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作文800字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提供的春节习俗作文800字,欢迎阅读。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一)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寸寸土地寸寸风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民俗。三十六个省区,三十六种文化。每个地区的民风民俗都各具特色。现在让我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的风俗吧。

  “吃完腊八饭,就把年来过。”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天,而是一个时期。为了“年”,大家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让年味更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家家户户都是家家飘香,户户欢腾。

  到了腊月二十三,族长就会请漆匠来给菩萨贴金。漆匠在贴金前,要念经请菩萨退位,然后在菩萨全身刷上一层生漆,再把黄金贴上,菩萨焕然一新,漆匠在念经请菩萨归位。菩萨贴金后,族长将菩萨安置在木制轿内,然后放在祠堂前。从腊月二十四起,族里的年轻人就抬菩萨满村游走。

  到了年三十那天,大家都早早起了床,女人们进厨房准备年夜饭,熬浆子贴对联是男人们干的活。贴对联要先贴正屋,先把横批贴个“福星高照”,还要注意上下联,右为上联,左为下联。接着再贴各房门,还要贴些小签:“出门大利,抬头见喜”是贴正屋门上,“百无禁忌,万事如意”要贴正屋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贴谷仓和牛猪鸡圈的。过路人一看,大门都贴了新联,就知道这家要准备吃年夜饭了。

  差不多八点就开始吃年夜饭了,鞭炮声陆续响起,此起彼伏,要持续2个多小时。一挂鞭炮中间不能熄火停响,炮声越急越密越响,来年就越兴旺。放了辞岁的鞭炮,还要奏上欢快的音乐,一家老小就开始吃团圆饭了。

  吃完饭之后,男人们还要带上斧头上山收“财”,他们要砍一棵大树,并连根挖起,做守岁的“柴火”,这棵树要一直烧到初一早上,就是“火大财大”。小孩子们要拿出爆竹和烟花,一直闹到凌晨十二点五十九秒。这大年三十的灯不能黑,要彻夜亮灯。预示来年前途光明。

  一年又一年,“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的程序中,在灯火通明的夜里,在们兴奋和疲惫的鼾梦中渐行渐远。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二)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各地过年都有独特的习俗。今年寒假,我对家乡丹城过春节的习俗作了全面的观察和调查。真是不走不知情,一走开眼界。家乡过春节真是丰富多彩,按照时间顺序共有5种风俗。

  祭灶:家乡的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家乡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今年我是在阿姨家里过年的,所以在腊月二十四祭灶。阿姨一大早请来灶神纸像,又是熬糖,又是煮小豆饭……一切完毕已是傍晚,点烛,敬香,供奉等一系列程序才算结束。听阿姨说,祭灶为的是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扫尘:举行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五起到除夕,家乡的人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

  贴春联,“福”字:每年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纷纷贴上购买的春联,雅兴者自己铺纸泼墨挥毫,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红红火火。春联贴完,家家户户都忘不了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而且是倒着贴,取“福到”的谐音,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心愿。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互相祝贺新年,到处是一派喜庆的气氛。祭祖:家乡的人过节都不会忘记去世的先人。过年也不例外。供奉食物表示心意,是我们家乡人祭祖的普遍形式。

  通过这次调查,我全面了解了家乡人过春节的各种习俗。每一项活动都寄托了人们的心愿。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对于春节,人们也在不断增添一些新的形式,如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除夕夜的一道“大餐”。不少人还在春节期间出门旅游……这样春节过得就更丰富多彩了。然而,我想,作为一种传统节日,它所特有的民族特色,地方习俗始终不会被丢弃,如何使春节过得既有传统地方特色又充满时代气息,这将是富裕的人们的不断追求。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三)

  春节快要来临了,这可忙坏了春节的习俗。这天,它们聚集在一个女主人家里,举行了“谁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评选活动。

  首先登场的是“烟花爆竹兄弟俩”,刚一上场,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终于安静下来了,弟弟爆竹开口说道:“要说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得数我们兄弟俩了!你们想想,要是没有我们,春节哪有那么热闹,再说我们兄弟俩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春节习俗了,你说对吗,哥哥?”哥哥烟花说:“弟弟说的没错,有一个民间传说,说的是一个叫‘年’的怪兽,人们为了赶走它,发现‘年’最害怕烟花爆竹了,也就是我们,如果没有我们,说不定‘年兽’现在还统治着地球呢!所以我们兄弟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烟花爆竹说完后,许多习俗都不服气,“不就是独一无二吗,有什么了不起!”“难道就你们能赶走‘年兽’,我也能!”

  经过一番争论,接下来上场的是春节习俗中最胖的一个——年夜饭。年夜饭一边提着它的大饭桶一边说:“我才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因为我象征着团圆,过春节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而且我的用途还很广哪!不光汉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许多少数民族也有呢,比如壮族、高山族、黎族……都有这种习惯,所以我才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

  “不对不对,我可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一个!”穿着一身金黄色衣服的“压岁钱”趾高气扬的上场了:“首先说一句,你们谁也别和我争,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肯定是我……”压岁钱还没说完,“对联姐妹”反驳到:“你还多厉害呐,不就是受小朋友欢迎嘛,你又不能像人家烟花爆竹一样能赶走什么怪兽,哼!骄傲什么?”“你这可说点上了,你们不知道吗?我也和烟花爆竹一样能赶走怪兽。”“那你说说看?”对联姐妹有点不太相信。压岁钱一本正经的说:“我能赶走的怪兽是‘岁’。每年除夕夜,它都会祸害儿童,后来,人们发现‘岁’害怕钱,于是,每年除夕夜,人们都会给小朋友一些钱压‘岁’,我的名字也就诞生啦!所以我是人们最喜欢的习俗!”“凭什么,我才是!”“我是!”“我是!”……所有习俗都争论起来。

  这时,女主人回来了,她对习俗们说:“你们都是人们过春节中必不可少的,人们都很喜欢你们,因为有了你们的参与,人们的春节才过得热闹有趣!”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四)

  春节习俗,一些人可能只熟悉自己家乡的,却对外地的一窍不通。北京的习俗可是很有意思的哦……

  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

  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备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核桃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五)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舅舅一个,外公一个,外婆一个……我满载而归,手中十几个大红包。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推荐阅读

  中国春节习俗:去年的春节

  开门爆竹_春节习俗作文

  二十六炖大肉_春节习俗作文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春节作文 | 春节日记 | 春节周记 | 春节资料 | 春节手抄报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春节习俗作文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端午节看赛龙舟的作文400字

端午节看赛龙舟

端午节包粽子优秀作文400字

端午包粽子400字

难忘的节日作文600字端午节

难忘的节日端午

难忘端午节作文500字以上

难忘端午500字

有趣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有趣的端午

端午节习俗作文800字

端午节习俗

以春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春节作文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700字

端午节习俗700字

清明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清明节的习俗

难忘的春节作文600字

春节作文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提供的春节习俗作文800字,欢迎阅读。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一)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寸寸土地寸寸风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民俗。三十六个省区,三十六种文化。每个地区的民风民俗都各具特色。现在让我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的风俗吧。

  “吃完腊八饭,就把年来过。”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天,而是一个时期。为了“年”,大家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让年味更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家家户户都是家家飘香,户户欢腾。

  到了腊月二十三,族长就会请漆匠来给菩萨贴金。漆匠在贴金前,要念经请菩萨退位,然后在菩萨全身刷上一层生漆,再把黄金贴上,菩萨焕然一新,漆匠在念经请菩萨归位。菩萨贴金后,族长将菩萨安置在木制轿内,然后放在祠堂前。从腊月二十四起,族里的年轻人就抬菩萨满村游走。

  到了年三十那天,大家都早早起了床,女人们进厨房准备年夜饭,熬浆子贴对联是男人们干的活。贴对联要先贴正屋,先把横批贴个“福星高照”,还要注意上下联,右为上联,左为下联。接着再贴各房门,还要贴些小签:“出门大利,抬头见喜”是贴正屋门上,“百无禁忌,万事如意”要贴正屋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贴谷仓和牛猪鸡圈的。过路人一看,大门都贴了新联,就知道这家要准备吃年夜饭了。

  差不多八点就开始吃年夜饭了,鞭炮声陆续响起,此起彼伏,要持续2个多小时。一挂鞭炮中间不能熄火停响,炮声越急越密越响,来年就越兴旺。放了辞岁的鞭炮,还要奏上欢快的音乐,一家老小就开始吃团圆饭了。

  吃完饭之后,男人们还要带上斧头上山收“财”,他们要砍一棵大树,并连根挖起,做守岁的“柴火”,这棵树要一直烧到初一早上,就是“火大财大”。小孩子们要拿出爆竹和烟花,一直闹到凌晨十二点五十九秒。这大年三十的灯不能黑,要彻夜亮灯。预示来年前途光明。

  一年又一年,“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的程序中,在灯火通明的夜里,在们兴奋和疲惫的鼾梦中渐行渐远。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二)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各地过年都有独特的习俗。今年寒假,我对家乡丹城过春节的习俗作了全面的观察和调查。真是不走不知情,一走开眼界。家乡过春节真是丰富多彩,按照时间顺序共有5种风俗。

  祭灶:家乡的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家乡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今年我是在阿姨家里过年的,所以在腊月二十四祭灶。阿姨一大早请来灶神纸像,又是熬糖,又是煮小豆饭……一切完毕已是傍晚,点烛,敬香,供奉等一系列程序才算结束。听阿姨说,祭灶为的是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扫尘:举行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五起到除夕,家乡的人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

  贴春联,“福”字:每年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纷纷贴上购买的春联,雅兴者自己铺纸泼墨挥毫,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红红火火。春联贴完,家家户户都忘不了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而且是倒着贴,取“福到”的谐音,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心愿。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互相祝贺新年,到处是一派喜庆的气氛。祭祖:家乡的人过节都不会忘记去世的先人。过年也不例外。供奉食物表示心意,是我们家乡人祭祖的普遍形式。

  通过这次调查,我全面了解了家乡人过春节的各种习俗。每一项活动都寄托了人们的心愿。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对于春节,人们也在不断增添一些新的形式,如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除夕夜的一道“大餐”。不少人还在春节期间出门旅游……这样春节过得就更丰富多彩了。然而,我想,作为一种传统节日,它所特有的民族特色,地方习俗始终不会被丢弃,如何使春节过得既有传统地方特色又充满时代气息,这将是富裕的人们的不断追求。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三)

  春节快要来临了,这可忙坏了春节的习俗。这天,它们聚集在一个女主人家里,举行了“谁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评选活动。

  首先登场的是“烟花爆竹兄弟俩”,刚一上场,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终于安静下来了,弟弟爆竹开口说道:“要说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得数我们兄弟俩了!你们想想,要是没有我们,春节哪有那么热闹,再说我们兄弟俩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春节习俗了,你说对吗,哥哥?”哥哥烟花说:“弟弟说的没错,有一个民间传说,说的是一个叫‘年’的怪兽,人们为了赶走它,发现‘年’最害怕烟花爆竹了,也就是我们,如果没有我们,说不定‘年兽’现在还统治着地球呢!所以我们兄弟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烟花爆竹说完后,许多习俗都不服气,“不就是独一无二吗,有什么了不起!”“难道就你们能赶走‘年兽’,我也能!”

  经过一番争论,接下来上场的是春节习俗中最胖的一个——年夜饭。年夜饭一边提着它的大饭桶一边说:“我才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因为我象征着团圆,过春节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而且我的用途还很广哪!不光汉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许多少数民族也有呢,比如壮族、高山族、黎族……都有这种习惯,所以我才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

  “不对不对,我可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一个!”穿着一身金黄色衣服的“压岁钱”趾高气扬的上场了:“首先说一句,你们谁也别和我争,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肯定是我……”压岁钱还没说完,“对联姐妹”反驳到:“你还多厉害呐,不就是受小朋友欢迎嘛,你又不能像人家烟花爆竹一样能赶走什么怪兽,哼!骄傲什么?”“你这可说点上了,你们不知道吗?我也和烟花爆竹一样能赶走怪兽。”“那你说说看?”对联姐妹有点不太相信。压岁钱一本正经的说:“我能赶走的怪兽是‘岁’。每年除夕夜,它都会祸害儿童,后来,人们发现‘岁’害怕钱,于是,每年除夕夜,人们都会给小朋友一些钱压‘岁’,我的名字也就诞生啦!所以我是人们最喜欢的习俗!”“凭什么,我才是!”“我是!”“我是!”……所有习俗都争论起来。

  这时,女主人回来了,她对习俗们说:“你们都是人们过春节中必不可少的,人们都很喜欢你们,因为有了你们的参与,人们的春节才过得热闹有趣!”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四)

  春节习俗,一些人可能只熟悉自己家乡的,却对外地的一窍不通。北京的习俗可是很有意思的哦……

  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

  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备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核桃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五)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舅舅一个,外公一个,外婆一个……我满载而归,手中十几个大红包。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推荐阅读

  中国春节习俗:去年的春节

  开门爆竹_春节习俗作文

  二十六炖大肉_春节习俗作文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春节作文 | 春节日记 | 春节周记 | 春节资料 | 春节手抄报

一键复制全文