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时的故事中,总是会听到金蝉破蛹的传说,也总是纳闷农民们为什么不就轻轻松松地将蝉蛹剪开助其一臂之力呢?何必让它挣扎几个时辰。也恰恰是这样一个多年来的疑问,伴随我揭开了生命的可贵。
或者可以简单地叙述成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蝉真的不愿意挣扎的那一刻发生在自己的生命中,它为什么不直接从成蝉摇身一变变成飞舞九穹的飞蛾呢?或许这样的姿态会给它留下生命中一个永恒的美好的记忆。
有人便会问道,这现实吗,它又不是孙悟空?或许通过几万年的生物进化是可以发展成为这样的,蝉自然会有几万年甚至是几十万年的文明史。
我们现在商讨的并不是这个客观的问题,而是其主观本质,也就是蝉为什么要结蛹,然后又要破蛹。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化蛹时,幼虫结构解体,成虫结构形成,初次出现翅。蛹皮裂开,咬开一条出路而蜕出;或通过分泌一种液体将茧软化而蜕出。”
也就是说,在蛹里面,幼虫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使是悄无声息地大自然毫无察觉的变化。然而这个变化才是最关键的,蝉因为有飞舞天空的梦想,于是开始了自身的改造,它造就了自己的翅膀,因为它要飞翔。可是,人也可以装上一对翅膀,却往往毫无用处。而蝉不同,翅膀已经造就,但这仅仅是成功的百分之一,剩下的九十九就是要锻造。蝉奋力破蛹就是完成了它的锻造过程。
首先是奋力挣扎,翅膀迅速猛力挥舞,加速,加速,用力,用力,随着频率而振幅的不断加大,使单薄的一双翅膀不断地变得有力。接着便破蛹,这是对蝉的臂膀的现实的考验。它咬开一条出路,便通过翅膀的扇动使其不断增大,最后通过奋力外挤,使自己冲出梦想的摇篮,成就了它真正的生活。
也就是一个梦想,天真的梦,使他要担当起这样的挑战,也确实只有这样的挑战,才能促使梦想的成真。
可笑的人们尽然以助之一臂之力为理由毁掉了它的生命,它的理想,却未尝了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痛苦和悲伤。
真正在这个社会上,也有许多人想成就自己的梦想,也许半辈子过去了,便开始抱怨,那不是自己的命,那不是自己的未来,自己天生注定就这样。或许,根据自然的创造者想法,蝉本来就是树上吱吱叫的可怜玩物,但金蝉它知道要破蛹,要超脱,于是,一代一代就肩负起了生命的理想。他们不懈努力,造就了今天这美好的结局。
人类是应该实现自己理想的,只要你努力、你奋斗,因为人类有自称为高级动物的雄心壮志,有无与伦比的技术和能力,有超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切都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没有,没有……没有拼搏的决心!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作者以“金蝉破蛹”为题,开门见山。正文部分结合现实中的一些事例,层层递进,突出了“人类有自称为高级动物的雄心壮志,有无与伦比的技术和能力,有超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切都是可以实现的”。
大家一定十分喜欢养蚕吧!我也是。只是关于养蚕的一件事却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大概是二三年级吧,上一年我养的蚕产的卵全都孵化了,有上百只呢!哎,头疼死了。夏天到了,蚕宝宝结了一个个小茧子,有白的、由黄的,非常可爱。
有一天一个好朋友向我要一个里面有蛹的蚕茧。我爽快地答应了,特地給她精心挑选了一个在桑叶上结的茧子。給她后,她先是很高兴,急忙拨开,露出一个金黄色的蚕茧。出于好奇,她就让另一个女同学剪开了蚕茧,另她们吃惊的是里面的蛹一动不动好像是死的一样。当时我正在看黑板报,那个女同学不管三七二十一跑过来对我说;“付婧涵你残害小生灵!”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啊,什么?”我问。“你看。”她把蚕蛹举到我面前。啊,怎么会这样?我没有对它作过什么呀!好朋友和那个女同学一起指责我。我太冤了,先是委屈,然后伤心,最后气愤。于是我大吼一声“才不是呢!”就趴在座位上哭了起来。
回家后,还跟妈妈哭诉了一通。妈妈说要等蚕蛹变成蛾子自己飞出来,还劝我原谅她们。但我那时特别恨那个好朋友,还和她闹过绝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又和好了,甚至关系比以前还密切。果然,后来我的蚕茧一个个都破茧而出变成了雪白的蛾子。我们真是无知呀!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蚕蛹事件”题目新颖,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描写语言生动活泼,如“令她们吃惊的是里面的蛹一动不动好像是死的一样”,表现手法有新意,是一篇很好的作品。
树上有两只蛹,一只蛹破茧而出后是蝴蝶,另一只破茧而出后是飞蛾。
蝶蛹
破茧而出的美丽的蝴蝶,开始了她美丽快乐的生命旅程。蝴蝶爱花,爱到以身相许,日夜相伴的地步。这只美丽的蝴蝶,只要还是醒着的,就会在美丽的花旁飞来飞去。不顾疲劳,不顾日晒,不顾风吹,不顾雨打。
美丽的蝴蝶飞得累了,就落在美丽的花上休息一下,和花互说花语蝶吟。渴了,就喝花叶上的露水;饿了,就吃花蜜。直弄得满身都是花香,满地都是话语。
太阳很烈的时候,蝶就为花遮去多余的光,挡去多余的热;风很大的时候,蝶就扶着花,免得花被风吹弯腰;下雨的时候,蝶就躲到花的叶子下,等雨停了,再为花拂去脸上的雨水......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蝴蝶一天一天的老去,可她始终不肯离开花,即使花也已憔悴,直到随风飞落,美丽的蝴蝶都不知道,究竟爱花的哪一点,是花的美丽,是花的芳香,还是花的娇嫩。她已没机会思考......
蛾蛹
破茧而出的黄褐色的飞蛾,开始了她短暂而艰辛的生命旅程。弱小而平凡的飞蛾爱光明,哪怕是付出唯一的生命,她也要扑向耀眼的光明。那光明就是她努力的力量,是她生存的希望。
飞蛾太天真,把火热的烛光当成了希望的光明。拍着褐色的翅膀,飞向她眼中的光明,结果被灼伤了翅膀,从蜡烛上滑落。可她不死心,拖着疼痛的翅,再次飞向她生存的希望,得到的是再次被伤害。她没有失望,没有放弃,也没有怨恨。有的只是失败激起的力量和那一双受伤的翅膀。
一次一次扑向光明,又一次一次被弄伤,她没有放弃。
直到烛火灼焦了她的身体,她的心都没有放弃对光明,对希望的追求。她生存的希望还在,可她生存的条件已不在......
从一开始,她就知道,她的爱好是炽热的、光亮的。死时,光燃着了她的翅膀——她追到了光,得到了亮......
专家点评:
这篇散文“两只蛹”,充满了诗情画意,景物描写中注重了比喻修辞的运用,词语运用准确生动,末段“死时,光燃着了她的翅膀——她追到了光,得到了亮”更是文采斐然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
蓝色——流动的忧郁
我想我是迷路了。
城市里的道路迷迷转转,我却总也找不到出口,高高耸立的密密的楼群将天空割裂成一张破碎的脸。除了年轻,我什么也没有。母亲临死前冰冷的手指,父亲的叹息,后母的面孔……在我眼前飞转,织成一张网,我想逃,无奈跑不出去。
我站在堤岸上看海,那些蓝色的波涛向我涌来。我深深的理解堤岸的悲哀:想远远退开,确又动弹不得。蓝色的忧郁从我的眼睛里流出,流过我的脸庞。
蛹——自缚的悲哀
我拒绝那个女人介入我的生命。我无法将她当作我的母亲。
我拒绝了这个世界,我当作整个世界都是不爱我的。
我看过一幅画:一个孩子站在广阔的芦苇丛中,没有云,没有风,没有走出去的方向,只有寂寞来来回回穿行的声音。
我也知道,我疏远了爱,疏远了世界。
梦中,一只小小的蓝色蛹在轻轻哭泣。
金色——我爱上了世界
今天,她带我去看日出。
我看着金灿灿的阳光一点点将海水忧郁的蓝色吞没。她送我一张CD——《New baby born》,她告诉我是“新生的孩子”。
她在晨光中对我微笑,握住我的手,对我说这个世界其实很美,有很多人在爱我:我的父亲,在天堂的母亲,还有她。
我转过身去,悄悄擦掉眼泪。
蝴蝶——破茧后的美丽
我感到背后隐隐作痛,转过头,惊奇的看到了一双金色的翅膀。
原来,我正在一步一步的接受爱。亲近美好,才会认识美好。
当我冷眼旁观是,生命是一只蓝色的蛹;当我热情相拥时,生命是一只金色的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也是感情变化的过程,亲近世界的过程。
用爱的眼睛看世界,我也如此美丽!
专家点评:
生命是一只蓝色的蛹;当我热情相拥时,我正在一步一步的接受爱。亲近美好,才会认识美好。生命是一只金色的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也是感情变化的过程,亲近世界的过程。
晚上,我和妈妈去月牙湖去散步,看见有人手中拿着手电筒和塑料袋在树丛里四处张望,一发现有东西就一手捉住放进袋子里。我很好奇,跑过去问了一下,阿姨很神秘地回答:“捉知了蛹。”
第二天晚上,我们也拿着手电筒和一个塑料杯照着他们的样子在柳树下的矮树丛里四处照,不放过任何一处。
突然,看到树丛里有动静,我立刻放慢脚步,用手电筒在周围照。只见一只小知了蛹在用它锋利的前爪钩住树枝缓缓向前爬动。我趁它不备,用手轻轻捻住它的背部,迅速地扔进杯子里。“哈哈哈,想不到这么快就抓到一只,真是天助我也!”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有了抓第一只的经验,很快第二只也成了我们的阶下囚。我们继续向前走,惊奇的发现有一只知了蛹在脱壳。妈妈叫我不要惊动它,轻轻地把它放在手心,让我慢慢观察它是怎么脱壳的。
虽然今天只收获了四只知了蛹,但我觉得我的收获很大,让我知道了知了小时候的样子,还让我知道了知了蛹是怎样脱壳的,最后怎样成为知了的,真是有好玩又长见识。
专家点评:
本篇记叙文叙述了小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个“捉知了蛹”的场景,描写很细致,语言娓娓道来,如“用手轻轻捻住它的背部,迅速地扔进杯子里”,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在不经意间让人感受到。
农历五六月天,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是那么的青翠,天空是那么的蓝;僵硬的土地也变得特别松软。土壤中的昆虫也都蠢蠢欲动,它们迫切地等待着时机,准备破地而出。
到了晚上,天刚暗下来,我就和爸爸做好了抓蝉蛹的准备工作。爸爸一手提着一根细长的木棍,另一只手拿着矿灯。我只拿了个塑料袋,负责把抓到的蝉蛹放入其中。
抓蝉蛹的工作开始啦,爸爸用手中的矿灯迅速地在树上上下扫射。如果这面没有,就会转到树的另一面或者换一棵树继续上下扫射。呵,还真幸运,在照第二棵树是就发现了一个蝉蛹,他刚刚爬上树,身上的泥土还没掉。看到光照在身上就犹豫似的停了一下,然后就以更快的速度向上爬。他爬得再快,哪有我的手快,最终还是让我手到擒来。到了我手里,它像是恼怒似的,用它那前面的大鳌狠狠地抓了我几下。抓得我疼痛难忍,只好迅速的把它放入袋中。照到第三棵树时也不错,又发现了一只蝉蛹;但他已经爬到树杈,爸爸只好一手拿着矿灯用光照着它,另一只手用细棍去拨它。
当我们照第四棵树的时候,我们发现树根上盘着一条蛇,吓得我哇哇大叫。爸爸说我不要怕,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抓蝉蛹的,再看那边树根上的蟾蜍也在抓蝉蛹。
听到这,我心里不禁一颤。蝉蛹的生命是多么脆弱呀,它们的生存环境是多么凶险呀。我为什么要像蛇,蟾蜍那样非要吃它呢?想到这我对爸爸说:“我要放了蝉蛹!”
爸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说:“把蝉蛹放到木棍上!”
我小心翼翼的把蝉蛹放到木棍上。只见爸爸用矿灯照准了一个树杈,把棍的上端放在树杈上。蝉蛹很麻利的顺着木棍,爬上树杈,消失在树枝中。
此刻,我松了一口气。抬头看看天空,月亮已经出来啦,此时的月亮是那么的明亮,格那么的圆。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非常温馨的文章,作者由景物描写开篇,“土壤中的昆虫也都蠢蠢欲动,它们迫切地等待着时机,准备破地而出”,描写细腻生动,全文叙述、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情感真挚。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一切总会有终结。 ---题记
蝴蝶的幼崽被禁锢在厚厚的高强之中,与世隔绝的空气埋藏了另一番新生的天地,那是一个需要冲破了枷锁才会被发现的属于自己的天地。 当缤纷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的时候,我们可曾知道它在美丽生命的前一秒与死神做了怎样巨大的斗争,我们可曾知道它在那个封闭的小匣子里经历了怎样的黑暗,我们可曾知道它竟会是一只丑陋的虫。 从卵到虫到蛹再到蝶这一段我们永远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描述清楚的艰辛岁月里,这些小小的生命却用它们自己向我们讲述着一个有关蜕变的神话。 如果有一种生物它们的生命只有七百七十七万六千秒,而它们却只有六千秒发光发热,那么它们一定叫做蝴蝶,它们的羽化一定叫做坚强。 而我们这群还在奋勇苦读的学生们,不正像是这蛹里的生命吗?我们拥有青春,拥有梦想,拥有向前冲的勇气。所以,让我们向这个束缚了自由的牢笼发起进攻吧!让我们为迎接我们的黎明准备吧! 终于蜕去了初中的天真,迈向了高中的任重道远,来到这个陌生的学校,我们相识相知,彼此安慰着那颗孤寂的心。可我们又是多么希望像蝴蝶一样最终披上华丽的外衣,飞舞在那片属于我们的蓝天上。 对高中快节奏生活的不适应已经淹没了我来校时的热情,当我整日充斥着浑噩感觉的时候,当我内心积压的那朵云已够下一个世纪的雨时候,当我无法放弃想回家的念头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是如此懦弱,在所历经的困难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可是,蝶也经历过这一切!它是否也是这般的彷徨与无助?在那无数个星辰萌动的夜晚,我和它却同样用忧伤的眼神注视着日转星移,一遍一遍地数着我们的寂寞。可,我们亦在成长。
于是,那些惊艳了时光,震撼了岁月的蝶,终于以高傲的姿态降生了。
没有艰辛的磨难,没有痛苦的等待,怎么会有脱壳振翅时的绚烂。如不破茧,怎能成蝶? ---后记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非常有哲思的美文。作者用妙笔点化,用心灵感悟,娓娓细说中,处处透露出作者的思考,如“那些惊艳了时光,震撼了岁月的蝶,以高傲的姿态降生了”,这思考细腻而动人,给人一种享用不尽的感受。
夏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突然间便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紧接着便是一阵倾盆大雨。
这可乐坏了我和小伙伴们,因为每每这个时候是挖蝉蛹的好时机,大多数的蝉蛹洞肯定都被雨水冲大了,这样捉蝉蛹就轻而易举!我们欣喜地等着这场大雨快些停下来……终于在我们的期盼中雨停了,瓦片上的雨点滴在地上发出悦耳的声音。空气一下子变得凉爽起来。我和小伙伴们便扛着铁楸,拎着一个小桶,欢呼着奔向村后的一片杨树林里。
呵,经过大雨洗礼后的杨树变得更加翠绿了,树上的知了又开始他们的演奏会,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小伙伴们都高兴地寻找着蝉蛹洞,瞧,他们一手拿着铁楸,一手拎着小桶,猫着身子,仔细地搜索着地面,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蝉蛹洞。我也找了一个“风水宝地”——一棵大杨树的树根旁,拿起小铁楸,小心翼翼地挖去一层泥土,寻找着蝉蛹洞,可是却连个蚂蚁洞也没看见着。我又挖去一层,哈,只见一个像麦秆大的洞儿出现在眼前,洞的边缘薄薄的,似乎风一吹就能把它吹塌,我用小拇指小心翼翼地抠起来,洞越来越大,哈!这肯定就是个蝉蛹洞。我把手指伸进去,果然里面有个小东西动个不停,我轻轻地捏住然后往上一提那蝉蛹便被我逮了出来,瞧它一身灰褐色的衣服,鼓鼓的大眼睛炯炯有神,最好看的还是它的鼻子,仔细看你会发现它的鼻子上还有些灰色的毛儿,沾着湿润的泥土。
“我捉到了!我捉到了!”我拿着蝉蛹挥来挥去向大家炫耀着。哎呀!我的手指隐隐作痛。噢!原来这小家伙生气了,正用它的小钳子夹我的手呀!我急忙把它甩进桶里,一边拼命地甩着手,惹得一旁的小伙伴哈哈大笑,调皮的特特还边笑边拍着我的肩说:“我看你长得挺像蝉蛹的。”然后又拍了拍他手中的桶说:“看,我都捉了3只了,你捉了一只还跟发现新大陆似的。”说完就溜走了。这个臭特特,居然敢笑我!看我怎么捉的!这时我发现一棵小杨树旁边有一个小洞。呵!这肯定是被雨水冲大的蝉蛹洞,我高兴极了,急忙把手伸进去,软软的,又滑又凉,我猛地往上一提,啊!我惊叫一声,原来是我捉上来的是一只小蛤蟆。小伙伴闻讯赶来,见我抓了一只“大蝉蛹”,都笑得前仰后合,说我的确是捉蝉蛹的高手。 不知什么时候夕阳又挂在了西边,屋顶上已是炊烟袅袅了,哦,那是妈妈高高扬起的手臂,该回家了。于是我们拎着那几只战利品,高兴地往家里跑去。
我们捉蝉蛹并不是拿来吃,而是把它放在碗里让它变成蝉。第二天早上掀开碗一看,你会发现蝉蛹的壳褪在了一旁,身边还留着一谈黑乎乎的水,蝉蛹早已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不,应该是蝉,瞧它拖着柔软白色的翅膀,那稚嫩的身子让人一看便喜欢。过了一段时间,蝉的翅膀变得硬起来,周围泛着一圈黑色,身材也比以前健壮了。有些蝉爱“唱歌”,只要你按着她的头部的两边它便“知了—知了—”的唱起歌来,我和小伙伴们便拿着各自的蝉来比赛谁的蝉唱歌唱得最久。这时院子便成了蝉的演唱舞台,那优美的音韵在我们眼里,胜于人间的一切音乐。
呵,夏天,是多么快乐!
专家点评:
本篇记叙文首先从构思上非常有创意。小作者是通过“挖蝉蛹”,来寻找生活中的幸福感受,层次清晰有序,结构井然,语言更是非常生动,并在文末“那优美的音韵在我们眼里,胜于人间的一切音乐”点明并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