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物作文写作技巧】
我们生活的处处都存在着许多或新奇有趣或被赋予深刻意义的事物。这些事物都可以成为你笔下吟咏的对象。既然你选择一件事物去写那么你应该尽可能地写它好的一方面,去吟咏和赞美它。除了去吟咏这个事物还需要你换一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如何把你眼前的事物写的有新意。就好比摄影器材里呈现的事物总会比眼睛看到的更美是一个道理。当眼前的事物被铭记在大脑以后,便需要你把大脑的事物做一些修饰和润色,再通过语言文字呈现出来,你可以用或华丽或平淡的语言文字呈现,再加入一些你的想法或者感悟的东西便可以了。特别要记住的是静止不动的事物也是有生命的,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把它的生命力赋予进去。
篇一:我亲爱的吉他
从小,便觉得音乐是一个神圣的不可侵犯的灵魂之物,而有能力在自己的指尖流淌出来,那更是妙极了的。所以在小学,我拥有了人生中最贵的一把乐器——古筝。手落,琴鸣。我羡慕那一些在拨弦的女子,她们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然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巨大的,由于要进入初中,学业更加紧迫,我终究还是放弃了延续这一段古韵。
虽曲已绝,但弦未断。从此,我对弦乐器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一种质朴中又带轻柔的声音,深深烙在了我的心中。某年某月,我从电视上看见了一人抱着木吉他淡然地在歌唱,便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也要学会它。
夏天,我抱来了你——木吉他。原木色,不掺杂质,如同抚弄出来的琴声一般,清澈而又透明。你被我装在一个黑色的布袋中,每天,我背着你穿梭于人来人往中,心中莫名地滋生出一些小小的骄傲。你当然无从明白,可是我要谢谢你。每次,你在老师的手中是那么的听话,你唱着,我们跟着你和,待到一曲终了,你和我们,都在笑。
回到家中,在我的手上,你似乎又换了一个性格,乖戾而不羁。你把我的手弄得生疼,指尖上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茧,有时,还看到了血丝。可是,我依然相信,你并不是有意的,你只是不习惯一个新手把你的嗓音弄得如此乏味。
我想我是对的。当我终于可以熟练地弹唱出一首完整的歌曲时,你变得柔和起来。终于,你的歌声也可以在我手中流过,升华,而后沉淀于地下。
然而有一次,你被我弄得摔了一跤,沉闷的响声过了许久才逐渐消逝,仿佛在埋怨我的过失。我急忙将你拾起,再拨弄钢弦,声音如故。呵,你是善良的,我很庆幸,你并没有让我大费周折去追寻你也许会失去的歌声。
你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爱你的。父亲随意弹响你,让你不规则发音,那只是因为他爱你,千万莫见怪;哥哥来访时一抱起你就是几十分钟,那是因为他爱你,千万别因为口干舌燥而去生这种无谓的气。
可是有一天,我却对你生气了这一无谓的气。一整首曲子都是由复杂的和弦与较快的节奏组成,弄得我手忙脚乱。我错误地将一切不悦都怪罪于你,尝试了几次都不顺畅,于是将你丢弃在角落一隅,不再搭理你。
一些日子后,我猛然想起了你。一看见你,吃了一惊,面板本应该是纯澈的原木色的,现在却已是布满了一层厚厚的灰,早已看不清你原本笑着的脸。我后悔了。
将你拿出来,又悲哀地发现,你老了。身上的旋钮掉落在了地上,我想将它装上去,可你依旧如此。时间改变过的事情,再怎样挽救也已是无济于事。
我再次抱起你,如同我已开始将你郑重地抱回家一般。我开始回想与你在一起的每一粒时光,然后将它们串起,突然发现,他们在熠熠生辉,而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你——我亲爱的木吉他。
篇二:童年里的那只灰雀
下午,一缕金黄色的阳光不偏不斜的射进了我不大的小屋,使整个屋子显得格外温馨,我轻轻打开窗子,探出头,惬意地呼吸着窗外新鲜的空气。手拿一杯茉莉花,细细品味这淡淡的茶香,品味着生活的味道。
不知是从哪里飞过来的一群麻雀,在天空上飞来飞去,你追我赶,快活极了。看到这一幕,我的嘴角竟不觉间轻轻上扬,因为这让我想起了它。
这是一个在普通不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房前唠着家常,有说有笑。忽然,灵敏的我似乎听见了一声尖叫,0.01秒后我迅速回了头,于是便看到了一个还没长大的小麻雀仔在地上痛苦的呻吟,还有小麻雀妈妈绝情弃子后的背影。我赶紧将小麻雀拾了起来,放在手心,它刚刚长成的羽毛,在我的手中的感觉是那样柔软,那样的让人感到可怜,它的小嘴一张一合,好像是是对母亲的不解,对未来的惧怕。爸爸叹了一口气,说;今年粮食收成整体下降,所以,麻雀的妈妈只能把小麻雀扔掉,因为根本养不活她的孩子们。我的视线渐渐模糊,慢慢低头轻轻抚摸着小麻雀,对她说‘不怕了,因为我会保护你的’。
它的颜色和其他麻雀不同,普通麻雀都是棕色的,而他却是灰色的,因此,我们都叫他“灰麻雀”。在“领养”它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好好照顾它,按时喂它食物,给他喝水,和它玩,日复一日,就这样灰麻雀在我的眼皮底下慢慢长大了,我也很开心。直到有一天,它嘴角上的淡黄色不见了,疯狂的敲击着窗户,我慌忙之中找到了爸爸,他说“是时候让灰麻雀回到自己的家了”。“为什么,这不就是他的家么”“不,他的家是大自然。”我沉默了。看着一向乖巧的小灰麻雀今天豁出性命也要出去,我的鼻子一酸。既然想要善待它,那让他回自己真正的家是最好的选择,我心里默念。于是打开窗子,灰麻雀,飞走了,但在飞走的一刻,它回头了。我早已泪流满面。
时隔3年,这段美好的时光在我的脑海中仍然记忆犹新,我轻轻抬头,看那蔚蓝色的天,问道:‘我童年的那只灰麻雀,一切都好?’
篇三:记忆里的老槐树
我不由的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长得这样嶙峋干枯的槐树,身躯已被烧空,只剩下树皮,却还顽强的生长着,每年春天都要长出新的绿叶。它究竟多少岁了,谁也不知道,我的一位老奶奶也不清楚。听村里的人说,估计也有两百多岁了。虽然这棵槐树已经不开花了,但是它每年长出新的绿叶,比其它的槐树都要绿、都要多、都要美丽。
它没有挺拔的身躯,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它不美,但是它坚强、顽强、不向困难低头,它正直,它朴质……
听村子里的老人说,这棵槐树历经世间沧桑,却还顽强的活了数百年。没有人特别的去照顾它,身躯已被人用火烧空,只剩下那枯瘠的树皮,肯定是有神仙住在里面,大家都说是树神。所以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还有人去那里上香、拜神。这样更给那棵老槐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都想过放弃。可是在那棵老槐树遇到这样的困难时,它没有放弃,它坚持,才会获得数百年的寿命。试问,你们又有谁见过一个只剩下树皮的树可以活到几百岁?我们应该学习老槐树那种坚强不屈、永不放弃、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精神和意志。
于是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篇四:命里的梧桐
凤栖于梧,小时候家里栽这两棵巨大的梧桐树,喇叭形的紫花开得欣欣向荣,味道却令人不敢恭维。起风的时候总是刮落满地的花,当时学问太浅,纵使心里百般感触,却也万万想不到乱红飞过秋千去等等文艺语言,最后总是落得个嗷嗷叫的被赶去扫地。
这种记忆像是播放的影像带,被按了暂停键储存在我的大脑皮层里面。
白云苍狗,路遥水远。人生一世,笠下之凉,或许昙花一现,或许花死不开。
可是忽然有一天,我也忘记了哪一天,梧桐被伐掉了,说是挡了风水,误了前程。满树的花都在颤抖着哭泣,我也在哭泣,就像残雪笔下的白花一样,被贯着纯文学之名却让我浑身充满了不舒服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太美好的东西被破坏的时候总会无措和难过,而往往是需要通过眼泪也发泄的。
再两年或者三年我再回去的时候,一棵小梧桐已经茁茁生机了,我还没来得及恳求把它移植走,却被老爸一把连根拔出,扔在烈日下,我疑惑,爸说斩草要除根,非得晒晒它才能死。我说我不懂我说为什么,爸说等等就懂了。出于对死字的惧怕我放弃了和爸爸争辩,我捉紧爸的衣角,被爸的脚步带的飞快,那弱小的梧桐的纤细的根在烈日下不停卷曲,仿佛真的在挣扎在求救一样,我觉得爸爸是个坏人,而我是个帮凶。
这种不安折磨了我许久,我终于寻得借口去看棵可怜的梧桐,果然如爸爸所言,已经死透了。心里说不透的怨恨和失望。
前段时间回家的时候,妈妈说我有一个挺年轻的邻居不幸得病去世了,爸妈都难过了几天,然后又开始各忙各的了,我忽然觉得很陌生,这是怎么了,我们不是都该很难过么,就像一棵梧桐轰然倒塌,花朵还欣欣向荣却要马上枯萎,我们不是该哭泣么。不是该哀悼的么,再见她的孩子的时候,我忽然想起那年在烈日下卷曲的梧桐,我小心翼翼的搭话,却惊诧于他们的神色自如,我惊慌而逃,这怎么可能。
回家可能心事太重,被妈婉言询问,我不解为什么他们好像还是过自己的生活?妈妈看了我十秒钟,然后在沙发上躺下,大家都很忙,难过有什么用?我看见妈妈双鬓的白发,尽管药染了好多次,可是怎么会挡得住时间调皮的手。
我长时间的沉默,然后,熄灯,睡觉,醒来,发呆,睡觉。
我再回来的时候,养了十年的狗丢了,不知进谁的嘴巴里面了,堂妹哭的泣不成声。妈劝了一句,现在人死了也就那样,别说一个畜生了。别难过了。我站在一边,面无波动,只有遗憾,没有难过。
原来我是梧桐,我已半死。
篇五:坚强的青松
当日出东方,温暖的晓雾被光亮替代。海纳百川的世间万物似乎融合了无数事物。温暖的意义永远栖息在诗情画意的春天,人们常用春意盎然形容美好的事物,足可以见我们对这个季节多么留恋。我欣赏她那令人心旷神怡的魅力。
妖娆的鲜花盛开在诗般百花齐放的季节,我们用百花争艳形容这壮丽的景象。我欣赏她们那芬芳馥郁的香艳。
吵嚷人群常在散布琳琅满贯商店的步行街,我欣赏那万人空巷的张力。
我们称呼这些为美丽。
而在这寒风凛凛的冬天,美丽的景象却有增无减。因为我更欣赏在恶劣天气中坚贞不屈,迎着风雪越挫越勇的青松。
在我眼中,四季常青的只有青松配得上。夏日里,在别的树木被强烈的阳光和蒸笼般的空气晒得有气无力时,青松却越发苍翠欲滴,越发精神亢奋地与阳光作斗争。冬日里无论何时何地,它总是迎着风霜傲然挺立,军人般保护着身边的一切。
冬日的黎明萦绕着寒冷雾气还有并不和煦的风。天空像被处理过的水洗蓝,碧空如洗,竟也美好的不真实。幕中依然镶着一轮待走的明月,纯洁无暇,好像霎那间出现了日月同辉的壮丽景象。 清晨,好惬意。
马路上没有了枝繁叶茂的法国梧桐遮阳蔽日。小商店里没有了座无虚席的盛况。就连大街上指指点点,不时驻足观望的游客都荡然无存。到处一片寂静。
向视野的尽头追。
走在无声寂静的长街上。青松树枝间缝隙中筛洒出压抑的点点微光,投射下斑斑驳驳的碎影。
今时今日,只有平日里独树一帜的松树称霸一方,它们好像冲着夏日里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轻蔑的笑着,俯视着几片摇摇欲坠的枯叶。
自古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诗中赞颂了青松气节可歌可颂。其实青松还具备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要学习松树的高风亮节,学习它遇到挫折时的坚韧不屈,学习它碰到困难时刚正不阿等。
我欣赏青松,欣赏青松的气节,欣赏青松的品格,欣赏青松的那一抹翠绿。有一种坚持叫青松。
篇六:黄桷的浓浓乡情
我的家乡重庆,无论在陡峭的山崖,还是贫瘠的道路两旁;无论是茂密的树林,还是绿草如茵的公园,随处可见那一颗颗既高大又繁茂的黄桷树。他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迎来了春夏,送走了秋冬,也见证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人说七十古来稀,可黄桷树年逾百岁而不显老,仍树枝繁茂。
春天来了,黄桷树不再沉默,枝丫上鼓出一个个生命的芽苞,在春雨的滋润下,潜滋暗长。一个个芽苞下面绿绿的,上面粉红粉红的,青枝嫩叶中,引来几只鸟儿蹦来蹦去,卖弄它的清脆的喉咙。黄桷树,又名黄葛树,大叶榕,黄桷榕,为桑科黄桷树属高大落叶乔木。黄桷树生长速度快,渗透力强。树叶茂密,叶片油绿光亮。黄桷树根还有非常强的吸附力,还具有变异性,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有时它就将自己的根从圆形长成扁平形。根系发达,根须发达,根须可以吸取空气的水分,这些特征能让它在重庆独特的地形和全年潮湿多雾的气候良好生长。因此黄桷树成了重庆的市树,重庆南山的一棵树观景台里的那棵树就是黄桷树。早在观景台修建之前就在。
而今,这里是重庆的重要景点之一,晚上在一棵树俯瞰重庆夜景,别是一番璀璨。我家楼下也有一棵黄桷树,位于三楼的窗户被黄桷树的树冠掩了一半。伸出手就能触到叶片,前一阵子黄桷树落旧叶冒新芽,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从光秃秃的枝干到满树葱茏,嫩嫩的新绿让人无比欢喜。如果说:“江上柳如烟”的飘渺很美,那么被黄桷树装点的窗外的美是可与之媲美的,春夏秋冬黄桷树总是那么茂盛。一种逼近又遥远的绿,有着传统的意境,也有着童话的味道,觉得飞出窗外就是一个绿色世界,一片清新,又充满希望。
一年又一年,黄桷树经历着一次又一次这样的轮回,而每一个季节的它,都独具魅力。人生也是一根黄桷树,不能选择生活的境遇,但我们可以像黄桷树一样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努力生长,一样会收获美丽,收获成功!
篇七:咏蚕记
生物课上,老师讲的是完全变态发育的那一章,讲到了我们都熟悉的一种动物——蚕。
“蚕的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叫作完全变态发育。”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台下的绝大数人却都没在听。
我在台下饶有兴致地听着,“别看蚕一生有四个阶段,但它们的生命却十分短暂,最多仅有1个多月左右。”老师依然在说着,随后,投影上打出了几组蚕的图片,我顿时倍感“亲切”,毕竟我也是养过蚕的呀!当初养蚕,仅是玩玩儿而已,并且觉得养蚕特别熬人,那期间的时间也觉得特别长,而此时却又突然发现它们的生命却如此之短。
突然,我的心中产生了无限的感慨,蚕的一生如此之短,它们却无私地毫无保留地吐丝儿,为人们吐丝儿,它们难道没想到自己仅能生存八十几天吗?它们肯定知道自己的生命时限,但它们在做着为人类谋求利益的事,它们无怨无悔,它们毫无保留,它们勤勤垦垦,为的究竟是什么!它们也不知道,唉,真笨!
“呀!这丝绸真好看!质地真是不错呀!”一位中年女性在一个服饰商场,看中了一件纯蚕丝的外衣,“我买了!”随后她就买下了,这件外衣随后跟着那位女人好几年。
蚕,它不笨呀!它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限,但它又不能为自己添加个几年生命,所以,它知道,自己只有努力“工作”,使自己的成果保留下,为人们造福,自己也死而无憾了。“这就是蚕的智慧”,我点了点头。
篇八:壁虎漫步
为了回老家加紧点作业,“早晨”两点钟的整点报时刚刚响过才放下手中的笔,躺在床上听听广播,把时钟调到早晨六点,就沉沉的躺在了床上。
咖啡是生活的必需品,就和水一样,没有它的话一天都会不精神。正想着就闭上了眼。也不知过了多久,一个软绵绵的、小小的东西打在了我的脸上。随手抓开台灯拧着僵硬的手提了起来,原来是一只壁虎。是从天花板上掉下来的吗?
不知已经死了多久,那双有着狭长瞳孔的大眼睛不见了,身体还是像生前一样,韧性十足,每个关节都活动自如,可以向上或向下弯卷的趾还保留着能将身体固定在玻璃表面的吸盘。闻起来有点咸臭味,可能是我的工作室虫子太少饿死了吧。但是虫子少的话它怎么来到这个地方?不过如果用84消毒液浸泡上十五分钟,之后再按比例放入浓度大概5%的双氧水溶液腐蚀一会儿,捞出来的晶莹剔透的样子可能会很漂亮吧。谁知道呢。可以像我桌上的小蝼蛄一样,在模具里水晶滴胶成镇纸吧,也可以像博物馆里的史前生物的骨骼化石一样连接固定起来扭曲一下姿态也是很好的摆设。
抽出两张纸巾重叠把它包入其中,放在床头。它是怎么来到这么高的楼层数的?它在这里生活了多久?它是怎么死的?它死了多长时间了?这些问题可能永远也解不开,本来困倦的躯体却再难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出门就遇上了我楼上和我同龄的家伙:“我前几天弄了只壁虎,结果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你可别不信。”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我就说嘛,房子里没多少虫子能把它引来。
回去打扫房间了,扫帚刚从床底拽出来就看到下面两只棕红色的皮蠹正在地上愉快的玩耍。
篇九:土黄色葫芦丝
土黄色的葫芦,连带着三根竹制的管子,主管系着一个黄色结。胸中酝酿的气从吹口进入,又被奏成美妙动听的音乐不绝于耳。两侧的副管一平,像是小快板时一阵热烈激昂。这便汇成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葫芦丝。
我便是学民乐的,学的就是这葫芦丝。初识葫芦丝,是因为小时候在家附近广场巧遇的一位老人,每日傍晚,坐在广场椅子上,十指纤纤轻奏一曲施光南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婉丽多情,描绘了江畔风尾竹随风摇曳的情景,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心中回荡不去。从此,我便对神奇的乐器感到好奇,盼望着哪一天也能奏出如此美妙的曲。
后来,学了葫芦丝以后,去看了一场“葫芦丝王子”李春华的演出。那位先生在台上尽情地吹奏。他不光靠葫芦丝的音乐感染观众,而且有丰富的肢体语言,身体随旋律不断摆动,极有震憾力。他似乎将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入这一曲子了,我听得也如痴如醉,也许音乐是和录音中相差无几的,但是,在听原奏的声音时,我却从没受过这样的震憾。
后来,我在南京求学时,也带上了我的葫芦丝。曾几何时,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思乡心切,抚着那伴我多年的葫芦丝,轻吹一首《断桥残月》,一个个带着愁绪的乐音从葫芦丝中轻轻涌出,沉浸在灯下,沉浸在月色,沉浸在淡淡的思乡愁绪中。而我,似乎也同此曲作者产生共鸣,与彼此的情感给予安抚安慰。又有些时候,看完一本《中国国家地理》,双眼如放光,心中满是对雄奇西部景色的向往与赞叹。这时,一曲《雪莲花开》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洋溢西域风情的旋律仿佛为我展现西域的各色奇景,让我热切的向住得到满足。返乡回家时,望着家乡高楼广厦粼次栉比,不禁想吹奏一曲《滨湖春晓》,让此曲作者对八百里巢湖新区的讴歌,与我对家乡发展的讴歌共同响应,彼此交融……
在学校表演,用葫芦丝表达自己的情感,尽情地演奏,虽说是面对着西洋乐器,但葫芦丝别具一格,毫不逊色。尽管不是为大家所熟知了解的,但照样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与好评,让大家也体会到葫芦丝的魅力。
在我的眼中,葫芦丝是有智慧的。学民乐的,不需要那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用葫芦丝轻奏一曲,即使是什么都不懂的外行人,听到了也会颇受感触,甚至为其乐之大笑,悲之动容。我的老师告诉我:“轻飘柔等于美,这是奏好葫芦丝的方法。”而要将葫芦丝演奏到轻飘柔,又有什么方法呢?长大的我寻到了答案,每一首葫芦丝曲都寄托了演奏者的感情,或对家乡的热爱,亦或有受挫折的悲愁。而我们在演奏,结合自身情感,就可以将这些寄托在葫芦丝的感情表达出来,即表现轻飘柔的效果了。
葫芦丝的智慧,甚至是所有乐器的智慧,就是在于其中凝结的寄托的表演者的感情呀!这感情让听众受到共鸣,从而感染听众,如果说一个音乐中不含任何感情,又何以音乐称之耶?
篇十:牡丹颂
我是牡丹花,世上牡丹花的精魂。
纵观世界,我是与中国结缘最深的了。无论其它国家多么欣赏我,我的根和魂都在中国。
汉朝是一个全盛的朝代,葡萄琵琶什么的佳果乐器都是那时出现的,而我,也是在汉朝声名鹊起,那时在未央的花园里,似乎遍植着大丛牡丹。
从此,炎黄子孙便一点一点地,发掘出我矮小的枝,硕大的花盘中,耐人寻味的美丽,他们,开始渐渐地爱上我。
我平静而低调地盛开着,一年一年地盛开着,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辉煌。
那是在唐朝,盛唐啊,贞观之治元盛世的时代,鲜花似锦,烈火如焰,唐朝是最强大的国家,唐人是最浪漫的人群,他们诗辞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他们高吟诗文时,忽瞥见了我,为之惊艳。
一瞬间,成株牡丹,遍植长安,每年的三四月份,是花匠们最繁忙的时节,他们忙着插花,浇水,仲春,牡丹花的潮,涌动在长安城里。玫红的、深紫的、粉白的,单瓣的重瓣的牡丹花啊,在京城轰轰烈烈地怒放,每朵花都像一只明润光洁的玉盘,雅致可爱,却不失端庄,花间穿梭着额髻贴花的少女,与身披绮绣烨烨然丰腴的达官贵人,你看过唐代仕女图吗?那一位衣袂飘逸巧笑倩兮的少女,头上,清一色地戴了盛开的牡丹呀!
但我,却丝毫不为所动,我知道,凡事有兴必有衰。
果然,唐人犹赞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时,不久后,宋人,攻陷了京城。
虽然宋人们也是欣赏我,但终是冷淡了,还出了个周敦颐。
此人在文中记曰:“爱莲者,同予者何人?爱牡丹者,亦乎众矣。”他意思是众多人爱名利不爱清高,可我因此却一落千丈,真正的名人雅士也就算了,还有那附庸风雅者,也写文章拿我与梅兰竹菊相比,我只是叹息。
后来明清时期爱我的人果然少了很多,除了皇室几乎寥寥。但我,依旧一年年,灿烂地开放,牡丹的香气,在历史的尘埃中飘荡。
转眼200年过去了,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荷泽牡丹开始闻名天下,中日韩牡丹展不计其数,有的达官,甚至提议让我做国花。
我只是淡淡一笑。
犹如石头写《红楼梦》时,我亦在他身边,看那宝钗,抽中一支牡丹花签来,道,任是无情也动人。
我不禁抚掌称妙,对,我本无情。
不管世人是怎样地看待我,喜我,赞我,评我,咏我,讽我,叹我,我皆不以为意,犹自灿灿地,轰轰烈烈地烂漫开放。
我本无情,我的开放是为了自己的价值而不只是为迎合别人,因此你们赞也好讽也罢,都不会耽误了我的花期。
因为我无情,所以我才会在你们的批评与赞美下端庄地亭亭地开放,演绎着最美的自己。
因为我无情,所以我才会荣辱不惊地兀自开放,以辉煌开头,也以辉煌结尾。
我冷眼旁观着世事,也冷眼静静地积淀,每一次开花我都倾尽所有的养份,开出最大最艳的花朵来。
纵是人怎样评论,世上的牡丹总会按时开放。
任是无情也动人,这是我牡丹的独白。
篇十一:爱的老照片
家,是心灵温暖的港湾,为我们遮风挡雨;家,是快乐的源泉,为我们洗去烦恼和忧伤;没有家,就像鸟儿失去了天空,没有家,就像鱼儿 失去了海洋。家中的一本本相册,一张张照片,记载了多少事?翻开相册,记忆扑面而来。
在我家的电视柜旁摆放着一个十分精致的相框,里面放着一张我三岁时的照片。照片中的我,脸蛋红红的,手里的玻璃杯里还盛着红色的液体,哈哈,猜得出是怎么一回事儿吗?
一天中午,妈妈和爸爸不知哪儿来的兴致,居然拿出了一瓶红酒来品尝,爸爸猛吸了一口,还感叹道:“真香啊!红酒就是香醇可口!”妈妈也附和着点点头。我也凑过头,猛吸了一口,呵!真香啊!跟我喝的葡萄汁味道有点像!这么一来,红酒的诱惑早把我搞得没有胃口去吃饭了!我心里盘算着:“等个好时机我也尝尝红酒什么味儿!”
可谓天赐我也!不一会儿,爸爸妈妈接了个电话就出去了。哈哈,好机会!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酒瓶,把玻璃杯倒了一半满,我便也学着爸爸的样子,先慢慢地摇晃杯子,再慢吸一口,便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谁知,我喝完便不省人事了。
后来,爸爸妈妈回来了,看我这一副“醉鬼”的样子,忍俊不禁,又恨又心疼,爸爸还悠闲地拿出相机给我拍了张照片。
现在,很多看到这照片的人都会问我,这是什么时候照的呀?每次,我都神秘地一笑。
啊!童年的回忆是多么美好!
篇十二:雨荷
有人喜欢春天的荷花,也有人喜欢夏天的荷花,更有人喜欢秋天的荷花,但我还是喜欢雨中的荷花。
清晨,下起了像花针一样的细雨,轻轻地,柔柔地,我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附近的公园,来看这美丽的荷花。走过凉亭,就来到了荷塘边,我站在这小木桥上看荷花。一个个小小的雨珠落在荷叶上,由着风吹的变动,有成了一个个大大的珠子,又像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珍珠,在雨水的冲洗下,荷叶变得更加美丽明亮。不过最动人的还是这荷花,荷花就像长在水里的仙女,亭亭玉立的站在那里,又好像把荷叶比作一把伞,给下面的仙女遮着雨水。荷花是白里透红的,再加上这细细的小雨,好像又给荷花装点着更加美丽多彩。好像在雨水的冲打下,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香气,我觉得是荷花香气吧!虽然这香气不是那么浓,但给人一种清晨的清新与美好。
不光是开着的荷花,还有那些没有开的花苞,它们好像是个害羞的小姑娘,一点也不敢露面,但是在雨珠的落下,它们好像是要开的样子。雨水不停的在花苞上浇雨,雨水从花苞的边上流下来,滴落在水里,水中渐起了一环一个环的东西。不过在我的观看下,有一个花苞慢慢地张开了,我高兴得跳起来,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景。
雨中的荷花是多么美,多么动人呀!如果你有时间看一看这美丽的景色,你也会说到这一句话的。在这个美丽的景色中,我想起了一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