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团圆节

  中秋团圆我们共同举杯,庆祝这美好的花好月圆夜,中秋我们共同团圆,祝福身边的好友健康团圆。我看过最幸福的团圆就是我家的团圆。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组为您准备了一篇《中秋团圆节》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秋团圆节一】

  寂寥的夜晚,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我漫步在宁静的公园湖畔,湖水倒映着月儿那皎洁的身姿,伴着那闪烁的光影,湖边柳枝欢快的跳跃着。虽是深秋的季节,凉风不时地从远处袭来,但那晶莹透彻的月光依旧在我的心中泛起了一丝暖暖的涟漪……。

  月光如水——她让我感悟着生活,感觉着快乐。每当夜晚降临的时候,我都会亲眼的看一看是否有月亮在天空中悬挂,是否可以看到那如水的月光。她就像明镜一样使我从中体会着各种生活的影像,有美好,也有酸楚和苦涩,然而,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生活的快乐。因为如水的月光像涓涓小溪一般流淌在我跳动的心房,烦恼似乎顷刻间烟硝云散,心在瞬间清澈见底般的亮堂起来。

  月光如画——她美丽,她娇媚。在那如画的月光中我看到了山川,看到了大海,看到了嫦娥那婀娜的身姿,更看到了月下老人那慈祥的笑脸。山川蜿蜒起伏,大海波涛汹涌,嫦娥美丽动人,月下老人善良忠厚。我在月光的美丽画卷中荡漾着,享受着。

  月光如诗——美丽的月光从遥远的天际来到人间,将她那古老的传说张扬着。那岂止是月下老人娓娓道来的动人故事,又何尝不是嫦娥奔月划过太空而书写的一首幽美诗章呢。

  月光如歌——银色亮丽,犹如一束光纤编织而成的长长的带子,更是串串音符镶嵌在苍穹的宇宙之中,伴着江河湖海的滔滔吼声,唱响了一首古老和现实相结合的,从猿到人的旷世不朽的歌。那是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用生命谱写的伟大颂歌,她经久不息的在茫茫的夜空中回荡着。

  月光如水,月光如画,月光如诗,月光如歌。我爱月光如水般的晶莹,我爱月光如画般的美丽,我更爱月光如诗如歌般的隽永。

  啊!月光——你在我的眼里,更在我那跳动的心房中!

  【中秋团圆节二】

  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中,它照耀着整个大地。

  每逢中秋佳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每逢中秋之夜,我都会仰望天空,欣赏良辰美景。

  9月30日是中秋节,我来到外婆家吃团圆饭,舅妈和外婆做了一大桌的美味家肴。我吃完后,来到凉台上赏月。那皎洁的明月,周围有着层层轻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宁静的夜晚月朗风轻,总会给我一种清逸娴静的感觉。明亮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清幽明净。月色柔和而透明,轻盈而飘逸。有人说:“中秋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今年例外,今年的中秋恰好是十五的月亮,十五月圆。”我不禁感叹!

  “月亮美吗?”妈妈从客厅走了过来。“嗯!”我点了点头。这时,我风趣的舅伯走了过来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我笑了笑说:“舅伯,你干嘛不吃月饼呢?”舅伯又说:“花好人好,饼圆月圆,人月两团圆。”哦!我明白了,原来舅伯又想跟我对诗句。哈,这次舅伯输定了,我这学期可看了不少书哦!“中秋国庆双佳节,预祝你双节喜庆在人心,花好月圆,更上一层楼。”舅伯一点也不慌,摇光晃脑起来:“风轻云淡,花艳月圆。情真饼甜,愿你常开笑口,美梦圆”哇!看来舅伯还有点厉害呢!我可没打无准备之仗,我说:“事不愁,常开笑口,美梦圆,嗯!对,日子圆。”

  舅伯说:“你这丫头,又长进了,看来要出点高难度的,潮涨潮落,澎湃生活;云卷云舒,沧桑生活。”啊!看来舅伯出决招了,怎么办,我对不上了。妈妈在一旁笑了笑:“花开花谢,惊艳了岁月。”舅伯说:“好!”我着急了,这时我想到中秋月圆“月圆月缺,温柔时光;秋来秋去,变换季节。”“好”舅伯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好!唉,我是赶不上你哟,丫头。”我得意洋洋地说:“哪里哪里!”哈哈哈哈……

  全家欢声笑语,喜庆常来我家。我们沉浸在欢声笑语中。是呀!没有什么比中秋节一家人团聚更重要了。同时,祝所有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花好月圆人安康,良辰美景共分享!

  【中秋团圆节三】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到有人问,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辛弃疾

  是夜,月色清凉如水,独坐窗前,深蓝色的天空被窗棂划成几块,颗颗繁星散落在那皎洁的上弦月周围,很美,美得让人无法呼吸。在月的周围,丝丝缕缕的云轻轻地飘着,好似嫦娥飘逸的秀发,舞动的丝带。

  月,你可知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衷情于你,千丝万缕的情思寄托于你,思念存想沉醉于你,你不禁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古往今来,你一直是无数文人墨客常吟不衰的精品,是天涯游子肝肠寸断的寄托,是归心似箭人的思念和情感的知音。

  孤寂时有“举杯邀明月”,忧郁时有“举臂呼明月”,思念时有“举头望明月”。不知不觉中,月盛载了太多的盛誉,含蓄,柔美,飘洒自如。李白呼月作“白玉盘”,苏轼比月为“婵娟”,月光似乎凝滞了人们心中所有的情丝。

  的确,自古以来,花前月下吟月者甚多: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吟出了没落皇帝内心的孤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道出了对手足亲情的挚爱;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抒发了游子对回乡的渴望;朱淑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则寄托了对天下眷侣的深情祝福……无数诗句在我心中涌起。

  我凝望着月亮,此时,她是那样的凄美,高傲地俯视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月光,依旧如水,地面披了一层银纱,窗棂镀了一层白金,神奇与美妙并存于脑间。透过深邃的夜空,好似看到广寒宫的冷气夺人,好似看到嫦娥的冰清玉洁,好似看到月桂树的伤痕累累,又好似看到苏东坡的深情凝望,好似看到周幽王在清幽的月光下,用泪拍击出最忧伤的旋律,最绝望的挽歌……

  无论是深情缠绵的诉说,还是精灵古怪的问题,你都值得我细细口味,慢慢思索。

  如水的深夜,独倚窗棂,在清凉如水的月光中,闭合双眸,静静的遐想……

  【中秋团圆节四】

  微风习习,落叶纷飞。转眼便是秋季来临,亦是我日盼夜盼的中秋节。今年我与家人欢聚一堂尽情享受着这团圆之夜。

  晚上,暗夜织上天空。星星在暗夜的衬托下更加璀璨,但今夜主角并不是璀璨的星星,而是被璀璨星星包围的明月。我与爸爸把圆桌子搬到屋子前的草地上,开始我们家乡的习俗“祭明月”。爸爸从出国留学网屋子里拿来两个大月饼,打开月饼盒香甜的气息扑鼻而来,我咽了咽口水,心里嘴馋不已。爷爷拿着保鲜纸和香,过来,把月饼用保鲜纸包起来又在月饼上面插了几只香在上面。我疑惑不已,我就问到:“爷爷为什么要插香?”爷爷逗趣道:“今天可是月亮的生日,没有生日蜡烛不是很可惜吗?”众人拿着凳子围坐在桌子旁,大家一口月饼,一口金柚,无聊时与亲人说话,不时抬头望望悬挂在夜空上的皎皎明月,好不惬意。好茶的叔叔说:“中秋佳节不应该泡一壶上好的观音吗?”爸爸说:“对哦!怎么没有想到?”说着搔了搔后脑勺像离玄之箭一般冲进屋里翻找茶叶。

  爸爸拿出茶具准备泡茶,不小心碰到为烧完的香。爸爸连忙一缩手,逗趣说到:“看来月亮生气我没有泡茶给他喝。”大家哄堂一笑。不一会儿,沁人心脾的茶香从四处散开,大家不由得深呼吸。大家抿一口好茶,吃一口月饼,嚼一口金柚,原本三样香气极重的东西,在口中却互相调和变得美味不比!

  月亮似乎感觉到我们的快乐,变得更加闪耀。连璀璨的星星都自愧不如。这一夜我们欢乐无比,也温馨无比更在我的童年篇章中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中秋团圆节五】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年的中秋超爱吃月饼,尤其是很多人都很不喜欢吃的枣泥馅儿的月饼,我一气儿能吃俩大的。

  但是今年的这个中秋我却一块儿都吃不下去,看着家里一盒盒的月饼,一点儿胃口都没有。

  不知道是月饼变味儿了,还是中秋变味儿了。

  也有可能,这两年的中秋都不是在姥姥家过的,真的变味儿了,它不是我小时候的味儿了……

  不过我依旧喜欢我的枣泥馅儿月饼,好吃,绝了!

  今儿回姥姥家了,本来应该昨天去的,结果我起晚了,晚上又有事儿就没去成。

  今儿早上巨早就起来了,自然醒的还是,估计心里想着两位老人就那么自然的起来了,嘿嘿。

  大概在不到10点的时候到的,只有姥姥在,姥爷骑车出去遛弯儿去了。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几乎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

  下午放学回家,一进家门先闻到的是饭菜香,也许并不是什么大鱼大肉。

  姥爷总是最宠我的那个人。

  小时候总跟我姐打架,姥爷从来不说我,即使是我的错,也先说我姐的不是。

  有什么好吃的一定是我先挑着吃。

  就像今天,姥爷知道我要回来,他会特意去KFC买一个我最爱吃的鸡肉卷给我。

  这要是在我姐的身上,也许并没有这等的优待。

  上了大学,家搬的远了,只有每次放假的时候才能去看看他俩,他俩都可想我了。

  我每次回去,我姥姥都会觉得我瘦了,还长个了。

  再看看他们两个,头发全白了,脸上的褶子也又多又深,身体也大不如前。

  其实到了姥姥家,我总能觉得特别特别的安心,没来由就。

  中午吃的炸酱面。

  话说,积屎总问我,为什么吃面总是吃不腻。

  其实真相就在这儿。

  从小到大,我最爱我姥姥煮的面,尤其是炸酱面,不是肉丁炸酱,是虾米皮的,倍儿好吃。

  啊,昨天的月亮很圆!

  【中秋团圆节六】

  此刻,正值八月十五,漆黑的夜空挂着一轮圆月。阳台下的我,吃着月饼,却吃到了一种苦涩,是眼泪么?可我脸上并没有泪水。宿舍里传来王菲的《水调歌头》,声音婉转动听,我生出一阵凄凉。月儿,你有没有亲人,你会不会想念他们?我见你眨眨眼,你怎莫不问问我?算了罢,只是对牛弹琴罢了。

  明月几时有

  那年的八月十五,月亮正圆,那时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吃月饼、赏月景……好不融洽的局面。碰到我弟弟喜欢吃的枣泥时,我还会和弟弟抢。一般情况下,我抢过来后,弟弟就开始哭,妈妈嗔怪道:还不把他给弟弟。”我把月饼给他时,他还是哭。我就只得哼哼几声,弟弟就破涕为笑,我感慨道:“哎,小孩儿就是笨!”这时,弟弟就开始拿着数学显摆:“姐,谁或小孩笨,我知道1+1=2,你不知道吧!”爸爸在一旁浅笑。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夜空中弥漫着祥和的气息。

  把酒问青天

  那一年的中秋,爸爸下岗,我高考失利,选择了复读。那年,妈妈反常的买了几个廉价的枣泥月饼,月饼摆在桌面上,却没有人去吃,弟弟在屋里看着新闻,似乎在一时间中那个大了许多。爸爸喝着酒,时不时望向月亮。月圆之夜,凉风习习,周围一片静状。终于,王菲的《水调歌头》打破了沉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听着听着,我的眼便模糊了,想必苏轼那时的抑郁之情和我现在无异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爸爸去了外地,妈妈忙于家务,我只能刻苦读书。又是月圆时,我独有登楼远眺,爸爸,你在他乡,是否安好,是否感到女儿的思念。凉风习习,宛若爸爸的手抚摸我的脸颊。一滴泪水悄然来到,晶莹中,月儿更圆,月只更美。耳边传来耳熟能详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时在人间。”我不由自主的哼唱起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很,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儿,我收回刚才的对牛弹琴,在我刚才哼唱的当儿,我分明的看到你眼角欲落未落的泪。你有亲人,所以你才会在八月十五传达对亲人的爱。对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团圆节七】

  秋风是越来越凉了,而中秋节的气氛却是越来越热了。

  昨晚从秀峰湖公园散步回来,看到街边几家食品店的门前,都早早地打出了月饼广告。一股浓浓的馨香从店子里飘散出来,勾起路人的味口。屈指算去,离中秋节还差二十来天呢,但经不住那股香味的诱惑,于是我掏出十几块钱,顺便买了四个月饼带回家来,一吃,酥软甜爽,中间还夹着一个蛋黄,味道挺不错的。许是月饼揣出烤箱不久,拿在手里还有一些温热,也有一点软乎。这是一种中号型的月饼,不大也不小,表面焦黄,周边印有一圈花纹,中间是"花好月圆"四字,以示吉祥。

  去年中秋节前,爸爸的朋友从南方归来,送我家两盒月饼,一看价格,不免令人啧舌,每盒标价是888元。我拆开那个硕大而又精美的纸盒,从中取出一个四方形的硬壳匣子,一块黄绸布上也就放着四个月饼,只是稍大一点,工艺也精致一点,满打满算,估计仅有几十元成本,其利润竟达到了一百多倍。过去读书时,学马克思的<资本论>,说是价格围绕价值而浮动,可这浮动也未免太大了一些。当然,这还只能算作中档月饼,听说高档月饼有上万甚至十几万元一盒的,也弄不清那月饼是黄金做的,还是美玉做的? 至于吗,不就几个月饼,吃着好玩么? 如果用去炫富,难免有俗气之嫌,若是拿去行贿,也只能算是下三流的作派。

  月饼,起始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据说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归来,是日正好农历八月十五。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商人向唐高祖献饼祝捷,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从中取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便将圆饼分送给在场的将士群臣一起吃。此后,人们就把这种圆形的胡饼叫做月饼了。市场上销售的月饼,除本地的特色品牌之外,主要是广式和苏式两类。广式月饼多以火腿。枣泥。椰蓉为馅,制作精细,工艺考究,以达官显富为服务对象,价格较贵。苏式月饼则以荤五仁。素椒盐。莲蓉为馅,讲究质量,深入人心,以平民百姓为销售对象,价格较贱。两类月饼口味各有特色,难分高下,风行数百年,长盛不衰。

  老家在桃花江乡下,印象中老家是不怎么看重月饼的。只有走亲戚时,才不得已到供销社用黄草纸包上几个月饼,打成纸封子,这家提到那家,那家又提到这家,转来转去,从众多亲戚手里绕过一圈,说不定又转回来了,打开一看,月饼都起了绿毛,不能吃,只好扔掉。乡下看重的是糯米糍粑,看重的是上千年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那个节俗。试想一下,中秋之夜,在农家小院里的那棵桂花树下,摆上一圈桌椅,左邻右舍聚到一起,煎上几锅糯米糍粑,撮到白瓷碟里,匀匀地散上一层晶亮的蔗糖,揣上桌来,大伙儿一边吃着甜嘴甜舌的糍粑,一边抬头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说些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民间故事,由此而漫溢出来的乡风节俗,是如今的人们很难享受到的。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节俗中,除了特定的节日食俗之外,还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习俗和多姿多采的节日活动。譬如端午节,我们除了吃粽子。喝雄黄酒,还有龙舟竞赛,有挂艾辟邪,甚或以屈原为标杆,组织文人骚客,举办诗会,大家在一起哼哼唧唧摇头晃脑吟上几句歪诗,不也能找出一些乐子,算是一大幸事么? 中秋节更应如此,除了吃月饼糍粑。赏星夜明月之外,还可以举办中秋灯会,耍火龙,舞狮子; 是时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更是外去登高望远。观光览胜的大好时机,邀上三两知己,郊游遣兴一番,岂不妙哉!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仅是个时间概念,因农历八月十五帝王祭月,正好是秋季之中,所以称为“中秋”; 而作为节日固定下来,则要到唐代初年,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中,故名“中秋节”。其节先是因了周朝以降的官方祭月,后是有了魏晋以来的文人赏月,最终搭把宋代以后的民间拜月,才不断发扬光大,并延续至今。

  但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能够进一步传承弘扬,不断丰富其内涵,拓展其外延,提升其文化品位。不要过来过去,过到最后,让这延续了千年之久的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过得只剩下一个"吃"了。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中秋节作文 | 中秋节日记 | 中秋节周记 | 中秋节资料 | 中秋节手抄报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中秋团圆节作文,中秋节的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五年级父亲节周记400字

五年级父亲节周记

父亲节的周记500字

父亲节500字周记

关于父亲的周记400字

父亲的周记

父亲节周记600字初二

父亲节周记初二

父亲节周记500字左右

父亲节500字周记

小学生中秋节周记

中秋节周记

中秋节赏月周记400字

赏月周记

中秋节周记300字五篇

中秋节周记

小学生中秋节周记200字

中秋节周记

儿童节周记

写儿童节周记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中秋团圆我们共同举杯,庆祝这美好的花好月圆夜,中秋我们共同团圆,祝福身边的好友健康团圆。我看过最幸福的团圆就是我家的团圆。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组为您准备了一篇《中秋团圆节》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秋团圆节一】

  寂寥的夜晚,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我漫步在宁静的公园湖畔,湖水倒映着月儿那皎洁的身姿,伴着那闪烁的光影,湖边柳枝欢快的跳跃着。虽是深秋的季节,凉风不时地从远处袭来,但那晶莹透彻的月光依旧在我的心中泛起了一丝暖暖的涟漪……。

  月光如水——她让我感悟着生活,感觉着快乐。每当夜晚降临的时候,我都会亲眼的看一看是否有月亮在天空中悬挂,是否可以看到那如水的月光。她就像明镜一样使我从中体会着各种生活的影像,有美好,也有酸楚和苦涩,然而,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生活的快乐。因为如水的月光像涓涓小溪一般流淌在我跳动的心房,烦恼似乎顷刻间烟硝云散,心在瞬间清澈见底般的亮堂起来。

  月光如画——她美丽,她娇媚。在那如画的月光中我看到了山川,看到了大海,看到了嫦娥那婀娜的身姿,更看到了月下老人那慈祥的笑脸。山川蜿蜒起伏,大海波涛汹涌,嫦娥美丽动人,月下老人善良忠厚。我在月光的美丽画卷中荡漾着,享受着。

  月光如诗——美丽的月光从遥远的天际来到人间,将她那古老的传说张扬着。那岂止是月下老人娓娓道来的动人故事,又何尝不是嫦娥奔月划过太空而书写的一首幽美诗章呢。

  月光如歌——银色亮丽,犹如一束光纤编织而成的长长的带子,更是串串音符镶嵌在苍穹的宇宙之中,伴着江河湖海的滔滔吼声,唱响了一首古老和现实相结合的,从猿到人的旷世不朽的歌。那是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用生命谱写的伟大颂歌,她经久不息的在茫茫的夜空中回荡着。

  月光如水,月光如画,月光如诗,月光如歌。我爱月光如水般的晶莹,我爱月光如画般的美丽,我更爱月光如诗如歌般的隽永。

  啊!月光——你在我的眼里,更在我那跳动的心房中!

  【中秋团圆节二】

  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中,它照耀着整个大地。

  每逢中秋佳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每逢中秋之夜,我都会仰望天空,欣赏良辰美景。

  9月30日是中秋节,我来到外婆家吃团圆饭,舅妈和外婆做了一大桌的美味家肴。我吃完后,来到凉台上赏月。那皎洁的明月,周围有着层层轻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宁静的夜晚月朗风轻,总会给我一种清逸娴静的感觉。明亮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清幽明净。月色柔和而透明,轻盈而飘逸。有人说:“中秋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今年例外,今年的中秋恰好是十五的月亮,十五月圆。”我不禁感叹!

  “月亮美吗?”妈妈从客厅走了过来。“嗯!”我点了点头。这时,我风趣的舅伯走了过来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我笑了笑说:“舅伯,你干嘛不吃月饼呢?”舅伯又说:“花好人好,饼圆月圆,人月两团圆。”哦!我明白了,原来舅伯又想跟我对诗句。哈,这次舅伯输定了,我这学期可看了不少书哦!“中秋国庆双佳节,预祝你双节喜庆在人心,花好月圆,更上一层楼。”舅伯一点也不慌,摇光晃脑起来:“风轻云淡,花艳月圆。情真饼甜,愿你常开笑口,美梦圆”哇!看来舅伯还有点厉害呢!我可没打无准备之仗,我说:“事不愁,常开笑口,美梦圆,嗯!对,日子圆。”

  舅伯说:“你这丫头,又长进了,看来要出点高难度的,潮涨潮落,澎湃生活;云卷云舒,沧桑生活。”啊!看来舅伯出决招了,怎么办,我对不上了。妈妈在一旁笑了笑:“花开花谢,惊艳了岁月。”舅伯说:“好!”我着急了,这时我想到中秋月圆“月圆月缺,温柔时光;秋来秋去,变换季节。”“好”舅伯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好!唉,我是赶不上你哟,丫头。”我得意洋洋地说:“哪里哪里!”哈哈哈哈……

  全家欢声笑语,喜庆常来我家。我们沉浸在欢声笑语中。是呀!没有什么比中秋节一家人团聚更重要了。同时,祝所有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花好月圆人安康,良辰美景共分享!

  【中秋团圆节三】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到有人问,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辛弃疾

  是夜,月色清凉如水,独坐窗前,深蓝色的天空被窗棂划成几块,颗颗繁星散落在那皎洁的上弦月周围,很美,美得让人无法呼吸。在月的周围,丝丝缕缕的云轻轻地飘着,好似嫦娥飘逸的秀发,舞动的丝带。

  月,你可知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衷情于你,千丝万缕的情思寄托于你,思念存想沉醉于你,你不禁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古往今来,你一直是无数文人墨客常吟不衰的精品,是天涯游子肝肠寸断的寄托,是归心似箭人的思念和情感的知音。

  孤寂时有“举杯邀明月”,忧郁时有“举臂呼明月”,思念时有“举头望明月”。不知不觉中,月盛载了太多的盛誉,含蓄,柔美,飘洒自如。李白呼月作“白玉盘”,苏轼比月为“婵娟”,月光似乎凝滞了人们心中所有的情丝。

  的确,自古以来,花前月下吟月者甚多: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吟出了没落皇帝内心的孤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道出了对手足亲情的挚爱;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抒发了游子对回乡的渴望;朱淑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则寄托了对天下眷侣的深情祝福……无数诗句在我心中涌起。

  我凝望着月亮,此时,她是那样的凄美,高傲地俯视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月光,依旧如水,地面披了一层银纱,窗棂镀了一层白金,神奇与美妙并存于脑间。透过深邃的夜空,好似看到广寒宫的冷气夺人,好似看到嫦娥的冰清玉洁,好似看到月桂树的伤痕累累,又好似看到苏东坡的深情凝望,好似看到周幽王在清幽的月光下,用泪拍击出最忧伤的旋律,最绝望的挽歌……

  无论是深情缠绵的诉说,还是精灵古怪的问题,你都值得我细细口味,慢慢思索。

  如水的深夜,独倚窗棂,在清凉如水的月光中,闭合双眸,静静的遐想……

  【中秋团圆节四】

  微风习习,落叶纷飞。转眼便是秋季来临,亦是我日盼夜盼的中秋节。今年我与家人欢聚一堂尽情享受着这团圆之夜。

  晚上,暗夜织上天空。星星在暗夜的衬托下更加璀璨,但今夜主角并不是璀璨的星星,而是被璀璨星星包围的明月。我与爸爸把圆桌子搬到屋子前的草地上,开始我们家乡的习俗“祭明月”。爸爸从出国留学网屋子里拿来两个大月饼,打开月饼盒香甜的气息扑鼻而来,我咽了咽口水,心里嘴馋不已。爷爷拿着保鲜纸和香,过来,把月饼用保鲜纸包起来又在月饼上面插了几只香在上面。我疑惑不已,我就问到:“爷爷为什么要插香?”爷爷逗趣道:“今天可是月亮的生日,没有生日蜡烛不是很可惜吗?”众人拿着凳子围坐在桌子旁,大家一口月饼,一口金柚,无聊时与亲人说话,不时抬头望望悬挂在夜空上的皎皎明月,好不惬意。好茶的叔叔说:“中秋佳节不应该泡一壶上好的观音吗?”爸爸说:“对哦!怎么没有想到?”说着搔了搔后脑勺像离玄之箭一般冲进屋里翻找茶叶。

  爸爸拿出茶具准备泡茶,不小心碰到为烧完的香。爸爸连忙一缩手,逗趣说到:“看来月亮生气我没有泡茶给他喝。”大家哄堂一笑。不一会儿,沁人心脾的茶香从四处散开,大家不由得深呼吸。大家抿一口好茶,吃一口月饼,嚼一口金柚,原本三样香气极重的东西,在口中却互相调和变得美味不比!

  月亮似乎感觉到我们的快乐,变得更加闪耀。连璀璨的星星都自愧不如。这一夜我们欢乐无比,也温馨无比更在我的童年篇章中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中秋团圆节五】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年的中秋超爱吃月饼,尤其是很多人都很不喜欢吃的枣泥馅儿的月饼,我一气儿能吃俩大的。

  但是今年的这个中秋我却一块儿都吃不下去,看着家里一盒盒的月饼,一点儿胃口都没有。

  不知道是月饼变味儿了,还是中秋变味儿了。

  也有可能,这两年的中秋都不是在姥姥家过的,真的变味儿了,它不是我小时候的味儿了……

  不过我依旧喜欢我的枣泥馅儿月饼,好吃,绝了!

  今儿回姥姥家了,本来应该昨天去的,结果我起晚了,晚上又有事儿就没去成。

  今儿早上巨早就起来了,自然醒的还是,估计心里想着两位老人就那么自然的起来了,嘿嘿。

  大概在不到10点的时候到的,只有姥姥在,姥爷骑车出去遛弯儿去了。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几乎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

  下午放学回家,一进家门先闻到的是饭菜香,也许并不是什么大鱼大肉。

  姥爷总是最宠我的那个人。

  小时候总跟我姐打架,姥爷从来不说我,即使是我的错,也先说我姐的不是。

  有什么好吃的一定是我先挑着吃。

  就像今天,姥爷知道我要回来,他会特意去KFC买一个我最爱吃的鸡肉卷给我。

  这要是在我姐的身上,也许并没有这等的优待。

  上了大学,家搬的远了,只有每次放假的时候才能去看看他俩,他俩都可想我了。

  我每次回去,我姥姥都会觉得我瘦了,还长个了。

  再看看他们两个,头发全白了,脸上的褶子也又多又深,身体也大不如前。

  其实到了姥姥家,我总能觉得特别特别的安心,没来由就。

  中午吃的炸酱面。

  话说,积屎总问我,为什么吃面总是吃不腻。

  其实真相就在这儿。

  从小到大,我最爱我姥姥煮的面,尤其是炸酱面,不是肉丁炸酱,是虾米皮的,倍儿好吃。

  啊,昨天的月亮很圆!

  【中秋团圆节六】

  此刻,正值八月十五,漆黑的夜空挂着一轮圆月。阳台下的我,吃着月饼,却吃到了一种苦涩,是眼泪么?可我脸上并没有泪水。宿舍里传来王菲的《水调歌头》,声音婉转动听,我生出一阵凄凉。月儿,你有没有亲人,你会不会想念他们?我见你眨眨眼,你怎莫不问问我?算了罢,只是对牛弹琴罢了。

  明月几时有

  那年的八月十五,月亮正圆,那时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吃月饼、赏月景……好不融洽的局面。碰到我弟弟喜欢吃的枣泥时,我还会和弟弟抢。一般情况下,我抢过来后,弟弟就开始哭,妈妈嗔怪道:还不把他给弟弟。”我把月饼给他时,他还是哭。我就只得哼哼几声,弟弟就破涕为笑,我感慨道:“哎,小孩儿就是笨!”这时,弟弟就开始拿着数学显摆:“姐,谁或小孩笨,我知道1+1=2,你不知道吧!”爸爸在一旁浅笑。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夜空中弥漫着祥和的气息。

  把酒问青天

  那一年的中秋,爸爸下岗,我高考失利,选择了复读。那年,妈妈反常的买了几个廉价的枣泥月饼,月饼摆在桌面上,却没有人去吃,弟弟在屋里看着新闻,似乎在一时间中那个大了许多。爸爸喝着酒,时不时望向月亮。月圆之夜,凉风习习,周围一片静状。终于,王菲的《水调歌头》打破了沉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听着听着,我的眼便模糊了,想必苏轼那时的抑郁之情和我现在无异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爸爸去了外地,妈妈忙于家务,我只能刻苦读书。又是月圆时,我独有登楼远眺,爸爸,你在他乡,是否安好,是否感到女儿的思念。凉风习习,宛若爸爸的手抚摸我的脸颊。一滴泪水悄然来到,晶莹中,月儿更圆,月只更美。耳边传来耳熟能详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时在人间。”我不由自主的哼唱起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很,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儿,我收回刚才的对牛弹琴,在我刚才哼唱的当儿,我分明的看到你眼角欲落未落的泪。你有亲人,所以你才会在八月十五传达对亲人的爱。对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团圆节七】

  秋风是越来越凉了,而中秋节的气氛却是越来越热了。

  昨晚从秀峰湖公园散步回来,看到街边几家食品店的门前,都早早地打出了月饼广告。一股浓浓的馨香从店子里飘散出来,勾起路人的味口。屈指算去,离中秋节还差二十来天呢,但经不住那股香味的诱惑,于是我掏出十几块钱,顺便买了四个月饼带回家来,一吃,酥软甜爽,中间还夹着一个蛋黄,味道挺不错的。许是月饼揣出烤箱不久,拿在手里还有一些温热,也有一点软乎。这是一种中号型的月饼,不大也不小,表面焦黄,周边印有一圈花纹,中间是"花好月圆"四字,以示吉祥。

  去年中秋节前,爸爸的朋友从南方归来,送我家两盒月饼,一看价格,不免令人啧舌,每盒标价是888元。我拆开那个硕大而又精美的纸盒,从中取出一个四方形的硬壳匣子,一块黄绸布上也就放着四个月饼,只是稍大一点,工艺也精致一点,满打满算,估计仅有几十元成本,其利润竟达到了一百多倍。过去读书时,学马克思的<资本论>,说是价格围绕价值而浮动,可这浮动也未免太大了一些。当然,这还只能算作中档月饼,听说高档月饼有上万甚至十几万元一盒的,也弄不清那月饼是黄金做的,还是美玉做的? 至于吗,不就几个月饼,吃着好玩么? 如果用去炫富,难免有俗气之嫌,若是拿去行贿,也只能算是下三流的作派。

  月饼,起始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据说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归来,是日正好农历八月十五。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商人向唐高祖献饼祝捷,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从中取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便将圆饼分送给在场的将士群臣一起吃。此后,人们就把这种圆形的胡饼叫做月饼了。市场上销售的月饼,除本地的特色品牌之外,主要是广式和苏式两类。广式月饼多以火腿。枣泥。椰蓉为馅,制作精细,工艺考究,以达官显富为服务对象,价格较贵。苏式月饼则以荤五仁。素椒盐。莲蓉为馅,讲究质量,深入人心,以平民百姓为销售对象,价格较贱。两类月饼口味各有特色,难分高下,风行数百年,长盛不衰。

  老家在桃花江乡下,印象中老家是不怎么看重月饼的。只有走亲戚时,才不得已到供销社用黄草纸包上几个月饼,打成纸封子,这家提到那家,那家又提到这家,转来转去,从众多亲戚手里绕过一圈,说不定又转回来了,打开一看,月饼都起了绿毛,不能吃,只好扔掉。乡下看重的是糯米糍粑,看重的是上千年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那个节俗。试想一下,中秋之夜,在农家小院里的那棵桂花树下,摆上一圈桌椅,左邻右舍聚到一起,煎上几锅糯米糍粑,撮到白瓷碟里,匀匀地散上一层晶亮的蔗糖,揣上桌来,大伙儿一边吃着甜嘴甜舌的糍粑,一边抬头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说些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民间故事,由此而漫溢出来的乡风节俗,是如今的人们很难享受到的。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节俗中,除了特定的节日食俗之外,还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习俗和多姿多采的节日活动。譬如端午节,我们除了吃粽子。喝雄黄酒,还有龙舟竞赛,有挂艾辟邪,甚或以屈原为标杆,组织文人骚客,举办诗会,大家在一起哼哼唧唧摇头晃脑吟上几句歪诗,不也能找出一些乐子,算是一大幸事么? 中秋节更应如此,除了吃月饼糍粑。赏星夜明月之外,还可以举办中秋灯会,耍火龙,舞狮子; 是时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更是外去登高望远。观光览胜的大好时机,邀上三两知己,郊游遣兴一番,岂不妙哉!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仅是个时间概念,因农历八月十五帝王祭月,正好是秋季之中,所以称为“中秋”; 而作为节日固定下来,则要到唐代初年,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中,故名“中秋节”。其节先是因了周朝以降的官方祭月,后是有了魏晋以来的文人赏月,最终搭把宋代以后的民间拜月,才不断发扬光大,并延续至今。

  但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能够进一步传承弘扬,不断丰富其内涵,拓展其外延,提升其文化品位。不要过来过去,过到最后,让这延续了千年之久的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过得只剩下一个"吃"了。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中秋节作文 | 中秋节日记 | 中秋节周记 | 中秋节资料 | 中秋节手抄报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