逸。由于纸钱多,爷爷又用木棍拨弄着纸堆,怕烧不尽,收不到。爸爸站起向田野四周扔了一些纸钱,同时说:“我爷爷腿脚不好,孤魂野鬼你们别跟他抢。”我的眼泪差一点流下来。火烧得很旺,风不时的将纸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这暖和好比是来自太爷的拥抱。我心里默记着……我学着爸爸的样子也去将纸元宝点燃,虽然我没能与老爷爷见面,但我内心充满对老爷爷的尊敬,也许是血浓与水的缘故吧!我主动将老爷爷坟前的杂草拔去,再添了一些新土,这是我抬头发现,爷爷正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我,大概是因为我长大了,懂事了。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我们离开了老爷爷的坟墓,在回家的路上我感到我长大了,我有大收获。我决定每年清明都来为老爷爷扫墓。这时,我最想说的话就是:在长辈活着时多陪陪他们,这样在他们百年之后,才不会有多大的遗憾。

  【篇四:清明时节的竹子】

  清明节将近,突然想起竹子。我对竹子的好感,却是在清明节那天的一场大雾里产生的。曾祖父的坟墓在深山里,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长的山路。当天凌晨,大雾漫天,几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出门是有道理的,因为在今天得去好几个山头祭拜先人。只记得,当天早上,父亲挑着祭品走在后边,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边,如一只脱笼的小鸟。嘴里似乎还在哼着曲调吧,或许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长到我的胸前。我们经过了田野,绕过了小溪,爬上了陡坡,又翻过几个山头,终于来到一条峡谷里。父亲轻轻喊了一声:“别跑得太快,前边是一片竹林了。”我应了一声,却一个劲地往峡谷里跑。父亲在后边摇了摇头,微微地笑了。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欢竹子的。

  近了,近了。山风中吹来一阵沙沙的轻响,在弯角处我终于看到了竹林的身影。绿色般的潮水,从此在我的人生里扎了根,再也无法抹去。

  竹林上方的叶子雀跃地随风倾倒,发出寒战的声音,宛如一片绿色的急流,所有的叶子都朝着一个方向。那修长而青翠的叶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争渡。我站在万千的竹子当中,只觉得自己已被绿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耸云霄,一直长到了峡谷的顶端,遮没了天空,嬉戏着白云。细小的竹子,刚刚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像我的手指大小,嫩绿地,也在枝头泼洒出一簇簇细小的舟子,加入这雾中的争流。绿色的震撼铺天盖地,万千的翡翠招摇在我的面前,我抚摸着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间绕来绕去,只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父亲放下肩头的祭品,站在林间,也有点出神。

  林间传来清脆的鸟鸣声,那是山雀吧,在绿色的枝头上跳跃着,尽情地享受这天地的气息。潺潺的声响,那是从岩缝里渗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莹。寒雾在竹子身上渗出一颗颗的水珠,有的顺着竹节轻滑而下,留下溪流走过的痕迹;有的从叶尖晃了几晃,便顽皮地荡了开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坠而去。

  后来,或许是第一缕刺破林间雾气的阳光唤醒了父亲吧。他用一把小刀削下拇指大小的一根竹子,递给了我。轻轻拍了拍我的小脑袋,唤道:“走吧,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或许是年幼吧,也或许是不对先祖们感情不够深沉。荒山中的孤冢总让我感觉阴森,要是没有父亲在身旁的话,我敢担保我会吓哭的。那年的清明没有留下太多关于祖先的记忆,却永远铭记了那片竹林,那片绿色的,空灵的世界。也记得了父亲削给我的那根竹子,那根在清明的夜里削成了笛子的竹子,在父亲唇边吹响的竹子。那一缕悠扬而深邃的声音,就这样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也贯穿了我的整个人生。

  是的,后来我长大了。读到了许多关于竹子的诗句,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轼的吧,又读到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王维的吧。读了很多很多,也见过许多人画竹,如郑板桥的画,但却总觉得失落。那片空灵的世界,没有任何诗句,没有任何画笔可以替代的。是的,至少在我心里是这样的。

  我感慨万千。让我们共同继承先辈遗志,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积极向上,长大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篇五:家乡的清明节】

  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扫墓节日,爸爸开车带奶奶、妈妈、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县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们经过了1个小时的环山公路终于到达目的地——我梦中熟悉的家乡。

  一下车,我们就闻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四周青山环绕,整个乡村显得那样祥和。我们步行几分钟就看见一座泥巴盖得老房子,这是爷爷、奶奶、爸爸以前住过的地方,现在只有曾奶奶、曾爷爷住在那里。一进门就看见曾爷爷和曾奶奶,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看见我们到来,那爬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问候完曾爷爷和曾奶奶,我们要去扫爷爷的墓了,我们爬上了屋后的山坡。

  春光明媚,阳光灿烂,小路两旁都开始热闹了。有嫩绿的小草展露着小脑袋,忙碌的蚂蚁在春运,春笋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山间的小路上真有趣,一会儿小鸡、小鸭和我们嬉戏,一会儿小羊、小狗与我们赛跑。远处绿油油的麦田和金灿灿的油菜花为家乡的春天添加了亮丽的色彩。不一会功夫,我们来到了爷爷墓前,爸爸带着妈妈和我认认真真地向爷爷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爷爷还活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篇六:清明扫墓】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节又至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推荐阅读: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800字

  有关清明节的作文500字

  有关清明节的300字作文

  有关清明节的200字作文

  有关清明节的作文100字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清明节作文 | 清明节日记 | 清明节周记 | 清明节资料 | 清明节手抄报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